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報評論員:舉國同心 上下同欲者勝

2020-12-15 平安天津

天津日報評論員:舉國同心 上下同欲者勝——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爭當英雄

「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這一場與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鬥爭,凝成了可歌可泣、刻骨銘心的精神讚歌,也深刻印證了這一點:舉國同心的團結偉力,是我們戰勝一切風險挑戰的法寶。

舉國同心,是精神,是戰略,是擔當,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同甘共苦的頑強意志。疫情面前,年過七旬的張伯禮院士身先士卒,奮不顧身,急赴抗疫一線,堅守武漢82天,英雄壯舉感動無數國人。「只要疫情需要,我定義無反顧」,張伯禮以一位老共產黨員的忠誠和擔當,引領著無數後來者前後相繼、奮勇向前。「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像人民英雄張伯禮那樣,以國家利益為重,以人民安危為重,不懼風險、共克時艱,我們的國家、民族才能樹立起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我們才能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困難所壓倒。

歷史和實踐證明,最偉大的力量是同心協力。英雄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總是為了大局大勢衝在最前面。「是武漢人民和支援武漢的全國醫務工作者們,眾志成城,共同奮鬥,才取得了目前抗疫的成果。」張伯禮動情的話語道出了偉大抗疫精神的內核之一,也啟示我們,學習英雄就要學習這種「修我甲兵、與子偕行」的大局意識、大團結精神。「一箭易斷,十箭難折」,心懷「國之大者」、秉持家國情懷,「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的大無畏氣概,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一股激勵奮進的強大力量。援建火神山醫院的一位山東建築工人說,「如果我有個萬一,就讓我兒向著武漢的方向磕個頭就行,不用為我難過。」樸素的話語,蘊含著動人心弦的精神魅力……今天,我們崇尚英雄、學習英雄,就是要弘揚這種精神,在新的徵程上涵養大局觀、戰略觀,自覺實現「小我」與「大我」的同頻共振,把愛國情懷化為奮鬥激情,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向前。

舉國同心的精神需要弘揚、需要學習,更需要踐行。把抗疫精神和大局意識注入日常工作,落實於行動,是對英雄壯舉最好的致敬、對偉大抗疫精神最好的傳承。當下,如何在新發展格局中謀得更大發展?如何堅定不移地走好創新驅動之路?如何防範重大風險挑戰?我們必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困難面前不畏懼、關鍵時刻勇擔當的可貴精神融入到改革發展的具體實踐中,以顧全大局的視野和「一盤棋」思維,開拓進取、實幹苦幹,爭當英雄、爭當模範。在上下同欲、萬眾一心中開拓發展新境界,我們必將贏得更長遠更穩健的發展。

你的心,我的心,萬眾一心;你的力,我的力,千鈞之力。只要我們澎湃起這一堅強的信念,凝聚起鋼鐵般的力量,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奮勇搏擊,定能跨越一切艱難險阻,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相關焦點

