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與民族主義的纏鬥

2020-12-10 騰訊網

(錢幣上的沙皇尼古拉一世)

柳展雄/文

1848年俄國處於全盛時期,普魯士、奧地利是他的盟友,奧斯曼土耳其是他的手下敗將,波蘭經過失敗的起義,幾乎沒有獨立建國的希望。哥薩克的鐵騎向南剿滅高加索的匪幫,向東不斷徵服亞洲。

沙皇尼古拉一世,身材魁梧,自信地站在政治舞臺上,仿佛希臘神話裡的天神朱庇特。他勤於公務,每天工作八小時以上,同時也精通享樂,時常組織舞會,紳士淑女穿著華服,跳著典雅的華爾茲,一派歌舞昇平的盛世景象。

歷史學家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奧裡(Simon Sebag Montefiore)向我們描繪了羅曼諾夫皇朝的景象,他是劍橋大學俄國史博士,作為學者他寫的書又能符合大眾閱讀趣味,常年位居暢銷書排行榜。蒙蒂菲奧裡榮獲多項大獎,著作已經被翻譯為四十多種語言出版。

國家利益服從於君主利益

2月20日,法國人爆發革命推翻了君主制,消息傳來後,沙皇向正在宮廷跳舞的軍官們說道:「先生們,備馬吧!法國宣布共和啦,我們要去巴黎了。 」俄軍最後沒有去巴黎,而是去了維也納。1848年革命以巴黎為大本營,星火燎原地燒遍整個西歐,保守派的靈魂人物梅特涅倉惶出逃。

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請求沙皇鎮壓革命,按照現代的國際關係來看,俄國似乎有幹涉他國內政之嫌。然而在當時看來,君主制的穩定性壓倒一切,國家主權並非神聖不可侵犯,如果一國發生動亂,鄰國有義務維持秩序。這種行為放在中國的春秋時期,屬於齊桓晉文之事,會獲得孔子的稱許。

在保守派的眼裡,1818年的法俄戰爭並不是大國爭霸戰爭,而是革命與正統君主制的意識形態鬥爭,沙皇秉持「興滅國、繼絕世」的原則,趕走篡位者拿破崙,扶植波旁王室復位。1848年沙皇秉持著同樣的原則,幫助奧地利皇帝復位,兩次行動均出於道義,俄羅斯並未有太多實質報酬,只是獲得了「歐洲憲兵」的名號。

正統主義原則意味著外交上的「漢賊不兩立」,不能承認亂臣賊子的政權。南美洲的巴西原本是個君主制國家,走向共和後,羅曼諾夫皇朝堅持不承認新政府,直到流亡的巴西廢帝去世後,俄國才跟巴西共和國建交。

這種外交思維以意識形態為基準,慕虛名而處實禍,註定要跟國家的現實利益牴觸。1854年沙皇與奧斯曼交戰,奧地利並沒有支持俄國,反而趁火打劫,要分一杯羹。尼古拉一世驚訝萬分,他把家裡牆上的弗朗茨·約瑟夫畫像翻了過去,在背面寫上「忘恩負義」幾個字。

英法也加入戰局,在克裡米亞戰爭中擊敗了俄軍,尼古拉一世在戰敗的恥辱中死去。戰爭留下一個巨大的教訓,正統主義外交是多麼不可靠,羅曼諾夫皇朝表示一旦革命者再有動作,不會援助哈布斯堡王室,很快義大利民族主義者試圖反抗奧地利的殖民統治,俄國果然袖手旁觀。

新的國際格局到來,外交上的意識形態路線也即將進行一次改轅易轍。

全世界斯拉夫人,團結起來

民間傳言,尼古拉一世在臨死前有兩個遺囑,其一是從地主手裡解放農奴,其二是從土耳其手裡解放斯拉夫人。

拿破崙稱霸歐洲的時候,普魯士、西班牙把王朝戰爭轉變為民族解放,發動民眾抵抗外敵。但俄國遲遲不敢動員民間力量,興許農奴拿到了武器,可能還沒對付法國軍隊,就先打本國的權貴主子。

拿破崙既是徵服者,又是革命者,他把法國大革命的火種灑向四周。在平民百姓看來,他成為自由解放的象徵。詩人普希金有次路過一個遙遠的外省,發現驛站掛著拿破崙的肖像,普希金大吃一驚。站長見狀靈機一動,解釋道:「萬一拿破崙拿著假通行證經過這,我馬上憑這畫像認出他,抓起來。」

