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好了、收入好了、居住環境好了...老鄉高興地豎起大拇指

2020-12-22 大眾網

  經過近6年的努力,道路硬化了,房屋堅固了,生態好轉了,環境整潔了,糧食增產了,果木掛果了,農民開心地笑了,雲南省師宗縣高良鄉納樂小組農民儂朝金更是高興地豎起大拇指。

  納非村脫貧出列了,扶貧工作隊員們的汗水沒有白流。從2015年至今的6年中,曲靖市郵政分公司黨委走遍了掛聯村委會——師宗縣高良鄉納非9個自然村的山山水水、家家戶戶,留下了一連串難忘的扶貧故事。

  老鄉高興地豎起大拇指

  授人以漁,八次黨課顯初心

  曲靖分公司黨委一致認為,要使貧困戶真正脫貧,路子越走越寬,日子越過越好,必須有一個堅強務實、廉潔高效的基層黨組織。因此,黨建、教育、產業、信心、技能,甚至法制、誠信等方面的幫扶一個都不能少,必須做到「扶志、扶技、扶資、扶腦」同步進行。

  2016年以來,公司黨委堅持每年兩次為納非村黨總支4個支部38名共產黨員上黨課,以通俗易懂、結合實情的方式講授,如《搭上農村電商快車,讓納非的農產品銷往城市》、《發揮我們的氣候資源優勢,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等主題黨課,反響強烈。

  「這幾堂黨課我們越聽越有興趣,沒有一人打瞌睡,現在我們信心更足、決心更大、辦法更多,知道納非村該怎麼做了。」申獨黨支部共產黨員汪瓊芬高興地說。

  2018年7月8日,在公司黨委的倡導下,以村黨總支和掛聯單位的名義,在村委會表彰了一批產業示範戶和致富帶頭人。這一批示範戶和帶頭人為納非村的整村脫貧起到了積極的示範引領作用。

  促膝交談,和農戶同憂同想

  要使貧困戶激發脫貧的內生動力,摒棄依賴思想,就要和農民交朋友,聽聽他們的想法,了解他們的心聲。6年來,曲靖郵政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往返於曲靖與納非之間70多趟,入戶交心談心120多戶。

  在納樂小組,有一個單口家庭,名叫儂正雲,40歲,是個殘疾人。一天,曲靖分公司副總經理王開祥和他交流中引導鼓勵他通過養豬創收,並用自己的工資給他買了6頭仔豬,請外地養豬專業戶來教他如何飼養、如何防疫。

  如今,儂正雲不但精心飼養,還買來磨麵機。每年宰殺3頭,其餘3頭賣了以後,又買6頭小豬,循環飼養,自給自足,每年能賺一萬多元。2018年,他被村委會評為「光榮脫貧示範戶」,受到了表彰。

  電商扶貧,讓農戶看到希望

  為使農產品有一個很好的銷路,以提高農戶的種養殖積極性,發揮掛聯單位的行業優勢,公司黨委依託郵政「郵樂網」,投資新建了1個農村電商村級服務站,以「郵樂網+原產地認證+郵政+農村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極大地推動了農產品進城,解決了農戶「銷售難」的後顧之憂。

  截至2020年4月,全村依託郵政電商平臺,銷售當地農特產品薏仁米3000多公斤,土雞300多隻,土蜂蜜700多公斤,累計實現線上線下銷售農產品收入25萬多元,為當地農民增收10萬多元。

  如今,銷路不愁了,極大地激發了他們種養殖的積極性,加深了農產品產業化發展的意識。

  「如今黨的政策好,日子越過越紅火,收入越來越穩定,我要帶領村民做大規模,不讓一家一戶返貧。」雨臘村村民小組長王華明通過養殖黑山羊,主動自主創業,從散養幾隻到規模養殖100多隻的創業故事,激勵了不少村民。

