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顏料對人類文明的意義:推動世界文明前進的色素(一)

2020-12-15 漢宮史海

導語 :

米開朗基羅買不起藍色顏料,由於他未能獲得珍貴的顏料,他的畫《埋葬》未能完成;維米爾在繪畫中已經儘量運用了極少的藍色為畫面點綴,卻也不得不深陷於家庭債務的泥潭。所有人類藝術史的畫家:從文藝復興到青綠山水,都為藍色而痴迷。在其中,群青便最高級的藍色,是最終的藍色,所有其他色調都在嚮往它。群青的英文名是「Ultramarine」 ,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超越大海」,這是對遙遠淵源的夢幻頌歌,既浪漫又不精確的探索,藍色沒有維度,它超越了維度,正是人類文明的非凡追求。

藍色顏料的歷史來源及其在繪畫上的應用

至今為止被人們使用的油畫顏料,大多是油與色素的混合體,但根據顏色和品質的差異,一升顏料價格大概在285-1000美元不等,是什麼讓這些顏料如此特別、昂貴?

讓我們回溯到文藝復興的『祖先』,即在公元前就開始了對人類藝術探索的希臘人和羅馬人。在希臘與羅馬文明中,並沒有藍色這個詞。據荷馬時代的文獻參考,大海是「酒紅色」的。藍色與野蠻的凱爾特人(在羅馬帝國時期與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羅馬人並稱為歐洲的三大蠻族,也是現今歐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聯繫在一起,在古希臘和古羅馬對彩虹的描述完全省略了藍色。儘管沒有命名這種顏色,它仍然存在於很多古希臘、羅馬壁畫中。

同時在紙莎草搖曳的尼羅河畔,埃及人在國王的統治下開始大量繪製壁畫,古埃及人非常喜愛寶石、青金石和綠松石,也正是這種原因,他們發明了第一個人工合成藍色顏料,從而能夠以低成本複製其獨特的顏色。「埃及藍」是由矽、石灰、銅和鹼混合製成的,可以用在石頭、木頭、石膏、紙莎草和帆布上,至今保存下來的許多裝飾品都證明了藍色在埃及生活中的存在。

埃及藍漆壺

在早期歐洲文明中,藍色是與生活相關的,菘藍作為原料被製作為大多衣服的染料,但人們普遍的穿著依舊是紫色、紅色。

造成藍色這種顏色的統治地位和價值的主要轉變發生1130-1140年,阿伯特·蘇格重建了聖德尼聖殿,在內部刻意放置了彩色玻璃窗,由於鈷藍色製成的玻璃窗一旦經過太陽照射,就會在教堂內產生大量的藍紫色光。

這種刻意的安排是依據於礦物的自然特性的,那就是:即便手工精心磨碎的最好的天然青金石,也充滿了奇異的礦物元素:方解石,黃鐵礦、雲母。這些複雜的沉積物導致了一個現象:當太陽的光線以微妙不同的方式折射和透射畫面時,不同時間段的畫面給人的感覺都不是不同的,當以90°的距離與畫面站立時,視覺就會捕捉到白色或金色的沉靜微光。

聖但尼大教堂內部的玻璃花紋窗

就在青金石進入歐洲土地的幾十年後,公認的文藝復興之父義大利畫家喬託在科洛尼亞桂爾教堂的溼壁畫徹底改變了深藍色的意義。在教堂裡,天花板被漆成了如同夜空一般的藍色,許多藝術歷史學家認為這是天堂的象徵。從這一刻起,藍色與神聖聯繫在一起。教會甚至控制了顏料的用量,提高了價格,禁止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藍色是無價之寶,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繪畫中,藍色也一直佔據著主導地位。

科洛尼亞桂爾教堂內部

藍色象徵與藝術特質在人類文明中的體現

藍色被人們認為是獨特、珍貴的顏色,也代表了人類歷史重要時期的標誌。在許多中東國家及地區,藍色象徵著天堂,靈性和永生。在許多拉丁美洲國家,藍色象徵著希望和身體健康,代表著財富。在猶太教中,藍色是聖潔和神性的庇佑,在印度教中,它是奎師那的顏色。

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們通常都會選擇用明亮的藍色長袍描繪聖母瑪利亞,選擇這種顏色不是因為它的宗教象徵意義,而是因為它高昂的價格。當義大利畫家開始描繪生活的本來面目時,他們巧妙融入了黃金比例、線性透視等法則來創造世界的三維空間,而深藍色則保留了其神聖品質的象徵作用。

