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葛怡然 圖丨來源於網絡
顧佳這個人設,這兩天第一次遭到點疑問。
30歲,原生家境不是大富,按照22歲大學畢業,第一份工作是外企,假設幹了兩年辭職,跟老公創業,中間還要結婚生子,也就是說:短短幾年內她就積累了第一桶金?
這樣的人生配置,正常完成速度要到35-40歲才比較合理。 三個女主裡,顧佳就像一個夢,活在雲端;鍾曉芹像一朵花,活在溫室,只有王漫妮,是活在地面一顆草。 王漫妮這個角色,是近年來國產劇第一次探討:一個沒有背景的美貌女性,在一線城市最後可以過上什麼日子?
王漫妮出場時,身上有兩個標籤:漂泊和努力。 其中漂泊部分,代入感最強烈。 半夜進醫院這些老梗就不說了,還有兩個細節。 本來以為憑藉業績,鐵定能升職副店長了,結果半路殺過來一個對手,又美又有能力,才26歲。
老被媽媽催婚,無奈跟一個自己沒看上的男人相親,沒想到對方也只是拿她當臨時女伴。
這座城市,分分鐘能把你的自戀,你的矯情,你的驕傲,打回原形。 對顧客的鞠躬姿勢,拿著衣服到闊太豪宅裡的侷促,跟著搬家師傅到外環時,心有不甘卻不得不接受的無奈。
情緒如洋蔥一樣被層層剝開,讓人相信她就是那個並沒有太多好牌的櫃姐。 而到了和梁正賢的感情線,又看到了她另外兩個標籤:欲望和矛盾。 如果說顧佳有階層躍升的野心,那王漫妮有的只是過好生活的欲望。
《三十而已》,沒有迴避女性慾望。 編劇給王漫妮安排了奢侈品這個行業,也是用意極深:這個行業裡的女性普遍顏值不低,每天接觸富人和貴的東西,無形中把生活標準和心氣都拔高了。 第一次租房子,寧願花7000元一個月,就因為要一個能看見煙火氣的陽臺。那個陽臺,是精打細算的生活裡最後的倔強。
買鞋子,寧願買打折的大牌經典款,也不要高仿。 王漫妮的日常,就像無數漂在北京上海的女青年,看著月入過萬,其實全給房東。8年辛苦,換來的卻是坐郵輪升艙要刷信用卡,房東漲價只能搬去城中村。
但就算如此,在收入許可的範圍內,也一直不肯將就。 這種價值觀投射在愛情上,更是如此。 這段感情始終備受爭議:從開始男方被罵渣男,到最近女方被吐槽拜金。連江疏影都在微博上說:王漫妮醒醒吧!
真是拜金嗎?以王漫妮的條件,梁正賢是她這個階段能遇到的最好人選了。 送車買衣服,品紅酒見投資人,出國潛水空降浪漫,他給她的不僅僅是物質,還有世面,換了誰能不動心? 除了不結婚。 所以王漫妮非常矛盾。所以一直逼梁正賢,要一個女朋友的身份。
直到認清了梁正賢的本質,對方在餐廳攤牌,王漫妮才徹底清醒: 我是你養的一條狗嗎?然後把衣服鞋子全都脫掉還給了他。
王漫妮的終極矛盾在於:滿足欲望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是通過男人給的捷徑,忍一忍去得到一些東西嗎?這顯然是樊勝美。 她最後選擇了放棄。
30歲年齡節點的歸零,是斷舍離,是告別錯的,才能和對的相逢。 這種斷舍離痛麼?當然會痛,可是痛了,才會成長。 至此,從王漫妮身上,終於看到了非常明顯的成長性。
江疏影的表演,這次是一個驚喜,跟角色幾乎完全吻合,讓你分不清楚哪是江疏影哪個是王漫妮。 據說當時江疏影看到王漫妮時,完全被打動才決定出演。
劇中一場戲,是王漫妮一個人躺在床上,打點滴時媽媽打了通電話,掛斷後,一滴眼淚不自覺流下。
江疏影說:「那場戲一次就過了,因為我也有類似的體會。」
作為一個有過北漂經歷的藝人,江疏影揣摩孤單無依渴望陪伴的狀態很有心得: 「2012年搬到北京時,租在特別高的樓層,有天晚上颳大風,我怕的一晚沒睡。對未來也很不確定,但還是得硬著頭皮邁出這一步。」那種漂泊感,跟王漫妮一樣。
