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的今天,李小龍誕辰,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師承葉問,1940年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他在香港的四部半電影3次打破多項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記錄,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全球總票房達2.3億美元。
1962年李小龍開辦「振藩國術館」,1967年自創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香港逝世,年僅33歲。1979年美國洛杉磯市政府將補拍版《死亡遊戲》的開映日6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7月8日為錯誤翻譯)。1993年美國發行李小龍逝世20周年紀念鈔票,好萊塢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同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終身成就獎」。1998年11月,獲中國武術協會頒發「武術電影巨星獎」。
早年經歷
1940年11月27日,李小龍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
1946年,進入嘉諾撒聖瑪麗書院念書。
1949年,在香港入讀德信學校,再轉讀喇沙書院及聖芳濟書院。
1958年3月29日,轉入香港聖芳濟書院高中部。
由於常與人爭鬥以致學習成績不佳,1959年4月29日晚十點告別家人赴美讀書。9月3日-1960年12月2日在西雅圖市進入愛迪生技術學校補習。
1960年,李小龍進入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他主修戲劇,也學習哲學及心理學等課程。
武術經歷
拜師習武:李小龍幼時,他父親為了使兒子體魄強壯,在他7歲時便教練習太極拳。少時酷愛跳恰恰舞,在港期間曾以教授名拳師邵漢生恰恰舞,來換取對方教他中國拳法。1954年,李小龍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拳,並在家中設一座木樁,每天對著木樁勤練不輟。此外,他還練過螳螂拳、洪拳、少林拳、戳腳、節拳、白鶴拳等拳種,為後來自創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57年,在聖芳濟書院擊敗過去三年的冠軍查理·歐文,贏得校際西洋拳擊少年組冠軍。1958年3月29日,獲得全港恰恰舞公開賽冠軍。
1959年,進入大學就讀以後,他除了學習外,把精力都放在研習武術上。他在學校裡組織了一支「中國功夫隊」,經常在校園裡進行訓練和表演,博得了師生們的好評。李小龍是個多面手,除了精通各種拳術外,還擅長長棍、短棍和雙節棍等各種器械。李小龍為了宣揚中華武術,在大學2年級期間,租了校園的一個停車場角落,作為武館,掛起了「振藩國術館」的牌子。他邊教邊練,刻苦磨鍊,技術大有長進,尤以腿功造詣更為精深。
1961年,在校園設立「振藩功夫道場」,為了提高技擊水平,李小龍除了勤習中國拳術外,還研究西洋拳的拳法,從中學習步法、身法、拳法和訓練方法。1962年4月,21歲的李小龍在西雅圖傳授中國功夫。西雅圖成立「振藩國術館」。他創辦的振藩國術館也逐漸興旺起來,並先後在西雅圖、奧克蘭、洛杉磯等地開設武術分館授徒。
1963年,唯一一部生前完成的《基本中國拳法》自費出版。10月5日,功夫表演首次被列為大學開放日的表演項目。
1964年夏,李小龍關閉「西雅圖振藩國術館」,7月19日離開西雅圖到百老匯。8月2日出席「國際空手道錦標大賽」作表演。8月3日,「振藩國術館」正式開班授課。
1965年,接受黃澤民的挑戰並獲得勝利,繼續教授外國人功夫。夏季,擊敗棍王伊魯山度。
1967年2月5日,「振藩國術館」成立。5月6日,出席「全國空手道冠軍大賽」並做表演。6月24日,出席「全美空手道公開大賽」並做表演。7月9日,創立「截拳道」。7月30日出席長堤「國際空手道錦標大賽」並表演。
1970年,國術館的規模和設備不斷完善,世界上許多顯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國空手道冠軍羅禮士等都爭著拜他為師,好萊塢的著名電影明星如佔士亨賓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門徒。美國各流派的拳師經常聚集在李小龍的武館切磋武藝,他的「以武會友」的宗旨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1972年,以截拳道宗師身份,入選國際權威武術雜誌《黑帶》名人堂。這標誌著李小龍新創截拳道獲得國外武術界的權威公認。
演藝經歷
1941年,3個月大的李小龍出演其第一部電影《金門女》。
