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之約】評論:傳承沂蒙精神,續寫華彩篇章

2020-12-15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編者按:為推進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打贏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硬仗,充分展現山東各地各行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有力舉措和顯著成效,由中共山東省委網信辦主辦、齊魯網·閃電新聞承辦的「小康之約」網評作品擂臺賽正式開賽。擂臺賽分為月度賽與總決賽。6月、7月、8月進行月度賽,徵集評論文章、短視頻、動漫、H5、創意海報等作品。根據月度賽排名,優秀作品前20名的作者將進入9月份的總決賽。

&nbsp&nbsp&nbsp&nbsp沂蒙精神誕生於齊魯大地抗日戰爭之時,升華於解放戰爭年代,但其意義絕非僅限於歷史。沂蒙精神是紅色革命精神之一,與人所共知的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脈相承。因此,發揚沂蒙精神,就是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

&nbsp&nbsp&nbsp&nbsp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1月視察山東時指出,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對於新形勢下抓好黨的建設具有重要啟示作用。他的重要論述,將沂蒙精神提升到新高度,是從更深層面對沂蒙精神時代價值的精闢概括,為新時代弘揚和傳承沂蒙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

&nbsp&nbsp&nbsp&nbsp沂蒙精神是中國精神的一部分,是沂蒙老區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它的感召下,中國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任何能夠傳世的精神,都是歷史文化基因與時代脈搏互動的產物,都有其深刻的價值內涵。沂蒙精神凝心聚力,也是黨的寶貴精神財富的一部分。

&nbsp&nbsp&nbsp&nbsp沂蒙精神富含文化價值,《沂蒙山小調》就是沂蒙精神的一部分,社會主義文藝的一個傑出代表,凝聚了抗戰時期軍民的鬥爭信念,又匯聚了沂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想往,已成為山東音樂文化乃至中國民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歷經70餘年久唱不衰,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中國優秀民歌。

&nbsp&nbsp&nbsp&nbsp沂蒙精神也是一面鏡子、一把尺子、一劑良藥,有助於我們堅定信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範自己的行為,在諸多方面都有積極意義。用沂蒙精神對照自己、衡量自己並經常反思,就能不忘初心,用不斷賦予新時代內涵的沂蒙精神嚴格要求自己,修正精神坐標,使自己永不偏離正確航線。

&nbsp&nbsp&nbsp&nbsp總之,沂蒙精神富含精神營養,是愛黨愛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吃苦耐勞、開拓進取、勇往直前、敢於勝利的精神,體現的是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講黨性、講政治,在思想和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改革開放,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當下,沂蒙精神隨著隨時代脈搏一起跳動,不斷匯入新的時代內涵,仍是我們砥礪前行的一面巨大風帆。

&nbsp&nbsp&nbsp&nbsp當年,沂蒙人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信仰毫不動搖,為黨的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就是再苦再累,沂蒙人民也一心向黨,堅信革命一定會成功。而如今,旗幟鮮明地把沂蒙精神作為政治導向,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並代代相傳,就是我們的使命。把沂蒙精神作為強大的精神動力,在續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華彩篇章徵途上,追夢的腳步必將更堅定。(文/劉天放)

