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師範大學校長汪明義(圖片由四川師範大學提供)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21日訊(記者 陳淋)金秋九月,四川師範大學迎來一批青春洋溢的「小獅子」。四川師範大學校長汪明義說,校園因這群學生的到來而更添繽紛色彩:獅子山越發活力四射,龍湖水更顯波光靈動!
9月21日上午,四川師範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舉行。在這堂開學第一課上,汪明義寄語學子:做一名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如何度過大學時光?汪明義送給學生五個「錦囊」:要有摯誠的理想;要有明確的目標;要有可行的計劃;要有踏實的行動;要有堅韌的毅力。
他說,大學是人生最璀璨的歲月,希望大家多加珍惜,做一名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用讀書、讀書、再讀書為人生鋪開道路,用思考、思考、再思考為理想插上翅膀,用一步一個腳印的實踐譜寫最美的大學樂章,留下永恆的青春回憶!
四川師範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圖片由四川師範大學提供)
附:四川師範大學校長汪明義於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致辭
親愛的20級同學們,大姑娘、小夥子們:
大家上午好!
金秋九月,又是開學時節,我們經歷了大疫的考驗和略顯長久的盼望,終於收穫了今天的盛會,即將開啟硃砂開智、虔誠論道的大學生活。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教職員工,向你們--川師大的新主人,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向培養你們,陪伴你們一路走來的父母、老師、同學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學們,你們之中絕大多數都是生於「非典」、考於「新冠」,你們成功經受住了疫情和高考的雙重考驗,彰顯了芳華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的青春答卷。天降大任、註定不凡,川師大因你們的到來更添繽紛色彩:獅子山越發活力四射,龍湖水更顯波光靈動!
你們恰逢盛世,但使命在肩:我們的國家正大踏步地邁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徵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獨特模式為世界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彰顯了當今人類社會的時代特徵、價值追求和美好願景,體現了人類面向未來的「最大公約數」。但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使命,絕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完成的。這是一個「中國問題」與「世界問題」並聯的時代;這是一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行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擔當者並且要靠擔當精神共築未來的時代!
同學們,我相信今年大家都過了一個不同以往的春節,也體驗了一個特殊的寒假和暑假。因為疫情,你們可能有生以來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麼叫做「隔離」;因為疫情,你們有了一個超乎尋常的持久假期;因為疫情,你們也許開始更加想念親人、同學、老師,還有課堂和校園……但我想告訴你們,被隔離的只是病毒,未被隔離的卻是人類,人類因隔離而獲得了更緊密的聯繫。我們更清晰地認識到,身處於世,每個人都不可能獨立存在,每座城也不是孤島,人類早已開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徵程。希望你們尊重自然,敬畏生命;身處書齋,心向世界;直面人生,審視自我;致敬英雄,牢記擔當,成為一名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要成為一名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大學的學習至關重要,它能為你們將來創意性的工作和高質量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它能為你們將來成為一個具備高度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培養基本能力,它更能為你們成為人類進步事業的積極參與者準備好足夠的知識和智慧。為此,作為你們的校長,我想與你們談談以下三個話題:1.大學是什麼;2.川師大是一所什麼樣的大學;3.你們如何度過有限的大學時光。
首先,大學是什麼?
這是你們進入大學需要思考的第一個問題。思考這個問題,不能簡單用中學階段的思維,將大學看成純粹學習知識的場所。如果大學只是一個純粹的學習知識的場所,那麼你們完全可以通過書本、電腦、手機等工具在家中替代在大學的學習,這樣做還可以節約不少人力和成本。但為什麼我們不做這樣的選擇呢?這就涉及對大學的基本認知,即大學到底是一個場所?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應該先了解大學因為什麼而產生。
從歷史來看,被譽為「人類智慧的花朵」的大學,誕生於歐洲中世紀後期,經濟復甦和技術復興的需要催生了一種特殊的社會組織——大學,大學推動了文藝復興的進程和人類文化、思想、科學向現代方向發展。比如,誕生於1150年的法國巴黎大學,在其全盛時期,在校生達到五萬之多,聲譽卓著。當時學術界流傳著一句經典名言,「義大利人有教皇,日耳曼人有帝國,法蘭西人有巴黎大學」。近千年來,無數仁人志士從不同角度揭示大學的本質:大學是社會的燈塔,大學是創新的活水,大學是文化的酵母,大學是道德的高地,大學是良心的堡壘,大學更是夢想者的樂園!
