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裡的龍椅,究竟是不是北京城的正中心?

2021-03-05 觀觀雅集


點上方藍字免費訂閱

  東方生活美學

北京城最好的房子是紫禁城。

紫禁城裡最好的房子是太和殿,也叫金鑾殿。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那太極殿裡最牛的是啥呢?

當然是龍椅!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對於現在端放在太和殿的髹金漆龍紋寶座,外界曾有不少傳言,它究竟是康熙朝的寶座,還是後來翻修的仿造品

曾經在太和殿裡擺放了43年的袁世凱寶座是什麼樣子

現今寶座的位置是不是如傳說中所言,正好處在北京城的正中心呢

 

今天就來說說太和殿龍椅的故事。

 

龍椅不是你想坐 想坐就能坐


如果有時光機讓你有機會回到古代,我想大多數人會選擇皇帝這份兒差事。既有後宮佳麗三千,又位於權力的頂端,還可以在金碧輝煌的大殿裡坐享那把人人都羨慕的龍椅,臨聽朝政、指揮天下,想想就很爽。

 

但如果真的把龍椅放在你面前,你真的敢坐嗎?

你保證不會慫嗎?

保證不了吧?

別說你,歷史上那些叱吒風雲的人物看見它也得慫。

 

最怕它的,是咱們的老佛爺。

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幾十年,也沒有人敢坐上這張龍椅。

光緒皇帝接見外國使節 圖片來源於網絡

緊接著,八國聯軍侵華時,德國軍官瓦德西走入了金鑾殿,好奇地坐上了龍椅,隨行的人還拍下了這張趾高氣昂的照片↓

 

德國軍官瓦德西坐龍椅照片

不過,回國四年後,他就去世了。

並不能說他的離世和龍椅一定有什麼必然的聯繫,但和四年前的趾高氣昂相比,他也是徹底慫了。

 

德國軍官瓦德西

十多年後,竊取了革命果實的袁世凱也想嘗嘗做帝王的滋味,大肆叫囂著搞復闢,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敢用屁股碰龍椅一下。

有人說,袁世凱是嫌自己個子不高,那麼大的椅子,坐上去不好看。但這個說法似乎沒有說服力,康熙也是小個啊,當皇帝不在高矮,關鍵看氣質嘛。

(所以,據史學家們猜測,袁世凱不敢坐龍椅的真正原因,是因為知道自己不是正宗的皇帝,心裡沒底。)

 

袁世凱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過,在對外宣傳口徑上,袁哥的說法是:看著這充滿著滿清遺風的太和殿就不舒服,但又得在這裡登基,那就把那張腐朽的龍椅換掉吧。

 

袁世凱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對龍椅的製造,袁世凱自然非常重視,前後花了四十萬銀元打造出了一張中西合璧的金鑾寶座。

 

寶座既有龍椅的威勢,也充分結合了西方沙發的流行樣式,椅背還有金色絲線,白色緞面相互映襯縫製而成的國徽,整體看上去高貴典雅,坐臥舒適,又不失風光和氣派,相當有品味。

 

影視劇中的袁世凱稱帝畫面

然而大家都知道的是,僅僅八十三天後,在全國人民的痛罵聲中,袁世凱被迫宣告退位。

更為諷刺的是,袁世凱的這張龍椅,正應了老人們口中常說的那句話:馬屎皮面光,裡面一包糠。

 

有一年,故宮整修文物,收拾這個龍椅,結果發現椅子用白鍛做的椅面因為時間久了,外表破了,破了就拆了重弄啊。撕開破的椅面一看,專家都愣住了。

堂堂的紫檀木龍椅裡面,包裹的竟然是稻草。

沒錯,這麼奢華的龍椅,裡面是稻草!

不過袁世凱的這把龍椅,卻長久地留在了太和殿,直至1964年。

 

圖片來源於網絡

真龍椅在哪?

那真正的龍椅被挪到哪兒去了呢?

 

故宮博物院接管了太和殿後,有人主張為了尊重歷史,應該繼續將袁世凱的龍椅保留原地原狀,有人則以為不可,認為還是要按照原貌恢復滿清皇帝的龍椅。

 

故宮工作人員對龍椅進行清理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問題來了,因為已經沒有人知道清宮太和殿的原始陳設到底是什麼模樣才對,更何況滿清皇帝的龍椅,也不知到哪去了。

 

無可奈何之際,家具庫匯報說,他們那兒那存放著一張破舊不堪的椅子,懷疑是龍椅。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果然,當工作人員前往庫房時,看到一把傷痕累累的髹金漆雲龍紋寶座,再依據檔案發現:這是明朝嘉靖年間所生產的皇帝坐椅。接著又依據清朝的宮廷畫,發現康熙皇帝穿著朝服時所坐的龍椅,正是這一把已經報廢的寶座。

 

專家才恍然大悟:從明朝嘉靖皇帝到中國的末代皇帝,坐的都是同一把龍椅。後來北京故宮總共動用了十三名專家,耗費了一年多時間,終於在1964年9月將髹金漆雲龍紋寶座修復完成。

 

故宮工作人員對龍椅進行清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北京城的中心點在龍椅之下?

