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臺灣的國際能見度」?民進黨當局別做夢了!

2021-01-08 京彩臺灣

民進黨當局推新「護照」放大「TAIWAN」(臺媒)

臺立法機構近日通過所謂提案,要求提高「護照」上「臺灣」、「TAIWAN」辨識度。隨後臺行政主管部門公布了新版樣式,以強調這是所謂「臺灣的護照」。無獨有偶,臺交通主管部門要求島內華航公司進行研究,如何把機身上鬥大的「CHINA」字樣換掉,由「足以代表臺灣的識別」取代。

民進黨當局近期小動作不斷,其居心不言而喻。蔡英文上臺執政以來,民進黨當局到處搞「去中國化」,見到「中國」字樣就想改成「臺灣」,見到「一中」意涵的歷史、機構和符號就想抹去,妄圖以此否認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割裂兩岸之間的血脈聯繫,行暗度陳倉之計。旅行證件和中華航空都成了「標的」,也就不奇怪了。

改「護照」花公帑當然要「師出有名」,民進黨當局給出的理由就是要強化「臺灣元素」,「讓國際人士更清楚看見臺灣。」蔡英文毫不隱晦地表示,「我們就是臺灣人,就這個意思」,「獨」心昭然若揭。有深綠人士明確表示,這是漸進邁向所謂正常「國家」的一步,可謂不打自招。

臺灣是地名。可有人就是深中「臺獨」的毒,從眼裡到心裡非把祖國寶島的土地幻想成一個「國家」。殷鑑不遠,此前就有「臺獨」分子入境亞、歐、美多個國家時,出示貼有「臺灣國」貼紙的「護照」,結果發現後被禁止入境並遣返。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曾對此明確表示,國際社會普遍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並以此來處理涉臺事務。

踢到鐵板上的民進黨當局對此心知肚明。所以口氣雖大,但在具體做法上首鼠兩端。2003年陳水扁執政時期,曾推動護照加注「TAIWAN」字樣,當時臺涉外部門提出「四不一沒有」「護照」改版,即中文「國號」不變、英文「國名」不變、「國徽」不變、護照內頁格式不變,「一沒有」則是整本「護照」形式未改變。如今近20年過去了,民進黨當局想了各種歪點子,耍了各種小心機,但萬變不離其宗,基本元素還是不敢「妄動」。

島內有識之士早就把其嘴臉看穿。有人發文諷刺,「臺灣國」不存在,民進黨不能改成「臺灣護照」,「臺獨」獨不了,就誇大語氣搞小動作,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或許是錯會洋大人的撐腰給了「臺獨」模糊空間,此前不久綠營還打起了給華航改名的餿主意,最後發現是異想天開,只能不了了之,所以心有不甘,繼續拿飛機塗裝說事。針對「臺灣駐外代表處」名片格式,臺涉外部門負責人公然表示,能使用像臺灣的名詞,將「樂觀其成」。民進黨這種操弄政治、煽動民粹的做法,必將繼續惡化兩岸關係,也必然激起兩岸民眾強烈反對。

說到「爭取國際能見度」,其實兩岸民眾更關心的是,蔡英文當局上臺後,臺「邦交國」持續「斷交」、之前能參與的世衛大會等也被拒之門外。誰為為之,孰令致之?民進黨當局始終欠大家一個交代。對此大陸有關方面講得非常清楚,2016年臺民進黨執政以來,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拒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導致中國臺灣地區參加世衛大會的政治基礎不復存在;同時也深刻說明,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人心所向,不容任何挑戰。

對此民進黨當局不思悔改,反而對外挾洋自重、「以疫謀獨」,對內繼續把目光盯在「護照」的「國號」、華航的名稱和圖標等具體目標上。這種自以為得計的小聰明,最終害人害己。有業界人士表示,代表民進黨當局「爭取國際能見度」,是華航的不可承受之重。華航如果聽從當局號令,貿然變更塗裝,恐怕會觸發國際航運有關規定而失去航權,「到時候連歐洲都不用去了」。這種苦口婆心的勸諫,一生氣就打自家孩子的民進黨當局,是會放心上還是當風過耳?

