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看洛陽博物館之古菱齒象化石

2021-02-18 洛陽博物館

洛陽,一座譜寫了半部中國史的城市。

自夏朝建都開始,洛陽就以天下之中的姿態,孕育著華夏文明。「中國的歷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陽。」

請大家跟隨洛博君以另一種方式走進洛陽博物館,領略十三朝古都的魅力吧。

走進大門移步到一樓的河洛文明展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展廳中央所陳列的一具古菱齒象化石。這具古菱齒象化石的出土地點在洛陽市澗西區南昌路中亞大飯店工地,經復原後體長約5.7米,高約2.8米,是豫西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古菱齒象化石。

那麼大家想更進一步了解古菱齒象化石背後的故事嗎?就請跟隨洛博君來一探究竟吧!

中原一直以來都與大象關係密切,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和夏商周乃至兩漢時期,中原地區發現的古代遺存中都有大象的出現。河南省的簡稱「豫」字的右半邊,就是一個「象」字。《周禮職方》有述:「河南曰豫州,豫州在九州之中」。「豫」,是一個象形字,是對「人牽象」的生動表述。洛陽出土的古菱齒象化石正印證了這一點,我們腳下的土地,曾是象群繁衍生息的地方。

其實在發掘現場,它只是一堆碎骨和粉末狀遺蹟,但是在我們面前所看到的古菱齒象化石卻是一副完整的骨架,這是眾多考古專家、博物館學家和自然科學家的心血結晶。1994年,洛陽市澗西區南昌路的中亞大飯店(今華陽廣場國際大飯店)破土動工。按照規定,市第二文物工作隊要進行先期文物勘探,在探至地下17米處時,勘探人員發現了硬物。他們挖開地面,發現了一些石化的骨頭碎片。隨著清理面積的擴大,越來越多的動物化石出現了:四肢、肋骨、頭部.根據化石的特徵,專家確定這是一頭古菱齒象的骨骼化石。因為年代久遠,化石和周圍的泥土結合得非常緊密,加上粉末狀遺蹟較多,難以在現場提取,考古工作者就將化石連泥土一起挖出運回倉庫。由於當時河南省內還沒有相關機構能將化石復原為完整骨架,所以化石被運往北京自然博物館,經過近半年的時間,化石上的泥土被一點點清掉,100多塊骨骼被一點點拼接起來,化石中不完整的部分用特定物質複製。復原工作完成後,北京自然博物館的專家將骨骼化石裝箱,於1999年文物精品展開展前親自送至洛陽,並在洛陽進行了組裝。古菱齒象化石在文物精品展上引起了巨大轟動,自此古菱齒象化石也成為了洛陽博物館河洛文明展的亮點之一,尤其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

古菱齒象是生活在距今幾十萬年至1萬餘年的大型哺乳動物,以灌木、草本植物為食,主要活動在華北、華東等地區。目前,北京、山東、內蒙古、河南以及日本均有其化石出土。由於這種象的臼齒磨蝕到一定程度後,齒板上的釉質環就會擴大呈菱形,因此得名古菱齒象。這種象雖然主要生活在亞洲,但其牙齒的這種變化與現在的非洲象十分相似,個頭也與非洲象差不多,所以人們一般認為它是非洲象的祖先。古菱齒象化石的發現,對研究古黃河河道的變遷以及古生物、古氣候,尤其是象類的遷徙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單獨生存,在一定環境條件下,它們是相互聯繫、共同生活的。現在,地球上平均不到兩年就有一種野生動物滅絕,不少動物也處於滅種的邊緣。為保持地球生物的多樣性,保護野生動物資源,各個國家對野生動物的保護都非常重視。可是由於一些人還不了解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或是為了謀取私利,為了滿足自己口腹之慾,而去食用野生動物,實在讓人感到痛心,所以保護動物刻不容緩。我們應該明白,愛護野生動物是人類的一種美德,更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希望大家都尊重、保護自然,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供稿:付晗寧