古有俗語:帝都北京的中心在紫禁城,紫禁城的中心在太和殿,太和殿的中心在皇帝的蟠龍寶座之下。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不過,據故宮資深工作人員說,從地圖上看,北京似乎的確是從中軸線的中心,也就是紫禁城的中心發散開來,不過即便傳說是真,現在的寶座位置也應該在北京正中心往北兩米處。

為什麼現在的太和殿寶座位置不再是北京城的中心?

往北兩米又是怎麼回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事兒也和袁世凱有關。

據傳,就在袁世凱準備登基的前期,聽說寶座上方的軒轅鏡龍嘴下面叼著的晶亮圓球可以分辨真假天子,袁世凱心虛害怕軒轅鏡會掉下來砸死自己,於是下令將龍椅往後移了兩米。

後來雖然更換了袁世凱的寶座,但位置並沒有挪回,因此,現在再去太和殿,就會看到軒轅鏡垂直下方是平臺的臺階前沿,而不是寶座的位置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end-

在這裡,遇見更好的自己

長按識別二維碼 即可關注觀觀雅集

雅物 | 美文 | 生活 | 品味

東方的。生活的。

相關焦點

  • 世界現存最大的木建築——故宮太和殿,是怎麼建成的? || Chin@美物
    太和殿裡依次都擺了啥?  給你來個上帝視角,比龍椅上的萬歲爺看得都清楚。  這些難得一見的圖片,皆出自一本叫做《太和殿》的書。  它從專業的建築視角,把故宮第一大殿——太和殿,來了個裡裡外外、上上下下的透徹分析。
  • 太和殿 建極綏猷
    這就是紫禁城裡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太和殿。【心鏡】太和殿與中和殿、保和殿合稱三大殿,是紫禁城外朝部分的核心。這座象徵皇權的大殿在歷史上多次改名,永樂年間建成時名為奉天殿,嘉靖時期更名為皇極殿,清初順治朝改為太和殿,袁世凱稱帝時又一度改稱承運殿。皇帝的聖意體現在殿名上,與其說是願景,不如說是心結。
  • 太和殿看什麼
    體量不僅較明初有大幅縮水,支撐大殿的柱子也不再是整根巨木,而是包鑲柱,即中心用一根較大的木料為心柱,周圍用眾多較小的木料包鑲,並以鐵箍鐵釘固定。以此來解決木料不夠粗大的問題。太和殿外簷彩畫是最高等級的龍和璽彩畫,簷檁、大額枋、小額枋的方心、小找頭、盒子裡都做瀝粉貼金龍紋,有行龍、升龍、降龍和坐龍。除了這三大件,平板枋、由額墊板、墊栱板和柱頭上也都繪龍紋,龍是這裡絕對的主題。
  • 什麼可以代表北京城?
    (鼓樓下的四合院,攝影師@蔣晨明)▼這種看似平凡的建築幾乎貫穿北京城的歷史融入北京城的血脈甚至北京城本身就是無數四合院的他們擺脫穴居、巢居的生活開始建造房屋最遲至距今約3000年的西周時期古人已將多個房屋圍合在一起形成以庭院為中心的
  • 閻崇年:北京城發展的文脈是「中正和安」
    又到元朝大都,成為全中國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更是一個大飛躍。再到明朝北京,恢復唐宋禮法,重以德以法治國,並以道以禮化民,北京文化史再向前發展。如明清北京城中軸線體現了一個理念,分拆開來,要點有四: 「中」
  • 近代坐過龍椅的2人結果怎樣?故宮龍椅,為何一般人不敢坐上去?
    那麼提起皇帝,我們總是能夠想到皇帝坐在龍椅上開朝會,與一同官員討論國家大事的情景。可以說,皇帝的龍椅是最高領導人權威的象徵,因為它是只屬於皇帝的寶座,任何人都不容侵犯,不然會被處以生命處罰。天底下不會有任何人敢於光明正大地渴望龍椅,他們只能暗地裡默默地關注,當然也有人為此,反抗政府,圖謀龍椅寶座,在天下大開殺戒。
  • 故宮 | 從五脊六獸說太和殿脊獸順序
    故宮太和殿為:重簷廡殿頂由於明嘉靖年間即開始將大殿體量縮小,使得此時太和殿的面闊不及長陵享殿稜恩殿的面寬66.75米和太廟前殿面闊68.20米,但太和殿的高度和進深遠大於這兩殿,所以總體上比較,太和殿依然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單體木構建築。今天的太和殿即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後的形制。
  • 這部《太和殿》把它「拆開...
    《太和殿》如果要問剛剛度過了自己600歲「生日」故宮裡是誰一直站在「C位」,相信很多粉絲都會脫口而出「太和殿」。但如果真要問起這座「巨無霸」的前世今生,「身高」「三圍」,能回答清楚了就屈指可數了。別急,北京世紀文景新出的這部《太和殿》,這就把它「拆開」來給你看個究竟。
  • 京華鈔譚 | 故宮(一)太和殿