俄國軍官雖然戰勝法國,但內心深處覺得法國制度更加優越。自彼得大帝以來,法國就是上層貴族模仿的對象。他們從小受法國家庭教師教育,學習凡爾賽宮廷的禮節文化,連母語俄文都不會說,就像今天中國的中產階級熱衷於給孩子培養「全英語環境」,跟國際接軌。

俄羅斯人在文化方面學法國、技術方面學德國,聖彼得堡有大量的德裔新教徒,他們擅長造船、冶金等諸多工藝。17、18世紀,德國移民從波羅的海沿岸,遷移到俄國內陸。鼎盛時期的德意志族人口,在帝國境內超過162萬,在俄羅斯反對拿破崙的戰爭中,德裔軍官掌握炮兵、工兵等兵種,沒有技術含量的步兵由俄羅斯族、烏克蘭族充任。換而言之,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一群西化精英率領鄉村泥腿子打贏了仗。

上流社會崇洋媚外的風氣,在亞歷山大二世期間有所扭轉,他繼承了父皇尼古拉留下的爛攤子。亞歷山大的政策,在經濟上實行自由化,廢除農奴制,文化上維持保守狀態,任用虔誠的東正教大臣,鼓吹俄羅斯本土文化。貴族子弟頭一回重視俄羅斯農村,從農民身上挖掘到樸實、勤勞、集體主義等品質。西方文化腐朽輕浮,怎能跟博大的俄羅斯靈魂相比?

公元998年俄羅斯皈依東正教,一種新的世界觀形成了:東正教是唯一真正的基督教,它保留了早期基督教原生態東西最多。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拜佔庭皇帝的侄女流亡遠方,嫁給了伊凡三世。他沿用了拜佔庭的雙頭鷹旗幟,宣稱自己為羅馬帝國繼承者,莫斯科成為新的耶路撒冷,負起救世主的義務。

彼得大帝把都城搬遷到了更靠西的聖彼得堡,拋棄了他的第三羅馬,但人民沒有忘記自己是東正教的捍衛者,南方還有數百萬基督徒處在土耳其帝國枷鎖裡,等著俄國同胞去拯救。在民間俚語裡,「沙皇格勒」指的不是莫斯科、聖彼得堡,而是君士坦丁堡。

之前葉卡捷琳娜等先帝也曾攻打奧斯曼,但亞歷山大二世首次用泛斯拉夫的名義,來為戰爭張目。1875年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發生起義,拋棄正統主義外交路線的沙俄,明確表示對革命者的支持。軍隊迅速出兵推進,俘虜了3萬土耳其人,亞歷山大二世獲得捷報後,深情地唱起《感恩頌》。

貴族們在斯拉夫主義的感召下踴躍參軍,這個盛況在小說作品裡也有反映,《安娜·卡列尼娜》的主人公因為安娜自殺,去了塞爾維亞。這場戰爭甚至獲得了政治異見人士的支持,3500個民粹主義者去前線當志願者,後來謀劃刺殺沙皇的亞力桑黛拉·科爾巴,當時在戰地做護士工作。

泛斯拉夫主義有力地支持了沙俄的國力恢復。1848年革命裡,腦袋裡裝滿忠君思想的捷克人,協助哈布斯堡王室剿滅起義,到了19世紀晚期,捷克的民族意識覺醒,跟維也納離心離德。在日俄戰爭中,跟這場戰事風馬牛不相及的南歐國家,門的內哥羅出於「泛斯拉夫大團結」緣故,向日本宣戰。

俄國的無政府主義者巴枯寧寫下《告斯拉夫人書》,號召推翻哈布斯堡王朝,在帝國的廢墟上建立新的斯拉夫聯邦。恩格斯作為一個德國人,對此非常不理解:「把五百五十萬捷克人、摩拉維亞人和斯洛伐克人組成一個國家,還有比這更荒唐的事情嗎?」七十年後,南斯拉夫國家從構想成為現實。

人民發現,皇室原來是外國人

泛斯拉夫主義是應對西方文明的反制策略,很容易被官方利用。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多次提出「興亞論」,希望提攜中韓等亞洲落後友鄰,共同對抗白種人的歐美,實際操作中「興亞論」為日軍侵略提供了理論武器。

泛斯拉夫主義也陷入了相似的命運,1830年同為斯拉夫人的波蘭民族發動起義,結果遭到沙皇鎮壓。總督穆拉維約夫伯爵說道:「只有死的波蘭人,才是好的波蘭人。」鎮壓不僅是官方行為,也得到民間知識分子的認同,普希金寫了一篇頌文,熱烈稱讚俄軍的勝利,稱波蘭人是一群叛徒。

