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事件後,重新審視樂信的投資機會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讀懂財經

近期,樂信發布了三季報。財報顯示,三季度樂信促成借款額483億元,同比增長30.6%;營收32億元,毛利潤9.8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Non-GAAP)息稅前利潤5.0億元。

儘管數據不錯,但樂信和其它幾個同行近期的股價表現卻不盡如意,顯然悲觀情緒牢牢壓制了行業估值。那麼,應該如何看待這一情況呢?

這還得從螞蟻說起。螞蟻集團在臨近上市的時刻被按下了「暫停鍵」,加上同步出臺的小貸監管新規,金融科技行業頓時顯得涼風嗖嗖。在不明真相的群眾眼裡,已經可以給該行業貼上「涼涼」的標籤了。從結果來看,此事帶來的影響的確波及了整個行業,至少市場情緒一度轉向悲觀。

但是,真實的商業世界是複雜的、此消彼長的,簡單粗暴地貼標籤只會更加混淆真相和機會。螞蟻暫緩上市,是由於新出臺的小貸法規導致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使得螞蟻的業務框架要重新界定,估值也要重新評估。

但作為投資人,首先要明確的是,螞蟻事件本身並不是政策在抵制金融科技行業,更多是在規範這個行業。從這個角度上說,隨著行業的規範,從野蠻生長走向秩序井然,絕大部分人對這個行業的擔憂也將消失,行業估值的進一步提升是大概率事件。

頭部效應逐漸顯現,樂信收入結構持續向好

從這份三季報看,樂信可謂亮點多多。

作為金融科技領域第二梯隊的龍頭,樂信各項業務數據都在高速增長,多項數據增速更是居於行業領先地位。話不多說,我們先來看看數據:

三季報樂信用戶數1.06億,同比增長69.6%,增速處於行業領先;

三季度,樂信促成借款額483億,超過目標預期,同比增長30.6%,增速行業領先;

截至三季度末,管理在貸餘額674億,同比增長31%,增幅行業領先;

三季度樂信資產質量穩定,風險穩步下降,超過90天的逾期率2.6%,FDP7逾期率從上季度2.32%降至1.82%,為2019年至今最低水平;

樂信業務數據的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歸結於頭部效應顯現。隨著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以及監管對其業務規範性的加強,頭部公司在實際競爭中的優勢在不斷放大。從這個角度上說,隨著行業資源進一步向頭部整合,樂信業務的高增長還將延續。

三季度財報幾個「行業第一」的背後,可以看到樂信兩個結構性的變化:一是信貸業務越來越「輕」,基於技術而非金融的純助貸業務已佔半壁江山,二是新消費的布局繼續取得迅猛的發展,走出了第二增長曲線。

在信貸業務上,本季度樂信在分潤/輕資產模式下,三季度不承擔風險的To B科技收入6.14億,同比大增159%。新增交易額中,無風險、純科技服務模式的部分,佔比擴大至40%,進入10月以來,佔比已超過50%,佔比行業最高,顯示樂信的增長質量越來越優。

在新消費業務上,三季度樂信平臺訂單量8440萬筆,同比增長49.9%;樂卡等付費會員人數超270萬,會員服務收入超2760萬;今年以來,樂花卡為612萬商家帶去實際消費交易,全年累計促成交易額超496億。

從短期看,純助貸業務和新消費業務的投入增加,使公司利潤略有下滑。從這裡不難看出,樂信選擇了讓渡利潤,來換取更大的發展空間。當然,我們之所以不過多關注公司利潤變動還有另一個原因:從今年一季度開始,金融科技平臺普遍採取了新會計準則。新舊會計準則的變動,導致今年三季度的公司淨利潤也很難直接和去年同期做比較。

拉長周期看,樂信業務的變化對其價值影響巨大。一方面,無風險To B科技業務的崛起,能夠使極大降低業務的風險,使公司業務結構更健康。另一方面,隨著樂信新消費平臺戰略發力,疊加國家促進消費的政策利好,公司也將迎來自己的第二增長曲線,未來再造一個樂信也不是不可能。

