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藝術家 抽象動物題材油畫家馬爾克作品欣賞

2020-12-11 藝術寶庫美術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

弗朗茲·馬爾克(弗蘭茨·馬克 Franz Marc,1880—1916年)德國表現主義藝術家,青騎士社的創始人之一。他努力尋求人與自然在精神上的和諧,並借動物這一題材表達他對事物精神實質的理解。他曾經寫道:「在動物眼裡,自然是什麼樣子?對藝術家而言,難道還有比這個問題更神秘、更有趣的嗎?」

《猴子》

馬爾克通過色彩表達情緒,他的畫面色彩強烈,用色大膽,富有表現力。用色上受到麥克繪畫生動絢麗的色彩啟發。帶有田園牧歌似的愉悅氣氛。這些畫以富有表現主義色彩的對比鮮明飽滿的顏色,紅色、黃色、藍色、白色和紫色的動物們為主題,生活在色彩斑斕而抽象的自然風景中。

《公牛》

《狼》

早期作品以自然主義的學術風格為主,畫風落寂憂鬱。1903年接觸法國印象派繪畫後,開始使用簡化的線條和鮮豔的色彩,畫面變得生氣勃勃、富有表現力。

《藍狐》

《老虎》

馬爾克認為藝術不應該停留在對事物外貌的摹寫上,而應該揭示隱藏在紛繁複雜的世界內部的客觀精神實質。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藝術應當表現「人們眼睛所見到的背後的東西,是抽象的精神。」

《紅色的鹿》

馬爾克從1910年起專注於繪畫動物題材,他在動物身上洞悉到一股世界的內在本源,一種樸實純真,未被現代人類社會玷汙的本質美。他認為:「那屬於動物生命的純潔的感覺激起了存在於我的那些善良的東西。」馬、牛、豬、鹿、虎、狼、狐狸、猴子、貓、狗……這些動物代表了大自然的生命和活力,象徵著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它們的存在可以使得世界更為平和融洽。

《紅布上的貓》1910年

對馬爾克來說,馬是一種從羅馬時代就開始被人們推崇的動物,是優雅、活力和自然力量的強勁象徵。他籍各種動物,尤其是馬和鹿創造出許多生動明快、不受約束的動人畫面。

《藍馬1號》1911年

《藍馬》以鮮豔明確的色彩和起伏有致的曲線營造出一個寧靜感人的動物世界。我們看到,以大片藍色構成的三匹馬佔據了畫面的絕大部分空間,它們低著頭,閉著眼,從溫暖絢麗的背景中突起,安祥而溫和地吸引著觀眾的視線。馬的輪廊線是曲折委婉、有節奏的,它們與弧形的山丘、飄移的雲彩及植物的枝枝葉葉融為一體。造型被色彩弱化。畫面的色彩明麗燦爛、大膽恣意,大面積的藍色在紅、黃、綠的映襯下顯得高貴沉靜而又生氣勃勃。

藍紅黃綠這四種顏色在《藍馬》中有機地分布著,折射出他對世界精神實質的某種感悟和理解。曾有人這樣說,馬爾克「帶著牛羊和幾本好書生活在高山牧場上。」在《藍馬》中,動物被自然同化,與自然和諧地融為一個整體。

《藍馬》1911年

《紅馬》他將色彩從自然中分離出來,賦予了自然一種新的獨立的生命。馬爾克試圖將構成畫面的形式、節奏、動作和色彩與主題的精神和本質相協調,並嘗試應用點彩或分區技術,將動物與景觀、色彩與形式結合起來,喚起潛在的抽象模式和自然規律。

《紅馬》

馬爾克的色彩具有特別的象徵意義,他認為藍色傳達了男性的氣概,堅強而充滿活力;黃色意味著女性的氣質,寧靜溫和性感;綠色表示這二者間的協調一致;紅色代表物質世界,是沉重和暴力的象徵。《黃色母牛》運用他的顏色象徵理論,用色彩來表現情感。

《黃色母牛》1911年

《夢想》用平和感人的手法,完美地呈現了他對理想主義世界的精神嚮往。每個事物都有自己獨特的顏色,畫面上雖然色彩繽紛, 卻讓人倍感溫暖安詳,置身於一個人與動物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家園。