臺灣作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也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國家。大陸方面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言行,決不允許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搞「臺獨」分裂必將自食惡果。不管民進黨當局搞什麼小動作,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實是不會改變的。從臺當局的「斷交」風潮到參與世衛大會、國際民航大會美夢成空,國際一中的大框架是打破不了的。不承認「九二共識」和兩岸一中,爭取所謂「國際空間」和提升「國際能見度」就是個偽命題。「臺獨」分裂是死路一條。所以,玩小動作「搞大」「臺灣」二字,就能實質改變什麼嗎?做夢!

★ 推薦閱讀 ★

相關焦點

  • 臺灣不能參加WHA,民進黨當局能怪誰?
    誠如島內有識之士所言,民進黨當局應理性務實改善兩岸關係,「大陸打壓」不該是藉口與障礙。民進黨當局放任兩岸關係變冷,卻炒作參加WHA問題,不是為了獲得技術參數,不是為了維護臺灣民眾健康權益,並非真正關注公共衛生問題,而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出於政黨私利將防疫議題政治化,為的是在島內外凸顯臺灣的所謂 「國際空間」議題,為民進黨的執政背書,為「臺獨」理念張目。
  • 「臺灣之光」張經義就這樣被民進黨當局給「泯滅」了!
    現在張經義被川普威脅了,民進黨當局感到事態「嚴重」了,就立馬配合美國不問青紅皂白對張經義進行處罰,把昔日「臺灣之光」打成「臺灣之恥」。如此天壤之別的政治操作,不光張經義本人接受不了,連臺灣民眾也接受不了,讓那些曾經把張經義譽為「臺灣之光」的媒體特別是綠媒,情何以堪?民進黨當局針對特定個體解讀政策如此翻手如雲、覆手為雨的政治手段,真讓世人開了眼,大嘆臺灣的法律法規被民進黨當局褻瀆殆盡!
  • 民進黨當局新版「護照」放大「臺灣」臺網友批:了無新意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9月3日訊 民進黨當局又搞「去中國化」小動作!綜合臺灣《聯合報》、《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2日公布所謂臺灣新版「護照」封面設計,為了強化所謂「臺灣元素」及「辨識性」,將封面上的英文「TAIWAN」字樣放大、字體也加粗,預計明年1月發行。此事引發島內各界爭議,臺灣網友批評「了無新意,空空洞洞」。
  • 蕭邦國際鋼琴比賽標註「中國臺灣」,民進黨當局又崩潰了
    蕭邦國際鋼琴比賽是五年一度的國際鋼琴比賽,在音樂家蕭邦的故鄉波蘭舉行。這次比賽主辦單位官網將臺灣參賽者國籍標註為「PRC Taiwan」,之後又改為「China Taiwan」。臺當局外事部門急忙「訓令」在波蘭辦事機構,向波蘭相關政府機構及比賽主辦單位表達抗議,並要求更正。
  • 越南緊急否認,臺灣「國際能見度」越來越低!
    究其原因,正是臺當局不顧國際奧委會與大陸的一再警示,執意將「臺獨」黑手伸進體育運動,縱容所謂「正名公投」,公然挑戰「奧運模式」。主辦權的得而復失,無異於甩給「臺獨」分子一記響亮的耳光。● 7月25日,44家航企應中國民航局要求修改涉臺標識。雖然美國四家航空公司並未整改到位,雖然臺當局趕緊給出了諸如降落費、設施使用費減免等獎勵措施,但這四家航空公司仍向民航局提交了整改報告,懇請兩周後再進行審查。
  • 2020年臺灣經濟: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題:2020年臺灣經濟: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新華社記者查文曄 黃揚 鄧倩倩盤點2020年臺灣經濟,人們有不少問號。全年經濟增長率比預期小幅上調,臺灣突破「悶經濟」了嗎?臺灣經濟表現中,什麼是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民進黨當局鼓吹「親美遠中」,在經濟領域能實現嗎?在區域經濟合作潮流中,民進黨當局正把臺灣帶向何處?