相關焦點

  • ...媒體看甘肅」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這裡曾是一片動物的天堂
    三趾馬化石 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供圖【走進自然科學博物館】 全球唯一一套鏟齒象從幼到老的頭骨化石、瞬間埋藏的巖塊狀各類動物化石、難得一見的和政羊頭骨化石壁、陸龜化石壁、鳥類瞬間埋藏的化石標本……走進甘肅省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塊巨型浮雕,它們無聲矗立
  • 《人民日報》:探訪洛陽博物館 翻開古都千年華章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洛陽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之一,歷史上先後有13個王朝在洛陽建都。要了解洛陽的歷史文化,最快的方式就是去看洛陽博物館。洛陽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之一,歷史上先後有13個王朝在洛陽建都。要了解洛陽的歷史文化,最快的方式就是去看洛陽博物館。  在洛河南岸,北臨洛浦公園、南接隋唐城遺址植物園,一座外形如方鼎屹立的建築,就是洛陽博物館。  洛陽博物館創建於1958年,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學研究、陳列展覽、社會教育與文化交流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 洛陽博物館講解詞(配圖)
    洛陽博物館講解詞    洛陽博物館創建於1958年,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河南省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但這些博物館為何門可羅雀?
    世界獨一無二的和政羊、世界最大的三趾馬動物群、世界最豐富的鏟齒象、世界最大的鬣狗——巨鬣狗、世界最大的真馬——埃氏馬、世界最早的第四紀披毛犀……走進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猶如打開了通往遠古的一扇窗口,這裡展示了在和政及周邊地區埋藏的時間跨度從距今3000萬年到250萬年的3綱8目150多個屬種古動物化石。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卻門可羅雀——我國大量化石博物館面臨運營...
    世界獨一無二的和政羊、世界最大的三趾馬動物群、世界最豐富的鏟齒象、世界最大的鬣狗——巨鬣狗、世界最大的真馬——埃氏馬、世界最早的第四紀披毛犀……  走進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猶如打開了通往遠古的一扇窗口,這裡展示了在和政及周邊地區埋藏的時間跨度從距今3000萬年到250萬年的3綱8目150多個屬種古動物化石。
  • 坐擁世界頂級化石資源卻門可羅雀|自然科學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
    世界獨一無二的和政羊、世界最大的三趾馬動物群、世界最豐富的鏟齒象、世界最大的鬣狗——巨鬣狗、世界最大的真馬——埃氏馬、世界最早的第四紀披毛犀……走進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猶如打開了通往遠古的一扇窗口,這裡展示了在和政及周邊地區埋藏的時間跨度從距今3000萬年到250萬年的3綱8目150多個屬種古動物化石。初到此處的人,無論是地質古生物專家,還是普通觀眾,都為之震撼。
  • 古動物的伊甸園——和政
    同時,也把遠古時期和政地區亞熱帶——暖溫代氣候的變遷,古環境古地理的發展變化以及古生物變異進化的各個階段真實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和政地區目前共發現八十多處古動物化石出露點,分布面積達七百多平方公裡。化石點分布之集中,化石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世所罕見。
  • 美景山東|世界最大的恐龍博物館——天宇自然博物館(上)史前
    魚龍化石和它的世界吉尼斯紀錄證書(上圖)天宇自然博物館位於平邑縣城,於2004年投資4億多元建成開放。展館陳列面積2.8萬平方米,展廳28個,館藏展品39萬餘件,並設有科研館等。博物館內珍藏1100多件恐龍及2200多件古鳥類化石,是世界上保存較完整個體的恐龍和鳥類化石最多的博物館,被金氏世界紀錄英國總部認定為「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博物館」。目前,該館已有6項藏品獲「世界吉尼斯獎」,被譽為「一部描繪自然生命的萬卷書」。博物館館藏展品主要以礦物標本和古生物化石為主。
