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許多不同的動物有著相似的外表,比如獵豹和花豹、黃鱔和鰻魚等等,這些動物除了形態接近外,甚至連毛髮的顏色都很接近。但是,接近歸接近,不同動物之間即使再像也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比如獵豹和花豹僅從面部的「淚痕」就能分辨出,獵豹臉上有兩道黑色的「淚痕」,而花豹沒有。
黃蜂和蜜蜂也是兩種不同的動物,但是它們也有著相似的外表。那麼,它們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黃蜂和蜜蜂的區別一:生物學分類
凡是已發現的物種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也都有生物學分類的明確劃分。關於生物學分類,從大到小依次為:界、門、綱、目、科、屬、種。比如我們常說的老虎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貓科豹屬虎種。
簡單的說,種是生物的基礎單位,多個相近的種組成了屬,多個相近的屬組成了科,以此類推。例如老虎、獅子、美洲豹、花豹、雪豹這五種動物的基因最為接近,這5個種共同構成了豹屬。
而黃蜂和蜜蜂的基因相差甚遠,它們屬於同目(膜翅目),不同科的動物,黃蜂屬於胡峰科。這種差別就像是食肉目下的犬科和貓科的區別是一樣的。也就是說,黃蜂和蜜蜂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動物。
黃蜂與蜜蜂的區別二:外觀和習性
從整體上看,蜜蜂比較的短圓,而黃蜂則比較的細長,而且黃蜂比蜜蜂的體型要大一些。其次,黃蜂和蜜蜂頭部都有黃色的絨毛,但是黃蜂的絨毛明顯要少於蜜蜂,而且蜜蜂的腹部有一條內陷的線狀溝壑,而黃蜂則沒有。
除了外觀上區別外,黃蜂與蜜蜂的習性也不同。首先是蜂巢的材質,蜜蜂的蜂巢是由工蜂們身上的臘腺分泌的蜂蠟製成的,而黃蜂的蜂巢則是由木頭很小的碎屑製成的,從外觀上看,就像是一層紙一樣。
其次是食物。黃蜂是一種兇猛的食肉動物,它們的食物以小型的昆蟲為主,但是蜜蜂則不同,它屬於素食動物,它們的主要食物以植物的花粉和花蜜為食。也正是這種食性的差別,讓兩種動物的性格也有所不同,通常蜜蜂比較溫順,很少會主動攻擊人,而黃蜂則不同,它們脾氣暴躁,會主動攻擊人,而且由於蜜蜂體型比黃蜂小,再加上黃蜂捕獵其他昆蟲的習性,所以黃蜂經常會攻擊附近的蜜蜂。
蜜蜂和黃蜂的區別三:毒性不同
蜜蜂和黃蜂的身體結構是一樣的,都是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在兩種動物的尾部都有輸卵管,而它們的輸卵管已經進化為堅硬的螫針,與螫針相連的是分泌毒液的毒腺。雖然兩種動物都有螫針和毒腺,但是它們的毒性不同。被蜜蜂蜇傷後,蜜蜂的螫針會留在被攻擊者的體內,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蜜蜂在攻擊一次後,就會因為失去螫針(輸卵管和消化系統)而死。但是蜜蜂的毒液中蜂毒含量較少,因此被蜜蜂蜇傷大都只會有輕微的過敏反應。但是,黃蜂則不同了,它在攻擊對方時,螫針並不會脫離身體,所以它可以連續攻擊對方。並且黃蜂的毒液中蜂毒的佔比很大且含有神經毒素,所以,被黃蜂蜇傷後,會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更嚴重的則是會使人休克。
總結
蜜蜂和馬蜂雖然從名字上看都是「蜂」,但其實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動物。相比而言,蜜蜂在採蜜時會幫助植物傳播花粉,對我們人類來說是一種益蟲,而馬蜂除了不會釀蜜外,還擁有很強的攻擊性,屬於「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