總的來說,隨著頭部效應顯現,疊加公司業務結構的積極變化,樂信正在迎來一個發展的新周期。而樂信這份三季報只是一個開始。

新規目的在於規範市場,輕資本助貸模式更受認可

很多人因為小貸監管新規,所以給這個行業貼上「涼涼」的標籤了。在我看來,這多少有些誤判。

11月2日,在出臺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裡,核心有那麼幾條:

未來小貸公司在展開業務時原則上禁跨省開展業務;個人網貸餘額原則上不得超過30萬元;在單筆聯合貸款中,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

可見,新規並未有隻言片語說要打擊金融科技行業,而是要使其更加穩健、規範,防患於未然,這個政策更多是針對基於小貸牌照進行的聯合貸款業務。

考慮到監管層的政策往往具有連續性,我們還可以從更多出臺的政策上觀察監管對金融科技的態度。

其中,最直接的體現是,今年7月頒布施行的《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不僅肯定了助貸市場和機構作用,也鼓勵商業銀行以合作方式吸收新技術推動信貸行業變革與創新。

此外,不久前中國銀保監會下發的《關於促進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總體思路也是拓寬融資渠道,促進消費金融行業有序發展,踐行普惠金融。

由此可見,監管層對於金融科技行業的支持和規範的態度,始終是一以貫之的。根據單一文件,就簡單粗暴地斷定行業已經「涼涼」,未免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11月2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也顯示,已於近期通過螞蟻集團旗下兩家網絡小貸公司的各100億元額度ABS發行,以及受理三筆總計260億元ABS發行申請。這也進一步說明監管的用意在於規範行業發展,而非限制發展。

隨著行業新規出臺,聯合貸款模式受限,市場認為應該對螞蟻重新估值,這點沒有疑義。不過在悲觀情緒蔓延下,三季度財報數據不俗的信也科技、360數科等公司,估值同樣受到壓制,卻是有點殃及池魚了。

需要甄別的是,實際上,樂信、360數科等普遍採取的助貸模式和聯合貸款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聯合貸款模式下,信貸機構和銀行共同出資,此前信貸機構只需要出資1%,但新規發布後,信貸機構需要出資30%。對資本金要求的提升,限制了聯合貸業務規模的增長速度。

而樂信採取的助貸模式,資金來源是金融機構,並非聯合出資,助貸平臺是作為技術服務提供商的角色存在,為金融機構提供獲客、系統搭建、運營管理等服務。實際上,樂信、陸金所和360數科都對已經對外表示,它們基於小貸牌照的貸款量少於1%,從這個角度看,新規對助貸公司影響有限。

談及助貸模式中,今年的一個重要趨勢是,實力較強的助貸平臺開始提供不承擔風險的純科技助貸服務。這也是樂信、360數科等金融科技頭部公司科技業務迅速增長的重要原因。

金融機構對風險異常敏感,能接受助貸平臺不兜底,既意味著對合作平臺的信任,也意味著這是監管鼓勵的方向。這是討論小貸新規影響時必須要釐清的一個事實。

縱觀整體政策(年初網際網路貸款新規、最近的消金支持政策),主旨是將金融科技納入整體監管框架,比較認可的模式是純助貸模式,而這正是樂信的主要業務模式。交銀國際在年中的一篇報告中也提到:「料年底樂信輕資本模式貸款大幅增加,維持買入評級」。

合規頭部平臺將有更大空間

拉長周期看,行業新規對樂信等頭部公司也能產生積極影響。

首先,新規極大提高了資本金有限的小公司的進入門檻,可視為政策層面主導的供給側改革(疫情則是市場層面的供給側改革,使得缺乏競爭力的小公司出清,畢竟他們往往是「野蠻生長」),生存下來的頭部公司更加注重合規化,進而使行業更加淨化。