  關注教育,不讓一個娃輟學

  關注教育,不讓一個娃輟學

  教育是治窮病、拔窮根的有效良方。

  納非村有一所小學,設一至四年級和幼兒班,全校有師生150人。學校設施簡陋,兩個孩子擠在一張1米長的課桌上課,連教師講臺也沒有。為了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公司黨委籌資為學校新增了42套課桌,2張講臺,為全校136名學生購置了校服。

  在義務教育方面,為了不讓一個孩子輟學,曲靖郵政通過遍訪摸底後,對全村有輟學風險的15名孩子進行資助,每人享受1000元至3000元的資金幫扶。受資助的納非小組村民趙老三之子趙某目前已就讀於昆明市經貿外事學院,另一名大學畢業生田某也已安排就業。同時,幫助建立輟學風險檔案,隨時關注、關愛、幫扶,不讓一個孩子輟學掉隊。

  雲南網通訊員 李勇 攝影報導

  責任編輯:郭建麗

相關焦點

  • 東海「老鄉好」 心裡想著「鄉親們生活環境好」
    中國江蘇網6月10日連雲港訊(通訊員 徐高虎 宋彥偉)近日,東海縣第十七屆人大代表、「老鄉好」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勤山心繫农村人居環境整治,出資12萬元資金為村容「美顏」,聘請工程隊為雙店鎮竹北村修復了一條地下排水道,解決了村莊「汙水街上流,村民掩鼻走」的尷尬局面,受到了鄉親們的交口稱讚。
  • 爸爸姓楊,護士打錯孩子「名字」忙道歉,寶媽豎起大拇指:錯得好
    眼看著媳婦變成了大齡產婦,奶奶也禁不住經常催媳婦趕緊要一個孩子,經不住婆婆的軟磨硬泡,夫妻兩個終於把要孩子提到了日程上因為年紀比較大,趙女士也擔心自己的懷孕之路比較艱難,但是沒有想到,不久之後就成功的懷孕了,這也讓家裡的人都笑開了花,一想到有一個寶寶要出生,全家人都各自忙活著,奶奶也動手給孩子做了很多被褥和衣服,爺爺也逢人就念叨自己要有孫子了,看到家裡人這樣高興
  • C羅確診後心態好:被媒體抓拍笑容依舊,豎起大拇指
    葡萄牙媒體在葡萄牙國家隊所在的酒店外抓拍到了C羅,當時他正在酒店的陽臺上,在看到記者把攝像機對準自己之後,C羅笑著豎起了大拇指
  • 當患者豎起大拇指 就像吃了火鍋一樣開心…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當患者豎起大拇指   西安網訊:(記者 黃敏)朋友圈中有一句留言:「當患者給我豎起大拇指的時候,覺得像吃了火鍋一樣開心!!!」
  • 「一畝地收入五六千元沒問題」!這是一條農民致富好道路!
    5月花紅,正是捕撈龍蝦的好季節,也是龍蝦銷售的旺季,記者在沿湖採訪時看到,村民們正駕駛著小船利用地龍捕撈龍蝦,他們高興地說,今年養殖的龍蝦長勢好,產量高,每公斤賣到20元左右,再加上下一薦種植的有機水稻收入,一畝地收入五六千元沒問題。
  • 患者家屬向我們豎起了大拇指
    患者家屬向我們豎起了大拇指- 新華網河南頻道周莉婭是一名80後,和她聊天,根本感受不到我們是身處一個疫情嚴峻的城市。患者家屬向我們豎起了大拇指2020-01-31 09:15:02來源: 河南日報周莉婭滿臉溫馨地告訴記者,當患者家屬隔著玻璃門向醫護人員豎起大拇指的時候,「我們感覺很溫暖,我們也回敬了他們一個大拇指!」  「要想幫助患者釋放壓力,首先自己要有好心態。」周莉婭笑著說,「下班後我和同事回到賓館,大家利用空閒時間,跳操、微信聊天,聊工作、聊生活、聊家庭,無所不聊,只有這樣才能緩解壓力!」  談到這次參加援鄂醫療隊,周莉婭告訴記者一個小秘密。
  • 郎導豎起大拇指 評論區炸了
    小編喊你看網友神評論啦~百聞神評論,精選每日用戶熱評,為你分享網友最新鮮、最犀利的觀點~下面給大家分享的熱點話題是【郎導豎起大拇指】,此消息一經曝出,在網絡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截止目前點擊量已達8222,1802位網友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態度~快來圍觀,前排搶個沙發吧~北京時間9月13
  • C羅感染新冠後首次亮相,豎大拇指表示一切都好