《夢》1912年

《狗躺在雪地裡》 高亮度的色調與純白色的雪地,黃色的小狗與綠色的陰影,營造出一種輕鬆平靜的氛圍。羅西被近距離的視角呈現在畫面的中心,使得這幅畫給人親密的感覺。雖然羅西靜態的佔據中心位置,但作品卻在視覺上顯得十分動態,這歸功於羅西的輪廓曲線和畫面的角線表現出立體派的特點。馬爾克的狗酣睡在雪地裡擺出一種令人愉悅的姿態,象徵著藝術家對一個更美好、更具精神的和諧世界的希望。同時,觀者也能感受到主題中純真和情感的分量,使人感到滿足和放鬆。

《狗躺在雪地裡》1912年

後期在德勞內奧費主義及義大利未來主義的影響下,畫面傾向於抽象性。

《原始動物》1913年

《豬》

《馬廄》中,動物則被肢解成五光十色的塊面,發射出眩目的燦爛光輝。這種半透明的結晶體顯示出馬爾克對抽象的探索。

《馬廄》1914年

一戰爆發後,他的晚期作品走向了完全的抽象表現主義,如《戰爭的形式》。馬爾克不再滿足於表達色彩的象徵意義,而更加追求色彩的抽象形狀和色塊在畫面相互抗衡、擠壓碰撞中體現的強大張力,傳達出某種原始和神秘的意味。

《戰爭的形式》1914年

《破碎的形式》

《動物的命運》1913年

馬爾克宣稱他的藝術觀:「我們深切愛好這樣的藝術表現:這樣的藝術表現自生自長,不依賴於習俗的扶持。當我們在因襲的表殼之中看到一條裂縫,我們就予以注意,因為我們希望底下的一股力量,有一天會顯露出來。」

《林中小鹿》1914年

《藍馬鐘樓》

表現主義的畫家介紹,詳見本公眾號其他文章:

西方藝術史:德國表現主義繪畫 油畫家馬克斯·佩息斯太因【126】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橋社油畫家 埃米爾·諾爾德的狂熱色彩【126】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藝術家橋社創始人之一 羅特魯夫【126】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畫家橋社創始人之一 埃裡希·赫克爾【126】

