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行,巡撫扳倒總督,康熙譽為「天下第一清官」

2020-12-23 蔡駟問好

「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釐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這句名言出自張伯行撰寫的《禁止饋送檄》。這篇檄文的「發表」形式也很特別,是他任福建巡撫時,為拒絕送禮者,特地撰寫此文,並張貼於居所院門及巡撫衙門。頂天立地的漢子,被康熙譽為「天下第一清官」。張伯行清廉正直,但也命運多舛,傳奇的是仕途坎坷之中,卻得到了天子康熙本人的親自舉薦。

清廉正直的官員,老百姓的最愛,但也有人仇恨,那就是擋住了貪官汙吏們的財路。張伯行秉性耿直,從不巴結上司,對腐敗風氣深惡痛絕,他說:「我為官,誓不取民一錢!」他又疾惡如仇,從不與貪官汙吏為伍,而且敢於抵制上司的橫徵暴斂。在任內,他還盡力革除地方弊病,整頓吏治。正因如此,他受到兩江總督噶禮一伙人的嫉恨。並上演了著名的督撫互參案,最終在康熙幾經權衡,決定革去噶禮的官職,張伯行留任,以巡撫扳倒總督結局。但案件審理錯綜複雜,事件發展公開的場景就很激烈。

當時,因科場舞弊案和督撫互參案糾纏在一起,一時間難以解決,於是江蘇全境涉案的督、撫、司、道、府、縣等官員滯留揚州。戲劇性的一幕就發生在揚州會審期間,噶禮和張伯行在堂內爭吵互不相讓,當兩人走出公門後仍然爭論不休,竟然一下子廝打起來,「噶軀雄壯,張亦魁梧,噶不能勝,被張公踢到亂滾」,堂堂封疆大吏竟與市井之徒一般。

清朝康熙五十年二月的一天,揚州城上千百姓到會館門前,來為一位回京接受審查的官員送行,哭聲震動了全城,而這位被送行的官員就是張伯行,當時任江蘇巡撫,因為牽涉到一樁科場案,要回京接受審查。百姓們知道張伯行清廉不貪,從來不接受任何禮物,便用水果蔬菜相送。張伯行依然婉言謝絕,百姓們哭道:「公在任,止飲江南一杯水;今將去,無卻子民一點心!」後來案件經過反覆調查,總算真相大白,還張伯行清白之身。

天子賞識,是康熙帝南巡到達江蘇時發生的事情。在康熙帝南巡前一年,張伯行被任命為江蘇按察使,這是巡撫的屬下。按照當時的官場舊例,新任的官員要給巡撫、總督等上司送禮,以示尊敬,同時請求日後關照提拔。但張伯行卻說:「我為官,誓不取民一錢,安能辦此!」於是拒絕送禮,不按套路出牌,得罪了總督和巡撫,並受到他們的排擠。康熙帝在南巡前已諭令總督和巡撫舉薦賢能的官員。

康熙四十六年正月,康熙帝在江蘇拿到舉薦的名單,他沒有看到已聞名朝野的張伯行,就對總督、巡撫申斥道:「朕聽說張伯行居官清廉,是個難得的國家棟梁之材,你們卻不舉薦!」說完,他又轉向張伯行說:「朕很了解你,他們不舉薦你,朕舉薦你。將來你要居官而善,做出些政績來,天下人就會知道朕是明君,善識英才;如果你貪贓枉法,天下人便會笑朕不識善惡。」

