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點擊上方藍字「iMorning」訂閱;
2.訂閱成功後點擊「查看歷史消息」查看往期內容
內容轉自:海外文摘雜誌社
ID:bjbhwwz
第一位馬拉松長跑能手斐裡庇得斯於公元前490年完成了從馬拉松到雅典的42公裡長跑,但卻因此喪命。
忙碌的日程和積極的體育運動會將我們引向成功,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會使我們長壽,然而《享受懶惰》一書的作者彼得·阿克斯特卻說這些都是誤導……早晨跑步可能會導致心臟病發,在健身房消耗自己的脂肪也並無益於身體,甚至帶來傷害。但懶惰、長時間睡眠反而可能對你的身體更有益。
「懶惰為節省生命能量之本」
你認為每天進行體育鍛鍊真的可以保持青春活力?你希望可以通過每天跑步預防心梗?你還認為定期的有氧運動可以使你的身體更健康?許多研究人員也為這些問題爭論不休。第一位馬拉松長跑能手斐裡庇得斯是希臘人,於公元前490年完成了從馬拉松到雅典42公裡的長跑路程,但最終也因此喪命。1978年,美國醫生芬伯格為了弄清每周通過運動消耗2000千卡路裡,是否能降低心臟病發的機率,以1.7萬哈佛大學畢業生為研究對象進行了研究。
每天,都有上百萬的人在跑步機上,或健身房裡竭盡全力地想要消耗卡路裡。遺憾的是,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這些哈弗大學畢業生與其進行專項體育運動來燃燒卡路裡, 不如抽空爬爬樓梯、遛遛狗、做些家務或進行其他日常運動。此外,芬伯格還提到,每周積極運動,無需高強度,燃燒500千卡路裡就可以維持身體的健康狀態。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定期運動可以遠離疾病,變年輕,長壽。因此,你會選擇一周去兩次健身俱樂部,儘管事實上你更願意在花園裡走走。外加一周一次的長跑,但你可能根本不享受這個過程。你想知道的可能只是,堅持跑步20年可以延長几年的壽命? 5年,6年,8年,還是更久?事實證明,終身運動的確可以延長人的壽命。如果可以多活幾年,這些運動當然值得。何況美國心臟病專家雅各比通過計算人們在跑步機、健身房或網球場度過的時間,得出結論:這些運動至少可以延長兩年壽命!
如果運動可以帶來快樂、壽命,當然所有努力就不白費。但如果你並不喜歡運動,甚至因此感到痛苦,只是想要健康長壽,你是不是該考慮一下是否要花費這些力氣,因為你在健身房辛苦運動的回報不一定是對身體積極的影響。日常運動,例如,在花園漫步、遛狗、擦洗窗戶或是爬樓梯,足以讓你的身體保持健康狀態,精力充沛。
專家指出,要想獲得健康、成就與長久的能力,必須改變「不要懶惰」的想法,鑑於壓力有害健康,應該鼓勵人們放鬆,睡點懶覺,少吃些,用例行的日常工作代替過度勞累等,「懶惰為節省生命能量之本」。
體育記者詹姆斯·菲克斯出版了《跑步人生》一書後,被數百萬書迷奉為「健身帝」, 一夜之間全世界掀起了「慢跑熱」。
懶人能量
如果你堅持認為運動只是消耗了卡路裡,那麼職業運動員很少能健康地活到80歲的事實,應該可以能讓你質疑一下人們的運動激情。
為此,我們分析了很多老年人的例子,他們幾乎從不進行體育運動,有的甚至厭惡運動。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他的著名主張是「生命不需要運動」。邱吉爾遵循了這條原則,直到91歲。1949年,73歲的康拉德·阿登納當選了聯邦德國的首任總理,14年後,87歲高齡的他才將職位轉交給繼承人。康拉德·阿登納也活到了91歲。眾所周知,康納德·阿登納也是一個非常不喜歡運動的人。英國伊莉莎白二世王太后甚至從未進行過消耗大量體力的運動項目,但於2000年她還慶祝了自己100歲的生日。
顯然,運動不能保證健康長壽。曾有一位叫做詹姆斯·菲克斯的體育記者發行了《跑步人生》一書,並在全美掀起了「慢跑熱」。很快,這本書登上了德國暢銷書榜首,詹姆斯·菲克斯一夜之間被歐洲數百萬書迷奉為「健身帝」。他們聽從了詹姆斯·菲克斯的建議,試圖通過健身加強身體各項機能。詹姆斯·菲克斯的例子很典型,他50歲時堅持每周跑100公裡,但在他52歲時,參加完6.5公裡的賽跑後因心臟驟停斃命。
