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今日立春,春天,是開始,是溫暖,更是希望。近日,首都高校師生通過歌聲、舞蹈、海報、設計作品等多種藝術形式,圍繞抗擊疫情展開創作,隔空為武漢加油祈福,他們盼望著,始於這個春節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能早日迎來勝利。
《請戰書》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學生孟和巴圖
清華:各地學生在家鄉隔空唱響
35年前,眾多明星以公益合唱的方式唱響《明天會更好》的旋律,以呼應世界和平年的主題。今天,在全國上下抗擊疫情的特殊春節,清華大學學生藝術團出品的翻唱版《明天會更好》嚮往推送。
視頻中,來自大江南北的清華學子,在自己的家鄉共同唱響這首熟悉的歌曲,為武漢鼓勁,為湖北加油,更為中國的抗「疫」之戰祈福。
本次翻唱視頻一共3分15秒,參與演唱者有30多人。視頻中,演唱者開場直奔主題,這個春節,我們和許多同學一樣在家裡,但時刻牽掛疫情抗擊第一線,「有全國上下齊心戰『疫』,我們堅信,明天會更好」。
《戰疫》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學生張琛媛
沒有華美的舞臺,沒有絢麗的燈光,疫情之下個隔空錄製顯得有些特別,有人戴著口罩邊彈邊唱,有人在鏡頭下演示口罩的正確戴法,還有人展示勤洗手和勤通風的畫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負責視頻剪輯的清華新聞學院「七字班」學生談重慶,就身在江城武漢,是眾多抗疫市民中的一員。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阿達實驗班夏顥炎
視頻雖短,但錄製與剪輯也頗為不易,沒有專業設備收音,大家就用被子、用枕頭吸音,用家中的筆記本電腦剪輯,還曾遭遇過軟體崩潰一整天的挑戰。
好在作品在立春之日如期誕生,正如歌詞所傳唱的那樣「日出喚醒清晨,大地光彩重生」,參與創作的清華學生希望,在春暖花開之際,疫情防控能能迎來勝利。
《為武漢加油》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學生 劉智鵬
近日,北京師範大學原創的抗「疫」歌曲《等那櫻花盛開》在「學習強國」推出,作品為醫護人員們唱響讚歌,更為每一個平凡而偉大的身影加油。
民大:原創抗「疫」舞蹈首發
今天,由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製作的原創抗擊疫情舞蹈視頻《武漢加油》也對外首發,視頻中,大學生們翩翩起舞,以優美的肢體語言,溫暖人心,鼓舞士氣。
民大舞蹈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陳鈞介紹,疫情席捲中國大地,作為一名輔導員,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在這段特殊的時期裡凝聚學生人心,「網絡上一些感人至深的抗疫文藝作品陸續推出,我萌發了讓學生在室內錄製原創舞蹈作品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的想法。」從選人組隊、討論創意 、實施拍攝到後期剪輯,經過四天的打磨,作品基本完成。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為藝術戰「疫」行動題字
民大2016級學生譚欣露還道出部分畫面背後的深意,視頻的開頭關上窗戶,拉上窗簾意味著疫情的來臨,最後的打開窗簾,意味著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陽光已經來臨。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阿達實驗班彭鏡濰
民大16級表演班學生周袁俊彪是個地道的武漢伢,家鄉遭遇苦難,他也想儘自己的一份力,向那些戰鬥在一線的醫生、警察、軍人等可愛的人們致敬,「希望能夠早日摘下口罩,再次吃上熱乎乎的熱乾麵,再走一次長江大橋,再看一次武大的櫻花!」
央美:廣泛徵集戰「疫」藝術作品
2月1日,中央美術學院校內多個部門共同發起「繪眾志成城·展中華之美」抗擊疫情藝術行動徵集令,面向全體師生,徵集抗擊疫情相關的繪畫、雕塑、裝置、攝影攝像、海報、剪紙、書法等作品。央美院長範迪安還為藝術戰「疫」行動題字:藝術學子懷大愛,丹青助力戰疫情。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阿達實驗班白家璇
目前,央美官微已推送的徵集到的部分作品,包括設計學院學生帶來的海報《致敬 逆行者》《致敬 堅守者》《請戰書》《全民抗戰》《大家一起戴口罩》等。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阿達實驗班的學生也發揮專業優勢,積極開展關於防控阻擊此次疫情的海報創作,他們的作品以武漢加油、抗「疫」等為主題,他們用一張張飽含深情的作品,向奮戰在一線的戰士致敬。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任敏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任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