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跟前不能穿吊帶!」媽媽受到老公一頓奚落,家長群一聽就炸

2020-12-23 諾媽家有男寶娃

「兒子在家,媽媽就不能穿吊帶嗎?你們都來給我評評理!」

一位義憤填膺的媽媽,將一腔不平往家長群裡一丟,沒想到:炸鍋了!

話題一出,竟然牽引出無數家長心頭的「悶」與「惑」:父母在家,在異性兒女面前,到底該遵循怎樣的穿衣標準?

01「男女有別」:教育分寸如何拿捏?

先來回顧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前兩天,一位杭州媽媽在家長群吐槽:下午她從火爐般的室外回到家,實在熱得不行,就把吊帶裙外的罩衫給脫了下來。正當她悠閒地對著空調,挖著冰激凌享受夏日清涼呢,沒想到老公很快給了她「臉色」:

「兒子在家呢,快披上外套!」

大熱的夏天,親生兒子面前不能穿吊帶衫?!當媽的不禁有些惱火,可架不住老公再三嘮叨,又考慮到自己媽媽的身份,不得不乖乖又把衣服穿了回去。然個中的鬱悶卻讓她忍不住發出靈魂拷問:

「當媽的不能在兒子面前穿吊帶,當爸的就能在女兒面前打赤膊嗎?」

沒想到,一語激起千層浪,這個問題,不僅是媽媽們的共同煩惱,還是爸爸們的各自鬱悶,最終家長群裡你一言我一語「炸了鍋」,大家紛紛吐槽自己的尷尬事:

有媽媽不穿內衣換乳貼,結果被兒子發現的;有爸爸從女兒一歲半開始,夏天就與赤膊揮手作別的;更有甚者,媽媽每次來例假都要躲著兒子,連衛生巾都是悄悄藏起來的;還有上廁所的問題,媽媽避兒子,爸爸避女兒,簡直就像打遊擊……

孩子漸漸長大,開始有了性別意識, 「男女有別」的意識也越來越被家長重視。可一家子人生活在一起,時時處處再小心,都會有湊巧的情況發生,到底該把握什麼樣的分寸呢?

心理諮詢師陶劍麗在採訪中表示:家裡穿衣沒有標準,應該尊重每個家庭的習慣。

不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穿得嚴嚴實實,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性別教育;也不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穿得少了,就存在對孩子性喚起。

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模式,孩子從小接受的性別教育程度也不一。在性教育做得充分的家庭裡,「媽媽穿吊帶爸爸赤膊」就是一件正常事;但如果從小沒有對孩子做好性啟蒙教育,那麼孩子就很有可能對父母的身體產生好奇。

家長與其遮遮掩掩,不如大大方方做好「科普」,解答孩子心中的困惑,找到一家人都能接受的方式,坦然、舒適地過日子,畢竟來日方長。

02「性別教育」:比起知識科普,培養「界限意識」更重要!

這件事,讓我想起來前兩天在海濱浴場看到的一幕。

那天傍晚,從海裡遊完泳,走到淋浴室門口,看到一位剛上岸的媽媽帶著兩三歲的兒子正和一個奶奶在爭執。

老人家的意思是:

起風了,孩子全身溼淋淋的容易著涼,趕緊帶孩子去女浴室衝淋一把,換身乾淨衣服出來。兩三歲的孩子懂啥男浴室還是女浴室?

可一旁的媽媽堅決不同意:

孩子都兩歲多了,雖然小,但是帶進浴室容易給別人造成尷尬,對孩子影響也不好。

一個擔心孩子,一個也是擔心孩子,媽媽和奶奶不由地你一句我一句爭辯起來。邊說著,媽媽邊突然抱起孩子就往室外衝淋位大步走去。

孩子估計有些懵,似乎被媽媽的突然舉動有些嚇到,帶著哭腔大叫「奶奶!」

「唉!」眼見說服不了媽媽,老人家一跺腳,只得拎上大包小包追上去,一邊在身後不滿地叨嘮:「這麼小的孩子,誰會注意啊,就是你們大人想多了,可別讓孩子著涼了啊……」

孩子驚恐的神情留給我至深的印象,不得不說,這位媽媽對孩子的性啟蒙教育是重視的,但她在處理事情的做法態度上,卻很難讓孩子接納,甚至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影響。

3歲左右是孩子接納和認同自己性別的關鍵時期,家長對孩子做好性啟蒙教育工作,不僅要能教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生理構造,教給孩子保護好私密部位的意識,更要讓孩子懂得「身體的界限感」。

好比在這個事件中,讓孩子明白,他不能進女浴室,是因為他是一個男孩!