    ▲太和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太和殿歷經歲月的打磨,漸漸殘破不堪,有些構件已經腐爛,起不到支撐大殿的作用,並且梁上的彩畫也褪色嚴重,因此從2006年開始「封閉式」的大修。經過2年的大修,直到2008年7月中旬,太和殿重新出現在遊客的眼中。大修後的太和殿金碧輝煌,美輪美奐。
  • 故宮太和殿藻井的藝術與文化
    太和殿內寶座上方即有藻井(圖1),全稱為龍鳳角蟬雲龍隨瓣枋套方八角渾金蟠龍藻井。從分層構造上來看,太和殿藻井由三層組成:最下層為方井,中為八角井,上為圓井。其中,四邊形與八角形木骨架相交形成的三角形或菱形空間,稱為「角蟬」。從功能上講,太和殿藻井裝飾性與象徵性於一體。一方面,它展示出精美的裝飾空間和造型藝術;另一方面,它象徵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並寓意避火驅邪,是我國古代豐富文化的體現。
  • 故宮龍椅為何坐不得?一件事告訴你它的恐怖
    在這裡面就有一個有關龍椅非常恐怖的傳說,那就是故宮裡面的龍椅坐不得,這究竟是發生了什麼?在袁世凱稱帝之後,他將故宮太和殿裡面的東西基本上都拆掉了,唯獨龍椅他沒有拆掉。要知道太和殿就是以後他上朝所用的宮殿,他沒拆掉龍椅,難道他想坐上龍椅與他的大臣商議國家大事,其實不是的,龍椅不拆其實是袁世凱不敢,因為他知道這是一個權威的象徵。
  • 跨界 | 奧利奧餅乾還原太和殿,推出的新款口味個個「背景」深厚.
    如今,又用10600塊餅乾,還原了故宮太和殿。一處一景,高度還原。然而,這只是開始,奧利奧同時推出好幾款聯名新品,從包裝到口味都來了一次顛覆。金鑾殿龍椅:象徵至高無上封建皇權的龍椅為背景,它有「圈椅式」的椅背,四根支撐靠手的圓柱上蟠著金光燦燦的龍。通體髹上黃金,富麗堂皇又氣勢威嚴。
  • 1948年北京城老照片:北京古城牆還能看到,崇禎帝自縊處一片荒涼
    【說媒的男子(也有可能是太監)】這是一組反映1948年北京城的老照片,當時的北京城還稱為北平,正處於和平解放的前夕。儘管民國期間政府對北京城的建築有所改變,但此時的北京城也是最有韻味的時刻,依稀能看到明清時期北京城的影子。
  • 故宮「龍椅詛咒」:外國人坐上龍椅不久,回國後沒有原因離奇死亡
    眾所周知,龍椅是中國古代權力的象徵。在古代,能坐上龍椅的只能是真龍天子。龍椅是那個時代的至高權力的象徵。所以,坐上龍椅也成為了許多皇子們不惜頭破血流爭搶著的目標。千年以來,不知有多少人為了那把龍椅所象徵著的地位不惜手足相殘,爾虞我詐……民間裡曾流傳著這麼一個傳言:''如果不是真龍天子,擅自坐上龍椅便會在不久後死於非命。''以我們現在的眼光看來,這句話顯然是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皇帝散播這個傳言也大多是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而已。然而,同樣一句話在古代卻有著許多人深信不疑。並且,在民間,還流傳著不少關於龍椅的神秘故事。
  • 袁世凱稱帝時,花40萬打造一把龍椅,有人打開夾層,頓時哭笑不得
    以北京故宮裡的「金鑾殿龍椅」為例,它被放在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正中間的位置,也叫做「髹金雕龍木椅」,沒錯,龍椅是木頭做的。看過古裝電視劇的朋友肯定不少,裡面的龍椅通常是金碧輝煌,很多人誤以為是真金打造,其實不然,龍椅通常採用金絲楠木,它是一種中國特有的珍貴木材,自帶香氣,不易變形和裂開,在陽光下金光閃閃,金絲浮現,被認為是最高級、最珍貴的建築用材。
  • 齊名故宮太和殿:大隱於市的西安鼓樓
    兩樓相距不到半裡,互相輝映,為長安增光添彩。為什麼就遠了這麼一點點距離,就被差別對待了呢???(發總替鼓樓表示不服)據歷史考究,鼓樓是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建成的,比當初的鐘樓還要早建4年,論資排輩,它應該是鐘樓的兄長👦西安鼓樓是中國現存明代建築中僅次於故宮太和殿、長陵稜恩殿的一座大體量的古代建築,是在中國同類建築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
  • 太和殿是故宮的東方三大殿之一,它屋簷上的神獸都是什麼?
    宮殿簷宇四角安有仙人走獸,走獸又稱小獸,一般古建築多用奇數,至多不過九個,但是太和殿卻安放了10個,是古建築琉璃裝飾中的孤例。紫禁城中的其他宮殿按照重要程度,脊獸從一個到九個不等。如傳說中的龍為麟蟲之長,形體能長短變化,古書《易經》中有「龍飛在天」的神話,象徵最高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