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BA順利結束本賽季之後,NBA也是成功的將本賽季畫上了句號,隨著湖人奪冠,這一個多秋的賽季,也算是讓聯盟成功止損,雖然依舊有損失,但是總好過取消賽季,而在湖人奪冠之後,慶祝僅五天便回歸訓練的詹姆斯,也是因為不給兒子買手機再一次成為眾多球迷熱議的調侃對象。
回想曾經詹姆斯的大兒子,曾幾何時,眾多的球迷都是將詹姆斯和勒布朗這對父子同臺競技當成最關心的目標,但是誰能想到,最後布朗尼竟然加入到了電競俱樂部並且頻繁點讚模特好友,這樣的偏離正軌的「成長」,的確是讓極大一部分的球迷失望至極,所以,詹姆斯在二兒子的培養上,也是開始了「窮養」,甚至為了避免其向哥哥一樣迷戀遊戲,都是不給其買手機,與此同時,韋德的兒子也是面臨著同樣的處境,雖然有著父親和叔叔輩等眾多聯盟悍將,但是這些超巨的後代,似乎都是連進入聯盟都是有些困難。
而在對比之下,CBA就有些不同了,因為遼寧男籃大公子張鎮麟在熱身賽中脫穎而出,男籃界中的球二代也是如同雨後春竹般盡數被發現,像是李京龍、阿爾斯蘭、李祿瞳等一眾球二代,都是被眾多的球迷關注了起來,尤其是在中國自古以來「後繼有人」的固有觀念中,甚至不少球迷都是認為曾經男籃的低迷已經要成為過去式,現如今的男籃已經重新燃起了希望!但是真實的情況和處境真的是如此嗎?
或許當我們靜下心來仔細看待之後,也是會因為自己有著這樣的想法感到幼稚,說起來,雖然NBA同樣有著像是庫裡、湯普森、樂福和霍福德這樣的球二代,但是相比起CBA現如今的發展勢頭來看,的確是稍微遜色一些,但是這並不能說明我們的男籃現在已經是逐漸崛起,換言之,這樣的現狀,並非是好的現象。
首先,眾所周知,中國雖然在體育事業上發展較晚,但是因為國力的強大和眾人的支持,一直以來我們都是有著極大的進步的,但是也正是因為國情的不同,我們國家在競技體育上還是和歐美一些國家的觀點有著極大的出入的,尤其是,我國從來都是一個「人情社會」!
這樣人人都已經見怪不怪的處事方式,難免會滲透到競技體育中,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只要是自己的父母在體育事業中拿到了不錯的成就,那麼不管是商業價值還是人脈資源,生涯期間定然會是積攢了不少,而望子成龍的觀念更是會讓眾多的家長為孩子鋪平所有的道路,於是在父母雙方優良的基因下,只要是父母能夠稍加運作,就能夠讓孩子得到更多的試訓機會和平臺選擇,甚至一些俱樂部,都是會看在曾經身為運動員的父母的面子上,為孩子一路開綠燈,這樣的現象,相信不用多說,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事情。
但是NBA就不會如此,或者嚴格點說,聯盟作為國際性的聯賽,根本不會顧及人情在其中,一切都是要看實力和商業價值的,哪怕就算是現如今的聯盟第一人,如果自己的兒子不爭氣,也是無法在聯盟中立足的,甚至嚴重點說,如果布朗尼一直這樣下去,哪怕詹姆斯再如何運轉,恐怕也是無法讓兒子進入到聯盟中,畢竟每年只有著60名新秀的名額,可是要在成千上萬的球員中選出,這樣的名額,豈是如此簡單就能獲得的。
當然,在說到聯盟中實力選秀這件事上,就又不得不提一下CBA的現狀了,雖然外援限薪令等一系列的政策推出,本土球員的生存空間也是越來越大,於是在這樣的前提下,這些球二代更是有著大機率能夠脫穎而出,父母的身高優勢能夠在孩子身上盡數顯出,這樣的優勢對於普通人來說,的確是難以抵達的高度,畢竟只要是稍加訓練,動輒兩米左右的身高,極其容易在CBA中取得不錯的成績,如此一來,也是讓CBA管理層少了許多的顧慮。
但是這樣的差距優勢在歐美國家就有些不顯眼了,對於人高馬大的歐美人種來說,這樣的身高優勢並不是最主要的,反而實力和天賦才是最為看重的,簡單點來說,或許CBA的球二代能夠在父輩的幫助下,徹底站穩CBA,賺的盆滿缽滿,但是要是NBA中的球二代沒有絕對的實力,恐怕就連一份低薪都是極難拿到的。
如此來看,雖然表面上是一片繁榮景色,但是當我們真正靜下心來的時候,這背後的處境,還會如同我們看的那般璀璨嗎?或許這也不難理解為何有些球迷會說「NBA打得是實力,而我們CBA打得是人情了」!雖然聲稱這是墮落的根本有些言重,但是深思之後,我們是否真的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