1948年,李小龍以李鑫的藝名客串參演了俞亮導演的《富貴浮雲》,而該片廣告亦標明「新李海泉」客串演出。
1950年,李小龍首次以男主角身份演出《細路祥》,片中飾演一個從好變壞,從壞變好的孤兒,獲得一致好評。
1951年4月12日,參演的《人之初》首映。
1954年,參演《愛》上、下集。
1958年,在李振輝的電影《人海孤鴻》中飾阿三。
1960年,主演的電影《人海孤鴻》在香港上映,也是李小龍是其赴美求學前的最後一部粵語片。
1965年2月4日,接受《陳查理長子》試鏡。9月21日,與好萊塢電影公司正式籤定演員合約。
1966年3月,遷往洛杉磯4日拍《青蜂俠》樣片。4月30日,籤訂《青蜂俠》演出合約,5月至6月,接受正規表演培訓。6月6日;主演電視劇《青蜂俠》正式開機。9月9日,在美國首播10月底遷入巴寧頓大廈23樓。
1967年1月27日,客串電視劇《蝙蝠俠》。7月14日《無敵鐵探長》客串。
1968年7月5日 ,擔任影片《The Wrecking Crew》動作指導;8月1日,在《Marlowe》中出演亞裔殺手,11月12日,客串《可愛的女人》, 11月15~22日客串《Here Come the Brides》。
1971年1月合作構思《無音簫》無果。6月24日~7月1日,出演電視劇《盲人追兇》;6月28日,籤約加盟嘉禾,以1.5萬美元的片酬籤下了兩部影片《唐山大兄》和《精武門》,7月12日,投入《唐山大兄》拍攝,並於16日開機,9月3日,《唐山大兄》拍完當天接受《歡》節目訪問。9月4日,接受ATV採訪。9月7日,客串《盲人追兇》。10月22日,《歡》接受訪問並表演。10月30日,主演電影《唐山大兄》上映,並創下最高300萬港元票房紀錄。11月3日,出席童軍籌款義映典禮。12月8日出席國語電影周開幕接受加皮埃爾·伯頓的電視專訪。
1972年,李小龍為嘉禾公司出演第二部電影《精武門》,《精武門》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的預算,引起更大的轟動打破了亞洲票房紀錄。此後,李小龍又自組協和電影公司,並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猛龍過江》和《死亡的遊戲》、《猛龍過江》更作世界性發行。
1973年3月,暫停《死亡的遊戲》的拍攝,開始拍攝《龍爭虎鬥》,並擔任了主角,6月拍攝完《龍爭虎鬥》,返回香港準備繼續拍攝 《死亡的遊戲》。7月26日,《龍爭虎鬥》在美國放映,取得了驚人的票房,在票房上擊敗很多同期上映的一級好萊塢大片,好萊塢新的功夫片由此誕生。
猝然離世
1973年7月20日,正當李小龍雄心勃勃,大展宏圖,準備繼續拍完《死亡的遊戲》的時候,突然在香港逝世,年僅32歲,醫院公布的資料稱其死於「腦水腫」。7月31日,李小龍下葬在華盛頓州西雅圖湖景墓地,他的兒子李國豪英年早逝也葬於此地。李小龍的死因至今仍是一團疑霧,好萊塢為之惋惜,並以多種方式緬懷傳奇李小龍。美國追授予他多項電影紀念獎。
個人生活
李小龍生前曾自信地在一張便箋上寫道:「我的明確目標是,成為全美國最高薪酬的超級東方巨星。從1970年開始,我將會贏得世界性聲譽。到1980年,我將會擁有1500萬美元的財富,那時候我和我的家人將過上幸福的生活。」
李小龍妻子琳達·埃莫瑞(Linda) ,是愛爾蘭裔的美國白人姑娘,是李小龍在華盛頓大學期間的同學,1963年認識李小龍後不久,經好友、華裔姑娘蓋素恩(Sue Ann Key)介紹,也加入「振藩國術館」,成為李小龍的早期女弟子之一。兩人的感情經歷也頗為坎坷。在大學期間,李小龍原本交往了一個日裔女孩艾美,兩人郎才女貌的戀情在大學中也倍受矚目,後來李小龍和艾美分手,琳達逐漸走入了李小龍的生活中,兩人在1963年正式開始交往,並與1964年8月12日與琳達在金郡法院辦理結婚手續,17日走入婚禮的殿堂。1965年2月1日,琳達為李小龍誕下一子,李小龍為兒子取名為李國豪。1969年4月19日,李小龍的愛女李香凝出生。
1988年,琳達與李小龍的朋友和學生、作家湯姆·布裡克再婚。1991年,琳達再嫁給股票經紀布魯斯·卡德威爾。他們的兩個孩子,女兒承父兄之業,在好萊塢唱歌演戲,早已嫁人;1993年,兒子李國豪在美國北卡羅萊那州拍攝影片《烏鴉》時,被道具槍射出的一顆點四四口徑真子彈擊中腹部不幸身亡,年僅28歲。
2019年9月24日,香港李小龍會發文,表示李小龍故居被拆毀(一般所稱的「李小龍故居」指他位於九龍塘的「棲鶴小築」別墅,是李小龍生前最後的寓所)
人物影響
1999年《時代周刊》列出20世紀英雄與偶像人物名單,李小龍與英國已故黛安娜王妃、美國總統甘迺迪等一同上榜。 由香港七家電子傳媒聯合舉辦的「世紀娛樂風雲人物選舉」,李小龍榮登「娛樂風雲人物榜」首位。2000年,美國政府宣布發行一套《李小龍誕辰60周年紀念郵票》,這是繼瑪麗蓮·夢露和007後第三位獲此殊榮的藝人,也是華人第一人。2003年美國《黑帶》雜誌推出李小龍逝世30周年紀念專輯「李小龍對美國武術界的恆久影響」。2008年11月,全球最大的李小龍紀念館於在其祖籍順德均安鎮開幕,總用地面積3.7萬平方米。
本文資料收集來源:新華網、新浪網、人民網、百度百科等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