在當代,雖然大學職能越來越多,但它始終沒有放棄或者弱化「人」的主題。近代教育理論的奠基者誇美紐斯說:「我們已經知道,知識、德行與虔信的種子是天生在我們身上的;但是實際的知識、德行與虔誠卻沒有這樣給我們。這是應該從教育,從行動去獲得的。有人說,人是一個『可教的動物』,這是一個不壞的定義。實際上,只有受過恰當的教育之後,人才能成為一個人。」如果說恰當的中小學教育通過「知識、德行、虔信」將生物性的幼兒培養成為了「可教的孩子」,那麼,大學就是幫助這些「可教的孩子」將自己塑造成大人的地方:「大學的理想與其說是知識,不如說是力量,大學的任務在於把一個孩子的知識轉變為一個成人的力量。」
大學為了將「孩子的知識轉變為成人的力量」,它聯合青年人和大師共同對學問進行富有想像的研究,促進知識與火熱的生活之間的聯繫。大學傳授知識,但它是富有想像力地傳授知識。青年人是富於想像的,如果通過大學訓練使想像力得到增強,這種想像的活力大都能保持終生。然而現實是:富於想像力的人經驗不足,而富有經驗的人又貧於想像。為了更有效地將想像與經驗融為一體,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真正的教育者不僅傳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學生傳授對待真理的態度,激發他們對於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欽佩的情感,以及對於邪惡事物不可容忍的態度。」 只有這樣,大學才能成為引導人們直面所處時代之混亂的真正思想之家!
綜上所述,對於青年學子而言,大學生活既是一次增長知識的奇妙旅程,也是一次增長智慧的潛心修行,更是一次將知識蛻變為成人力量的寶貴經歷;大學既是點燃那盞心燈的火花,也是仗劍江湖前的「內功」修煉場所,更是獲得打通任督二脈口訣心法的聖殿。
對於人類社會發展而言,大學在其近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大學通過探求真知推動了解放,通過發展科學破除了愚昧,通過開發技術摧毀了障礙,通過創新文化培固了良知。大學以多元的方式,創造了人類賴以共存的文化意識宇宙,與自然物質宇宙比肩而立!
以上就是我們大學本質的現代詮釋,也是你們為什麼要讀大學,為什麼要在大學裡與大師晨鐘暮鼓、與同學朝夕相處的全部要義。
其次,川師大是一所什麼樣的大學?
同學們,川師大是一所博學重德、文脈厚重的大學。大家可以仔細看看學校的校徽,它的主體是一個變形的扉頁,上面用篆書書寫著我們川師大的校訓「重德博學務實尚美」,它宣示著著我們川師大人「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豪氣、銳氣和志氣,彰顯著我們川師大人「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治學精神和品質。
同學們,川師大更是一所胸懷美好願景和崇高使命的大學!回首過去,她為社會培養了30餘萬名各類優秀人才,校友遍及世界各地。他們當中湧現出了一大批教育精英、學術大家、治國英才、行業翹楚。展望未來,她以「引領區域教師教育、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家重大需求、傳承創新中華文明」為時代使命,確立「學生中心、教師主體、引領社會」的辦學理念,全面踐行將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綜合性師範大學」和「在校師生與校友心中的精神家園」雙重願景。所有這些都將為你們把「中學生的知識轉變為成人的力量」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學校將全方位引領你們將自己鍛造成為「三心、四能、五結合」的高素質複合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全面提升你們的「責任心、進取心、好奇心」;高水準地提高你們的「表達能力、和諧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並以高遠的方式和開放性的姿態培養你們「專業技能與職業操守結合、社會擔當與健全人格結合、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結合、創新精神與批判性思維結合、歷史眼光與全球視野結合」的整全素養,引導你們成為民族復興大任的擔當者和人類進步事業的積極參與者。
第三,我們應如何度過大學時光?
同學們,青年時代是求知慾最旺盛的生命階段,是將夢想升華為可踐行的理想的人生過程;而大學,既是人類智慧的聖地,也是人類精神的家園,希望你們在大學四年裡與有經驗和知識的長者一起激蕩人類智慧,汲取文明養分,培育健全人格,思考人生價值,提高學術修養,釋放理想光芒,使自己成為有擔當精神、有創造力的新一代國家建設者。作為你們的老師和校長,我將五個「錦囊」相贈。
一要有摯誠的理想。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說「人因為夢想而偉大,因築夢而踏實」。但惟有理想才可執著成真。因為理想是心靈的甘露,並且充溢人生。古往今來的仁人志士,無一不是矢志不渝地執著於理想、放飛希望、徵服野蠻、開創文明。假若沒有理想,生命一定會失去色彩,生活必將平淡無味,人生只能落入平庸而乏善少美。無論何人,摯誠的理想,既是生命的火炬,也是朝向未來的希望之光,更是勇往前行的力量之源,它能使你在任何艱難困苦,甚至絕望之境中始終激情不減。從根本講,大學,就是要將中學生的知識轉化為成人的力量,但其前提是將孩子的夢想熔鑄為成人的摯誠理想。而大學,正是海闊天空任你飛翔跳躍的最佳場所。同學們,你們可能已經丟失了太多寶貴的東西:幼兒園,你把天真弄丟了;小學,你把童趣弄丟了;初中,你把好奇心弄丟了;高中,你把想像力弄丟了。進入大學,請千萬別再把夢想弄丟了!同學,恢復想像,重拾執著,你們終將化繭成蝶、願望成真!
