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知道理財要記帳,執行一個禮拜不難,一兩月也行,三五月問題不大,但是真正去一年兩年甚至一輩子記帳,卻很難去做到。其實只要把記帳作為一種習慣,時間長了也就變成生活的一部分了。我們講理財就是為了更好的設計和規劃我們的生活。讓我們過得更好,那麼記帳就是為了讓我們如何去明白我們的現金流,讓我們知道哪些多花了,哪些沒必要花,哪些如何花才能更有價值。所以,如果要理財,第一個你要做的就是先會記帳。
技巧三:定期存款
從理財的角度來講,收入-存款=支出,而絕不是收入-支出=存款。所以定期存款,強制自己存錢才是每月開完工資首先要做的事。將剩餘的錢作為生活開支,防止自己因一時的衝動而過度消費。一定要學會定時強制儲蓄,不要以為一個月一百塊兩百塊沒多少,哪怕只有幾十塊,一點點,趁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多積累,養成每個月有一筆錢雷打不動地儲蓄起來。將來你就會知道,這筆資金會是你的啟動資源。
技巧四:儘量不要過早刷信用卡
信用卡實在不適合學生和剛工作不久的年輕人,因為信用卡在提供便利的同時,很容易造成超前消費、過度消費等現象。而大學生和剛工作的年輕人收入較低,但消費欲望同時過高,很容易因過度消費而負債,負債過萬,以三四千元的工資水平就會進入持續負債的生活。所以年輕的時候儘量不要有負債。不要以為年輕沒什麼的,其實就是因為年輕才更要懂地如何去控制自己。
技巧五:不懂投資,可學可諮詢
其實很多人對投資理財並不是很懂,在理財的過程中就會遇到很多困惑,繞很多彎路。對於這種情況,建議理財者可以多學習一些投資理財的知識,多關注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等。還有一種簡單快捷的方式,就是找專業的理財專家進行諮詢,現如今有很多權威專業的理財機構,可以根據你的實際情況與理財目標制定家庭和個人的理財方案。但還是建議理財者自己能夠多懂一些投資理財知識,這樣對自己和家庭理財都更有好處。
技巧六:請投資你自己
人生就是要活到老學到老,只有不斷增加你的資本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一個人、沒家庭負擔、沒壓力的時候,這個時候學習的效率也是最快的。等到你真的結了婚有了家庭和孩子,學習的效率肯定不如年輕的時候,記憶變差了,負擔也增多了。而且這個世界投資什麼都有風險,但是你卻是最真實的,只要有本事,有能力,總會有飯吃的。所以,趁年輕的時候多學習吧!這可以使你的經驗和資力增值!
技巧七:理性跳槽
有很多人對現在的工作並不滿意,想要跳槽,但跳槽並不能是想跳就跳的,除非你的能力已經配得上更好高大的地方,不然盲目跳槽只會讓你深陷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