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正值2020高考季,為了使考生及家長及時了解天津工業大學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及辦學成效,我校招生辦公室特別推出「優勢專業介紹」系列報導,敬請關注。本期介紹生命科學學院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
學院介紹
為了適應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健康中國2030」的建設需求,順應國家的科技發展戰略,滿足大健康產業的發展需要,學校2018年成立了生命科學學院。
學院建立了隸屬於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天津市光電檢測技術與系統重點實驗室、天津市智能信息處理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的生物醫學工程實驗中心,並在此實驗中心的基礎上建立了天津市醫學電子診療技術工程中心,擁有種類齊全、實驗平臺先進的實驗設備和裝置。同時,分別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天津工程技術研究院、天津市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怡和嘉業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天津醫科大學、天津市代謝病醫院、天津市胸科醫院、天津南開醫院等企事業和科研院所共建了人才聯合培養實踐基地,對促進人才的校企聯合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高水平的實驗室和產學研實踐基地,為開展科研工作和培養高水平人才提供了平臺支撐和保障。
本學院設有生物醫學工程和智能醫學工程兩個本科專業,擁有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電子信息類別(醫學電子信息工程)碩士領域。學院致力於開展醫療電子診療技術,醫學信號處理與儀器,柔性電路與智能可穿戴服裝及裝置,醫療信息大數據的採集、分析和診療的一體化智能技術,醫學成像與圖像處理技術與裝置,腦科學與腦認知,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學院在本科教學上施行興趣小組導師制,為本科生配有專業指導教師,進行在校期間職業規劃、專業知識輔導等。學院重視開展對外交流,積極推動與美國、加拿大等國外著名高校、研究機構的交流與合作。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韓國全北大學和日本靜岡大學等有著長期穩定的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
生命科學是21世紀的帶頭學科之一,也是天津工業大學目前要發展的重點學科之一。學院將緊密結合天津工業大學現有的研究基礎和人才培養優勢,探索生命科學創新與產學研合作的新模式,使我校成為培養具有學校特色的生命科學人才高地。全院師生將團結一致,努力工作,全力建設科技創新體系,走醫工理多學科交叉、產學研相結合、軍民共建的發展道路,為將我院逐步建設成為一流的生命科學學院不斷奮鬥。
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
生物醫學工程是理、工、醫相結合的交叉專業,基於電子信息技術從工程角度研究人體的結構、功能及其相互關係,揭示生命現象,為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提供工程技術手段。本專業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良好的人文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具備光電信號檢測、圖像處理、醫學電子儀器設計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工程能力,且能夠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需要,以醫學信號檢測與處理為特色,能在電子信息領域、生命科學領域、醫療設備及電子產品領域、網際網路及信息技術領域、以及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等從事教育、科研、技術開發、工程和項目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學制及學位:
本專業學制四年,學生畢業後可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核心課程:
生物醫學電子學、醫學儀器原理與設計、傳感器與醫學工程、醫學成像技術、工程光學、數位訊號處理等。
專業特色:
針對新興產業發展與未來技術人才的新要求,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結合學校紡織「雙一流」學科優勢,以可穿戴生理信號檢測與儀器、醫學信息處理為主要特色方向,採取教研結合的方式,探索本專業教育新模式。在課程體系和授課內容方面,以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以產學研結合為基礎,開展課程改革。建立包括人體解剖學、生理學、C語言程序設計等課程在內的基礎知識課程群;生物醫學電子學、電路理論、傳感器與醫學工程、醫學儀器原理設計、生物醫學信號處理等課程在內的工程技術課程群;以及包括生理信號檢測設計與創新實踐、醫學信號處理應用、生物醫學工程綜合實踐在內的創新實踐課程群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教學團隊實施 「BME U+」合作導師計劃,實行1對3的個人導師制模式。自本科生大一入學1個月內向其介紹本專業老師情況,第一時間建立專業老師和同學的密切聯繫,幫助學生在各個環節明確學習目標,把握方向,提升興趣。經「BME U+」模式培養的學生多次在國內外科技競賽中榮獲佳績。
