海之旅:象山旅遊,石浦漁港古城,花岙島

2020-12-09 江山友人

浙江象山的石浦漁港,在我看來還是個不錯的地方。至少比舟山沈家門要好——沈家門三十年前我去過的,那時一灣的漁舟,撲面腥風,像個漁港,而現在的沈家門,兩岸建起了高樓,漁船不見了,一副大都市的模樣,著實讓人掃興。

石浦漁港,又名荔港,位於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為"月牙"狀封閉型港灣,面積27平方公裡,水深4—33米,可泊萬艘漁船,行萬噸海輪,港內風平浪靜,是東南沿海著名的避風良港,兼漁港、商港之利,系全國四大漁港之一。

石浦古城沿山而築,依山臨海,人稱"城在港上,山在城中"。

石浦是中國最早海洋漁業發祥地之一,秦漢時即有先民在此漁獵生息,唐宋時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漁商埠,海防要塞,為浙洋中路重鎮。

1991年,石浦老街被列為省級文化街區,保護範圍為22.3公頃。至今得到保護和旅遊開發的為中街、碗行街、后街部分,總面積約5公頃。老街保存有完整的明清建築群,面積近10萬平方米,全城區19路36弄,古街有6條。

石浦,600餘年的漁港古城,世世代代以海為生,蘊涵了豐富而廣博的漁文化和漁風情。儘管時代變遷,但走在石浦老街上,明清建築依舊醒目,漁賈文化仍然清晰。

石浦鄰近,海中有一花岙島,地貌雄奇。

花岙島別名大佛島、大佛頭山,位三門灣口東側、石浦鎮西南約14公裡處,北近高塘島。由於交通不便,以前去的人不多。

花岙島以自然景觀為主,素有"海上仙子國、人間瀛洲城"之稱,懸壁陡峭,巖石柱頗多,號稱"石林",巖層或巍然挺拔,或斜倚橫僕,尤其是海蝕地貌景觀堪稱東南一絕。

宏偉壯麗的萬柱崖、琳仙嶼,神奇的洞穴,雄偉的大佛頭山,奇特的大小岬山,這些刀削斧劈般的巨石,在別處是很難見到的:

海風習習,大浪淘石,直插雲霄的摩天石柱氣勢雄偉壯觀地屹立著。這種火山玄武巖柱狀節理現象,屬於世界上三大火山巖原生地貌之一。

花岙島地質遺蹟內容豐富,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價值,且保護狀態良好,生態環境和地質環境優良,是個天然的地質公園。

明清鼎革之際,花岙島是東南沿海抗清據點之一,著名民族英雄張煌言聚兵處。張煌言,號蒼水,浙江鄞縣人。張煌言堅持抗清達19年之久,後就義在杭州。在這位傳奇人物曾經駐足的花岙島,今尚有二處遺址:一距雉雞山頂200米處的長方形營房遺址,面積7000餘平方米;不遠處山梁還有一塊1300平方米的廣場,似為練兵場地。

自駕車上島需要擺渡,每輛車(含人)70元,約每小時一班,返回最遲17點,回來不用再付錢。上島後車子還要再開一段路才到景區門口,停車費15元。門票40元,網購32元,小孩現場買半票。

