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2月17日從南沙企業小馬智行(Pony.ai)獲悉,該企業獲得由廣州市頒發的首張自動駕駛卡車測試牌照,獲準開展公開道路測試。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獲頒的首張自動駕駛卡車牌照。
據介紹,小馬智行憑藉成熟穩定的自動駕駛卡車技術,迅速完成了包括交通信號燈識別及響應、避讓、跟車、並道、超車、應急停車、交叉及環形路口通行等多項複雜的場景測試項目。
實際道路測試將會加速自動駕駛卡車技術的研發驗證,推動小馬智行自動駕駛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和落地嘗試。目前小馬智行同時在中美進行自動駕駛卡車技術研發。
2019年4月,小馬智行首次公布了自動駕駛卡車的研發進展,並在今年11月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首次展示針對重型卡車研發的自動駕駛軟硬體系統,可實現 L4 級自動駕駛。
小馬智行自2016年底成立以來的技術目標一直是打造適用於各類車型、場景的「虛擬司機」,將落腳點放在出行和運輸兩大應用領域。
乘用車方面,小馬智行在中、美兩國均落地了常態化測試、運行的車隊,截至10月已在公開道路完成了超過350萬公裡的自動駕駛測試裡程,實現了技術的不斷提升和系統多次迭代,積累了處理各類道路場景的豐富經驗。自動駕駛乘用車和卡車的關鍵技術共通性很高,技術上能夠相互促進,這為小馬智行發展自動駕駛卡車提供基礎。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CTO樓天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動駕駛技術方面,乘用車和商務車有極大的共通性,或者說關鍵部位是共通的而不是獨立的。我們不把卡車技術和乘用技術當成兩個獨立的技術棧。」
小馬智行將加大投入,不斷探索自動駕駛卡車在幹線物流領域的應用,提供更安全有效的解決方案,以彌補勞動力缺口,提升物流效率和釋放更大的價值。記者了解到,幹線物流是自動駕駛應用場景中最有商業價值的場景。幹線物流指利用道路的主幹線路,進行大批量、長距離的貨物運輸。因為其運輸距離長,運力集中,使得大量的貨物能夠迅速地進行大跨度的位移,長期以來都是我國公路運輸的主要形式,被視為自動駕駛應用領域最大的一塊蛋糕,在中國約為5萬億人民幣(70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卡車司機短缺現象普遍,「用工荒、招工難」問題愈發嚴重。中國人口紅利開始消失,適齡勞動年齡人口在從2013年開始逐年下降,7年內減少了2300萬。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勞動人口數量與日益增長的勞動力需求間將產生巨大缺口。2019年6月,央視財經報導,國內目前貨車司機缺口達到1000萬。(記者羅瑞嫻)
來源:南沙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