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
多個名校的Stephanie Chan師姐
分享她的成功申請經驗
快來汲取大神的申請秘籍
嘉賓介紹
Stephanie Chan
中山大學 | 會計學
GPA:3.8/4.0 GMAT:720
2020申請季收穫的offer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碩士
博科尼大學碩士(全獎)
01 是什麼時候決定出國的呢?為什麼選擇出國留學?
我大二下學期就正式決定出國,也是在那個時候籤了君明。所以,我籤約的時間比大多數選擇留學的同學都早,我認為早籤約是有不少好處的。
首先,服務老師的選擇上有更多的自主權。其次,可以更早的制定擇校list、了解目標項目的要求並針對這些要求制定自己的規劃,包括找什麼樣的實習,需要參與什麼活動等等。當然,也可以更早的享受到君明提供的服務,包括簡歷修改服務等等。
繼續讀研一直是計劃內的事情,家人和我的共識就是讀完研再出來找工作。我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
一方面,我覺得自己算是一個名校控,我希望能在一個比本科學校高一個層次的學校就讀碩士。
另一方面,我是非常迷戀cross-culture experiences的人,我喜歡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品嘗不同地方的美食,喜歡到處走走停停。出國留學,當然是獲得cross-culture體驗的絕佳機會了。
02 怎進進行職業規劃及選校的?
留學申請,我們一般都從選校開始說起,但是我覺得我們也可以看一下更前面的環節——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你未來想做什麼?為什麼要講這個話題,因為這個和申請、找工作是一脈相承的,頂尖商學院承擔著職業加速站的一個功能,對於部分學生而言,找工作可能是讀研的一個目的,如果沒有制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那麼商學院學習對職業的幫助可能是大打折扣的。而且貿然地決定讀某一個專業,這是很冒險的事情。
如何更好地制定自己的職業規劃呢,我覺得有以下的一些方法:
首先是實習,通過實習,你可以了解一個崗位,然後可以和你的senior聊聊這個行業的前景。如果通過實習發現自己不適合,那就要更改自己的職業規劃。
第二個是多和同學交流,進入大三之後,身邊的同學都會開始實習,但是大家可能會去不同的崗位,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實習的收穫、看法。通過交流,雖然這個職位沒有做過,但是也能稍微的有一些了解。特別是和出國留學的師兄師姐交流,就我錄取的這個項目來說吧,LSE的law and accounting,可以說,這是我最Dream的項目了,這是我和師姐們的交流時了解到的,我最後能拿到自己最喜歡的項目的錄取,是非常非常開心的。
第三個是聽講座,學校的資源應該都是比較豐富的,時不時會請一些大牛進行實務分享,這個也是了解一個行業、一個職位非常好的一個方式。
我覺得比較通用的確定學校規劃的方法是這樣的,首先是確定留學的目的地,然後心裡大概有個方向,要讀什麼專業,然後上學校的官網,了解項目的各個情況,然後可以看看cd論壇和各大留學機構的申請案例,度量下自己申請的希望大不大,謹慎地做決定。
03 怎樣規劃時間?
我先說一下我在文書中體現出來的各項活動對應的時間點:
大一:社團活動、志願者活動;
大二:留社團管理層、比賽;
大三:交換、實習,考標化;
一直在做的事:穩住GPA!
申請主要就是看三個方面,一是三圍,即gpa、gmat和語言。gpa秉持越高越好的原則,每一個學期都不應該落下,gmat和語言早點開始準備,理想的情況應該大三結束前就考完,這樣申請基本都能趕上第一批。
時間比較緊的情況下,如果主申英國,那就先考g,英國學校可以發conditional offer,拿到offer後後補語言就好;如果主申香港,那先考語言,因為香港不發con offer,也有不少不需要遞交gmat申請的項目,當然具體是先考哪一項,我建議要和服務老師多加溝通。
二是實習和課外活動。實習是對於申請授課型碩士而言非常非常重要的,課外活動更像是加分項。商科申請的話一般3段或以上實習是比較有利的,找實習儘可能找big name的實習;課外活動主要指交換、比賽、志願者、學校社團等等這些,如果有餘力,這些當然是越多越好。
三是文書,文書的重要性,想必大家也都知道。
大概的時間線是這樣:
大一:可以多參加社團和各種的實踐活動,提升一下自己的校園活動經歷,培養leadership skill;好好學習,提升gpa!
大二:一個比較適合出比賽成績的階段,而且還沒有很多別的事情需要兼顧;好好學習,提升gpa!
