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兒島位於九州島的最南端。與義大利的那不勒斯能看到維蘇威火山一樣,從鹿兒島也能看到一座火山,當地人給它起了一個很日本的名字——櫻島。
當地人自豪地認為鹿兒島是「東洋的那不勒斯」,這裡有著多姿多彩的自然風景,每年都會迎來近4600萬的遊客。
日本最大的活火山櫻島是世界上為數不多還很活躍的活火山,厚重的火山灰時常瀰漫整個鹿兒島。踏上櫻島的土地,在街邊、房簷上,還能看到顆粒很大的噴發出來的火山石。
前往櫻島的渡輪
前往櫻島需要搭乘渡輪,港口就在鹿兒島水族館附近。這裡的渡輪二十四小時都有船,一天有上百個班次。比較特別的是,登船不需要購票,對岸下船時再支付160日元(約人民幣10元)的票價即可。渡輪還可以運送自行車、摩託車、汽車甚至大巴,如果是租車前往的遊客,也可以一起搭乘。站在甲板上看著櫻島在迷霧中越來越大的樣子,宛如希區柯克的鏡頭,壯闊的視野裡透著一絲詭異的氣息。
渡輪漸漸接近櫻島
櫻島的旅遊產業十分成熟,島上的旅遊路線都是圍繞著火山開發的。下了輪渡,首先就能看到日本最大的露天足浴場,可以一邊免費泡腳,一邊欣賞島上的絕美風光。
島上的月讀神社供奉的是日本神教的「三貴子」之一「月讀命」,也是月的神格化象徵,在日本的神話裡是掌管黑夜的神明。月讀神社正對著錦江灣,據說在大正時代,神社曾被熔巖埋沒,直到昭和15年才得以重建。
櫻島上還有當地人最為自豪的兩樣物產——「世界上最大」的白蘿蔔和「世界上最小」的蜜柑,深受遊客的喜愛。
眺望火山口
白蘿蔔和蜜橘是櫻島的特產
如果想看櫻島的全貌,可以前往鹿兒島市中心的城山,從山腳攀登至展望臺大概只需要半個小時。城山展望臺並不大,但卻可以透過茂盛的大樹看到整個錦江灣和櫻島。這裡也是拍攝櫻島的最佳位置,因此常年擠滿了攝影愛好者。
展望臺遠眺櫻島
山下還有一處著名的景點——「西鄉洞窟」。相傳,西南戰爭末期,受到攻擊的西鄉隆盛與桐野利秋等人在戰死前最後五天曾在這裡居住過。
東西文化並存的寶地鹿兒島市立美術館是九州屈指可數的公立美術館之一,館內主要展示著日本近代為西洋美術作出貢獻的鹿兒島畫家,如黑天清輝、藤島武二、和田英作等人的作品。別看是個地方級公立美術館,但遊客還能在這裡遇見莫奈、達利、畢卡索等世界級大師的畫作。不禁讓人感嘆,泡沫經濟時期日本買下洛克菲洛大廈的故事並不是空穴來風。
莫奈的《睡蓮》
在這裡,要尋訪歷史遺留的足跡,可以去仙巖園看一看。
仙巖園是薩摩藩第二代藩主島津光久於1658年為自建別墅而修建的庭院。其特徵是採用借景的技法,以櫻島為山、鹿兒島灣為池。院子面朝大海,遠眺櫻島,背靠山川,將中國的風水和日式庭院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園內種著許多牡丹,其中還有特別被命名為「島津紅」的品種,還種植了許多竹子,處處可見中國審美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仙巖園最顯眼的大紅色木門是2008年風靡全日本的大河劇《篤姬》的取景地。
仙巖園的牡丹
大紅色木門是2008年風靡全日本的大河劇《篤姬》的取景地。
薩摩藩的篤姬鹿兒島縣在江戶時代被稱為「薩摩藩」,是日本當時的藩屬地,控制著薩摩國、大隅國和部分日向國屬地。此外,與中國關係源遠流長的琉球王國也曾受薩摩藩的控制。
位於日本四島的最西端,薩摩藩與幕府的關係十分疏離,也因此,在閉關鎖國的時代下,薩摩藩憑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率先接觸了西方,是日本西化的重要入口。明治維新時期著名的「維新三傑」裡的「二傑」,西鄉隆盛、大久保利就是薩摩藩出身。即便是現在,日本政壇裡鹿兒島出身的政治家也佔了半壁江山。
縱觀鹿兒島的歷史,最耀眼的女性角色莫過於天璋院篤姬。這位出身於薩摩藩島津家的女兒,後來成為了江戶幕府第13代將軍德川家定的妻子。
彼時的薩摩藩推舉「公武合體」,即公家(朝廷)聯合武家(幕府)改造幕府權力,壓制當時的「尊皇攘夷」運動,以避免幕府倒臺,篤姬在這樣的背景下,於1856年嫁入了幕府將軍家。
然而,誰曾料想,幕府末期,政治局勢風起雲湧變化太快,在坂本龍馬的奔走斡旋下,薩摩藩竟與長州藩籤訂了密約,兩個西南雄藩竟然成為了「倒幕派」,主張廢除幕府,還政於天皇,而此時的篤姬已經成為了德川家的大家長,管理著整個大奧。憑藉著聰明才智,篤姬在薩摩藩和德川家之間斡旋,最終德川慶喜與薩摩藩的軍事領導者西鄉隆盛達成了「江戶無血開城」的協議。雖然後世將此舉奉為西鄉隆盛的功勞,但篤姬在背後起到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
2008年日本大河劇《篤姬》中,由日本著名女演員宮崎葵飾演篤姬。豆瓣電影海報
如今,在鹿兒島縣歷史資料中心的「黎明館」前,還樹立著天璋院的雕像,而黎明館的所在地是薩摩藩主島津家族的居住地——鹿兒島城的遺址,這裡還保存著過去的壕溝,石牆,石橋,可惜城樓早已不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