但家長過激的行為處事,只會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給孩子「我被討厭」、「我不被歡迎」的自我價值觀認識。不能接納自己身體的孩子,也難形成正確的性價值觀,他們甚至會討厭自己的身體。

但若一個孩子擁有身體界限感意識,無論是在這一次的事件中,又或者是在以後遇到類似情況,孩子都能坦然接納,遵循社會秩序,尊重他人,做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03如何對孩子做好「界限感」教育?

如何讓孩子擁有良好的「界限感意識」?其中,這不僅是對孩子的教育,也要求著家長自己同時也要做好「界限認知」, 家長要注重以下3方面教育。

「思想界限感」

中國的父母羞於談性,一是不知道怎麼跟孩子交流,二是怕越交流孩子越感興趣。其實,孩子小時候,他們的思想就像一張白紙,性啟蒙話題對他們而言,就像是跟他們在商量去哪裡吃飯去哪兒玩一樣平常。

家長要撇除思想上的「界限感」,把性教育當作一件普通的事兒,把教育落實到生活裡,跟孩子聊聊為什麼要分男女廁所間,為什麼要有母嬰室,爸爸與媽媽有什麼不同等等,這些都是孩子樂於接納的知識。

如果家長真的羞於出口,也可以借鑑一下相關的性教育啟蒙繪本,比如《小雞雞的故事》、《乳房的故事》、《小威向前衝》、《不要隨便摸我》等,藉助繪本對孩子做好教育。

「身體界限感」

著名演員黃磊曾經因給小女兒洗澡一事衝上了熱搜,引發了網友熱議:妹妹都已經四五歲了,怎麼還由爸爸來洗澡?

家長幫助孩子洗澡擦身,是一件生活常事;不是家長不能幫,而是要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慢慢放手,逐漸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時在放手中培養孩子「身體界限感」意識,讓孩子有意識學會對私密部位進行自我保護。

當孩子學會了獨自洗澡,獨立上廁所後,家長也應該尊重孩子,給他一個隱私空間。孩子在衛生間,家長不隨意進出;同樣,父母在衛生間的時候,也要記得關起門,不能讓孩子隨意進入。

當孩子有了正確的「身體界限感」意識,那麼如果遇到侵犯私密部位的行為,孩子就會予以拒絕,以此減少被熟人作案的概率。

「行為界限感」

異性家長帶孩子外出,會遭遇到這樣那樣的尷尬,家長處理事件的行為,卻會對孩子產生潛在而長遠的影響。

就像這次洗浴事件中的奶奶和媽媽,如果她們能夠冷靜一下,對孩子說:「下次讓爸爸或爺爺帶你進去吧,因為你是男孩子,你已經長大了。」那麼,事件中的孩子,或許也不會因此害怕驚恐。

遇到事情,希望我們的父母給孩子做正面的引導吧,這樣才不會讓孩子的心理產生疑惑和自卑,不在潛意識裡否定自己的性別。

一個孩子,只有接納了自己,才能夠更好成長。

孩子漸漸長大,父母有正確、科學的教育方式,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健康,人格更健全,這才是助力孩子成長的最好動力!