  • 關聯首美景山東|世界最大的恐龍博物館——天宇自然博物館(上)史前...
    魚龍化石和它的世界吉尼斯紀錄證書(上圖)天宇自然博物館位於平邑縣城,於2004年投資4億多元建成開放。展館陳列面積2.8萬平方米,展廳28個,館藏展品39萬餘件,並設有科研館等。博物館內珍藏1100多件恐龍及2200多件古鳥類化石,是世界上保存較完整個體的恐龍和鳥類化石最多的博物館,被金氏世界紀錄英國總部認定為「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博物館」。目前,該館已有6項藏品獲「世界吉尼斯獎」,被譽為「一部描繪自然生命的萬卷書」。博物館館藏展品主要以礦物標本和古生物化石為主。
  • 臺南市:2個很夯的博物館,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和左鎮化石博物館
    博物館是親子旅遊的好去處,拍照打卡,又能從中獲取新知!臺南市就有2個很夯的博物館:將在10月10日開幕的山上水道博物館,看日式水道老建築華麗變身,水管、水桶復古也摩登;5月開幕的左鎮化石博物館,揭秘恐龍怎麼滅絕、竟有大象化石,博物館寓教於樂,連假出遊樂活也逍遙。
  • 朝陽-化石博物館
    朝陽有著「世界化石寶庫」之美譽。境內古生物化石分布廣,種類多,出量大,各種動植物化石層出不窮。
  • 中華龍鳥化石博物館(東北之行遊記第七篇)
    驅車前往「鳥化石地質博物館」。此館最著名的化石收藏有兩個:一個是「中華龍鳥」化石,二個是「遼寧古果」化石。「中華龍鳥」其實是恐龍,但是因為它已經發育了翅膀和羽毛,因而被世界公認是鳥的起源。而遼寧古果化石,是世界上迄今為止人們發現的最早的花朵果實的化石。因此,遼寧朝陽這個地方便有了名副其實的美譽——「世界上第一鳥起飛的地方」和「世界上第一朵花開放的地方」。
  • 動物之森化石價格表,動物森友會化石獲取方式
    動物之森化石是賣還是捐贈好?動物森友會化石怎麼用,怎麼獲取化石?關於這些問題小編整理了動物之森化石價格表以及動物森友會化石獲取方式。首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動森化石是捐好還是賣好?小夥伴們獲取到化石後,需要去博物館找貓頭鷹先鑑定一下,貓頭鷹鑑定過後,如果博物館沒有這個化石就捐給博物館,如果有這個化石就拿去賣錢。PS:一定要鑑定,不鑑定的化石只能買100。
  • 我的化石博物館全圖鑑地圖一覽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我的化石博物館的全圖鑑地圖相關內容,遊戲目前已經上線兩天了,不知道各位玩家的化石收集的怎麼樣了呢?這裡給大家帶來了全地圖圖鑑,另外會在文末給大家附上隱藏化石的獲取公式。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我的化石博物館的全圖鑑地圖相關內容,遊戲目前已經上線兩天了
  • 洛陽體育博物館開館迎賓
    體育博物館打造「東方博物館之都」,洛陽再添一處城市文化地標!今日,經過前期的精心布展,全省首家體育類專題博物館——洛陽體育博物館,正式面向遊人開放。博物館一角洛陽體育博物館位於洛陽市洛龍區隋唐城路與文博路交叉口西北側,展陳面積5000餘平方米,其中1至3樓為博物館的展廳,含序廳、「憶古溯源」「現代攬勝」等板塊。參觀河洛體育文化源遠流長,不僅是中原體育文化的基幹,在整個中國古代體育文化中也有其特殊的位置及作用。例如,周公制禮作樂及其對後代影響,古代六藝中的「射、御」向周邊的傳播等。
  • 《朝花夕拾》聽見博物館:黑龍江省博物館和它的「鎮館之寶」
    ,成為我們研究猛獁象的後繼之人了。楊秀娟:就我們所看到的這具肇源三站人民公社發現的猛獁象化石呢,當時是公社社員在拉沙改土的時候,在距地表五米深的地層中發現了猛獁象骨骼化石,但他們當時還弄不清這是什麼動物,有的人是說出了龍骨,你看那黑褐色的骨頭一根腿骨快趕上一個人粗了,人們議論著從沙坑中挖出的大骨骼不知道是什麼,但是有的人意識比較強,有人立刻報告了相關部門,於是由黑龍江省博物館組成的專家組趕赴現場
  • 中國長鼻類化石研究獲進展
    象類,古近紀一直在非洲大陸演化,至早中新世擴散到歐亞大陸,包括恐象類、嵌齒象類和軛齒象類。相比於恐象類和嵌齒象類,由於化石記錄稀少,軛齒象類早期在歐亞大陸的擴散更不為人所熟知。傳統上一直認為,最早到達歐亞大陸的軛齒象類是軛齒象屬(Zygolophodon),軛齒象屬的下門齒較短,截面呈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