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方知娘艱辛,養女方知謝娘恩。
俗話說:生兒容易養兒難。對於寶媽們來說,生孩子不容易,養孩子更不容易。
孩子剛出生不久,就會經常出現哭鬧不休的情況,這個時候往往最考驗寶媽們的耐心了,很多新手寶媽在面臨孩子哭時,都會手足無措。
其實寶寶哭鬧也是有一定原因的,有可能是肚子餓了,或者是想睡覺,也有可能是尿布溼了感到不舒服。
如果你家孩子經常會出現哭鬧的現象,很可能屬於這五種情況,新手父母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做出精準判斷哦~
第一種情況:寶寶是否餓了?
由於寶寶年齡小,又不具備言語表達能力,所以在肚子感到餓時,只能用哭鬧來取代餓的特徵。
所以寶寶在哭鬧時,寶媽第一時間要檢查一下寶寶是否餓了,可以把身邊的奶瓶遞給寶寶試一下,如果寶寶馬上開始喝奶,就說明寶寶是真的餓了。
但是建議寶媽們不要強迫寶寶去喝奶,以免嗆到寶寶。
第二種情況:寶寶是否排洩了?
很多時候寶寶會哭鬧,都和大小便有關係,寶寶不管是尿床也好,或者是排大便,都會蹭到衣服上。
寶寶的皮膚與衣服上的尿液或者是便體接觸,就會感到極度不舒服,娃也會馬上哭鬧起來。
建議寶媽們要經常檢查寶寶是否存在排洩情況,如果發現及時清理,讓寶寶的衣服保持乾淨舒適,這樣才能有效地減少寶寶哭鬧。
第三種情況:寶寶是否缺乏安全感?
寶寶,出生後,剛睜開眼睛的一瞬間,只對自己的媽媽比較熟悉,而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
寶寶心理上會極度缺乏安全感,就會以哭鬧的形式,來緩解這種緊張感。
建議寶媽們要多陪陪寶寶,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寶寶哭鬧就會得到改善。
第四種情況:寶寶是否感覺太難受?
其實剛出生的寶寶最委屈,就拿穿衣服這件事情來說,很多寶媽並不了解,到底要給孩子穿多少才是最合適的。
如果孩子衣服穿得少感到冷了,或者是太熱了,自己又沒有說話的能力,所以只能通過哭鬧的形式來告訴寶媽。
這就需要寶媽及時調整寶寶的服裝,穿多穿少根據當下的溫度,環境來決定,可以摸寶寶的後頸部,來判斷冷熱,而不是讓孩子感到難受,比較有束縛感。
第五種情況:寶寶是否身體不舒服?
大多數寶寶哭鬧,可能是因為自身的身體情況出現了問題,有些孩子可能存在胃脹氣而感到不舒服。
建議寶媽在餵奶的前一個小時或者是餵奶後的兩個小時,去輕輕的用手按壓寶寶的腹部。
如果寶寶的肚子很軟,說明沒有脹氣,如果寶寶的肚子用手敲會有膨脹感,那麼寶寶可能存在腸脹氣的現象。
這時建議寶媽適當的去按摩寶寶腹部,緩解寶寶的不適感,寶寶也會因此停止哭鬧。
如果有效的減少寶寶哭鬧?
給予更多的陪伴
據相關數據統計,寶寶出生後3-6個月,就會開始產生分離焦慮的心理,寶媽不在身邊,就會哭鬧不止。
剛出生沒多久的寶寶,最需要的就是寶媽的關懷與陪伴,建議寶媽們放下手中的電子產品,少看一些電視劇,少出去聚會。
多花些時間來多陪陪孩子,讓孩子建立更多的安全感與信任感。
只有給孩子的陪伴足夠多,才能從根本上減少寶寶哭鬧的次數,有助於孩子積極樂觀的成長。
營造溫馨氛圍
幼小的寶寶在感官上都很敏感,,比如眼睛看到周圍的陌生環境會感到不安,或者是家裡的燈光太暗,讓寶寶心理上出現恐懼感。
建議寶媽把家裡的氛圍營造的溫馨一點,只有好的環境,才能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哭鬧自然就會減少啦~
保持衣物整潔乾淨
據報告顯示,99.1%的衣物存在細菌汙染問題,將近一半的嬰兒衣物細菌汙染嚴重,衣物上的細菌已經成為危害寶寶健康的頭號殺手。
寶寶每次大小便,如果寶媽不及時去處理,就會導致寶寶感到不舒服,同時還會滋生細菌。
建議寶媽們要保持寶寶平時的衣物整潔乾淨,這樣才會減少寶寶因為哭鬧,防止細菌滋生傷害寶寶的皮膚。
歡迎討論
你家寶寶會經常哭鬧不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