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人生也有四季。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坎坷,也有坦途。從逆境到順境,是一個隱忍、堅持和厚積薄發的過程。
一個人越過越好,往往有跡可循。
01
修復能力越來越強。
一個人開始走上坡路,內心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正念,即便再遇到挫折、打擊,都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將負面情緒排解乾淨,繼續以一種「奮鬥者」的姿態出現在眾人面前。
表妹阿芸,長期與丈夫鬧不和,原因是丈夫出軌成性,從此前的遮遮掩掩,到如今的公開承認,家人朋友都拿他沒有任何辦法。阿芸從最初的想要挽救婚姻,到最後決定放手,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情感調整和修復期。
當她辦理完離婚手續後,情緒一度很是低落,但一個星期後,就迅速調整了狀態。就算別人再次提及她的痛苦往事,她也不會像從前一樣,總是耿耿於懷,好幾天都走不出來。
究其根源,是阿芸已經徹底對前夫死心了,她領悟到了,自己已經浪費了太多寶貴的時間,往後餘生,要好好的活下去,就是要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值得的人和值得的事情上去,才不會讓自己留下更多的遺憾。
02
明晰了自己的目標。
「道不同不相為謀」,一個人越過越好,也就不再看別人的臉色辦事了,而是堅持做自己。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成功之路也不盡相同。迷茫困惑的時候,也許有過模仿,有過隨波逐流,但幾經嘗試,都以失敗告終,就不得不開始反思,哪一條路才真正適合自己。
人生有了清晰的目標,也就有了奮鬥的方向。
需要學習的技能,可以夜以繼日去學;需要結交的人脈,也能有的放矢地經營。對照目標要求,一樣一樣去做準備。在準備的過程中,又能累積經驗和方法,從而越做越順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有目標,有奮鬥,你想要的一切,就會朝你奔來。
03
管控住了情緒。
奧力森·馬登曾說:「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一個人越過越好,往往從管控住了情緒開始。
已經吃過太多情緒失控的虧,懂得了寧可少說,不如不說。尤其是在公共場合,遇到紛爭,就算自己佔著理,也沒有必要高聲地、反覆地為自己辯白。
對於講道理的人,只要擺清楚事實就行,人家自然會認可;對於胡攪蠻纏的人,最好的做法是置之不理,否則只會越描越黑,愈發讓自己難堪。
那些急於脫口而出的話,不如狠狠地咽回去;那副怒氣衝衝的樣子,最好背過身,只留給自己看。
努力換上一副和顏悅色的表情,忍的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
04
學會「斷舍離」,遠離爛人爛事。
一個人越過越好,其實,是在向著內心的指引靠攏,對於外界的幹擾,採取一種「斷舍離」的態度。
《斷舍離》中說:「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捨去多餘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現在對自己來說不需要的就儘管放手。」
在斷、舍、離的過程中,會逐步認清自己,放下過去的自己,重塑內心所期待的自己。更多地讓自己成為自己,也就不自覺地遠離了爛人爛事。
別人說什麼,都不會讓內心泛起漣漪;別人找茬,故意使壞,也會選擇繞道而行,避免與之衝突,不再為了那些不必要的人、不必要的事情而浪費一絲半毫的精神和氣力。
如此一來,愛自己所愛,行自己所行,才有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
05
堅持學習,以無用為有用。
古人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學習,是一個人逐步完善的必經之路。
一個人過得越來越好,必定是虛懷若谷,虛心學習。
想要排憂解難,陶冶情操,可以看書、聽書,在流淌著智慧與禪意的文字中,感受著別人對於人生困惑的解讀,也由此看到了一個大千世界,看到了種種應對人生的態度、方法。
想要習得一門技藝,可以拜師學藝,也可以通過發達的網絡,對照著視頻來練習。萬事開頭難,但只要自己鑽研進去了,那顆浮躁的心,也就會漸漸安定下來。
想要習得為人處事的精髓,不要忘記了仔細觀察身邊那些「社交達人」的習慣性言語和做法,有意識地加以模仿和改進,就能讓自己「圓滑」許多。
只要做個有心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能開展,那些看似無用的東西,只要為你所接納,就會漸漸內化為你的氣質和不自覺的心動,最終變成大有用處的東西。
06
堅持鍛鍊,保持健康。
俗話說:「常用的刀不鏽,常鍛鍊的人不病。」又說:「有兩種東西喪失後才發現它們的價值,那就是青春和健康。」
一個人,不管順境逆境,不管什麼年紀,擁有健康,就是最寶貴的財富。
一個人,想要過得好,也就不會再放縱自己對於健康的忽視。開始規律作息,開始安排每天的鍛鍊時間,就算需要通過朋友圈打卡來督促自己,或者通過身邊人的提醒,來完成每天的鍛鍊任務,也會在一天天,一月月的堅持中,將鍛鍊身體變成一種習慣。
有個好身體,才有革命的本錢,不再是一句好聽的口號,而變成了自覺的選擇。精氣神提上來了,整個人也就神採奕奕了。
07
學會獨處,厚積薄發。
「豐富而偉大的人節制交遊,不遠不近地欣賞著人群的火焰,既不一頭扎進寒冷的孤獨之中,也不被火焰灼傷。」叔本華在《關於獨處》裡講,獲得幸福最錯誤的方法,莫過於追求花天酒地的社交生活。
一個人學會了獨處,才能覓見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才能與自己和解,才能找到與世界和諧相處的方法。
不論外界多麼嘈雜喧譁,始終有一個聲音在指引著自己,在獨處的時候,不斷地反思、梳理、總結,才能讓自己在為人處世中,遊刃有餘,不傷害別人,也避免被別人傷害。
一個人越過越好,其實,就是順著自己選定的路,行穩致遠,找到了自己的節奏,越來越順。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