大三:實習為主,標化考試;穩住gpa,能提升當然更好。
如果有交換的計劃,我比較建議大二下或者大三上出去交換,因為大三下、大四上考標化,找實習還是在國內會比較方便。
04 實習經歷&小建議
我大學期間一共做過5段實習,其中除了一段是創業項目,是和老師的團隊合作,其他4段都是在企業裡的。
第一段是kpmg的審計,大三實習完可以選擇參加par面,通過了par面都能拿到留用offer,整個項目可以學到不少東西。
第二段實習在尼爾森,諮詢實習;第三段在廣證恒生,做的是行研;最後一段在普華,做的是戰略諮詢。這些實習都是在微信上看到投的,找實習時候常用的包括candy實習吧、hi實習、今日實習、TG實習狗等等,大家也可以多多關注師兄師姐轉發的實習消息。
我的筆試,有考數學的,有考邏輯推理的,也有考閱讀理解的。面試的話,一定要對自己的簡歷非常熟悉,簡歷面是每一場面試都少不了的。我有一個小tips可以分享,我覺得實習面試面試官不僅僅在考察一個人的能力,他們同時是在找自己未來一起工作的同事,所以如果你能讓他們覺得你是一個值得一起共事的人,面試通過的機率就會提高啦。
05 如何緩解實習和課程之間的衝突
一方面是和老闆溝通好自己空閒的時間,一定要在面試的時候就說好哪些時間是有空,哪些時候是有課的。
另外是選的課要儘量集中。實習企業會比較喜歡能一個整天在公司的人哦。
06 能拿到LSE、博科尼的錄取最重要的一點是?
我認為我的優勢主要是綜合條件比較好。大學期間在社團活動比較活躍,也有參加許多志願活動和比賽,所以我cv上課外活動這一塊是比較豐富的;大三的時候在法國公派交換過一個學期;公司實習有三段,也都算是不錯的公司,三圍也都過得去。
但是如果抽出來每一項單獨看其實哪一項都不算特別出眾,gmat沒有750;交換沒有去到特別頂尖的學校交換。總之,要將自己最突出的一面呈現出來!
07 在申請過程中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是?
縱觀整個申請,我對我自己以及和服務老師的合作上都是非常滿意的,只有一個點——早!點!考!G!申請通常都是越早申請機率越大,如果出G的時間太晚,這會直接影響了準備文書的時間被大大壓縮,遞交申請的時間也很晚,等待的時間也比較崩潰。
另外還有一些tips提供給大家:
給自己留好後路,對工作offer和gpa時刻都要抓緊,一些考研或是申請的同學是同時手握工作offer的,如果是實習的時候正好合適能拿到return offer,那不妨先拿著,那最後無論是放棄申請或者選擇gap,都還有一個不錯的落腳的地方。選校list要合理,申請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選校上不能衝動。
08 我是怎樣寫出一份高契合度的文書的
我覺得寫文書是一個自己和服務老師不斷磨合的過程。在素材的挑選和表達上,確實是服務老師會更加有經驗。我和我的老師交流得非常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會跟他說,所以他對我的經歷是非常了解的。
有的時候我無意間提到的一件事,我可能覺得比較平常,但是他就嗅到這是一個很不錯的點,我們就會深入挖掘這個點,最終弄成一個完整的素材。在文書的初稿出來後,我們會不斷地批判性閱讀,最終版的文書和初版相比其實是很不一樣的了。
針對不同的項目,也會文書的進行針對性修改,比如說lse的是法律與會計項目,我們就在文書裡談到我對法律和會計是如何結合到一起的看法,博科尼申請的是accounting,financial management & control,我們體現得更多的是我對公司財務的看法。
09 DIY還是尋求機構?選擇機構的原因是?
因為很早就決定出國,所以有認真思考過diy還是找機構,找哪一家機構這樣的問題。我有去諮詢師兄師姐們哪家機構的服務體驗怎麼樣,最後錄取結果如何等信息,也有具體的了解這些機構。通過種種方式,我最終確定了選擇君明。
有一個師姐通過diy申請上了lbs,她說如果時間比較充裕進行信息的搜索,同時也有比較多的資源可以協助自己撰寫文書,了解這種申請的tips,那麼可以選擇diy,如果沒有達到以上條件的話,選擇機構可能更加保險一點。
我覺得她說得蠻有道理的,我從我自己籤約後一直到申請結束得到的服務來看,我覺得君明的服務性價比還高的。
看完師姐的乾貨分享
感覺受益匪淺
對照師姐的申請時間線
感覺還有許多事情沒做?
申請之路固然是漫長
讓君明陪伴著你走
關注[君明留學Dreamin],擁有海量名校offer, 為你提供一手留學資訊和最專業留學建議。
夢校不是夢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