相關焦點

  • 老公慫恿兒子嫌棄我,換你怎麼辦?│喃喃細語
    姜元聽了老公一頓數落,心裡特別窩火,等聽到兒子說「媽媽是個大笨蛋」時,就直接炸了,跟老公大吵,孩子也跟著哭。 姜元(化名)又跟老公吵架了,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姜元不太會做飯,平時也不做,但因為喜歡吃甜食,家裡備齊了各種烘焙工具和原料,只是做出來的披薩、餅乾特別像「黑暗料理」。
  • 原創:冬旭讓大田一頓奚落,滿臉羞愧,無地自容,捫心自問
    原來,這是冬旭和老婆給兒子請的女家教。女家教說,兒子在她家補習這麼長時間,為什麼不談辛苦費的事。原來,兒子放學後直接去女家教家,一來讓女家教輔導兒子作業。另外,兒子也算有人照顧,不影響冬旭和老婆做生意。冬旭女家教說:「放心,辛苦費,我們一分不少給。」女家教不悅地說:「你們總是這麼說,就是不兌現,一點誠信沒有。」 冬旭一通好說,才算把女家教支使走。
  • 幼兒園開辦運動會,要求全員穿「小白鞋」,回到家後家長群炸了
    文/寧媽媽育兒經上幼兒園是很多孩子在接觸教育的起點,也是必經之路,很多孩子在啟蒙教育都是從幼兒園開始的,但是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後,家長就會發現需要準備的更多了。幼兒園舉辦運動會,要求所有孩子穿白鞋,媽媽們接娃回家後凌亂了似乎很多夫妻在成為父母后脾氣都會變得非常火爆,而同一小區中就有一個寶媽莉莉,在生完孩子後脾氣就日漸增大,有一天莉莉在幼兒園將孩子接回來後,就特別的暴躁,甚至有些鄰居都認為家裡什麼事了。
  • 幼兒教師上課穿夜店風,家長微信群裡批,教師:我愛穿什麼穿什麼
    想必大家一定都聽過一句俗話: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大人還是孩子,都是有愛美之心的,美好的事物總是非常令人嚮往的,特別是女孩子就更愛美了,但是也要注意場合,近日,有一位幼兒教師在課堂上穿著暴露被家長在微信群裡指出,這難免就一些尷尬了。事情是怎麼回事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杭州知名學校規定:爸爸不能進女生寢室,媽媽不能進男生寢室!
    不少家長說自己在家也是這麼做的:「太支持了,寢室是群居環境,異性家長進入的確不合適。在我們家,爸爸從小就不隨便進女兒房間。」 「我是媽媽,兒子的房間都是敲門後才進入的,要從這些細節入手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 有些家長則表示不能理解,幾位小學四年級的家長說,他們現在還是一直隨便進孩子房間,「又沒有關係,孩子還小。」
  • 作家爸爸曬出二年級兒子的看圖寫話,讓全網家長都放心了
    最近,著名作家馬伯庸兒子在微博上曬出了兒子馬小煩的作文,讓全網家長都放心了!原來作家的兒子,也寫不好作文啊!放心了!放心了!馬伯庸的兒子馬小煩上二年級,正是學習看圖寫話的年級。馬伯庸一聽大驚,「別人就算了,你作文不及格,你爹以後怎麼有臉出書?」他拿過兒子的作文一看......趕緊把媳婦叫過來。
  • 作家爸爸曬出二年級兒子的看圖寫話,讓全網家長都放心了!
    小題大做工作室 每一小題都有大學問 1 最近,著名作家馬伯庸兒子在微博上曬出了兒子馬小煩的作文,讓全網家長都放心了!原來作家的兒子,也寫不好作文啊!放心了!放心了!
  • 女兒忘戴紅領巾,被停課1天,單親媽媽怒了,卻被老師移出家長群
    從老師發給小林媽媽的信息上,我們能看到,她命令小林轉天不能上課,並批評家長不負責任,才讓小林犯了這麼低級的錯誤。小林媽媽很是震驚,這麼小的錯誤就得被停課嗎?這公平嗎?誰還沒忘記過東西是怎麼了?晚上回到家,小林媽媽發現女兒一直在哭,見媽媽回來了便抱著她訴苦,不停地講述自己不能上課的難過。小林媽媽覺得應該再和老師好好談談,便拿出手機想發信息給老師,卻發現自己已經被老師移出群聊了。這還不算完,其他家長平時表面上都很和睦,一旦涉及自己的個人利益就自私到不行。
  • 鍾麗緹帶小12歲老公現身,皮草吊帶裝搶眼,被嘲像老媽和兒子
    近日,50歲鍾麗緹帶小12歲的老公張倫碩,參加某活動盛典紅毯的視頻曝光。 在視頻中,鍾麗緹身穿黑色亮片吊帶長裙,將好身材完全展現,外面配了一個同色系的皮草外套,顯得雍容華貴,性感迷人。
  • 媽媽想給兒子買品牌運動鞋,遭老公反對,窮養富養引網友爭議
    近日,一位7歲孩子的媽媽在網上發帖吐槽自己的老公,說是自己想給兒子買一雙nike毛毛蟲,卻遭老公當場甩臉,帖子原文如下。帖子中,這位媽媽表述了自己的觀點,她覺得雖然工薪階層不要攀比,但是自己給孩子買耐克的鞋子,是因為很舒適很方便,而且自己的家庭條件還行,只有一個孩子,讓孩子穿一雙好點的鞋子也不過分。但沒想到老公認為沒必要,認為孩子的腳還要長,買了也穿不久,沒必要穿好的,而且擔心會助長孩子的攀比心。
  • 穿黑色吊帶好顯壯,順便敷面膜真是富太太