普希金,那個不畏強權、傲視王侯的普希金,竟然主動歌功頌德,這證明了狹隘民族主義對人心的毒害有多麼嚴重。自由派作家別林斯基也讚許了政府的行動,並多次讚揚普希金的「大俄羅斯主義」的詩歌。

1863年波蘭第二次起義失敗以後,俄國文學界叫嚷要懲罰起義者,要麼絞死他們,要麼把他們流放西伯利亞做苦役。託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等人公開發表對波蘭的仇恨言論,令馬克思倍感齒冷。

波蘭原本允許有自己的憲法,現在全部取消,到了19世紀晚期,學校、法院等公共場所只允許使用俄文標誌,波蘭大學生研讀波蘭文學時,必須使用俄譯本。泛斯拉夫主義演化為大俄羅斯沙文主義,波羅的海沿岸的愛沙尼亞、立陶宛等民族紛紛遭到迫害。

沙皇政府試圖用西裡爾字母來改造立陶宛的文字,禁止用拉丁字母印刷立陶宛語的書籍。1885年愛沙尼亞的小學納入俄國教育部體系,從而削弱了德意志貴族和新教教會的權力,兩年後,俄語規定為教學語言。

所有民族裡遭遇最慘的當屬猶太人,1881年沙皇政府開始推行俄語一體化政策,禁止意第緒語(東歐猶太人所使用的語言)刊物的出版,強迫猶太人將孩子送入東正教會學校,學習東正教教義,從而在根源上改變猶太人的信仰。

19世紀80年代,俄國南部地區有 200多個城鎮的猶太人遭到暴徒襲擊,他們的財產不是遭搶劫,就是被毀壞。在莫斯科,約有 2萬猶太人遭到驅逐 。本書作者蒙蒂菲奧裡,其家族源流就出自俄國,經營金融業,1904年的反猶暴動之後,全家逃離俄國。

俄化政策愈演愈烈,最終反到了沙皇頭上,論及西化程度,誰也不能跟羅曼諾夫家族相比。因為歐洲貴族之間互相通婚,俄國與日耳曼上層社會進行多次政治聯姻,沙俄歷史上最偉大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出生在普魯士什切青市,嫁入羅曼諾夫王室後,才學習俄語,皈依東正教。而他的丈夫彼得三世也不是正宗俄國人,彼得從小在德意志長大,來到俄國之後保留了很多德國習慣,平常穿著普魯士軍裝,最崇拜腓特烈大帝。

末代皇后亞力山德拉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女,出生在德國的黑森—達姆施塔特公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和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德皇威廉二世都是表兄弟。各國王室都沾親帶故,有人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歐洲王族之間的內戰。實際上,戰爭迫使王室不斷向本民族靠攏,英國王室的父系源頭(也就是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來自日耳曼的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一戰中英德分屬不同的陣營,喬治五世為彰顯愛國之心,斷絕了跟德國的關係,還把姓氏改成了溫莎。

在俄國發生了相似的一幕,首都聖彼得堡改名,因為這個名字是德國風格的,改成了更俄化的彼得格勒。皇后有德國血統,主張跟德國妥協和解,在俄國民間聲譽很差,輿論普遍懷疑她裡通外國,向敵人出賣情報。

亞歷山德拉通敵的證據並不確鑿,但她確實幹預政事,任用一些昏聵無能的將軍。士兵們非常不滿:我們在前線同德國人拼殺,宮廷裡的「德國女人」卻同德國勾搭。

忠君愛國的俄國人對朝廷心生怨恨,非俄的少數民族更加離心離德,波蘭、愛沙尼亞要求自治,甚至是獨立建國,猶太人則加入了政治反對派。孟什維克的領袖馬爾託夫、紅軍之父託洛茨基、《真理報》主編加米涅夫都是猶太人,在革命黨的組織裡,猶太人的比例高得驚人。

1917年二月革命爆發,尼古拉二世退位,這位沙皇還樂觀地認為局勢還能挽回,把帝位讓給了弟弟,但是米哈伊爾卻避之唯恐不及,連忙推辭。君主制已經走到了盡頭,雙頭鷹王旗落下,代表共和的三色旗升起。形勢完全應驗了恩格斯三十年前的預言:「舊的國家及其世代相因的治國才略一齊崩潰,以致王冠成打地滾在街上而無人拾取。」