  • 國民黨擬開國際記者會 控訴民進黨當局打壓新聞自由
    國民黨擬開國際記者會 控訴民進黨當局打壓新聞自由。(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綜合臺媒報導,臺灣「中天新聞臺」遭民進黨當局關臺,引發許多島內民眾憤慨,國民黨中常委謝坤宏已在黨內發動中常委聯署,將在25日的中常會提案,要求國民黨國際事務部、文傳會聯合向國際新聞媒體及組織聯合發聲。國民黨秘書長李乾龍表示,將邀集臺灣智庫、臺立法機構黨團研議召開國際記者會,讓國際社會了解民進黨當局正在開民主倒車。
  • 「攜手」索馬利蘭,民進黨當局可謂是離「國際公敵」又近一步
    但是民進黨當局公然挑戰國際公約,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在索馬利蘭設立所謂的「代表處」,引起大陸,及海內外各界人士的強烈譴責。民進黨的這一行為,試圖通過自導自演的鬧劇,妄圖模仿國家外交在國際社會中尋求認可。但沒有任何一個正規國家,會與不遵守國際條約的地區有任何的貿易往來。民進黨當局的險惡用心,必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 奉勸民進黨當局一句:早日開放大陸疫苗入臺,別再折騰臺灣民眾了!
    奉勸民進黨當局一句:早日開放大陸疫苗入臺,別再折騰臺灣民眾了!島內親綠媒體《自由時報》則是適時為民進黨當局展開「配合」,抓住12月發生在非洲烏幹達的一起中國工人集體染疫事件大做文章,炒作「47名中國工人注射疫苗後仍在烏幹達染病」,編造「中國疫苗是謊言」的假新聞,攻擊抹黑大陸疫苗的研發和有效性。在最終證明這批中國工人已經超過一年沒有離開過烏幹達,也未曾注射過新冠疫苗後,這齣鬧劇才算收場。但這些為民進黨當局站臺的無良媒體雖被事實打臉,卻絕不肯為造謠道歉。
  • 民進黨當局不應拿臺灣產業風險成就川普選情
    紐約時報將此投資案形容為「川普的勝利」,但「川普的勝利」卻是建立在臺積電的風險上,而且是民進黨當局親上美中科技戰火線,拿著臺灣產業的風險成就川普的選情。美國的晶圓代工生態鏈並不完備,臺積電若真的落實投資案,代表將有大量的臺積電第三方會前往設廠,僅臺積電就可在美國創造一千六百個直接高科技專業機會,間接的工作機會亦有上千個。
  • 為了讓臺灣民眾「試毒」,民進黨當局左右開弓
    距離臺灣地區開放進口美國含瘦肉精的豬肉的時間已經不足兩周,民進黨當局仍不遺餘力地促進臺灣民眾對於含瘦肉精的豬肉的接納,不斷突破底線放棄原則,呼籲臺灣民眾在新年吃上「毒豬肉」。不擇手段雖然民進黨當局一直持續高壓和限制態度,要求醫院和衛生部門減少對於瘦肉精的有害宣傳,但還是有很多的有志之士不斷呼籲,要限制含瘦肉精食品的進口。蘇偉碩就是其中一員,他持續關注了12年的「萊劑」肉品,多次在網上發表有關「萊劑」有害性的文章。但是近日,醫師蘇偉碩卻被警方「查水錶」,消息一經傳出,就引起臺灣島內輿論一片譁然。
  • 臺灣歌手到大陸參加晚會,民進黨當局為何惱羞成怒?
    不想她們的舉動引發民進黨當局強烈不滿,一方面以臺灣健保威脅,一方面放大話稱要將她們「法辦」。 僅僅因為臺灣歌手表達自身的愛國情,民進黨當局急到口不擇言:陸委會妄想羅織不存在的罪名「大陸這是對臺施壓」「大陸意圖宣傳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更制止臺灣民眾參加任何相關活動,「將依法查處一旦涉及違反兩岸條例相關規定」
  • 民進黨當局出賣臺灣民眾,金門議員高喊「靠向大陸」
    金門縣議員、農會理事長蔡水遊怒斥民進黨當局無法無天,出賣民眾利益,不如金門縣乾脆「靠向大陸」。1月1日,含瘦肉精的美豬正式進口臺灣地區。民進黨當局說得好聽,一邊講與美國的「貿易協定」,另一邊又講所謂國際空間。但事實是,為了謀求其政治私利,臺灣民眾的健康已經被民進黨當局出賣。
  • 東方時評丨民進黨當局,不要讓島內的政治霸凌手段到國際社會現醜
