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外衍生品存續規模大增,頭部券商佔據主要份額,建議關注中金公司...

2021-01-19 手機鳳凰網

摘要

投資要點:11月場外衍生品新增規模環比+32%,存續規模同比翻倍。天風證券重點推薦招商證券、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和華泰證券,建議關注中金公司港股(03908)。

1、場外金融衍生品規模創新高。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11月,證券公司開展場外金融衍生品交易新增初始名義本金5328億元,環比+32%。期末,存續未了結初始名義本金合計1.33萬億元,較19年12月+114%。其中,收益互換的存續規模為5188億元,場外期權規模8122億元。期末,存續的收益互換以其他類(53%)、個股類(18%)為主;存續的場外期權標的以商品類(36%)和股指類(44%)為主。

2、頭部券商佔據主要市場份額。存續名義本金較大的前五家券商在整個場外衍生品業務中佔比為69%。截至20年11月,當期新增名義本金排名前三的分別是華泰證券(1747億元)、中信證券(1002億元)、中金公司(661億元),華泰證券主要是互換的新增名義本金較大(1090億元)。存續名義本金排名前三的分別是中信證券(3040億元)、中金公司(2108億元)和華泰證券(1516億元)。

3、商業銀行和私募基金是主要買方機構。以名義金額計,新增互換交易中私募基金佔比67%,新增期權交易中商業銀行佔比70%。未來兩大買方機構的潛在需求依舊旺盛。1)商業銀行方面,銀行理財產品淨值化管理後,結構性理財產品的佔比提升,商業銀行需要通過衍生品對衝交易來平滑淨值波動;2)私募基金方面,再融資新規鬆綁後,私募基金借道證券公司通過場外衍生品+定增的模式進入資本市場。因此,天風證券判斷場外期權和場外互換的規模不斷提升,預計將為券商帶來較為可觀的業績增量。

4、申萬宏源證券成為第八家獲得場外期權一級交易商資質的證券公司。目前,獲得場外期權一級交易商的包括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華泰證券,而申萬宏源所屬的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近期也獲得一級交易商資質。申萬宏源的場外衍生品存續名義本金為1291億元,排名行業第四。

投資建議:2021年資本市場活躍度持續提升。1)1月至今滬深兩市的日均成交金額達到11,638億元,環比+43%,同比+66%;2)兩融餘額持續攀升,截至1月14日,達到1.68萬億元;3)1月新發基金規模有望超預期,或將推動東方財富等公司的基金銷售業務業績持續超預期。天風證券預計未來關鍵制度的改變或將帶來交易量的持續提升(單次「T+0」等),全面註冊制等資本市場改革政策或將落地。天風證券重點推薦招商證券、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和華泰證券,建議關注中金公司H。

風險提示:資本市場改革進度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風險、信用風險

(編輯:趙芝鈺)