藝術寶庫帶您進入藝術的神聖殿堂,領略藝術的美,生活的美!藝術寶庫是美術愛好者的福地,古今中外藝術的集大成者,美術資料豐富全面,供藝術家們學習研究的交流平臺。

相關焦點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明亮鮮豔繪畫作品欣賞 油畫家奧古斯特·麥克
    麥克說:「世界猶如圖畫寫成的詩」,他的作品採用色彩鮮豔的畫面,顏色色域寬廣,既純又亮,對馬爾克的用色產生過較大的影響。麥克的藝術總體上看來是自然而具象的,並不刻意追求主觀精神和抽象化的表現。《俄羅斯舞劇1號》1912年三聯畫《動物園》是麥克的一件代表作品。描繪了一些動物及專注地觀看動物的婦女和兒童,背景裡幾位紳士正在園裡參觀。人、動物、樹木、房屋經過了抽象化處理,但總體上仍保持了自然主義的風格。顏色以明亮的白、黃為主,間以純度很高的紅、藍色,看上去豐富絢麗,呈現出半透明的光澤。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肖像作品油畫家「俄國的馬蒂斯」亞夫倫斯基
    《布列塔尼》1905年《駝背》1905年《鮑爾》1912年亞夫倫斯基畫過一些風景畫, 他在表現主義時期的作品是鬱鬱蔥蔥、色彩豐富,後來轉向抽象和簡化的公式化風格。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明亮鮮豔繪畫作品欣賞 油畫家奧古斯特·麥克
  • 西方藝術史:最難以理解最富詩意的瑞士表現主義畫家 保羅·克利
    1912年,作為青騎士創始者康定斯基、費寧格和弗朗茲·馬克的朋友,他和表現主義畫派一起展出作品,被人稱為「四青騎士」。《窗戶邊的籤字人》1909年《帶水罐和水桶的花架》1910年1914年克利和馬克一同到北非旅行,畫了許多水彩畫,開始了對色彩的研究。
  • 西方藝術史:美國電影導演新表現主義畫家 朱利安·施納貝爾「130」
    《鮑伯的世界》1980年,油畫顏料、蠟、陶器,木材和帆布做底《為了那個知道恐懼的人》1981年,油畫顏料、瓷片、車身填充膏、木製品,木板《大海》1981年,油畫顏料、瓷片,木板《史前:榮耀、榮譽、特權和貧窮》1981年,油畫顏料、鹿角,馬皮上朱利安·施納貝爾的繪畫作品油彩厚重,色彩豐富而鮮明,風格奔放而濃烈,宣揚自由和放蕩不羈。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先鋒派俄羅斯女性油畫家 馮·韋雷夫金作品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肖像作品油畫家「俄國的馬蒂斯」亞夫倫斯基)西方藝術史:俄羅斯美術巡迴展覽畫派現實主義代表畫家 列賓Repin)。:俄國現代抽象藝術 色彩、線條構成的幾何交響樂 瓦西裡·康定斯基 kandinsky【83】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明亮鮮豔的繪畫作品欣賞 油畫家奧古斯特·麥克【127】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肖像油畫家「俄國的馬蒂斯」亞夫倫斯基【127】
  • 西方藝術史:德國表現主義新客觀派反戰題材的油畫家 奧託·迪克斯
    迪克斯在一次大戰中應徵入伍,並多次受到毒氣和陣地戰的殘忍傷害,他用繪畫將殘酷的戰場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來。《布拉格大街》1920年迪克斯早期以各種風格作畫,從印象派到立體派,最後以無政府主義者的叛逆表現而轉向達達派,後又轉向更為寫實的現代主題。戰後迪克斯開始將表現主義強烈的色彩和感性轉向新客觀主義的理性與溫和。
  • 大師教你判斷抽象表現主義作品價值
    首先的原因似乎再明顯不過:著名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的作品能當作貨幣流通,而你的?顯然不能。買一件大名鼎鼎抽象表現主義畫作可以當作一項投資,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夠保證價值的增長。所以,如果你的追求目標是收益的話,你自己親手DIY的畫作恐怕很難在拍賣場找到買家了。
  • 西方藝術史:德國表現主義畫家中最有才華的恩斯特·基爾希納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表現主義的藝術恩斯特·路德維格·基爾希納(Ernst Ludwig Kirchner,1880-1938年)德國表現主義畫家《橋社畫家肖像/橋社四人組》《暴風雨中的帆船》1912年也許是由於他身體多病、性格內向的緣故,其作品常常流露出某種病態的焦慮與壓抑,並帶有一些神經質傾向。選取的題材多是都市生活的陰暗面,是戰前德國社會的大環境寫照。
  • 西方藝術史:德國表現主義繪畫 現代油畫家馬克斯·佩息斯太因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瑪姬》1908年馬克斯·佩息斯太因(佩希施泰因/佩克斯坦 Hermann Max Pechstein,1881-1955年)德國表現主義畫家和版畫家他因為善於搞裝飾設計,因此作品具有裝飾風格。《黑黃色的針織衫》1909年1910年以後,「橋社」畫家普遍採用單線平塗的表現方法作畫。佩希施泰因在表現主義畫家中,思想大膽創新、個性鮮明、色彩豐富濃重粗獷,不追求準確地描繪客觀對象,而是把自然光影響下產生的色彩變化表現在畫面上。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油畫家橋社創始人之一 施密特-羅特魯夫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卡爾·施密特-羅特魯夫(施米特·羅特盧夫, Karl Schmidt-Rottluff,1884-1976年)德國表現主義藝術家在橋社的繪畫中,他的作品代表一種粗野大膽奔放的表現主義風格。作品帶有建築感,比其他人具有更原始、更基本的力量。