  • 習近平戰「疫」兵法——上下同欲者勝
    兵法云:「上下同欲者勝。」  面對突發的疫情,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勠力、同仇敵愾,築牢堅固的人民防線。  人民放在第一位——萬眾一心  疫情突襲,傳播速度之快、感染範圍之廣、防控難度之大,令人猝不及防。
  • 《我是黨員》: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
    《我是黨員》: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 2020-07-03 10: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如何打造「上下同欲者勝」的組織
    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並不複雜,《孫子·謀攻》有云:「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也就是說,這些問題的解法就是打造「上下同欲者勝」的組織。因此,基於同學們對徐早霞同學在組織建設專長上的認可,億萬校友會第二期走進了安歆,用4個小時的分享,2個小時的討論,剖析了這一話題。
  • 《孫子兵法》之君臣博弈,上下同欲者勝,那麼不同欲怎麼辦?
    什麼叫做上下同欲者勝?這句話出自於《孫子兵法》當中,實際上這句話最好的說法是同他人之欲者勝。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渴望的需求,也有著屬於自己的欲望。那麼想要每個人都一樣,這怎麼可能呢?那麼只有讓自己的心願去跟隨大家,那麼行事就能夠成功。
  • 上下同欲者勝——浙江越城「戰疫兵法」書寫縣域之治
    從「遭遇戰」到「阻擊戰」,率先於浙江省採取整村隔離醫學觀察、藥企承擔浙江一半以上口罩生產重擔、創村社防控「20字法」和企業復工「8步法」……疫情面前,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觀勢、謀局、落子,萬眾一心實現「平戰轉換」張弛有度,書寫了上下同欲者勝的「戰疫兵法」。  「疫情發生以來,我們步步為營、環環相扣,到目前為止也是取得了階段性的重要勝利。」
  • 上下同欲者勝,鄭州市第102初級中學七年級新學期教師工作會
    副校長韓燕舞對老師們近期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對七年級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則興。面對新的學生,老師們要齊心協力,高標準,嚴要求,先做強,再做大,做到「三抓一實現」,抓習慣養成,抓教學秩序,抓教學質量,實現七年級到八年級平穩過渡。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協同發展 畫好三地同心圓
    始終牢記天津之「特」、天津之「衛」的職責擔當,天津堅決守好北京「東大門」,築牢「首都護城河」。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天津引入京冀地區項目545個、資金627.87億元,佔全市實際利用內資的44.2%,京冀投資佔全市實際利用內資比重持續上升。  隨著協同發展向縱深推進,三地同心圓環環相扣、緊密無間。這裡,記錄下一位年輕人的故事。
  • 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請銘記這20個...
    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請銘記這20個字!習近平說,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銘記這20個字!
  • 經濟日報評論員:為新疆長治久安提供堅強保障
    經濟日報評論員:為新疆長治久安提供堅強保障  剛剛召開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這個總目標,深入分析和科學研判新疆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新疆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所作的重要講話,是做好新形勢下新疆工作的根本遵循。
  • 每一個動人瞬間都是前行的力量,長江日報記者影像記錄武漢2020
    每一個動人瞬間都是前行的力量長江日報-長江網評論員秦孟婷時間流逝,而影像定格。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影像記錄了我們親身經歷過的非同尋常的瞬間,記錄了那些瞬間裡飽含的情感和力量。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識大體、顧大局的武漢人民為全國抗擊疫情爭取了戰略主動,作出了巨大犧牲和重大貢獻。在4月8日這天,武漢迎著陽光,打開城門。
  • 《孫子兵法》:現代管理者的制勝寶典,想要成功必先做到上下同欲
    「上下同欲者勝」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的「知勝有五」中,在這一篇的最後孫子為後人列舉了能夠預見一場戰爭勝利的五個方面,這五個方面涵蓋了一位將帥在戰場上行軍作戰所需要具備的能力。講到「上下同欲者勝」,在《孫子兵法》的原文中意思是一支軍隊裡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兵,一致同仇敵愾,齊心協力,這樣的一支軍隊就能夠獲得戰爭最後的勝利。放在現代社會中指代的就是一個團體、組織、公司、家庭等等,能夠有著共同的願望,一致的思想,同樣的方向,才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
  • 上下同欲者,必勝
    上下同欲者,必勝!
  • 疫情是歷史大考,也是每個人的戰鬥——眾志成城,彰顯舉國同心的...
    這是一場舉國同心的偉大鬥爭。無論是「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志願紅」的色彩匯流,還是「我是黨員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的鏗鏘誓言;無論是白衣為甲、逆行出徵的生死無畏,還是在各自崗位上默默堅守、無私奉獻,江蘇兒女眾志成城,彰顯了舉國同心的團結偉力。
  • 「廣州日報少年評論員」活動「送課到校」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劉冉冉、許曉芳)周五周六兩天,第二屆「廣州日報少年評論員」
  • 「廣州日報少年評論員」活動周末「送課到校」
    周五周六兩天,第二屆「廣州日報少年評論員」體驗營活動繼續舉行。12月11日下午,廣州日報廣言團隊「送課到校」,向集體報名參加活動的學生們送上少年評論員系列課程,廣受好評;12日上午,近300名師生來到廣報中心回訪,並現場了解新聞採編流程,開展新聞評論實踐課,現場氛圍十分熱烈。
  • 上下同欲,突圍前行 | 高行律所召開2020年中總結大會
    卻非個體的畏懼,而是社會的共鳴社會經濟白雲蒼狗,發展形勢變幻莫測,疫情發展觸目驚心,這些讓中國顯得格外艱難,政府、企業、個人無不「進退維谷」我們響應了時代的精神於是大廈雲譎波詭,嶊嶉而成觀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石以砥焉,化鈍為利攜手高行,一路高行上下同欲者勝
  • 廈門日報評論員:悟於心 踐於行 落於實
    ●廈門日報評論員  當前,五老峰下,鷺江兩岸,我市廣大幹部群眾正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 上下同欲者勝 | 和英阿米巴集團2020年OPP半年度會議成功舉行
    對此,鍾老師有感而發,回憶和英從七個人的起步至今成為深耕阿米巴培訓諮詢領軍企業的創業史,結合目前公司的良好發展態勢,對於國際化的進程也提出了一些構思,他表示,「《孫子兵法》崇尚上下同欲者勝。
  • ...致敬英雄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舉國同心 彰顯眾志成城的團結偉力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舉國同心的偉大鬥爭中 【時空短評:在偉大抗疫精神激勵下奮力前行】   疫情期間,全省人民自覺以平凡的堅守投身不平凡的戰鬥,直接和間接投入這場抗疫鬥爭的群體,幾乎包含了全省所有行業、所有職業,匯聚舉國同心的磅礴力量,打了一場漂亮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疫去春來」,偉大的抗疫精神激勵著新時代江蘇兒女風雨無阻、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