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暴力的飛踹動作,賽後拒絕道歉的態度,主辦方「息事寧人」的做法……這一切都讓人感到驚恐,因為這些很有可能毀掉的是中國足球發展的根基,破壞的是中國足球未來的發展,只會讓越來越多的人遠離足球。
如果你是一位家長,如果看到了這個畫面,你還會讓你的孩子選擇足球嗎?我相信除非是特別的熱愛或者是有著堅定的信念和對足球的執著,否則這個畫面只會讓家長厭惡足球,讓家長對踢足球產生質疑,甚至是恐懼,所以一定不會願意讓孩子去踢足球,這才是這個事件導致的最不願意看到卻又實實在在存在的結果。
如果孩子真的去踢足球了,這個動作一定會成為家長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一定會時刻提心弔膽擔心孩子的安全,得不到家長支持的足球事業,孩子即便是再熱愛,又如何能夠堅持得下去?
1、暴力飛踹的動作體現的是足球職業素養的缺乏。
在職業化的足球賽場上,尤其是五大聯賽,其實很少看到這種暴力飛踹,因為作為職業球員,要有最起碼的職業素養,也要有最起碼的職業道德,很難想像這樣的動作會出現在一名14歲的小球員身上,原本應該對足球保持敬畏的年紀裡卻做出了超出足球的動作,這樣的足球教育絕對不是我們想要的,這也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足球未來。
2、拒絕道歉的行為更是體現了整個足球環境素養的缺失。
如果說暴力飛踹是這名小球員自己職業素養缺失的話,那麼賽後沒有任何人出面道歉的行為則是整個團隊乃至整個賽事職業素養的缺失,這是更為嚴重的對足球的踐踏。且不管有沒有前因後果,這種動作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允許的,都是必須要受到嚴厲處罰的,沒有任何理由。但是賽後無論是這名球員的球隊、隊友、教練員甚至是球員的父母,都沒有任何的表示和道歉行為,主辦方甚至要求「息事寧人」,這反應的是整個環境素養的缺失,雖然不願意上綱上線,但是賽後的這種處理方式的確是讓人心寒。
3、停賽一年的處罰真的足以教化這名小將嗎?面對著壓力,浙江足協還是做出了處罰,杭州隊領隊、教練通報批評,林某某停賽一年,其實我們關注的並不是處罰的本身到底是輕了還是重了,我們更關心的是暴力飛踹的林某某的未來到底會如何?停賽一年的處罰真的足以對其起到教化作用嗎?在心智還不完全成熟的情況下如果不進行職業素養的教育,即便是未來進入了職業足壇,恐怕類似的行為也很難避免。
有時候教化要比處罰更重要,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