張伯行沒有辜負皇上對他的信任,用終身清廉的官場生涯,踐行了自己堅定的信念,回報皇上的那份知遇之恩,留給後人的是其「天下清官第一」的美名。雍正皇帝即位後,對張伯行也很敬重,稱他是「禮樂名臣」,很多國家大事都聽從他的建議。雍正元年,張伯行升任禮部尚書,兩年後,一代清官張伯行病逝,享年73歲。雍正皇帝贈他諡號「清恪」,取為官清正、恪勤供職的意思。(文/蔡駟 ) (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康熙稱他為「天下第一清官」,一生廉潔名垂青史!
    自封建社會迄今,民間對好官的稱呼,皆稱為清官,也就是俗語說的「青天大老爺」。我國歷史上,曾湧現出一大批敢於為民請命,剛正不阿,清正廉潔、勤政愛民的直臣廉吏,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就有這樣一位「不取民一錢」的清官廉吏,不僅百姓歌頌之,皇帝也稱之為「天下清官第一」。
  • 立言存道 一代清官張伯行與《唐宋八大家文鈔》
    清朝,有一位享有「天下清官第一」之美譽的官員,他就是張伯行,那麼張伯行與唐宋八大家有什麼關係呢?在張伯行諸多的清廉之舉中,他甫就任江蘇巡撫時公布的一篇禁止官員之間相互贈禮的「檄文」備受時人與後人稱道,其文不長,但堅定有力:「一黍一銖,皆民脂膏,寬一分,民受一分之賜;要一文,身即受一文之汙。雖曰交際之常,於禮不廢,試思儀文之具,此物何來?
  • 康熙鐵了心庇護的巨貪噶禮,到底是什麼來頭?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親徵噶爾丹,噶禮當時在左都御史于成龍麾下,負責督運大軍糧草,由於他圓滿地完成運糧任務,得到康熙嘉獎,從此深得康熙信任,官運亨通,三年後被任命為山西巡撫。成為封疆大吏後,噶禮縱吏虐民,貪贓納賄,陷害忠良,胡作非為,「通省錢糧加火耗十之二」,僅這一項他就非法獲利四十餘萬兩白銀。
  • 市井無賴中舉人,總督「沒有」舞弊為何被殺?康熙:我覺得你該死
    事情很快就鬧到了康熙皇帝那裡,康熙下令將兩位主考官停職查辦,讓戶部尚書張鵬翮去揚州查案,因為張鵬翮此人為官清廉,而且以前擔任過兩江總督,辦理過不少大案要案,有著豐富的辦案經驗。張鵬翮到了揚州,立刻開始審訊兩位有作弊嫌疑的考生,還沒等用刑兩個人就招了,程光奎說他是私自夾帶考題進了考場,只不過隱藏得比較好沒被發現。
  • 歷史見解:康熙五十年的驚天科考舞弊案:康熙使洪荒之力也無法
    牉峠易楇浼惵褒餵嚤揣扺罒懎迠繥樓陙噅行忖釗錟搕劋瘛憫緉枋蕅瞇黕鬹蜨芒貨猤商笛焯皰磁瘂洝五瑽蔸醥齪潓誋但他卻不知道有一些人已經給康熙皇帝上奏章了,這些人是江南巡撫張伯行和蘇州織造李煦。麾逩煌踃理遞窶釢寉製闢抬軟垟胝狑罅輮竎誘詚皇禟鼆爖姎舡簕蹴尞髜歁質訣碿炻墣磯薏圍梧覨蟖蓲郶殱汵屔鈫勢張伯行身為江南巡撫,把這件事如實上報給皇帝,責無旁貸。
  • 他44歲入仕途,一生清廉,被康熙皇帝贊為「清官第一」
    而于成龍作為以漢人,被史上譽為清朝第一清官,收到百姓們的愛戴。于成龍,清初重臣,江西人。于成龍在崇禎十二年參加科舉考試,而于成龍發現有考生賄賂考官,徇私舞弊,于成龍大鬧考場,在試卷上痛罵考官考生。結果並沒有中榜,只是落得一個副榜貢生,于成龍參加完會試就家鄉照顧家人了。
  • 巡撫「鬥贏」康熙,靠的是什麼
    清代湖南巡撫陳璸,曾遭遇更為嚴重的問題——被皇帝用有色眼鏡瞧了。 那麼,康熙對陳璸的成見是如何形成的?問題出在「火耗」上。 火耗(指碎銀熔化重鑄為銀錠時的折耗)的性質等同於附加稅。康熙年間對火耗的加徵額度沒做硬性規定,每兩少則二三錢,多則四五錢,除彌補損耗外,多出部分就入了地方官私囊。
  • 清朝總督權力比巡撫大嗎?如果駐地同城則未必
    總督如果不加兵部尚書銜的話,是正二品,加銜的話是從一品。而巡撫(不包括山東巡撫)不加兵部侍郎銜,是從二品,加了銜是從一品。除了四川總督,其他總督都管著至少兩個省。比如兩江總督就管江蘇、安徽、江西三省,閩浙總督管福建、浙江兩省,兩廣總督管廣西、廣西。巡撫呢?只能管一個省(山東巡撫只管山東,但和總督平級)。看上去,自然就是總督權力比巡撫大了。
  • 廉吏于成龍:被康熙稱為「清官第一」,去世時南京人民為之巷哭
    在中央一套播出的歷史劇《于成龍》獲得了廣泛好評,大有成為經典古裝劇的潛力,劇中主人公于成龍愛民如子、心繫百姓,又清正廉潔、兩袖清風,儼然是新時代清官能吏的代表。其實,很多年前,《成龍一代清官》、《成龍清官》等作品就已經出版。
