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騰訊視頻播出了德雲社首檔團綜節目《德雲鬥笑社》。
每期節目一個主題,不僅加強了弟子之間的交流與聯繫,還極大程度的激發了弟子們的創作能力。
而隨著節目的播出,有這樣一個人也因一個「慘」字貫穿全集。
這個「慘兮兮」的男人,就是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小白張鶴倫。
從第一期的「丟大褂」,到第四期的個人關鍵詞……
在團建中沿著漂流河道一路走下去,本以為自己是第一名可以提前選擇搭檔,卻被師父「戲弄」,反而成為了最後一名。
次次倒數,回回落後,屢屢在被淘汰的邊緣遊走。
又怎得一個「慘」字了得?
說起張鶴倫,觀眾想起的不是「無所謂,心態~」,就是「不值一提」,亦或是「哎呀我滴天吶,破鞋露腳尖……」。
因為和搭檔郎鶴炎的膚色差異,被網友笑稱「小白和大黃」。
張鶴倫,現為德雲六隊隊長。
鶴字科弟子一般都是帶藝拜師,在學習相聲之前有各自的專業和方向。
作為鶴字科的一員,張鶴倫在做相聲演員之前一直是一名二人轉演員。
二人轉轉相聲,因為熱愛
本是二人轉的高材生,為何轉身奔向相聲的懷抱?
出生於東北的張鶴倫從小就接觸二人轉。
在成年後每次參加的慰問演出,也都是在表演二人轉。
2006年,是張鶴倫人生轉折的一年。
三進三出德雲社,一入德雲深似海
在這一年張鶴倫通過了德雲社的考核,成為了德雲社的一名小學生。
在網上無意間看到郭德綱的相聲視頻,讓張鶴倫對相聲產生了興趣,並萌發出成為相聲演員的想法。
在母親的支持和鼓勵下,張鶴倫報名參加德雲社的招生考試。
然而因為長期學習二人轉,張鶴倫帶有濃重的二人轉演員風格特點,再加上普通話發音不標準,曾兩次被勸退。
心中有理想的張鶴倫並沒有氣餒,反而越挫越勇。
終於,第三次參加考試的張鶴倫順利的通過德雲社的入社考核,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墳墳挨著張鶴倫」從不是浪得虛名
相聲舞臺上,總是要以各種人物舉例,師父郭德綱更是弟子口中經常被提起的人物。
桃兒的身高更是頻頻被提起,新梗不斷,舊梗不停。
張鶴倫曾多次在節目中抖包袱,戲稱師父跳起來才只能打到自己的膝蓋。
如此的「無大小」又怎能不被「立規矩」呢?
應變得當進退得宜
面對臨時狀況,才能體現出演員的應變能力。
一直到鬥笑社播出到第八期,張鶴倫和秦霄賢搭檔時,才讓人看到張鶴倫的高光時刻。
秦霄賢入行時間較短,張鶴倫表演風格已經極具特點。
兩人的合作,即是互補,又是互相成就。
因為時間問題,數名演員沒有及時趕回來,導致這二人多次返場。
一首改編版的《吻別》更是收穫了一大波掌聲。
張鶴倫採用《吻別》歌曲的旋律填入古詩詞句,「歌詞」耳熟能詳,給人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體驗。
由於在這一期中的出色表現,兩人得到了桃兒和謙大爺的贊同,給予了肯定的一票。
張鶴倫在德雲社所處的位置其實比較尷尬,本身有才華,創作能力強,基本功紮實,也只是小有名氣。
但前有嶽雲鵬孫越這對優秀拍檔,後有堂良組合風頭正盛,再有年輕一批的青年演員粉絲數量眾多,張鶴倫想要火起來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節目中張鶴倫也曾自嘲,流量比不上秦霄賢,知名度比不上孟鶴堂。
儘管知名度不高,但不影響他是一名出色的相聲演員。
從小園子走到開專場,張鶴倫的優秀也是有目共睹。
除了在《德雲鬥笑社》中的精彩表現,在綜藝節目《笑傲江湖》和《歡樂喜劇人》中,張鶴倫的表演也是可圈可點。
其在《歡樂喜劇人第五季》的比賽中曾獲得亞軍。
作為一隊之長,又怎會沒有才華傍身呢?
有誰不是因一人才華入坑,領略到相聲藝術的美好,從而愛上德雲社這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呢?
謙虛有禮講規矩,這樣的德雲社值得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