「BME U+」合作導師計劃培養體系
學院科研平臺及成果
科研平臺:
學院擁有隸屬於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天津市光電檢測技術與系統重點實驗室、天津市智能信息處理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的生物醫學工程實驗中心。該中心建立了天津市醫學電子診療技術工程中心,擁有設置齊全、實驗平臺先進的實驗設備和裝置。同時,分別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天津工程技術研究院、天津市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怡和嘉業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天津醫科大學、天津市代謝病醫院、天津市胸科醫院、天津南開醫院等企事業和科研院所共建了人才聯合培養實踐基地,對促進人才的校企聯合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高水平的實驗室和產學研實踐基地,為開展科研工作和培養高水平人才提供了平臺支撐和保障。
學院主要科研平臺
科研成果:
生命科學學院教師緊緊圍繞國家、天津市重大需求和學科創新開展科學研究,按照學科發展規劃凝鍊學科方向,調整隊伍結構,合理構建學術梯隊,增強整體承擔大型科研項目的能力,努力在醫療電子診療技術、醫學信號處理與儀器、柔性電路與智能可穿戴服裝及裝置、醫學成像與圖像處理技術與裝置、腦科學與腦認知、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研究方向上形成特色。同時,學院積極開展對外交流,推動與美國、加拿大等國內外著名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的交流與合作。
單通道聽診心電設備:
該設備已經實現心電、心音數據的同步採集、存儲;
可通過WIFI、藍牙、4G等多種方式遠程監控;
已通過國家級醫療器械質量檢測。
腸內營養泵:
該設備在業界體積最小,重量最輕;
流速控制精確度高達95%;
堵塞及氣泡檢測準確率100%;
通過WIFI、藍牙進行遠程監控;
可使用移動電源供電。
藍牙/4G血壓計:
該設備可藍牙通訊,擺脫了線材束縛;
10-35C°自動溫度補償,適用於各種氣候;
記憶容量大,手機管理多平臺支持;
雲端存儲,外觀時尚,可多用戶共享。
可穿戴生物信號檢測系統
電阻抗醫學成像系統
分子螢光斷層層析成像系統及小鼠腫瘤檢測應用
基於電阻抗成像的手勢識別系統
新型肺炎疫情期間,學院師生利用專業特長,基於「天津工業大學——胸科醫院深呼吸聯合實驗室」已有的研究基礎,為抗疫一線提供體溫監測系統和可攜式殺毒包,共克時艱,為防疫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正是「健康中國」背景下新工科產學研用協同發展的結果,也是本專業「三全育人」人才培養目標的體現。
媒體報導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師生抗「疫」成果
師資隊伍
學院有一支高水平的專兼職師資隊伍。學院師資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佔90%以上,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教師佔70%,高級職稱教師佔45%。本學院有天津市教學名師、天津市學科領軍人才、天津市「131」第一層次人才、第二層次人才和第三層次人才、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天津市青年後備人才等具有人才稱號的教師17名,有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團隊、天津市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和天津市高校創新團隊。
優秀教師介紹:
王金海,博士,教授,天津市教學名師,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帶頭人。2007年畢業於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物理電子學專業,獲博士學位;2005年,受天津市政府派遣,以高級榮譽研究員身份,完成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工程學院電子與計算機系訪問研究。現任天津工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兼校電子信息學科學術委員會委員、天津市醫療電子診療技術工程中心副主任、天津市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會副會長、天津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天津市機器人學會理事、全國電子設計競賽天津賽區組委會委員和專家組成員。