    新華社裡斯本10月13日電(張柯)葡萄牙足球明星克·羅納爾多(C羅)在13日被宣布感染新冠肺炎後首次亮相,他向電視鏡頭豎起大拇指,表示自己一切都好。在數分鐘的影像中,C羅表情平靜,並未顯示出任何氣喘、咳嗽的跡象,反而對著鏡頭豎起大拇指,露出招牌式的微笑,像是在示意:我一切都好。葡萄牙國家隊全體隊員在C羅確認感染後,隨即進行了新冠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 C羅感染新冠後首次亮相 豎大拇指表示一切都好
    新華社裡斯本10月13日電(張柯)葡萄牙足球明星克·羅納爾多(C羅)在13日被宣布感染新冠肺炎後首次亮相,他向電視鏡頭豎起大拇指,表示自己一切都好。13日下午,葡萄牙足協在其官網宣布,當家球星C羅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屬於無症狀感染者,已在位於裡斯本近郊的國家足球訓練基地酒店開始自我隔離。
  • 國安贏球又贏人,眾多球員賽後一舉動,讓「世界足壇」豎起大拇指
    ,首爾FC更是國安苦主,在雙方此前的4次交鋒中,國安從未品嘗過勝利的滋味,本場比賽,國安成功克服了心理障礙,眾球員們賽後的一個舉動,更是令世界足壇豎起大拇指。年賽季抵達國安遠徵大連後,更衣室照片在網上發布,現場不僅非常漂亮,還有員工留下的香蕉一串和寫著「謝謝」的便條,有些人說這只不過是一種表演行為,但當大部分球隊都不行時,國安說明他們的整體素質更高,我想在這裡說,放眼世界足球界,無論是強隊還是弱隊,都會對素質高的隊伍瞠目結舌,足球比賽不僅僅是技術戰術水平,還有很多球場以外的地方,北京國安受到世界足球界的尊敬,他們的行動是世界足球界的榜樣,世界足球界應該學習,可以在北京國安豎起大拇指
  • 昆明市老舊小區微改造 居民豎起大拇指
    原標題:老舊小區微改造 居民豎起大拇指  224個老舊小區集體改造,共涉及36000多戶。6月底前全面開工,10月底前全面竣工,這是2020年昆明市老舊小區改造計劃。  「而立」小區品質重現  環衛設施差、車輛亂停亂放、地下管網堵塞、電線私拉亂接……這些曾經嚴重影響著江岸小區居民生活環境和質量的問題,在已接近尾聲的「微改造」完成後,都將得到解決。  五華區蓮華街道轄區內的江岸小區,建於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曾是昆明有名的品質小區。
  • 吃熱乾麵、做包子……打卡吉慶街,留學生豎起大拇指
    長江日報-長江網12月4日訊(記者黃麗娟 通訊員趙婧)吃一碗正宗的熱乾麵,學習將包子捏出一道道褶兒……4日上午,在吉慶街,在武漢旅遊志願者的帶領下,留學生品武漢美食,紛紛豎起大拇指,「真是太好吃了!」對於武漢人來說,過早首選是熱乾麵,但是你們知道怎麼調製出一碗好面麼?」聆聽著旅遊志願者錢文康的介紹,外籍留學生們走進蔡林記熱乾麵館。熱乾麵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永中師傅,現場展示正宗的熱乾麵製作。一份面放在滾水裡燙上8到10秒,加滷水、紅蘿蔔丁等配料,然後淋上一勺芝麻醬。
  • 「增綠」促增收 好生態帶來好生計
    「增綠」促增收 好生態帶來好生計雲南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生態保護和脫貧攻堅任務高度疊加,是同一個「戰場」上的兩場攻堅戰。5年來,雲南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聚焦破解貧困山區有「生態」無「生計」難題,對症下藥、靶向治療,把改善貧困地區生態環境、增加貧困群眾收入作為推進生態扶貧工作根本出發點,實現了脫貧攻堅與生態保護雙贏。
  • 好生態 好產業 好生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贛州納入全國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地區之一,崇義縣對過埠鎮作重點整治修復。「我們始終堅持整體規劃,注重保護與修復的系統性,推動『單一治理』向『全局治理』轉變。」崇義縣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管理辦公室主任曹夢飛說。  在贛南大地,崇義的變遷絕非個例。禿山復綠、臭水轉清,環境美了,老百姓靠吃「生態飯」鼓了腰包。
