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雲詩會聽見體育之美》今天的誦讀者是兩屆奧運射擊冠軍、北京市射擊運動技術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北京射擊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楊凌。
今天,他誦讀的作品是——《子彈的愛》。
《五月雲詩會》楊凌:子彈的愛
01:42來自北京體育廣播
《子彈的愛 》
作者:易白(中國當代文藝出版社副社長)
我像一發火力十足的子彈
而你偏偏是我生命中
唯一瞄準的靶心
勇往直前的我
沒留過一點後退的餘地
然而當我命中目標的時侯
才發覺 靶心上面不止一顆彈頭
而我 卻只有一顆彈頭
那顆彈頭就是我的心
當我命中目標的時候
我已是一發空空的彈殼
在塵土中慢慢的生鏽
但我並未曾悔恨
因為
我向來是一名勇往直前的軍人
兩屆奧運冠軍楊凌,1996年和2000年的奧運會,楊凌都奪得了10米移動靶的射擊金牌,但是遺憾的是移動靶從2008年奧運會開始就離開了奧運大家庭。目前,楊凌也是我們北京市射擊運動技術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培養射擊後備人才是他肩負的使命。
談起這次當體育遇見詩歌的《五月雲詩會.聽見體育之美》活動時,楊凌深有感觸,他認為用詩歌這種高度凝練的語言讚美體育不僅恰如其分,而且可以調動運動員情緒,激發靈感。正如楊凌所言,「其實射擊運動員在平常的訓練中,並不僅僅是每天枯燥地一發發打子彈,真正的射擊運動員在訓練當中,是修煉自己的內心,此時認清自己,其實比關注對手,關注外界的感受更重要」。
疫情之下,此前射擊隊也進行了幾次『雲比賽』,不過楊凌指導認為目前的『雲比賽』還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雲比賽應該說是對目前常態化防疫的形勢下,一次大膽有益的嘗試,不過在當前的情況下,『雲比賽』還是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僅僅是作為長時間基礎訓練的一個檢驗。」
儘管似曾相識,但『雲比賽』缺乏體育賽事的現場感還是讓它難以喚起運動員適宜的緊張度,「其實『雲比賽』跟正常比賽的反差還是挺大的,雖然有視頻,其實打得是電子靶,使用的也是自己的槍,只不過你的現場感沒有參加比賽時的那種狀態。大家可能會說不緊張的情況下,你能不能把自己好水平更容易發揮,我認為不盡然,尤其作為一名優秀的射擊運動員,當你參加比賽,能夠達到一定的興奮度,有觀眾、有吶喊聲和對手,這種感覺其實是能否激發一名運動員潛在的能力的,作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一定要有一個緊張的狀態,你才有可能發揮自己經競技水平當中某一點高水平的東西,而不僅僅像是平常訓練一樣,我覺得『雲比賽』沒有現場感,少了很多激情。」
楊凌坦承,現階段我們正好可以詩歌來點亮略顯單調的訓練生活,讓大家重新認識體育之美,「我覺得詩歌是一個非常美的詞語表達,用簡單的詞語能夠把一個緊張刺激的運動項目用更美地、更深層次地方式表現出來,使得運動員在枯燥的訓練中能夠對自己所從事的項目有一個重新的認知。這方面詩歌已經充分體現出體育之美。」
同時楊凌強調詩歌與體育相結合的《五月雲詩會》,無疑成為鼓舞大家繼續前行的一首讚歌,「現在其實任何一種形式的活動我覺得對提振行業信心都是起到一種積極的促進作用,《五月雲詩會》我相信也會對所用的體育項目都會有一個推進,對體育項目也有提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