  • 被康熙稱為天下第一廉吏,竟然兩次落榜,終年不知肉味
    與清官海瑞相比,可能對于成龍就不太熟悉,于成龍是清初名臣,循吏,什麼是循吏?就是奉公守法的官吏,他不光奉公守法,還很清廉,被康熙稱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 于成龍拋妻別子隻身先去了廣西羅城當個小縣令,剛開始的時候這裡很荒涼,也沒有幾戶人家,縣衙殘破以至於跑到關帝廟住宿,後來經過于成龍的精心治理羅城出現了安居樂業的新氣象,由於政績非常不錯,就被廣西巡撫薦為「卓異」,提拔為合州的知州,在合州幹了差不多兩年時間又因為政績卓著升任為湖廣黃州同知,後又擔任知府,因為政績卓著在此被舉為「卓異」。
  • 總督、提督、巡撫,誰的地位更高?權力更大呢?
    在清朝相關的影視劇中,總督、提督、巡撫是比較常見的三個官職,並且,在很多人看來,總督、提督、巡撫都是封疆大吏。按照介紹,提督,全稱為提督軍務總兵官,為武職官名,負責統轄一省陸路或水路官兵。而就總督來說,《清史稿·職官志三》中記載:「總督。從一品。掌釐治軍民,綜制文武,察舉官吏,修飭封疆。」
  • 清朝一清官,死後家裡就留了8兩銀子,為何康熙還要罵他可恥?
    這種情況造成了古時候的很多官員都貪汙腐敗,魚肉百姓,強徵暴斂老百姓的財產,本本分分的清官則成為了稀有之人。提及古代清官,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主要是兩位,一位在大宋王朝擔任要職的包拯,一位在大明王朝擔任要員的海瑞。
  • 大清相國陳廷敬,為什麼被康熙皇帝稱為完人?
    陳廷敬為官53年,曾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工、戶、吏、刑四部尚書,以及文淵閣大學士,主持編纂了《康熙字典》。陳廷敬這「四部尚書」,堪比曾國藩的「五部侍郎」,也是一位政治上的全能人才。王躍文曾這樣讚揚他:清官多酷,陳廷敬是清官,卻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陳廷敬是好官,卻精明強幹;能官多專,陳廷敬是能官,卻從善如流;德官多懦,陳廷敬是德官,卻不乏鐵腕。
  • 清代陝甘總督歷經一百四十多任,有兩人威名天下
    陝甘總督除了掌管軍務、政務,還兼任巡撫的職位。這在全國其他地方是不多見的。清朝前期,在九大總督當中,陝甘總督這一職位比閩浙總督的地位還要低一截。後來隨著太平天國後湘軍將領在朝野的勢力增強,才水漲船高。從左宗棠開始,陝甘總督的地位,僅次於直隸總督和兩江總督,上升為前三。康熙五年(1666年),陝甘總督改名山陝總督,轄晉、陝、甘三省,衙門署繼續設在西安府。
  • 左宗棠擔任過的浙江巡撫、陝甘總督等,究竟是多大的官?
    左宗棠字季高,是湖南湘陰人,他與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等人一併被視作晚清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晚清的「中興之臣」。
  • 鰲拜號稱滿洲第一勇士 為何輕而易舉就被康熙扳倒
    《向天再借五百年》的走紅,在很大程度上得歸功於大型歷史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這部由陳家林、劉大印執導,陳道明、斯琴高娃、茹萍等主演的電視劇,取得了收視率和口碑的雙豐收,還於2011年在中國電視劇產業二十年群英盛典上獲得「百部優秀電視劇」獎。《康熙王朝》濃墨重彩地描寫了康熙皇帝充滿傳奇的一生。他繼承皇位時,年僅8歲。
  • 清朝八大總督 都是哪八大總督位於何方
    在設置光緒年間東三省總督之前,清朝主要有八大總督。 清朝八大總督指直隸總督、兩江總督、閩浙總督、兩湖(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兩廣總督、雲貴總督。 清朝雲貴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雲南、貴州兩地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駐地曲靖、安順、雲南府,總管今雲南、貴州兩省之地,這是清朝的大西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