    其實,梳理一下近兩個月島內各色人馬對世界衛生組織的態度,就知道譚德塞所言不虛,他和世衛組織確實受到了來自臺灣系統的、有組織的攻擊,應該道歉的恰恰是臺灣的民進黨當局。  新冠疫情爆發後,民進黨當局罔顧事實,藉口「臺灣因被世衛組織拒之門外而錯過疫情信息」,攻擊世衛組織。早在2月6日,臺灣地區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就在推特破口大罵世衛組織「你有什麼毛病?」
  • 民進黨當局證實推動「駐美代表處」更名「臺灣代表處」
    中國臺灣網12月21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臺外事部門政務副手曾厚仁今日證實,民進黨當局正推動「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RO)。日前,以美國眾議院「臺灣連線」共同主席眾議員夏波為首的78位美國眾議員,聯名致函國務卿蓬佩奧,呼籲蓬佩奧應將「駐美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聯名信中提出了多項美臺關係間具有爭議性的議題,即臺「駐美代表處」的名稱、頒布新修訂的對臺交往準則,以及要求籤訂美臺「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 臺灣國際洪門中華總會主席發聲:民進黨當局應回歸「九二共識」
    來源:新福建11月28日中午,國際洪門南華山在臺北英雄館隆重舉行成立八十九周年慶祝大會,大會主席國際洪門中華總會主席劉沛勳,在致辭中呼籲民進黨「政府」能夠正視臺灣民意,回到「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為維護兩岸的和平發展,為增進兩岸人民的福祉,
  • 民進黨當局「斷路築牆」為哪般?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馬曉葉):近日,民進黨當局再度升級了限縮兩岸交流的措施,禁止臺灣業者與大陸相關企業合作,阻撓陸資到臺灣投資,人為製造兩岸之間進一步「脫鉤」。民進黨當局如此處心積慮地在兩岸之間「斷路築牆」為的是哪般?
  • 民進黨當局淡化RCEP作用,島內擔憂臺灣被邊緣化
    【環球時報記者 張天行】亞太15國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誕生,臺灣卻不在其中。儘管民進黨當局故作鎮定地宣稱「損失不大」,但島內輿論憂心忡忡。臺「外交部」還稱,RCEP由大陸主導,臺灣加入有實際困難,未來以爭取加入CPTPP為重點目標,同時爭取提升「新南向政策」與美國「印太戰略」等區域戰略的對接及協作。對此,「臺經院」研究九所所長譚瑾瑜有不同看法。
  • 標識「中國臺灣」就禁賣,民進黨當局何苦自廢經濟?
    即便如此,民進黨當局仍然不知收斂,很多人都擔心再這樣持續下去,臺灣會滑落到更糟糕的境地,無法想像未來臺灣民眾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水平?民進黨當局為了能夠破壞兩岸統一,甚至選擇犧牲臺灣利益的方式。民進黨當局不接受「中國臺灣」眾所周知,華為獲得了技術上的領先,開發的5G技術已經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毫無疑問未來一定會有5G技術的一席之地,並且華為的性價比以及性能都要比海外的品牌更高一些,可以說他的市場潛力很大。
  • 民進黨當局一番「折騰」後,臺灣對大陸經濟更依賴了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受今年疫情的嚴重影響,臺灣經濟下行的壓力直接成倍增長,這讓民進黨當局進退兩難。原本在今年年初,民進黨當局還想出各種舉措,意圖達成與大陸經濟「脫鉤」的目的。可現如今民進黨當局卻不得不接受現實,經過一番「折騰」後,兩岸經濟不僅沒有愈發生疏,反而讓臺灣對大陸經濟更加依賴了。據數據表明,在6月份臺灣出口大陸的總佔比達46.1%,這也是史上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