一個好演員,是讓觀眾看不到技巧,看不到用力過猛,但背後一定下了很多功夫。 有個鏡頭是王漫妮下班後,泡著腳帶著頸椎枕吃著外賣給上司打電話。江疏影一看就是放棄了女明星的顏值包袱,揉碎了本我去演的。 為了演的更像,她專門去奢侈品專櫃取經,觀察工作人員上班下班的細節,跟櫃姐學習,了解櫃姐因為每天上班要穿著制服面帶微笑特別累,下班時才更放飛更鬆弛。
她還和自己認識的奢侈品銷售經常交流,也會跟身邊的一些同樣在北上廣漂泊的朋友聊天,傾聽她們的故事和真實體驗。 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也是非常飽滿。 對於穿著普通的女顧客,她依然熱情接待,而且介紹產品的時候不僅很專業,而且能看出作為有豐富經驗的「櫃姐」的高情商。
其實心裡也有疑惑:這個看著很普通的婦人真的買得起嗎? 江疏影的分寸感把握得很好:眼神中閃過一絲略帶疑惑的感覺,然後婉轉地和客戶說,具體的價格她可能還沒介紹清楚。
巧妙處理就像現實裡的銷售精英,沒真實體驗過想必很難做到。 還有在店裡被梁正賢香港女友當眾羞辱那一段。 從一開始的剛,到對方要投訴她時的義正嚴辭,再到最後被扇巴掌後的委屈。
短短十幾秒的片段裡,江疏影情緒轉換的自然流暢,畢竟當著那麼多同事的面,被另一個女人扇耳光,那種難堪和委屈,很難收得住。 梳理一下她過往的角色,這不是江疏影第一次對演技這麼較真了,能看出來她對演技有很深的執念。 《清平樂》裡的曹皇后,皇后的寂寞和責任拿捏的剛剛好。
《好先生》裡的富家女,烈焰紅唇桀驁不馴;
《三十而已》裡的王漫妮,江疏影用了很多微表情表達人物層次感。 王漫妮跟梁正賢分手的戲,情緒激烈,一氣呵成:「劇中兩段感情,都沒有給王漫妮指向傳統意義上的好歸宿,這種不確定和未知感,正是30歲女性壓力的源頭。」 角色本身的立體讓演員有了發揮空間,演員主動融入又豐滿了角色,能做到這些,顯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江疏影曾發微博坦誠自己是有野心的,但選擇實現野心的方式是最笨也是最踏實的一種:跟好的班底合作,跟自己死磕。 江疏影是上戲科班出身,回國不久就被趙薇選中出演《致青春》,溫柔的阮莞,成為無數直男眼中的「白月光」。
在大熒幕試水成功後,很快也打開了電視劇市場。 2014年出演《一僕二主》,雖然是配角,但江疏影還是認真對待「顧菁菁」這個角色,出色演繹,讓她成功摘下華鼎獎最佳女配。
最近幾年,江疏影在多部熱播劇中擔當女主,搭檔的大都是熱門小生,像《全職高手》裡的楊洋、《我在北京等你》中的李易峰。
所以這次能把王漫妮這個角色演得有血有肉,真的不是所謂運氣,而是靠始終未曾改變的堅持,才把王漫妮塑造得很江疏影。 過往國產劇,都市女精英的進階之路都是粉色的,看著很爽。 江疏影的王漫妮,進階之路跟她們都不一樣,更接近現實。
江疏影自己理解的是:「其實王漫妮的30歲生日,是她最落寞,最低潮的時候,但她還是有勇氣爬起來,重新開始,最後選擇了她一直想走的那條路,不是只有初生牛犢不怕虎,女性完全可以不被年齡限制,做自己想做的事,從這點說,王漫妮也許不算是個成功的女性,但她是自己的英雄。」 戲外的女演員,沒有年齡危機;戲裡的王漫妮,一無所有依然內心強大。 30歲,有重新開始的勇氣,這才是真正的三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