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和戰術是軍事上的概念,但商場如戰場,很多商業上的東西都是借鑑、採用了軍事上的思想和理論。
簡單來說,「戰」是戰爭,「略」是謀略,所以戰略就是一種從全局考慮謀劃實現全局目標的規劃,是指導戰爭全局的計劃和策略。
戰略是戰術的根源,戰術則是實現戰略手段和方法。
實際上,不管是創業經商,還是人生發展,我們做任何事都要用到「戰略和戰術」的思想和方法。
這代表了對智力資源的挖掘和使用,很多人之所以做人做事都是失敗,其實不是他們的意願不夠,不是不想賺錢發達,而是「腦力」沒有跟上而已。
天上不會掉餡餅,這句話的內涵就是告訴我們要心、腦、手三位一體,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億萬富翁洛克菲勒曾告誡兒子:
成功的做法是你要記住兩點:一個是戰術,另一個是戰略。
指南針比地圖重要,戰略思考的是全局,是對方向的判斷和選擇,是你預想中的未來藍圖。個人要有夢想,企業要有願景,這是目標,也是戰略。
戰略強調的是全盤大局,戰術則是強調局部細節,畢竟戰略也是靠每個局部、細節的達成而達成的。
所以,一個優秀的經營管理人員,必然是既重視戰略大局,又死扣戰術細節。
做企業如果沒有遠見怎麼行呢?看到三年以後的人與看到五年以後的人,幾乎是意味著他們是站在了不同的維度上,後者對前者形成了碾壓式的降維打擊。
任正非曾表示,你看不見世界是什麼樣子,就把握不住世界的脈搏,容易被歷史所拋棄。因此,華為不能沒有仰望星空、全球視野的人。
方向大致正確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保障,自己的「腦力」不足,可以藉助「外腦」啊,不然華為為什麼在國內外與大量的高校和專家合作。
記住,只有富有遠見的企業家,才能在變化無常的市場環境中保持足夠的定力和戰略耐性,而他們也往往可以抓住最大最好的機會。
不擊則已,一擊必中。多少老闆辛辛苦苦忙活好幾年,不如人家一次所得的收益,這就是懂不懂戰略和戰術的區別。
還有些老闆更可憐,他們拼搏多年才積累起來的財富,結果卻因為一個錯誤而化為烏有,這就是在戰略上有很大的欠缺。
永遠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我們改變不了環境,成功更主要是靠順勢而為。
戰略需要的是腦部勞動,是思維層面的奮鬥,我們做企業引入管理諮詢,組建參謀和決策部門,其實就是在仰望星空、制定和修正戰略計劃。
而戰略決定戰術,戰術左右戰略的成本,因此企業還要從組織層面去保證戰術的執行結果。
總而言之,我們做任何事,既要保證做正確的事,又要保證把事情做正確,如此才能取得成功。
其實人生也是如此,你必須要想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人生有舍才有得,必須在這個核心點上想得通透才行。
戰略目標的意義就是要造成對己方最有利的狀態。作為普通人,你最好的戰略戰術就是「田忌賽馬」,世界就是一個競技場,你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
這在軍事上來說就是:在局部區域,集中優勢兵力,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
如果意識到這點,那麼你現在的時間、精力、金錢和注意力等所有資源都要集中在你的戰略目標上,這也是任正非所說的不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消耗戰略競爭力量。
人生做人做事要以終為始,這其實就是戰略思想。認知定成敗,希望大家都能制定好自己的戰略和戰術,早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