這邊相對來說,吃海鮮不算便宜,但是很新鮮。漁家樂不是很多,住宿建議還是住到象山去比較好。

上面的這些圖,是我三年前的印像,有些價格方面的和環境方面的東西,可能已有所變化。

圖遊也是一種旅遊,翻看舊照片,似又聞到了一陣海的腥味,故作此文。

相關焦點

  • 象山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親子趕海季④漁港風情之旅
    石浦古城沿山而築,依山臨海,人稱「城在港上,山在城中。」它一頭連著漁港、一頭深藏在山間谷地,老屋梯級而建,街巷拾級而上,蜿蜒曲折。一入石浦,撲面而來的就是大海的味道,傍山臨海,漫步小路,徜徉其中,感受那歷盡風雨的斑駁遺蹟。石浦漁港是中國四大民間漁港之一,作為最早海洋漁業發祥地之一,石浦在秦漢即有先民在此漁獵生息,唐宋時已是遠近聞名的漁商埠。
  • 借亞運的帆,象山正在乘風破浪
    本報記者 張峰 通訊員 李文瑤位於東海之濱,寧波南緣的象山縣,既是歷史悠久的千年漁村,也是風光秀美的旅遊勝地,如今這裡還有了一個新的標籤,那就是2022年杭州亞運會帆船帆板、沙灘排球的比賽地。象山擁有6618平方公里海域、925公里海岸線、656個島礁和36個百米長度以上的天然沙灘,是開展帆船和沙灘排球運動的絕佳地點。
  • 藍,石浦老街徜徉……
    提到「古樸」一詞你會想到什麼顏色呢是厚重深邃的灰色是樸素淡雅的藍色還是端莊大氣的紅色【 與你邂逅在石浦漁港古城】圖:吳婧媛在石浦漁港古城,便包含了所有能讓你想到的與古樸有關的顏色灰圖:吳婧媛「城在海邊,山在城中」這裡有悠然閒適
  • 2020寧波精品旅遊線路來了
    天一廣場—寧波博物館—舟宿夜江—三江夜遊 2.問道|海絲古港之旅 線路:寧波三江口—慶安會館-老外灘—鄭氏十七房—寧波幫博物館—鎮海沿江路海上絲路起碇港(航濟亭-萬斛神舟-利涉道頭)—招寶山旅遊風景區(中國防空博覽園-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安遠炮臺)—中國港口博物館—梅山灣沙灘公園—九峰山景區—
  • 這座鮮有人知的冷門古城,一半煙火一半清歡,時光都帶不走
    石浦漁港古城,沉睡在平平仄仄石板路鋪就的石浦老街裡。一夜秋風寒意生從枝頭那一片落葉開始秋色就爬上了城牆沿著石浦老街,兩旁高高低低的屋簷斑駁了歲月,木結構的老房子綿延了整個石浦漁港古城,洗盡鉛華,古樸滄桑。街道兩旁的商鋪一下就被路過的遊客所吸引。
  • 花岙島東門島嬗變!象山2個中央海域使用金項目通過省級驗收
    中國寧波網記者 沈孫暉 通訊員 張瑤瑤 陸曉添12月14日、15日,由省自然資源廳及6位來自相關單位專家組成的驗收組,對象山花岙島生態島礁建設項目和東門島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進行了驗收。這兩個項目均為中央海域使用金項目。
  • 浙江象山縣有一個沿海小鎮,人口10萬,素有「浙洋中路重鎮」之稱
    石浦鎮,浙江寧波市象山縣下轄鎮,地處浙江中部沿海,象山半島南端,位於東經121°48ˊ-121°57ˊ,北緯29°08ˊ-29°013ˊ,北接新橋鎮、定塘鎮等鄉鎮;西扼三門灣;南與鶴浦、高塘隔港相望;東臨大目洋、貓頭洋,素有「浙洋中路重鎮」之稱。
  • 鳳凰網城市聯盟新媒體採風活動在「仙源高塘」,探尋「神奇之島」
    11月1日,由寧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象山縣旅遊發展中心、鳳凰網寧波頻道聯合承辦的,「順著運河來看海」—長三角鳳凰網城市聯盟新媒體採風活動,迎來首日行程。鳳凰網部分地方城市頻道及長三角主流網媒一行約30名媒體人,共赴素有「海上仙子國人間瀛洲城」之稱的象山高塘島鄉採風。
  • 讓空間有愛 | 千年古城底蘊 傳承世家經典——象山寶龍世家設計賞析
    一·歷久回溯象山歷史,石浦漁港、姜毛廟、湯家大屋、後翁民宅,等慈禪寺在此築成,先有彭祖養生、徐福東渡之傳說在此流傳,後有陳漢章國學、殷夫革命烈士等事跡在此發揚;浙東文化、海洋文化、吳越文化和丹文化在此共生繁榮。
  • 石浦高速連接線首座特大橋本月底前全線貫通!寧波市區到石浦只要1個小時
    漁港和古城景區車水馬龍,遊人如織,洋溢著一片節日氣氛。在三四公裡外的寧波舟山港石浦港區瀋海高速連接線新橋至石浦段的工程施工現場,同樣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在位於石浦互通區的筆尖巖特大橋上,放棄了節日休息的工人們,正在為最後一聯135米長的箱梁澆築而忙碌著。經過國慶長假8天的連續奮戰,這座特大橋即將在本月底前迎來全線貫通,這也是石浦高速連接線貫通的首座特大橋。
  • 9月16日象山開漁節在線直播
    工人日報客戶端9月15日電 作為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大型海洋慶典活動,每年一屆的象山「開漁節」以十裡漁港千船齊發等聲勢浩大、壯觀豪邁的場景而成為我國著名民間節日之一。今年,為了讓更多人可以沉浸式感受這一年度盛宴的熱鬧景象,更好地提升該活動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和品牌力,9月16日上午9:00,快手將創新採用「雲開漁」新模式,獨家直播第23屆中國(象山)開漁節開幕儀式。此次開漁節大型直播活動,快手將整合平臺MCN、達人主播、流量扶持等全方位資源,結合開漁節這一優質IP,大力推廣當地旅遊文化資源,助推象山產業升級。
  • 象山縣花岙島生態島礁建設項目和東門島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通過省級...
    花岙島生態島礁建設項目被列為市「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1.76億元,其中中央資金支持1.5億元。大佛駕霧 方正攝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島體整治與修復、生態旅遊和文化保護建設、珍惜瀕危和特有物種及生境保護、海洋監視監測站點建設、生態環境本底調查五大工程。
  • 快和中國「潮叔」張雙利、知名主持人王虹一起打卡詩詞象山!
    >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萬象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