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稅後月薪25000元,屬於什麼水平的收入?
在上海,稅後月薪25000元,應該屬於中上等收入水平。特地查了一下上海近幾年的平均工資:2015年月均5939元,2016年月均6504元,2017年月均7132元,2018年月均7832元,2019年月均8211元。雖然2020年的數據還無從得知,但是大體應該還是比較可觀的。
有句話說得比較實在:掙得多,花的多。的確,這個工資水平並不是一概而論的。
一、一二線城市高消費水平,25000元底氣不足
每次談到北上廣,人們就會像過電影似的畫面中在腦海裡一閃而過,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成了這些一線城市的標籤。現代人們生活壓力真的很大,假如說是一個人單槍匹馬闖上海,能奮鬥到這個工資水平,也實屬不易了。
如果還背負房貸或是車貸,就算一樣一樣來,再加上日常開銷,也是緊巴巴的了。這時候最害怕的就是家裡有個啥事兒,或者要請客吃飯了,預算難免要緊持一些。工資水平顯示一個人職位的高低,位置擺在那裡了,標準再降下來也就難了。所以經常聽到有人提起誰誰誰年薪幾十萬的時候,都心生敬佩。可殊不知光鮮亮麗的背後,也是柴米油鹽啊。
二、一般人很難達到的工資水平
月薪達到25000的人,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職位呢?最起碼應該是部門經理級別,或者管理者了。一個公司一個部門,經理只有一個,更多的還是普通員工吧,所以這是靠時間靠實力靠努力得來的。而作為普通職工呢,應該還是相對平均的薪資。這個主要是想表達社會工作中,人均收入的差距,貧富差距,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不是一線城市所有的人月薪都在25000元,這是需要正視的問題。
三、這是激勵年輕人努力拼搏為之奮鬥
誰不想擁有一份高薪工作呢?有了高薪收入,就可以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同時也能給自己和家人提高生活質量。這大概就是為什麼這麼,會有很多人都要爭相去大城市發展的原因。除了高薪,更多的是可以在眾多領域找到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價值,完成自己的夢想。這是一個小縣城所不能滿足的。一線城市,起點高,平臺大,見識廣,可以給年輕人更多的機會。
四、收入與付出是成正比的
一個人付出多少就會得到多少,衡量這一標準的就是工資。一個企業管理者,除了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之外,還要兼顧企業大局,甚至員工的一些情況都要注意,這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所以說,有多大的能力就幹多大的事,只有先付出了,才能有所回報。這也是謎桔希望人們可以透過工資看到本質,與其仰慕那樣的人,不如自己就成為那樣的人,讓更多的人去羨慕吧!
最後、想一想如果不是在上海,而是在自己的家鄉就可以有一份不錯的收入,你會怎麼選擇呢?其實,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把自己喜歡的工作做到極致,就算無所謂高工資,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吧。當代社會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如何平衡收入與支出的關係,或許真的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薪資水平就是生活水平,你追求什麼樣的人生,就得朝著適合自己的那份工作努力吧!
謎桔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發現沒有備註必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