研究方向為信息檢測與智能處理、可穿戴醫學電子診療技術與儀器。主持或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天津市科技支撐項目1項,主持完成天津市應用基礎及前沿技術研究計劃項目1項,獲得國家專利4項,獲得天津市科技進步成果三等獎1項。多次參加SPIE等國際學術會議,在國際、國內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其中SCI或EI檢索20餘篇。多年來科研成果反哺教學,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得中國紡織總會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天津市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
實驗實踐與學生獲獎
實驗與實踐:
學院非常重視學生的實習實踐,課程設置中既包括金工實習、電工電子實踐、電子系統設計與創新實踐、單片機設計專題實踐、基礎醫學實踐、生理信號檢測設計與創新實踐、生物醫學工程綜合實踐等獨立實踐性教學環節,也包括電路理論、電子技術基礎、信號與系統、生物醫學信號處理、C語言程序設計、醫學儀器原理與設計、傳感器與醫學工程、生物醫學電子學、醫用光學、醫學成像技術等主要專業實驗環節。學生在學習課程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多次在國家級、省市級電子科技競賽中斬獲獎項,取得佳績。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主要教學實驗平臺
學生在實驗室進行實踐活動
學生在聯合培養基地參觀和實踐
學生獲獎:
在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學生多次在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大學生單片機應用設計競賽、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大學生物聯網創新與工程應用設計競賽、大學生生物醫學工程創新設計競賽等省部級科技競賽以及美國數學建模競賽、全國數學建模競賽、全國數學競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天津市物理競賽等賽事中取得優異成績。
生物醫學工程學生競賽作品受到多家媒體報導
升學就業
目前國內生物醫學工程領域人才缺口巨大,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畢業生可以在國家機關、醫院、國防、科研機構、學校、醫療電子器械、電子信息等企事業單位從事電子信息、醫療器械、智慧醫療、遠程醫療、生命健康、醫療衛生產品的設計、研發和管理工作。
近三年來,生醫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8%以上,選擇讀研深造46人,2020年有15人被國內外知名大學錄取為碩士研究生。我院多名畢業生在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久心醫療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等醫療器械公司、醫療器械檢測所、伊利集團、大型醫院的設備中心等從事研究、開發及管理等工作。
國內外主要就業企業
企業到學院進行招聘宣講
學生積極參加企業宣講會
教師寄語
生命科學學院的成立,標誌著天津工業大學又一個致力於國家重點戰略目標發展的學院誕生,更意味著天津工業大學在醫學工程等生命科學前沿領域開啟了新的篇章。
我校先後設立了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電子信息領域醫學電子信息工程碩士方向、生物醫學工程和智能醫學工程本科專業。該學科專業應用電子信息、光學、計算機、人工智慧等工程技術解決生命科學和醫學工程前沿科學、技術和工程問題,主要研究方向是以柔性電路與可穿戴醫學儀器設計為核心,開展醫學信號處理與儀器、柔性電路與智能可穿戴服裝及裝置、醫學成像與圖像處理技術與裝置、腦科學與腦認知、醫療智能診斷和醫療大數據分析和處理等方向的研究。擁有隸屬於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天津市光電檢測技術與系統重點實驗室、天津市智能信息處理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的生物醫學工程實驗中心,擁有天津市醫學電子診療技術工程中心。學院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天津工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既緣於天津工業大學特色交叉學科發展的戰略定位,同時也致力於滿足國家和區域經濟建設人才需求。學院將通過與天津乃至全國醫療電子器械、電子與通信等企業和地方醫院的合作,發展我院的教學實踐基地。在實踐基地中實施與應用我院的最新研究理論與科研成果,為國家的醫療事業改革與發展做出貢獻。
在此我真誠地呼籲莘莘學子,本著「嚴謹、嚴格、求實、求是」的我校校訓,加盟生物醫學工程和智能醫學工程專業,來天津工業大學深造;也期盼有志於從事醫療電子儀器、醫療大數據分析與處理研究的青年才俊,不斷探索醫學工程和生命科學領域奧秘,在天津工業大學實現自己的科學夢想。
2020-6-1
於天津工業大學
專業諮詢
THE
END
圖文來源 / 「天津工業大學招生辦公室」公眾號
排版 / 陳雨璇
頂圖 / 王燁
底圖 / 盧宏達
審核 / 石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