其次,由於金融行業有著很強的外部性,牽一髮而動全身,從監管的角度,希望適當規範螞蟻、騰訊等大型公司的業務規模和業務邊界,避免「大而不能倒」的場景出現。

與此同時,監管層也希望通過「共同構築茂盛的金融森林」來增強金融的普惠性(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所言)。因此,不論是政策層面還是市場層面,以樂信為代表的行業第二梯隊公司都將受益。

考慮到強監管下產業得以出清,頭部平臺的獲客成本會有明顯的降低,因為剩下的平臺就那幾家。同時,壞帳率也會下來,因為共債風險大大降低。隨著越來越多助貸機構接入徵信系統,用戶還款意願也會大幅提升。

從這個角度來說,政策的不確定性已逐漸消除,而在合規方面做好部署的平臺(不承擔風險的助貸模式,而非高槓桿的聯合貸模式),無疑會有更好的成長空間。

近日,美國知名股票分析媒體Motley Fool刊登專欄作者及投資人Lawrence Nga的分析文章指出,全球大部分投資者都非常熟悉螞蟻集團,但在該公司暫緩上市的情況下,想要掘金中國高速增長的金融科技行業,樂信便是最好的投資標的之一。

Motley Fool認為,當前樂信公司市值被嚴重低估,正是買入的好時機。

隨著新規出臺和螞蟻的重新估值,同行業的其它平臺難免受其影響。但如前所分析,樂信等第二梯隊的公司實際上是受益的,其各項運營數據亦在高速增長,樂信CEO肖文杰也表示,公司有信心完成疫情前給出的全年1700-1800億元交易額目標。交易額是營收和利潤的先導指標,有理由相信,樂信的業績將在未來幾個季度呈現爆發式增長。

