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
市委書記李亞署名文章
在洛陽日報發表
↓↓↓
把洛陽都市圈建設作為主戰場主抓手主平臺
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 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市
李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標以及2035年遠景目標,擘畫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宏偉藍圖。省委省政府審議通過《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充分體現了對洛陽發展持續有力的支持,標誌著洛陽都市圈建設正式邁入全面啟動的新階段。我們奮鬥「十四五」、奮進新徵程,必須把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推進洛陽都市圈建設貫通起來,統一思想行動、明確方向路徑,確保中央、省部署要求在洛陽落地生根、形成生動實踐。
一、把牢正確方向、把握基本原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3次蒞臨河南視察工作,多次對河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從給河南擘畫「中原更加出彩」的藍圖,到希望河南「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從對促進中部地區崛起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到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飽含著對河南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通過深入學習和實踐,我們深刻認識到,總書記關於河南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闡明了事關河南發展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問題,為我們做好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指引、行動指南和精神力量,只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去做,各項工作就方向明、路子正、效果好。我們要進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把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作為編制「十四五」規劃、建設洛陽都市圈、建設現代化強市的根本遵循,全面對標對表中央、省部署要求,結合洛陽實際,不折不扣、認真踐行、落地見效。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我們要在胸懷「兩個大局」中把握洛陽發展的「時」與「勢」、前進道路上的「危」與「機」。總的來看,「十四五」時期將是洛陽發展的地位優勢不斷強化、動能轉換加快突破、治理能力系統提升、內在向上態勢持續彰顯的重要階段,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面臨的發展機遇也前所未有。我們要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要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建設洛陽都市圈、建設現代化強市的全過程和各領域,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使發展成為創新是第一動力、協調是內生特點、綠色是普遍形態、開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根本目的的發展。要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使發展成為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要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戰略方向,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立足優勢與短板,扭住關鍵點和著力點,在融入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國內雙循環中把洛陽打造成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節點和支點、樞紐和平臺。
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還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既錨定建設洛陽都市圈、建設現代化強市的目標任務,又緊盯制約洛陽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質生活的突出問題,著力固根本、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解決好制約發展的深層次問題,鞏固拓展在新發展階段的新優勢;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既把「十三五」以來在實踐探索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思路舉措持續下去,又根據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緊扣上級精神,結合洛陽實際,與時俱進完善提升,使建設洛陽都市圈、建設現代化強市的思路舉措更符合規律性、體現時代性、具有可操作性。
二、錨定奮鬥目標、明晰實現路徑,把洛陽都市圈建設作為主戰場主抓手主平臺,朝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邁進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具體到洛陽,最關鍵的是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黨的十九大後,市委已經對建設現代化強市作出部署,明確提出到2035年要基本實現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要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強市。這些年,我們持續深化「9+2」工作布局、加快推進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全面落實洛陽發展新定位,為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市夯實了基礎。要錨定目標、持續發力,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市新徵程。
建設洛陽都市圈,是河南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論述的重大舉措,是洛陽發展的重大任務和重大機遇。無論是積極融入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還是全面提升洛陽的綜合實力,建設洛陽都市圈都是關係全局、關乎長遠的大事。洛陽要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引領作用,充分發掘特色優勢、潛力空間,推動都市圈建設提速提質,更好地在服務國家大戰略中實現自身大發展。
建設洛陽都市圈與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市是緊密相連、內在統一的。二者目標上高度一致,都包括要實現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升,打造帶動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和新引擎等目標;任務上緊密交疊,都要抓好產業轉型、創新驅動、改革開放、文化繁榮興盛、生態文明建設、城市綜合承載力提升等工作;節點上有機銜接,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之日,就是洛陽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之時。可以說,我們建設洛陽都市圈的過程,就是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市的過程;我們要全面建成現代化強市,必須在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的基礎上接續奮鬥。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市新徵程,要把洛陽都市圈建設作為主戰場主抓手主平臺,以都市圈建設提速提質帶動現代化強市建設全面推進。
三、立足抓實抓細、拿出真招實招,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務實推進洛陽都市圈建設、現代化強市建設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我們編制「十四五」規劃、建設洛陽都市圈、建設現代化強市,要在把握好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重點任務等大方向大原則的同時,拿出具體化、有抓手、可操作的真招實招,著力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出實效。
要突出大事要事。市委市政府強調,建設洛陽都市圈,要圍繞創優勢、補短板、強輻射,進一步強化開放引領,持續厚植製造業、科技、文化、生態等方面的優勢,加快補齊交通、金融、高等教育等方面的短板,統籌推進洛濟深度融合、洛平和洛三聯動發展、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建設。這體現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要求,是洛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要事。對這些大事要事,要真正心中有數、手中有方,牢牢抓在手上,進一步凝聚人心、提振信心、堅定決心,做到聚力加力、實幹實效。
要突出載體抓手。工作有載體、有抓手,才能落實落細。首先,要扭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堅持抓項目謀劃、抓溝通對接、抓推進落地協同發力,持續謀劃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力求項目數量上有突破、質量上有提高、要素上有保障,確保項目建設長流水、不斷線。其二,要抓好場域載體這個「強磁場」。場域是個內涵豐富、外延寬廣的概念,具體到區域發展,就是能集聚項目、資金、人才、技術等各類發展要素的載體平臺。高新區、經開區、製造業專業園區、產業集聚區、服務業「兩區」等產業集聚發展平臺,自創區、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雙創基地、科技中介等創新平臺,自貿區、綜保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外貿轉型升級基地、開放型產業園區、各類口岸、出口班列等開放平臺,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金融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管理諮詢機構以及高品質的學校、醫院、文化設施、休閒場所、商貿中心等,都屬於場域的範疇。要建好用好各類場域載體,更好地集聚優質資源要素,為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要突出集思廣益。編制好「十四五」規劃,事關建設洛陽都市圈、建設現代化強市的順利開局起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統一起來,切實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規劃編制中來。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堅持開門編制規劃,鼓勵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確保編制出的規劃高遠務實,既符合上級精神、體現時代特徵,又契合洛陽實際、反映人民意願,更好地引領未來發展。
(文字來源:洛陽日報)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洛情頭條】市委書記李亞發表文章 談洛陽都市圈建設》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