相關焦點

  • 1914年以前的沙皇俄國:一戰起源的俄國視角
    沙皇俄國必須極盡一切手段應對地理上的嚴酷現實,這大大加劇了該國臣民的沉重負擔。從帝國誕生到19世紀初期,掌管俄國政權的都是專制君主沙皇和貴族地主的同盟。在俄國,缺乏勞動力的土地派不上用場,而農奴制保障了勞動力。沙皇和地主分享從農民手中榨取的收入。在所轄土地上,俄國貴族同時扮演國家徵稅和徵兵代理人的角色。
  • 俄羅斯學者:蘇聯解體是民族主義膨脹的結果?
    這裡提到的「大俄羅斯主義」其實就是另一種形式的民族主義,主要指蘇聯各加盟國存在的反俄羅斯政治的主張,也指蘇聯國內尖銳的民族矛盾。雖然民族矛盾在蘇聯時期極為嚴重,但俄羅斯學者在談到蘇聯解體的民族因素時,很少提到民族矛盾問題,似乎對此問題畏之如虎。1922年蘇聯成立之初有四個成員,即最早的加盟國。
  • 中國的民族主義,與外國的民族主義,並非同類
    他提到今天受一家美媒採訪,被問及了中國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是否對中國乃至世界造成了危害。 胡總編給出了他的解答,首先他把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區隔開來,並指出,外國所形容的民族主義和中國的民族主義,其實並非同類。這種表述方式,我認為是正確的。因為憑藉我對境外國家的政治理解來看,外國的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幾乎是一類東西,但中國的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其實是有顯著區隔。
  • 裡亞·格林菲爾德談民族主義全球傳播①|民族主義與現代性
    該場講座系中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院「現代化進程:民族主義在全球的傳播」系列的首場學術講座,系列講座主要闡釋民族與民族主義的近代起源及演變過程,分析民族主義與現代性和資本主義經濟增長的邏輯關係,以及民族主義在全球廣泛傳播的原因。該場講座由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副院長王軍教授主持,由嚴慶教授擔任講座評議人,參加者為來自各大高校的約150位專家學者、教師及學生。
  • 林治波:中國的民族主義被妖魔化了
    林治波讀了潘維教授日前在《環球時報》刊發的《別把愛國與民族主義混為一談》一文,筆者有些不同感想。潘教授強調,「愛國主義是內向的、防禦性的。民族主義是外向的、進攻性的……因為天然的外向性和歧視性,民族主義很容易演化為帝國主義。」這種情況的確存在,但基本上是西方的情形,而非中國的情形。
  • ONE冠軍賽再籤「柔術沙皇」等頂級拳手,多個量級迎來新局面
    首先要介紹的是來自巴西的「柔術沙皇」馬庫斯·阿爾梅達,今年只有30歲的阿爾梅達已經是公認的新一代纏鬥傳奇,他從2011年開始參加各大國際職業纏鬥比賽,拿到了128場勝利,勝場中有67場降服對手,這些勝利幫助他贏得13屆巴西柔術世界冠軍頭銜,這一成就甚至超過他的前輩,前ONE輕重量級世界冠軍羅傑·格雷西,以阿爾梅達目前的纏鬥實力,圓籠中很難找到與之打地面戰的對手。
  • 「散打沙皇」穆斯裡穆危險了!對手接連展示無死角KO能力
    在今年4月12日將進行UFC格鬥之夜172期的對決,作為中國拳迷比較喜歡的運動員,俄羅斯「散打沙皇」穆斯裡穆迎來新比賽,對手是頗具站立格鬥才華的尼克·普萊斯。UFC的這個安排非常有針對性,穆斯裡穆與普萊斯的站立格鬥技術可以進入UFC的一流水平,但近身纏鬥環節相對較為薄弱。穆斯裡穆目前在35歲的情況下,逐漸爬上個人綜合格鬥的高峰,擁有UFC三連勝,其中首回合重拳KO塔勒布的比賽令人印象深刻,後者曾經戰勝我國旗幟性運動員李景亮。隨後穆斯裡穆也一度想要叫陣衝擊第15排名的李景亮,但UFC沒有這樣的安排計劃。
  • 江時學: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義
    在一些西方人和西方媒體眼裡,中國人經常與「民族主義」畫上等號。尤其是前段時間《戰狼2》的熱映,又讓一些西方媒體給中國人貼上這一標籤。與此同時,西方很多學者、媒體認為在2016年以來的世界各地,全球化正遭遇復興的民族主義力量的挑戰。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民族主義?
  • 別把愛國與民族主義混為一談