此外,隨著供給側改革加快過剩產能出清,頭部平臺通過在規則下操作而消除外界疑慮,相信市場會給予樂信更加匹配的估值。

相關焦點

  • 樂信已經證明了自己!年底是時候選出這類標的
    行業龍頭上市前遭遇嚴格監管,其實對其他同行算是利好這其實可謂是不幸中之大幸,就是在螞蟻集團還沒有掛牌上市之時,收緊小貸公司等一系列監管呼之欲出,而且已經見效。這比讓它先上市流通交易捲入更多社會股東之後,再來事後監管要好,對整個社會都是好事,對這個行業更是好事。
  • 分期樂母公司樂信的「輕」字訣
    螞蟻IPO按下暫停鍵後,金融科技又走在了十字路口。11月24日,樂信發布了2020年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如何抓住這種新發展格局下的機會?樂信的做法是,通過線上線下的多業態融合,做深做透新消費業務贏得先發優勢。當前拉動樂信新消費戰略的「三駕馬車」:分期樂商城,主打消費金融服務;樂花卡,讓用戶在分期樂的自有場景外實現全場景的分期消費;會員消費平臺樂卡App,主要提供線上、線下包括吃喝玩樂、衣食住行在內的消費權益。從此次財報看,樂信新消費下的「三駕馬車」再次創下增勢新高。
  • 螞蟻暫緩上市:續集如何演繹?等待退款的打新機構重估螞蟻價值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螞蟻暫緩上市 續集如何演繹? 等待退款的打新機構重估螞蟻價值「昨日官方公布暫緩螞蟻集團上市後,我們團隊也在第一時間開會重新評估螞蟻金服的價值,論證並修正了我們的投資策略。」
  • 股神林志輝談螞蟻
    2 、再和金融科技賽道的上市公司比目前國內幾家主要的金融科技上市公司,包括趣店、樂信、360數科等。樂信目前市值14億美元,去年淨利23億人民幣;如果今年螞蟻全年的利潤達到400億人民幣,將是樂信去年淨利的20倍,但估值是樂信的接近214倍;360數科目前市值18億美元,去年淨利27億人民幣;如果今年螞蟻全年的利潤達到400億人民幣,將是360數科去年淨利的14倍,但估值約是360數科的166倍。
  • 注意,今天是你退出螞蟻戰配基金的最後機會
    今天下午,即12月22日15時,是5隻螞蟻戰配基金最後的退出期限。此前,由於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原本5隻以螞蟻集團上市為宣傳重點的創新未來基金,實現了另一種「創新」——開闢了專門的退出通道。從11月23日開始,投資者可以在一個月內,選擇退出之前買過的螞蟻戰配基金。
  • 曾光談螞蟻
    也就是說,各大商業銀行賺錢能力遠遠高於螞蟻,但市盈率卻遠遠低於螞蟻。有人說國有商業銀行靠政策紅利活著,螞蟻靠喝湯做到這個體量簡直就是奇蹟。問題是,如果現行政策一直不變,螞蟻接下來靠什麼扛起這麼高的估值?2、再和金融科技賽道的上市公司比目前國內幾家主要的金融科技上市公司,包括趣店、樂信、360數科等。
  • 樂信獲太盟投資集團3億美元可轉債融資
    9月11日,中國領先的金融科技企業樂信(NASDAQ:LX)宣布,已達成一筆3億美元私募可轉債融資協議,投資方為亞洲領先的私人股權投資管理集團太盟投資(PAG)。  此次可轉債為7年期,票面利率2%,轉股價為14美元/ADS,對應樂信過去30個交易日的平均價,有超過30%的溢價。
  • 螞蟻集團的英文致歉信 竟然有病句?
    11月3日晚,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公告,表示暫緩螞蟻集團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的上市計劃,隨後在當晚,螞蟻集團也發布公告,決定暫緩在香港聯交所H股的上市計劃。在螞蟻集團發布暫緩上市公告後,11月4日上午,螞蟻集團發布致投資者信,稱深感歉意為投資者帶來麻煩,承諾妥善處理好後續工作。
  • 世紀浪人:從螞蟻暫停上市,再論IPO信披的重要性
    投資者基本上都是根據IPO公司向交易所平臺提供的相關信息作為機構和個人投資的最主要依據之一,由此可見,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一、螞蟻申請A股上市信披回放 旗下擁有支付寶的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螞蟻集團」)正在申請科創板IPO,期間過程一路綠燈,大家都期望這個獨角獸能夠順利上市。
  • 樂信「換擋」:新消費的延伸與科技平臺的轉型
    來源:讀懂財經作者:楊飯11月24日,樂信發布了自己的三季報。從數據看,樂信表現不錯。三季度,樂信實現營收32億,經調整淨利潤4.43億。值得關注的是,樂信各項經營數據均保持著高速增長。樂信的新消費平臺具備商業化潛力,目前新消費平臺的創收方式是收取會員費,從結果上看,會員費的盈利模式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雖然新消費平臺發展比較早期,但三季度,樂信會員收入也實現了2760萬,著眼長期,待其新消費平臺發展成熟後,會員收入勢必能共享更多營收。從這個角度看,換擋新消費平臺的樂信,在未來大有可為。