相關焦點

  • 閃電評論丨弘揚沂蒙精神之魂 秉承艱苦創業之道
    沂蒙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它孕育於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發展於戰天鬥地的建設時期,傳承於天翻地覆的當代盛世,這不僅僅是沂蒙山人民的精神支柱,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而在沂蒙精神的傳承過程中,艱苦創業始終是其基本內涵之一。艱苦創業是沂蒙精神的基本內涵「最後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後一塊布,送去做軍裝;最後一個娃,送去上戰場。」這是沂蒙精神形成時期,沂蒙山人民支援革命的真實寫照。
  • 《山東教育報》報導臨沂方城中心小學傳承沂蒙精神經驗做法
    8月3日,《山東教育報》報導了臨沂方城中心小學傳承沂蒙精神經驗做法。全文如下:沂蒙精神為魂 地域文化為根 影視手段為媒臨沂方城中心小學以紅色影視教育傳承沂蒙精神「我校以校園影視教育為抓手,讓學生們親近沂蒙精神。」臨沂市蘭山區方城鎮中心小學校長朱連成介紹說。
  • 林佳木:續寫焦裕祿精神的時代篇章
    原標題:續寫焦裕祿精神的時代篇章   榜樣的力量穿越時空,精神的血脈傳承千古。   時代之歌,強國之夢,焦裕祿精神的當代價值更加凸顯   英模是書寫時代精神的人,也就是黑格爾所說的「必然是公認的那個時代目光敏銳的人。他們的業績、他們的言論,就是那個時代的精華」。50年前,焦裕祿的名字響徹中華大地。50年後,重憶英模事跡仍然激勵人心。
  • 【沂蒙巾幗脫貧攻堅群英譜】公茂霞:「三扶」助力老區群眾全面小康路
    【沂蒙巾幗脫貧攻堅群英譜】公茂霞:「三扶」助力老區群眾全面小康路 2020-05-22 0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時代沂蒙扶貧六姐妹傳承紅嫂精神
    新時代沂蒙扶貧六姐妹在沂蒙六姐妹紀念館參觀學習。 (邱明/攝)□ 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 姚建□ 王丹青在革命老區——山東省臨沂市,從不缺少「女英雄」。革命戰爭年代,沂蒙老區420萬人口中,有120萬人擁軍支前、20萬人參軍參戰、10萬先烈血灑疆場。在這其中,還湧現出了一個全國聞名的模範群體——「沂蒙六姐妹」。她們以「最後一口飯做軍糧,最後一塊布做軍裝,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的「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積極擁軍支前。時間拉回現代,如今在精準脫貧的「戰場」上,沂蒙老區再次湧現出一個模範群體——新時代沂蒙扶貧六姐妹。
  • 《我的城 我的歌》傳承沂蒙精神,戴荃全新演繹沂蒙山小調
    這裡是書聖故裡,這裡是活力商都,6月7日周日21:20,山東衛視全國首檔融媒體城市音樂宣推節目《我的城 我的歌》走進臨沂,感受老中青三代的沂蒙精神傳承。本期節目中,老一輩臨沂人組成「沂蒙老男孩」樂隊,上演一出不搞音樂的廚師不是好士兵的故事;土生土長的臨沂中年一代,用快門記錄臨沂美景,用照片記錄時代變遷;年輕一代用電商直播,煥發文化古城的蓬勃新生。更多精彩,本周日讓我們和城市歌曲演唱者戴荃一起在臨沂為您揭曉謎底。大聖歸來沂蒙見 味美糝湯肚裡填「我要這鐵棒有何用……」聽到這熟悉的調子,本期城市歌曲演唱者——戴荃登場。
  • 浙江:續寫好「楓橋經驗」新時代篇章
    浙江:續寫好「楓橋經驗」新時代篇章 原標題:   新華社杭州11月11日電(記者馬劍)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浙江諸暨楓橋幹部群眾在實踐中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堅持矛盾不上交為主要內容的「楓橋經驗」。
  • 臨沂城發集團:打造沂蒙幹部學院 讓沂蒙精神薪火相傳
    用沂蒙精神建沂蒙幹部學院,這所學校既是一所有溫度的學校,更是一所有高度的學校。沂蒙精神滾燙人心,是持續激勵臨沂城市發展集團上下同心努力奔跑、追夢圓夢的精神食糧。  魯網7月30日訊 走進剛剛建成使用的沂蒙幹部學院,正門牌匾上鮮紅的校名,校園裡鮮紅的國旗,廣場上的一池靜水以及鐫刻著「忠誠、乾淨、擔當、務實」的石刻,使得紅色沂蒙與綠色校園交相輝映,共同匯成一股「紅流」。
  • 以沂蒙精神為指引,爭做新時代「紅色少年」
    憶往昔,崢嶸歲月,在硝煙瀰漫的蒙山沂水,多少先輩為了人民利益出生入死、浴血奮戰,多少沂蒙兒女在黨的領導下捨生忘死、奮勇支前,共同鑄就了「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它融入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讓沂蒙精神生生不息,代代傳承。
  • 「沂蒙紅哥」宋連勝 以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沂蒙精神
    新時代沂蒙精神的企業擔當②  「沂蒙紅哥」宋連勝 以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沂蒙精神  編者按:2013年1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臨沂視察時指出:「沂蒙精神與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