二要有明確的目標。生活是漫無邊際的大海,人生卻是必須負重向前的遠行。若漫無目標,必會迷失航向而任隨飄落。在生活的大海中選擇人生,最需要的是方向。目標選擇和確立的特別意義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為人生定位:二是為生活定向。古人講「取法乎下,得乎其下下;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上上,得乎其上」。這個「法」,就是目標定位;取法,就是選擇定位未來人生。這一明確的人生定位,給出了生活行動的方向,也釋放前行的充足動力。「取法上上」和「取法乎下」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方向也將絕對不同,動力差異也將十分巨大。有無明確的目標和有什麼水準的目標,不但決定了我們四年大學生活將怎樣度過,而且決定了我們未來的基本走向。所以,請同學們一定要學會「取法上上」,數學家陳景潤、平民教育家晏陽初、鄉村教育家陶行知等偉大人物,李言榮院士、唐勇院士、羅先剛院士等傑出校友,都是大家的榜樣。
三要有可行的計劃。摯誠的理想必須有高遠的目標來標定,高遠的目標則需要可行的計劃來落實。缺乏可行的計劃,理想和目標必然化為空中樓閣。能夠不折不扣地實施理想和目標的計劃包括五個要素:做什麼、為什麼要做、什麼時間做、什麼地點做、用什麼方法去做。請同學們在開學之初,首先為自己制定一個學年計劃;然後再制定一個大學生活規劃;在此基礎上,再為自己設計出人生的規劃圖。要形成習慣並不斷完善自己的規劃。把制定計劃滲透到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既便於審視自己在計劃實施過程中的執行情況,又可為一步步邁向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要有踏實的行動。從整體上講,理想、目標、計劃、行動,此四者構成「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人生鏈條。客觀地看,行動雖處於人生鏈條的末端,但卻決定著人生的成敗和生活的色彩。行動,始終要腳踏實地、一心一意、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生活中的芸芸眾生,有很多都在終日琢磨成功的捷徑,他們空想太多,行動太少,隨著光陰逝去,才發現距離目標越來越遠。荀子說:「學至於行而止矣」,同學們一定要深刻地認識到:行動是理想和現實的橋梁,更是通往成功之巔的階梯。我熱切希望同學們在大學期間當一名「行動家」,積極投身於實驗場地,增強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沉浸在圖書館裡,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和知識廣度;常常到報告廳裡聽講座,與智者對話,交融思想,啟迪智慧;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深入街道、企業、農村,了解社會、開闊視野;積極參加扶貧和公益活動,將跪乳之恩、反哺之義化作人間大愛,奉獻給那些需要幫助和關懷的人;積極參加科技活動,用你之所學解決社會之需,在創新創造中體會學習的快樂與成功的自豪。
五要有堅韌的毅力。伏爾泰曾說,「堅持意志偉大的事業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實現質的飛越。逐夢好比攀登險峻奇峰,多堅持走一步,就會多一份信心,也就會多產生一份毅力,用毅力才能一步步靠近成功。追夢之路崎嶇不平、舉步維艱,必須要有執著的勇氣和永不放棄的決心,做到「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如何培養自己的毅力呢?在操場上生龍活虎,既能揮灑汗水、強健體魄,又能獲得信心、磨練自己的意志;給親人和老師寫信,既能在日漸成熟的歲月裡始終銘記養育之恩、不忘師恩,又能獲得鼓舞自己、增強繼續前行的毅力!
同學們,以上五個錦囊,希望大家牢記於心,外化於行。只要持之以恆,從不止步,永往直前,必能收穫不斷,喜悅常駐,視野更加高遠,最終海納百川。
親愛的同學們,大學是人生最璀璨的歲月,希望大家多加珍惜,做一名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用讀書、讀書、再讀書為人生鋪開道路,用思考、思考、再思考為理想插上翅膀,用一步一個腳印的實踐譜寫最美的大學樂章,留下永恆的青春回憶!
謝謝大家!
【來源:四川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