  • 樂信:用新消費業務來穿越周期
    結構優化下的穩中求進 對於大部分行業來說,2020年都是難熬的,但對於頭部的金融科技企業來說,卻是磨練自身,尋找新的增長驅動力的好機會。 想要在今年取得一定成績,首先要做到的是「穩」。
  • 在螞蟻借唄額度關閉後,還能重新獲得額度嗎?
    螞蟻借唄額度關閉後切中了很多人的要害,畢竟,在自己需要錢用的時候,也不好意思開口向親戚朋友借。反而,願意借給你錢的是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支付寶,我們可以認為是馬雲借給你錢,這倒也是事實。在你有難的時候,無人伸出援助之手,相反是支付寶向你伸出援手,幫你解決掉燃眉之急。
  • 螞蟻事件,再次爆炸!
    二  最近螞蟻又爆了。  前幾天,大家聽說螞蟻的大樓裡爆發了「財富與自由」的歡呼聲。然而短短幾天,擁有股權激勵的螞蟻集團「丁工」就經歷了山地車般的大起大落。  當然,實際上螞蟻集團員工的鴨子並沒有飛走,而是享受了過節的日子,所以不得不大概率的推回去。  他們的豪車計劃可能要推遲至少半年。  三  其實最近吃虧的不是螞蟻員工,可能是螞蟻背後的幾十個戰略投資機構。  財新編制的這個榜單,最近被爆了。
  • 重新審視我思故我在
    終於2020年的年初,一系列的事情出現,網絡上是風起雲湧,輿論導向隨波逐流,終究消失在3月1號,讓我重新審視了這句話,我思故我在,作為一個人,要對事物有自己的思考與判斷,而不是盲目跟風,被別人當槍使。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多的數不勝數,尤其是今年開始,幾乎每天都會發生這樣的事,堪稱魔幻。
  • 胡祖六「賤賣」螞蟻集團股權疑點重重!投資100萬元年化收益僅...
    04胡祖六「賤賣」螞蟻股權疑點重重是否低價轉讓給關聯方?綜合各方意見和產品材料,投資者和春華資本雙方爭議的核心焦點集中在於:是否在投資者不知情的情況下低價轉讓了投資螞蟻集團的股權。2017年9月底,信託公司報告稱,螞蟻集團投資的退出策略:「公司擬登陸 A 股資本市場,計劃繼續持有至公司完成 A 股 IPO 後從二級市場退出 」。
  • 樂信Q3營收32億 樂信財富迎來一周年慶
    11月18日,金融科技企業樂信(NASDAQ:LX)發布2019年3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數據顯示,樂信營收達32億(人民幣,下同),自上市以來連續八個季度呈現雙位數增長。同月,樂信旗下高淨值人群財富管理品牌樂信財富宣告迎來成立一周年慶。
  • 金融界帶你一文讀懂分期電商第一股樂信集團
    樂信表示它提供兩種信貸服務:分期購物貸款(installment purchase loan)和個人分期貸款(personal installment loan)。前者類似於京東白條和螞蟻花唄;後者無指定用途,有可能被認定為"現金貸"。
  • 後浪們怎麼投資:從TikTok Trader到「螞蟻投資人」
    Robinhood有過兩次嚴重的合規事件:槓桿事件和存款事件。槓桿事件起源於Robinhood的保證金功能,一個用戶在Reddit發帖稱其發現Robinhood的交易設置導致其使用槓桿賣出的看漲期權(Covered Call)收到的期權費會直接變成帳戶餘額,於是他不斷套利將2000美元無風險滾到了50000+美元。此事件後來引發巨大風波導致在國會召開聽證會。
  • 行業分化顯著,樂信(LX.O)為何一枝獨秀?
    樂信於今年年初啟動新消費平臺戰略,表示將圍繞「95」、「00」後等未來主流消費群體,從場景、金融和權益三大方向展開布局。而在這一戰略背景下,三季度用戶規模站上了新臺階。而趣店在退出校園後,重點在現金貸業務,雖然嘗試過汽車分期、在線教育等場景無果後,再到啟動開放平臺戰略,向機構輸出技術和流量能力。而樂信的獨特之處在於,以分期電商業務起家,並作為國內該領域的開創者,以此為基礎向多元金融業務延伸,可以說分期電商算是其根基業務,擁有天然的場景優勢,今年啟動新消費平臺戰略,聚焦在高成長的年輕群體,以鎖定潛在的優質資產,可以說是順理成章。
  • 金融科技存量精細運營時代:360數科、信也科技、樂信的復借率
    除了螞蟻集團、京東數科這樣的巨無霸之外,行業內如樂信、360數科、信也科技也都是佼佼者。本文梳理了這三家公司近年來財報數據,希望全行業能更清晰地了解金融科技的全貌:金融科技不僅僅只是圈用戶,放貸款,更是憑藉產品創新、還有服務實實在在的信貸需求,以創新模式,成為金融業變革中強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