相關焦點

  • 券商場外衍生品業務2020大爆發:規模增近1.3倍 中信證券居第一
    來源:財聯社原標題:券商最賺錢業務2020大爆發,規模增近1.3倍,誰是行業No.1,機構:衍生品業務正成下一片券業藍海2020年是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業務發展「大年」,行業內發生一系列大事件,包括業務規模大幅增長、場外期權業務管理新規出臺以及一二級交易商新增等。
  • 券商場外衍生品業務持續爆發,中信與華泰收益...
    財聯社(北京,記者高雲)訊,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業務持續爆發,存續交易規模總量突破8000億。中國證券業協會近日公布了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業務進展情況,2020年5月,證券公司開展場外金融衍生品交易涉及初始名義本金3080.98億元;截止月末,場外金融衍生品未了結初始名義本金合計8166.95億元。
  • ...場外業務上半年增超1.6倍,華泰新增超5倍,收益互換最強,中信...
    從中國證券業協會最新公布的6月當期及2020年上半年證券公司場外業務開展情況報告來看,2020年上半年,證券公司場外金融衍生品業務新增初始名義本金17,280.21億元,與去年同比增160.78%,其中收益互換同比增860.93%,場外期權同比增74.21%。
  • ...這家券商將設衍生品部 與旗下期貨公司一起角逐場外衍生品市場
    今年以來,券商迎來場外衍生品業務的爆發期,而隨著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了場外期權新規,券商也更加明確了場外衍生品業務的發展道路。日前,國海證券發布公告稱,國海證券第八屆董事會第三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設立衍生品部的議案》,同意公司設立衍生品部,負責開展中國證監會監管範圍內的權益衍生品業務以及商品衍生品業務。
  • 進帳同比大增150%!券商前三季度IPO承銷保薦收入排行榜來了
    前三季度共有55家券商在IPO承銷保薦業務上累計入帳174.25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150%以上,其中中信建投、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佔據前三位,海通證券、國金證券收入排名出現大幅提升。前三季度券商增發承銷保薦收入亦隨著市場定增熱情升溫而水漲船高。
  • 券商場外期權業務到底是什麼?我們該怎麼理解?
    ■ 強者恆強,龍頭券商利潤增厚效應顯著規模效應顯著,市場集中度高,新規或進一步強化規模效應,龍頭券商市場份額有望繼續提升。場外期權市場集中度CR5在90%左右,由於規模的增加,產品之間可相對對衝,風險分散,且可降低交易費用。新規對券商分層管理,一級交易商風險敞口更加集中,可內部進行對衝和分散部分風險,降低對衝成本。
  • ...場外衍生品等「新蛋糕」,雲計算、區塊鏈已成券商「生產力」!
    圖片來源:攝圖網如今,機構業務已成為各大券商追逐的焦點。據統計,2019年已經有29家券商的機構交易份額佔比超過50%,而在機構交易中,增長最快的是量化基金。此外,近年來,快速增長的場外衍生品業務也是各大券商積極發展的領域。
  • 投行首季承銷規模大增 9券商股權承銷收入過億
    就股權和債權承銷保薦規模來看,中信建投證券(港股06066)和中信證券(港股06030)兩者均大幅超過同業。不過就股權承銷收入來看,中金公司(港股03908)以4.44億元的承銷收入位居第一,佔據15.54%的市場份額。
  • 場外期權迎來擴容窗口 容量最多可提升80%
    場外期權標的容量最多可增80%2018年5月底,證監會公布場外期權新規,一度被暫停新增業務的場外期權業務開啟規範化管理。在新規實施2年後,場外期權標的擴容的利好再度傳來,消息稱,場外期權標的數量有望擴容至兩融標的同等規模。
  • 都在盯著衍生品?光大證券成立一級部門,再次發力衍生品交易!市場...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庚寅 光大證券再次發力衍生品交易?日前,光大證券公告,公司董事經認真審議,通過了《關於設立金融創新業務總部的議案》。券商中國記者獲悉,金融創新業務總部為光大證券的一級部門,以衍生品、做市商、量化策略等為主要業務形式,為客戶提供多元化金融產品和解決方案,服務客戶投資、融資、風險管理及流動性需求。
  • 首月股債承銷排名出爐,10券商包攬84%股權承銷份額,可轉債規模爆增...
    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靖)訊, 開年以來,券商股債承銷情況亮眼,1月股債券承銷規模總體實現7076.37億元。據Wind金融終端數據,1月單月券商股債承銷業務呈現出兩顯著特徵:一是業務凸顯頭部效應,其中股權承銷規模前十名券商包攬了84%的市場份額,馬太效應更趨明顯。
