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官宣搞選秀節目引熱議,雖出道即巔峰但男女混團仍普遍不看好
近幾年,各種真人秀節目層出不窮,尤其以「海選」「全民娛樂」「民間造星」為主要特徵的「表演選秀真人秀」成為最大贏家。許多新面孔通過選秀節目出道加入娛樂圈名利雙收,比如《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創造營》、《青春有你》、《明日之子》……這些節目都是採用競選的方式選拔有特點有才華的新人,經過包裝調教組團出道。
平民選秀節目只要具有一定「表演」能力的人都可以參與,按照競賽規則展示才藝,專家和觀眾或網友投票進行淘汰和選拔,最後的優勝者就有成為明星的機會。正因為參加選手的門檻相對較低,製作方有錢賺,選手有機會一夜成名,贊助商產品可以迅速打開知名度,最終一定是多方共贏的結果,所以電視網絡選秀節目才得以遍地開花,長盛不衰。
基於選秀節目的重大利好,本來在《夢想中國》以後,已經很多年沒有搞過全民選秀節目的央視,在9月7日也正式官宣了首檔「臺網互動國風少年成團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的消息,並以海報的形式發布了面向全球青少年海選的具體細則。該節目現面向全球招募選手,主要針對年齡在25周歲以下的男女青年,還必須有歌、舞、器樂等方面的才藝。
消息發出後,話題#央視開始搞選秀了#在某網絡社交平臺直接衝上了該時段的熱搜榜,網友評論卻兩極分化。成團後出道直通春晚,叫好的網友認為央視的華彩少年出道即巔峰。但也有部分網友並不看好,因為不限性別,很可能是男女混團;以及有《夢想中國》的前車之鑑,當年轟轟烈烈海選出來的選手們,現在還有多少觀眾記得幾位冠軍分別是誰嗎?
央視的選秀節目跟地方衛視的選秀節目還是不太一樣的,首先對於選手的個人品德以及素質的要求比較高,選秀標準也套用了重大新聞模板,始終感覺高高在上,與主旋律離不開關係。雖然出道就可以上春晚,央視的資源確實令人羨慕,但《星光大道》、《夢想中國》、《直通春晚》等節目中的年度總冠軍也都有這樣的待遇,很遺憾這些人上春晚並沒有持續產生效應。
獲獎選手前赴後繼上春晚,大多數也只是曇花一現,對於選手本人是圓了一個春晚舞臺的夢想,而對於觀眾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了。因此,有人提出與其費盡心力搞一檔新的選秀節目,還不如把停了7年的青歌賽改版後重新撿起來。時隔8年重啟的2019年主持人大賽,無論是觀眾口碑還是選手熱度,都比央視同時期的其他綜藝節目優越就是最好的證明。
那麼問題來了,你是支持央視舉辦《上線吧!華彩少年》還是支持重啟青歌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