  • 臨沂樸園小學開展「紅色教育進校園 沂蒙精神代代傳」主題活動
    臨沂樸園小學開展「紅色教育進校園 沂蒙精神代代傳」主題活動 發布日期:2020年12月09日 瀏覽次數:3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沂蒙精神,增強學生愛國意識,12月9日下午,藉助綠潤樸園讀書節活動平臺,臨沂樸園小學開展閱讀紅色經典,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活動
  • 弘揚新時代勞模精神|林波:傳承沂蒙精神和紅色基因,發揮勞模示範...
    弘揚和踐行勞模精神,有助於在全社會形成勞動光榮的社會氛圍。同時,可以激發起億萬人民用勞動託舉夢想的豪情,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作為新時代的民營企業家,就要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把發展實體企業、為職工謀福利、為社會作貢獻作為根本遵循。」林波表示。
  • 2020年參考消息·薩馬蘭奇杯中國高中足球錦標賽之「沂蒙精神」
    各代表隊在臨沂市青少年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分時段安排訓練,訓練之餘,在五人制足球場參加足球嘉年華活動,同時基地開放了特色課程之一的真人CS,免費供學生進行體驗。晚間7:00,臨沂市青少年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邀請「沂蒙新紅嫂」朱呈鎔在會議中心為參賽隊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專題講座。
  • 傳承自戰爭年代的沂蒙專區,1950年撤銷
    山東省,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北端,地處渤海、黃海之濱,黃河下遊,與遼寧隔渤海海峽相望,同河北、河南、安徽、江蘇相鄰,自古為華夏先民繁衍生息之地,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儒家文化的誕生地。山東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古屬青州、兗州、徐州之域,春秋戰國為齊、魯兩國,因地處太行山以東而得名,又被稱為「齊魯大地」,簡稱「魯」。山東最早為地理名詞,指的是崤山、太行山以東地區,金滅北宋後改京東東、西兩路為山東東、西路,此為山東作為行政區劃名稱之始,到明朝初山東正式建省。
  • 傳承軍鋼精神,新興鑄管走向世界,新興鑄管武安工業區展覽館
    傳承軍鋼精神,新興鑄管走向世界,新興鑄管武安工業區展覽館 2020-09-16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開創新時代發揚光大沂蒙精神的新境界
    沂蒙精神屬於昨天、屬於今天、也屬於明天;屬於山東、屬於黨和人民軍隊、也屬於我們這個擁有十三億多人民的國家和民族;屬於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也屬於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整個新徵程,屬於民族復興的千秋偉業。沂蒙精神彌足珍貴,在於其直指現實和未來的偉大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 傳承沂蒙精神 中化學交通建設集團開展第十次理論中心組學習暨...
    下午,圍繞學習弘揚沂蒙精神、推動公司改革發展,蘇中友在孟良崮戰役紀念館中心廣場上為參加活動的黨員幹部講了一堂題為《弘揚沂蒙精神 增強改革動力 全面開創公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黨課。  沈周圍繞如何貫徹落實「沂蒙精神」及黨課要求作了發言。沈周要求,要再思考再理解沂蒙精神的深刻內涵,做到為人民靠人民、忠誠看齊革命到底,聽黨話跟黨走、敢於鬥爭無私奉獻。
  • 「小康之約」評論:奮進齊魯 振翅翱翔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詩經》最早記載的「小康」一詞,表達了華夏兒女夢寐以求、世代相傳的對於美好生活的憧憬。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中華民族縱然開創過文景、貞觀、開元、永宣、康乾等盛世,但封建王朝無法掙脫「歷史周期律」,絕對貧困問題始終不曾解決。
  • 山東新任省委組織部長王可公開調研:發揚光大沂蒙精神
    本文圖均為 魯祖軒微信公眾號 圖9月10日至11日,山東省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可到臨沂調研,強調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沂蒙精神,教育激勵黨員幹部在新時代有新擔當新作為。王可實地考察了蒙陰縣、沂南縣、蘭山區部分沂蒙黨性教育基地教學點,深入農村、社區和商城、物流園區,詳細了解工作情況,並看望駐村第一書記。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提升鄉規民約治理效能(治理之道)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提升鄉規民約治理效能(治理之道) 2020-11-12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