  • 風險管理公司發力權益類場外衍生品
    受限於傳統多頭市場的特徵,融券賣空困難且成本較高,加之場內金融衍生品品種較少,權益類場外衍生品成為各類投資者對衝股市風險和投資的重要工具。「除市場因素外,客戶接受度不斷提高,也是今年權益類場外衍生品業務大發展的重要推手。」永安資本副總經理蔣寒立表示,風險管理公司與券商一起對市場進行培育,提供更豐富、更優質的風險管理工具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提升了客戶對結構化期權產品的認可度。
  • 中金公司:券商IT廣闊天際 明月不出群星閃耀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全球資本市場IT中第三方佔主導,軟體與服務是投資方向。賣方市場大而分散,規模效應可能較弱。買方市場偏小但集中度更高,具備一定規模效應。最終格局是海外未出現恒生式巨頭。我們建議關注國內金融IT相關企業。
  • 中金:券商板塊短期或將維持一定的景氣度
    3)產品化:伴隨滬深300ETF期權/滬深300股指期權推出帶來場內衍生品種擴種、場外衍生品業務規範化發展下規模迅速提升(場外衍生品名義本金規模2020年9月6156億元vs.2014年12月486億元)、MSCI A股期貨等境外衍生品的潛在推出,有助於為長期資金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金融產品、滿足其風險管理需求,進一步完善我國資本市場產品體系,產品化的浪潮亦將為證券公司機構服務帶來更多業務機會。
  • 中金公司A股首秀
    有北京地區資深投資者表示,對於素有「投行貴族」之稱的中金公司,這樣的表現並不能令人滿意。以中金公司28.78元/股的發行價格來看,普通投資者網上打新中一籤後,在公司上市首日浮盈不到1萬元。「之前給客戶建議的是,上市首日趁高點清倉,預感後續的走勢可能會更不理想。」有國內某大型券商營業部負責人表示。
  • 場外期權迎第8家一級交易商,2年來新增券商僅此一家,還有...
    華泰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中信證券分別位居第二名至第四名;申萬宏源場外期權本期存續名義本金1,162.33億元,位居場外期權本期存續規模的第二名,僅次於中信證券。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本期新增交易量排名顯示,申萬宏源本期新增名義本金合計597.93億元,位居行業第四名,分居第一名至第四名的券商分別是華泰證券(1,746.60億元)、中信證券(1,001.75億元)、中金公司(660.62億元)、申萬宏源(597.93億元)、國泰君安(442.31億元)。
  • 中金公司是頭部券商嗎 A股券商上市公司有哪些?
    今年9月17日,中國證監會官網披露中金公司成功過會,上市後正式成為第14家「A+H」上市券商。對於一些股民朋友來說,中金公司是不是頭部券商自然是比較在意的。那麼,中金公司是頭部券商嗎?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相關的信息吧。
  • 外資券商進入境內場外期權業務,中國衍生品市場潛力巨大待升級
    這是截至目前為止唯一一家獲準參與到國內場外期權業務的外資控股券商,這標誌著外資機構正式進入中國衍生品市場,也是中國金融開放的又一步,而這一市場的巨大升級潛力多年來都深深地吸引著外資。 外資正式打入中國衍生品市場 「我們等待和準備快三年了。」
  • 加速爭奪量化交易、場外衍生品等「新蛋糕」,雲計算、區塊鏈已成...
    據統計,2019年已經有29家券商的機構交易份額佔比超過50%,而在機構交易中,增長最快的是量化基金。此外,近年來,快速增長的場外衍生品業務也是各大券商積極發展的領域。如何利用最新的金融科技賦能這些券商快速成長的業務增長點,這是擺在業內各大券商面前的一個新命題,也是各大券商追逐的方向。12月7日,第二屆上海金融科技國際論壇、首屆上海金融科技創新博覽會在上海舉行。
  • 券商最賺錢業務新增規模跳水!場外期權業務驟降超四成,行業排名生...
    來源:財聯社APP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業務新增規模驟降,總體降幅超三成,場外期權降幅超四成。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業務排名也有顯著變化,9月份排名第三的中信建投,此次被擠出前五;國泰君安以場外衍生品本期新增341.15億元躋身行業前五,申萬宏源則由第五名跳升至第三名;華泰證券、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排名未變,仍分別位於第一名、第二名、第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