詹姆斯·菲克斯不是個例外。傑克·凱利,演員格蕾絲·凱麗的弟弟,曾在奧運會划船比賽中獲銅獎,但最終也沒能擺脫心梗突發而死的命運。埃米爾·扎託倍克,著名田徑世界冠軍和奧運會多個長跑項目的獲勝者,被《體育報》授予「捷克火車頭」稱號,78歲時也因心臟病發作而死。
赫伯特·謝德在1萬米賽跑中的德國競爭對手活到了72歲,他自己卻死於心梗。弗拉基米爾·庫茲,曾是世界5000米和1萬米賽跑紀錄的保持者,也因心臟病發喪命,享年只有48歲。儘管這些運動員看起來非常有活力、有耐力,但這可能只是表象健康,他們中一些人的壽命甚至還沒達到普通人平均壽命的一半。顯然,每天的訓練並沒有給他們帶來任何優勢。職業運動員死於心臟病發, 但他們不是應該更不容易患心臟病嗎?因為跑步通常被推薦為防止心梗和心臟病發的最好運動。
那些「懶人」更懂得消遣放鬆。
運動醫學專家庫柏認為中老年人進行大型體育運動項目,不僅不會對身體有益,甚至可能對身體有害。他不建議他們參加超級馬拉松賽,因為過度運動有可能引發心臟病。
媒體不斷報導因體育運動而亡的新聞。與交通事故新聞不同,人們在接收這些新聞時沒有引發任何爭論,而是平靜面對。例如,在雪梨奧運會開幕式上,74歲的火炬手——田徑運動員羅恩·金在傳遞奧運火炬後心臟病發作而亡。
58歲丹麥人和38歲的巴拿馬女運動員在參加柏林馬拉松大約10天後也因心臟病發猝死。救護隊全程陪伴馬拉松比賽,醫護人員說:「從枯燥的統計數據看,每5-6場馬拉松比賽就會有一例猝死事件。」
享受懶惰
彼得·阿克斯特博士在其暢銷書《享受懶惰》中告訴人們,如何控制運動和生活的節奏才能延長壽命。阿克斯特經過潛心研究,提出了一種「生命能量」的說法,認為每個人的生命能量都是有限的,而消耗它的快慢就決定了人壽命的長短。高能量消耗的運動,比如在健身房的跑步機上跑步,會加速衰老,並使人因缺乏免疫力而容易得病。
「一種更為放鬆的生活方式對健康非常重要,」他說,「如果生活壓力過大或者從事過多運動,身體就會產生一種荷爾蒙,這種荷爾蒙可以導致高血壓,破壞心血管系統。」
「懶惰同樣對免疫系統的健康很重要,因為人體內存在一種特殊的免疫細胞,當人們處於放鬆的狀態下時,它的免疫性遠比人們處於壓力下時更強,」他補充道,「在放鬆和休息的時候,新陳代謝相對較慢,這就意味著身體生成的自由基也較少,而這種不穩定的氧分子正是加速人機體衰老的罪魁禍首。」
「如果經常運動或長時間處於壓力下,身體就會生成大量自由基,這就是人的壽命變短的原因。」37歲的米夏埃拉和她65歲的父親都曾是長跑愛好者,但是他們現在卻說,開懷大笑要比跑步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當人笑的時候,身體產生的含於血液中的複合胺會使人開心和放鬆,雖然心跳速率和血壓都會上升,但只會持續一小段時間,並不會加速新陳代謝和產生耗費生命能量的自由基,」米夏埃拉說,「所以說,笑是一種沒有任何副作用的最好的鍛鍊方式。」
如果你根本不享受運動的過程,卻硬要逼迫自己做大量力不能及的運動,不但無益於健康,還會對身體有害。
「懶」不意味著整天無所事事,但消遣放鬆的作用絕不能被低估。
為了舉例支持懶惰可以使人長壽的理論,《享受懶惰》一書還提出,習慣早起的人往往容易產生壓力,而睡懶覺的人則活得更長,因為他們保存了能量。「那些寧願在吊床裡躺上一會兒,而不願去跑馬拉松,或者寧願打盹小睡一會兒,也不去打壁球的人,長壽的機率更大一些。」
但是,長壽的秘訣並非一點都不運動。彼得和米夏埃拉提倡慢走健身,並建議讀者結合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質的食譜,來達到健身的目的。
「我們想把我們的想法付諸實踐,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人不能過於懶惰,因為工作畢竟是我們生活的重要部分,」米夏埃拉解釋說,「但消遣放鬆的作用絕不能被低估。」除此之外,書中還提到,懶惰同樣有助於大腦健康。因為運動和壓力會使身體產生氫化可的松,這種荷爾蒙會損毀腦細胞,並導致健忘和未老先衰。
原文作者:納塔莉亞· 科切特科娃
[譯自俄羅斯網站]
國際網紅觀察 微信/osoword (長按可複製)
分享網紅動態、時尚資訊
網紅成長指南,品牌行銷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