    曾經的維密天使米蘭達可兒,如今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了,也是名副其實的富太太。生了三個兒子的米蘭達可兒身材不如從前,本來就是大圓臉的可兒再加上身材沒有完全恢復,所以就顯得有些臃腫了。可兒穿著一件黑色的吊帶,地上鋪了一個白色的浴巾,標準的瑜伽動作讓可兒看起來好優雅。可兒可真是會保養,在瑜伽的同時還不忘要敷面膜,難怪皮膚一直都這麼好。可兒是個十足的人生贏家,她帶著和前夫的兒子,嫁給了比自己小了7歲的老公埃文,如今給埃文連續生了兩個可愛的兒子,很多人都說可兒變成了生子機器了,面對這樣的吐槽,可兒坦誠自己就是喜歡孩子。米蘭達可兒生了三個後真是老了!
  • 英國媽媽支持兒子扮成艾莎女王,被其他家長抨擊稱她是最糟糕家長
    據英國媒體《太陽報》12月13日報導,英國一名母親因為支持兒子穿著迪士尼影片《冰雪奇緣》裡艾莎女王的裙子去參加學校活動而遭受到了來自其他家長的大量負面言論。最小的兒子傑克在參加學校舉行的聖誕派對的時候,堅持要穿姐姐的艾莎裙子,而薩曼莎並沒有和其他父母一樣告訴他男孩子不應該穿裙子,而是表示支持他的選擇。但是6歲的小傑克在班級裡遭受到了同學們惡意的嘲笑,大家一看到他就發出哈哈大笑,甚至有人直接當著他的面問自己的父母:「那個男孩是怎麼啦?為什麼會穿女孩子的裙子呢?」
  • 「睡衣家長」被嫌棄,日本媽媽穿得像選美:有娃後穿衣不能太自由
    可是這次的家長會,媽媽讓嫻嫻大失所望,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原來是嫻嫻的媽媽穿著睡衣來了教室,其實媽媽一直都喜歡這樣穿出門,厚厚的加絨睡衣,讓人感覺特別舒服,於是就沒有換衣服出門,直接來開孩子的家長會。可是嫻嫻實在是接受不了,大家都穿得非常的得體,雖然是一所普通的小學,可是其他家長都很重視家長會。
  • 5歲的兒子總拿「倒數第一」,我氣到退出家長群聊
    作者:小孫,5 歲男孩的媽媽,用外表的冷酷保護內心的柔軟,用「立地成佛」的態度對抗育兒路上的焦慮。我 5 歲的兒子第一次參加正式比賽,就得了最後一名。那是一個業餘的划船比賽。周末水上運動愛好者們聚集在湖邊,摩拳擦掌為比賽做熱身。別的孩子都說「我要拿冠軍!」我的兒子卻說「我想慢慢劃。」
  • 家長要說法被移出群聊
    10月17日,青島市的閻女士去接在英語補習班上課的兒子樂樂(化名)。結果樂樂上車後說了一句話:「媽媽,為什麼老師總問我喜不喜歡屎,每天吃不吃屎?」 閻女士一聽氣炸了,但還是壓著怒火詢問兒子是怎麼回事。 原來上課時老師正在教do和does的用法,教材上的例句是青蛙每天都吃蒼蠅嗎?
  • 郎朗混血嬌妻懷孕7月,穿吊帶出席活動,肚子卻還沒老公大?
    身為混血兒美女的吉娜本人也是一位很有才華的鋼琴師,照片中的她身著粉色吊帶長裙,上部的亮片也顯示出整個造型非常有氣質。即使在懷孕7個月的情況下也完全看不出有肥胖的跡象,吊帶裙露出的肩頸線條和手臂看起來都非常纖細。巨大的波浪髮式加上流蘇耳環,五官較大的臉蛋加上淡妝後看起來也很大氣,你覺得這樣的造型好看嗎?
  • 姚晨攜小兒子走機場,穿白西裝配黑蕾絲打底衫,女王範十足
    8月22日,有媒體拍到姚晨攜兒子現身機場。許久未見的她身著蕾絲吊帶搭配卡其色外套,一雙大長腿尤為顯眼,這身材完全看不出是兩個寶寶的媽媽,令人羨慕不已。蕾絲裝飾是可以提升女人味中一個最精緻的細節,幾乎沒有女人不喜歡蕾絲。蕾絲所營造出的高端浪漫感是女人天性中最不可抗拒的。
  • 單親媽媽:一個人怎麼養孩子?換燈泡、刷牆,我就是兒子的爸爸
    老公年入百萬,離婚談判時只肯給兒子1000塊的月支,被我乾脆地拒絕了。此後,我和兒子只靠我一個人八千塊的月薪生活吃住,日子過得還算體面。其實婚前已經是喪偶式婚姻,搬出來很快就適應了一個人帶孩子。但是,要說離婚沒有對我家娃留下什麼心理陰影,那是不可能的。記得有天他從學校回來說:「媽媽,同學們問我的爸爸呢?」我說:「你怎麼回答?」
  • 小學生被同學欺負,媽媽在群裡找對方家長理論,網友:幹得漂亮
    現如今的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對待孩子也越來越寬容,一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當仁不讓,很是嚴厲,因此教育出來的小孩子很是聽話乖巧,但是也有一些家長溺愛孩子成性,在這种放養式的教育之下,孩子逐漸長成了小霸王的性格。
  • 被懷疑舉報老師補課,家長在學校被打,班主任:你等著我老公塞你
    「你等著,讓我老公塞你!」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是遼寧瀋陽市第一二七中學的老師,身為班主任的她補課被查,被她懷疑為舉報人的家長在學校收發室,遭到了班主任老公的粗暴對待,薅頭髮,扯倒在地踢打,還用腳踩這名女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