    本文釐清四個概念,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兼議國際主義和帝國主義。涉及兩個問題,一是定義,二是定義的歷史演變,旨在澄清有關認識。   民族主義很容易演化成帝國主義   以愛家鄉為基礎的高尚情感,層層擴展,擴展到熱愛國家疆界內的社會共同體,就是愛國主義。
  • 美國民族主義的多重靈魂
    美國民族主義的兩個靈魂與世界上其他民族主義一樣,美國的民族主義也有多面性。小布希政府正是這麼做的,它同時利用了兩種民族主義的話語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此外,阿納託爾·利文教授詳細說明美國民族主義的第一個主體理念,也就是所謂的「美國信條」,他稱之為美國民族主義的「正命題」,即美國國家和憲法的根本原則:民主、法治、個人信仰等一整套理念。正是這些原則形成了美國的公民民族主義,幫助美國融入了由世界其他民主國家共同組成的大家庭。
  • 戰鬥民族 格鬥沙皇菲多
    職業技術特點,站立的組合拳,腕部十字固裸絞,地面的纏鬥壓制。1998年22歲的他就開始參加職業比賽,獲得俄羅斯全國柔道比賽季軍。2002年,2005年,2007年,2008年世界桑博大賽和100公裡及以上無差別冠軍。榮譽出眾實力不俗。
  • 《LOL》10.6沙皇怎麼玩 沙皇玩法推薦
    導 讀 LOL10.6沙皇玩法推薦是這個新版本非常重要的事情,這個新英雄在這個新版本中有不錯的表現,很多玩家都想熟練的掌握它
  •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值此全世界探討有關過度宣揚狹隘封閉的民族主義會帶來危險的零和悲劇結局問題之際,有必要重讀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2015)關於民族主義的經典著作《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殖民地建構起的弱小民族的民族主義也會轉化為具有擴張性、同化性的帝國官方民族主義。
  • 可能成為帝國主義基礎的民族主義
    ……此外,大眾一旦被民族主義發動參與戰爭,他們充滿激情的憤怒就會提升到此前王朝衝突罕有的高度,以至於領導人與敵人進行妥協或變通都因此受到限制。  P.278:儘管在後冷戰世界的大部分地區出現的民族主義力量不可否認,但是,認為民族主義是永恆的、無敵的觀點不僅狹隘而且虛幻。首先,這種觀點沒有弄清楚民族主義是一種極其偶然的近代現象。
  • 愛國主義不等於狹隘民族主義
    原標題:愛國主義不等於狹隘民族主義   【摘要】愛國主義作為一個歷史範疇,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具體內容。愛國主義不等同於狹隘民族主義,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高度警惕將愛國主義混同於狹隘民族主義的誤區。
  • 論德國民族主義崛起的原因
    正是有了德國民族主義的崛起,促進了德國民族意識的覺醒,實現了德國的統一。本文主要剖析德國民族主義崛起的原因,不難發現,德意志產生的文化民族主義成為其思想基礎,刺激並產生了統一的民族認同,經濟上產生聯合,形成統一市場,擺脫分裂局面,最終在1871年開闢了德國歷史的新紀元。
  • 羅新:超越民族主義的國家史觀
    這個研究對古典、中世紀和近代之間的連續性進行了新的詮釋,給我的啟發之一就是,如果民族主義是在羅馬帝國主義傳統之內孕育生成的,那麼民族主義傳統自身也並非不可能作為一個母體,孕育生成一種新傳統,作為對民族主義的叛逆、否定、揚棄和取代,成為人類社會的新價值、新規範。在這個意義上,從民族主義時代的歷史學母體中,也可以孕育出超越民族主義史學的新歷史學。
  • 「民族」來自於「民族主義」
    但是作為一個「瓶子裡放出的魔鬼」,「民族主義」再也收不回去了。「民族2.0」版升級路易十五在任期間,輸掉了七年戰爭,國王的權威下降,與貴族的矛盾激化。這造成了一個嚴重的後果:七年戰爭期間路易十五煽動起來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情緒,被貴族們用來作為否認王權的武器。貴族們直接喊出:民族擁有主權,而不是國王擁有主權。
  • 《LOL》S10沙皇怎麼出裝 S10沙皇出裝順序教學
    導 讀 英雄聯盟是目前玩家比較關注的一款遊戲,沙皇是遊戲中的一個冷門英雄,那麼各位小夥伴們知道沙皇怎麼玩嗎
  • 《LOL》沙皇漂移攻略 沙皇漂移技巧方法說明
    導 讀 《LOL》沙皇漂移技巧方法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