  • 西方藝術史:德國表現主義新客觀派畫家 馬克斯·貝克曼
    繪圖者,作家,雕塑家,新客觀主義主要成員之一。這種經歷使他的作品風格有了很大的改變,從開始的簡單直白的描繪事物的學院派風格,轉變到了抽象的描繪人物、場景等嚴肅題材繪畫。在色彩經常以清晰的藍色與綠色、明亮的紅色與黃色相結合。
  • 西方藝術史:英年早逝天才的義大利畫家莫蒂裡安尼的「無眼美女」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莫蒂裡安尼《自畫像》1919年阿美迪歐·莫蒂裡安尼(阿米地奧·莫迪裡阿尼 Amedeo Clemente Modigliani,1884-1920年)義大利著名的表現主義畫家與雕塑家
  • 西方藝術史:現代繪畫大師 立體主義藝術家 喬治·勃拉克「122」
    他的立體主義作品色彩和諧,線條典雅流暢。題材多為靜物畫和風景畫,同時也是一位雕塑家、插圖家和舞臺設計家。《埃斯塔克的住宅》他野獸主義時期的風景畫不多,代表作有油畫《埃斯塔克碼頭》(1906年)。色彩強烈、和諧而優雅,畫法不像其他野獸派畫家那麼激進。
  • 西方藝術史:法國野獸派和表現主義天才油畫家 基斯·凡·東根
    以其自由大膽的表現技法,豔麗野性的用色,濃烈炙熱的情感色彩在野獸派肖像畫中著稱。他使用多變的長線條,簡潔略誇張的造型,強烈而率直的色彩,溫暖的色調,強烈的筆觸,粗獷奔放、濃鬱感人的藝術手法,作品觀賞性很強。1905-1909年間,凡·東根繪畫的野獸派特徵明顯,但是沒有粗黑的輪廓線,用色亮麗而狂野。
  • 藝術欣賞:探析西方 油畫在中國本土化的進程,世界油畫裡性
    在西方油畫傳入中國的這一個世紀以來,藝術家們一直試圖把這種西化體系的藝術形式民族化,從林風眠、潘玉良、趙無極到吳冠中、羅工柳、董希文以及閆萍、王琨等藝術家們的努力探索,西方油畫終於在中國的土壤上呈現出了新的藝術面貌,這是中國人骨子裡精神的召喚,是藝術家情不自禁的意識表現。
  • 從「像與美」到「新與奇」一一淺談西方油畫從具象到抽象的演變
    」已進入盛期,如何創立一種既適合油畫特性又有利於表現人文主義思想的油畫繪畫表現形式,著名的「佛羅倫斯畫派」、「威尼斯畫派」和以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貝裡尼、喬爾喬內、提香等為代表的繪畫藝術家,經過大量研究探索和創作實踐,提出了以素描為基礎,將焦點透視、光影、色彩、人體解剖、黃金分割線等科學原理運用於油畫創作的繪畫理論和原則,創立了以科學嚴謹的造型具象和與自然光色相一致的光影色彩鋪染真實再現描繪物象本來面貌的具象寫實油畫
  • 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大師|傑克遜·波洛克
    傑克遜·波洛克 傑克遜·波洛克(1912-1956)美國畫家,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大師,也被公認為是美國現代繪畫擺脫歐洲標準,在國際藝壇建立領導地位的第一功臣。波洛克是一位有影響力的美國藝術家以及抽象派表現主義運動的主要力量。他把自己的作品題材解釋為繪畫自身的行動。他的創作並沒有開始的草圖,而只是由一系列即興的行動完成作品。
  • 現當代藝術欣賞(未來主義、至上主義、抽象藝術)
    現當代藝術欣賞(未來主義、至上主義、抽象藝術)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未來主義是20世紀初出現於義大利,隨後流行於俄、法、英、德等國的一個現代主義文學藝術流派。在繪畫風格上,未來主義畫家在立體主義多點透視的基礎上加上了表現速度和時間的因素,比如賈科莫·巴拉的《被拴住的狗的動態》這幅作品,將奔跑的小狗的腿抽象成了飛速旋轉的輪子的形狀,是將不同時間線上的腿的位置連續起來,以表示運動的狀態。
  • 西方藝術史:德國新表現主義畫家 喬治·巴塞利茨 形象倒置的人物畫...
    作品的標題暗示著,其中一個人僅僅只有一半在"那裡",而另一個正在離開。他說背景中的方格圖案像一場巨額獎金賽跑中發令者的旗幟,有人也認為這些方塊同德國表現主義繪畫中的街道風景和建築。,他以「再混合」的形式將其過去所有的優秀作品進行了一次再創作。
  • 《大話西方藝術史》:了解30000年西方藝術發展史,這本書就夠了
    我們不需要成為藝術界專業的學者,但也不能以純粹無知的狀態去欣賞藝術。——意公子《大話西方藝術史》託爾斯泰說:藝術不是技藝,它是藝術家體驗了的感情的傳達。《大話西方藝術史》用淺白風趣的語言,從西方文明發展的源頭開始,沿著清晰的脈絡,經過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主義,浪漫派、印象派直至20世紀的當代藝術,梳理了30000多年西方藝術史的精髓,全書涵蓋20個藝術流派、40位藝術家和150件代表作品,勾連起藝術的基礎知識和欣賞方法,幫助讀者構建完整的藝術史框架,提升對藝術的獨立審美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