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報評論員:舉國同心 上下同欲者勝——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爭當英雄
「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這一場與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鬥爭,凝成了可歌可泣、刻骨銘心的精神讚歌,也深刻印證了這一點:舉國同心的團結偉力,是我們戰勝一切風險挑戰的法寶。
舉國同心,是精神,是戰略,是擔當,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同甘共苦的頑強意志。疫情面前,年過七旬的張伯禮院士身先士卒,奮不顧身,急赴抗疫一線,堅守武漢82天,英雄壯舉感動無數國人。「只要疫情需要,我定義無反顧」,張伯禮以一位老共產黨員的忠誠和擔當,引領著無數後來者前後相繼、奮勇向前。「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像人民英雄張伯禮那樣,以國家利益為重,以人民安危為重,不懼風險、共克時艱,我們的國家、民族才能樹立起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我們才能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困難所壓倒。
歷史和實踐證明,最偉大的力量是同心協力。英雄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總是為了大局大勢衝在最前面。「是武漢人民和支援武漢的全國醫務工作者們,眾志成城,共同奮鬥,才取得了目前抗疫的成果。」張伯禮動情的話語道出了偉大抗疫精神的內核之一,也啟示我們,學習英雄就要學習這種「修我甲兵、與子偕行」的大局意識、大團結精神。「一箭易斷,十箭難折」,心懷「國之大者」、秉持家國情懷,「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的大無畏氣概,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一股激勵奮進的強大力量。援建火神山醫院的一位山東建築工人說,「如果我有個萬一,就讓我兒向著武漢的方向磕個頭就行,不用為我難過。」樸素的話語,蘊含著動人心弦的精神魅力……今天,我們崇尚英雄、學習英雄,就是要弘揚這種精神,在新的徵程上涵養大局觀、戰略觀,自覺實現「小我」與「大我」的同頻共振,把愛國情懷化為奮鬥激情,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向前。
舉國同心的精神需要弘揚、需要學習,更需要踐行。把抗疫精神和大局意識注入日常工作,落實於行動,是對英雄壯舉最好的致敬、對偉大抗疫精神最好的傳承。當下,如何在新發展格局中謀得更大發展?如何堅定不移地走好創新驅動之路?如何防範重大風險挑戰?我們必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困難面前不畏懼、關鍵時刻勇擔當的可貴精神融入到改革發展的具體實踐中,以顧全大局的視野和「一盤棋」思維,開拓進取、實幹苦幹,爭當英雄、爭當模範。在上下同欲、萬眾一心中開拓發展新境界,我們必將贏得更長遠更穩健的發展。
你的心,我的心,萬眾一心;你的力,我的力,千鈞之力。只要我們澎湃起這一堅強的信念,凝聚起鋼鐵般的力量,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奮勇搏擊,定能跨越一切艱難險阻,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