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個很有意義的話題,就是有人問「人不敢出門是怎麼回事?」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話題,這確是很大的一個人格障礙問題。
生活中有時候,有的人不願意見人,甚至更嚴重者,害怕見到人,都不敢出門,其實這是一種刻意的迴避行為。
輕一點的不想去見那些人,或者不願意去人多的地方,或者在人多的地方待不住,會找個安靜的地方,自己安安靜靜的坐著,即使在那些人多的場合,自己也還是保持自己的獨立自我。
重一些的話,不願意出門,不願意見到人,陌生人還行,特別是自己熟悉的人,自己周圍環境裡的人,特別不願意被他們看到(這裡是不願意被他們看到,而不是不願意看到他們)。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行為呢?其實還是源於內心深處的自卑感和極度的不自信引起的。因為自己或者自己所依附的家庭不如別人,那麼在心理上機會有一種落魄,不如別人的感受,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但是自卑感帶來的劣勢感再加上自身的很強的自尊感,那就會有躲避或者迴避的行經了。
由於自身或者家庭在一些的缺失,或者不如意、不如人,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有自卑感,這種自卑感會在人的心理上給人一種暗示,暗示自己不如別人,或者自己是個失敗者。那麼和別人相處的時候,因為心理原因,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會把自己的放得很低,或者意念中就會有自己不如別人的思想作祟。
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這種思想存在的嚴重性,這種思想意識作祟下,自己常會出於一種被壓制的狀態,時間久了,一旦形成自有的一套思維行為模式,那麼在我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就會拽著我們,心態不太好的人,或者自卑消極的人,都會有一種感受:做什麼事情都不得勁,拖拉著前行幾步舉步維艱。其實就是這個原因導致的。
假如有這種思想的人,自身又是一個自尊心特別強的人,也就是特別要面子的人,那麼面對自己真實存在的不足,自己首先不能肯定自己,更不願意看到別人來說道自己,所以常常會有刻意迴避的行為。
其實潛意識中,這種行為是對自己的保護,不願意自己的不足讓別人看到,或者甚至被別人說三道四的,由此讓自己最少的接觸到他們,以免自己的這些不足讓他們發現,增加自己心理的負擔。
但是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首先我們必須承認的就是每個人都有缺點,每個人都有優點。不管我們在意不在意,或者在意優點還是缺點,他們都存在著。即使我們可以的躲避,隱藏自己的缺點,自己不足的地方,但是他們還是沒有任何改變,還是在那一直存在著。
與其一味的逃避,不如坦然的面對。承認自己的缺點和自己沒有的東西。是的,有時候就是這樣,我有什麼,我又沒有什麼,我都實實在在、明明白白的清楚,然後我們根據我現有的資源,以及我可以做的,努力去改變這些。也只有這樣,相對於現下的自己,過一段時間後才會有不同和改變,不至於一直原地踏步。
雖然這麼說,但是有些人還是會抹不開面子,歸根結底還是自己的虛榮心,其實就是愛面子在作祟。
現實生活中有好多人,在做好多事情的時候,首先會想到的就是別人會怎麼看,別人會怎麼認為等等類似的想法。而很少關注自己內心的想法,自己最想要什麼,自己通過自己發出的行為自己可以得到什麼,這個行為對自己會有怎麼樣的影響。
其實作為人來說,首先來講我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角色參與社會的行為,那麼我們首先應該考慮的是自己的問題,應該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了別人而活。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做事情的時候,都會很在意別人的想法。特別的,越是自卑,越是沒有自己獨立思想和人格的人,就越是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但是往往那些我們覺得會如何看待,或者評價我們的人,或許他們其實壓根就沒把我們放在眼裡。
有的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生活要忙。有的是因為我們對於他們而言,我們只屬於他們圈子的邊緣人。有的說難聽點,我們或許在他們那都不是一盤菜。但是我們卻總是這樣在意那些虛無,自己想像出來的那些東西。
自己穿一件衣服,就會在意路人怎麼看待,他們會怎麼評價,「要不還是算了吧,穿的太好了,人家又說自己不過日子。」「穿的衣服太寒酸了,他們會不會說自己沒檔次呀。」到頭來自己穿的衣服是四不像,反倒尷尬。
所以一個懂得生活的人,首先是一個熱愛自己的人,熱愛自己的人肯去承認自己的缺點,愛慕自己的優點,不斷的放大自己的優點,儘量規避或者改善自己的缺點。但是不管怎麼樣,這一切的中心點是以自己為中心。
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又怎麼要求別人愛自己呢?所以人首先要學會愛自己,為自己而活。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說的、做的一切首先應該從自身出發,服務於自己。至於他人,只不過是外在的,最懂自己、最愛自己的還是自己。(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