  • 種好「試驗田」 結出「生態果」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自己能出份力,每月還有1000多元的收入,生活也多了份保障。」郭仲初高興地說。拆碼頭、遷工廠、復綠地,九江傾力打造長江「最美岸線」。長江九江段152公裡的岸線上,臨江1公裡範圍內小化工企業全部退出,不許新上任何化工項目。沿江岸線累計栽種700多萬株各類綠色植物,鋪設33萬平方米草皮,治理8626畝廢棄礦山,形成百裡長江風光帶。
  • 「雙木林」稻鴨米,好米、好鴨、好生活
    淮安區雙木林農機專業合作社是一家致力於發展農業機械化育、插秧,開展與農業相關的技術培訓、技術交流、組織實施生態高效農業「稻鴨米」項目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專業合作社。鴨子為水稻除蟲、除草、施肥、中耕、刺激生長;稻田為鴨子提供勞作、生活、休息的場所,充足的水源,豐富的食物,兩者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相得益彰,達到不打農藥、不用化肥的目的,讓稻米飽含來自大地的滋養,在自然無公害的環境下生長,最終生產出自然健康生態的綠色優質大米——稻鴨米。
  • 四川德陽中江縣:「貧困村」變「省級四好村」
    考慮到長安村的交通優勢和良好生態環境,他和村兩委積極推行土地流轉,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在全村共計流轉土地1100餘畝,成功引進青花椒、春見、香梨、福壽柑、稻田魚(蝦)、林下養殖家禽、原毛加工等特色產業,帶動了當地群眾、貧困戶務工的積極性,為他們的家庭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 故城縣南郭村:環境美化引「花香」為民鋪就致富路
    記者 扈煒/攝 南郭村是故城縣一個只有190多人的小村莊,由於多年的環境破舊不堪、經濟落後欠下了外債,致使大批的村民搬出了村子……2018年4月份,郭修勇擔任了該村黨支部書記,他覺得要想經濟好首先要改變村中的環境,結合縣裡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關政策,他積極跑辦,把以前平時塵土飛揚、雨雪後泥濘不堪的村中道路進行修整,並安裝上了路燈,廢舊房屋進行了清理。
  • 隴南:跑好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接力賽
    隴南:跑好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接力賽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白 楊 隴南日報記者 楊麗君隴南之美,美在底蘊;隴南之殷,根在鄉村。論壇上,與會嘉賓走進康縣花橋村、朱家溝村等美麗鄉村,紛紛為特色產業發展、鄉村旅遊、電商扶貧等豎起了大拇指。史無前例的脫貧攻堅戰中,隴南市83.94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9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1707個貧困村全部退出——「隴南答卷」不僅代表甘肅,更代表中國減貧事業的真實成就,久困於貧的大山深處,一個個村莊一步跨千年。
  • 克洛普:球隊沒有新添傷病,值得豎起大拇指
    克洛普說:「這不是一場好比賽。對兩支球隊都是如此,大家都沒有創造出很多機會,直到對手取得進球。」「這場比賽很困難,我們輸球也是應該的。裁判沒怎麼吹哨,這讓比賽更加困難,對雙方來說都是一樣。這比賽非常激烈,你需要一些休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