瑪利亞的標誌性顏色——深藍色——來自青金石:唯一來源是阿富汗北部的乾旱山區,這種顏料最終在14和15世紀由義大利商人進口到歐洲,並被重新命名為「 ultramarine」,提取這種純度的藍色過程包括將石頭磨成細粉,在沉積物中注入熔化的蠟,油和松樹樹脂,然後將材料捏合在稀鹼液中。

時間推向17-18世紀,藍色作為極富價值的交換物品,被人們紛紛爭相進口,它激發了歐洲國家和美國之間的貿易戰爭,甚至為美國革命提供了部分資金。18世紀下半葉,英國皇家海軍為了大英帝國的擴張航行於世界各地。它的軍官們穿著深藍色的衣服,這種藍色就來自於被殖民地印度。可以簡單地說,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深刻的影響了藍色的進程。

沒有其他顏色被認為能擁有如此深刻的色彩,只有藍色。這種顏色能夠被同時理解為具有積極和消極的特質,它與靈性,信仰,神聖的思想聯繫在一起,盡其所能地超越孤獨和悲傷。

藍色承載著對社會歷史、科學創新、全球貿易和藝術更迭的更深刻的含義,與某些紅色、棕色和黃色不同,它的故事不僅講述了世界的故事,而且還隱藏了人類最基本的欲望之一——找到最迫切的問題的答案的欲望:藍色的面紗下究竟隱藏了什麼?

脫出傳統束縛的藍所帶來的深遠探索

《酒神的狂歡》起源於羅馬作家菲洛斯特拉圖斯的創作,他以「想像」為題留下了一系列關於圖畫的描述。其中一個故事就是關於酒神巴庫斯和他的隨從薩提爾斯去訪問安德羅斯島。在那裡,當地的居民受到了酒神的祝福。

當提香將最神聖的藍色用在了一位跳脫的侍女的衣服上時,他似乎將藍色從隱喻的政教中拉離了出來,藍色在這一刻似乎更多地表達的是崇高人性的讚美,美妙的引發著眾人的共鳴。它更像詩歌一樣,隱晦地面向觀眾——邀請沉思、遐想、情感的參與,卻從未達到確定的意義。

《神奈川沖浪裏》在遙遠神秘的東方世界,在黑船事件下開始革新的日本,一副巨作誕生了。《神奈川沖浪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浮世繪作品之一。1830年左右,《神奈川沖浪裏》首次展出時,日本正在內部終結200多年的『自給自足』上國的思想。 北齋清楚地表明了不斷增加的外國影響力的故事:版畫中使用的豐富藍色顏料是從歐洲進口的。葛飾北齋在他使用巨型的畫幅了描繪了動態的波浪,寓意著處於變化風浪埠的日本。雖然波浪預示著危險與不穩定,但卻同時暗示著可能性。

抽象畫家康定斯基在《論藝術裡中的精神》一書中分析了藍色,認為其時所有事物中最深沉,最哲學的顏色。藍色將宗教的影子與聖母瑪利亞的長袍相連,藍色是信仰和靈性的象徵。

在藝術和設計中,色彩可以用來喚起特定的情緒,傳遞信息或激發觀眾的反應。作為天空的基本色調,藍色在整個藝術史上都與精神世界緊密相連。以不同方式欣賞藍色的神秘和探索性時,藍色永遠似乎遙不可及。正因為如此,藍色的藝術顏料呈現出一幅極具挑釁性的前景,描繪出一個超越我們自己的全新世界。

結語 :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人類文明對於藍色的探索從未止步過,從天空遠處的地平線或太空遠眺的地球,作為一個具有著憂鬱與生命同樣詞彙的顏色,它在人類文明歷史下深深的留下了印記,隨著進化紮根的色相帶有著人類特有的思想、深度。這個推動了法國大革命、頑固文明開化的神奇顏色一直在潛移默化地運用自己的力量,不斷地創造著生命的新時刻。

相關焦點

  • 兩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早已消亡,但對人類文明的發展仍有巨大意義
    兩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是人類文明的兩大先行者,如果我們將人類上古的文明再細分,那麼兩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是第一階段,中國、印度、波斯、希臘則是第二階段。    不過,古埃及和兩河文明雖然早已消亡,但卻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遺產,人類文明中至今仍然閃耀著這兩大文明的光輝。  1、西方文字之母  大約在公元前4000年時,古埃及和兩河流域的蘇美爾出現了圖形文字,一般認為,蘇美爾文字更早一些,即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最初以圖畫為字符,一符一義。
  • 「一帶一路與文明互鑑」智庫圓桌論壇:以文化擔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文化擔當如何鑄就?怎樣以「文明互鑑」的力量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落地?12月19日,由中華文化促進會、東中西部區域發展和改革研究院、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中國國家畫院、正道智庫、上海大學智庫產業研究中心主辦、《國家智庫》《中國智庫》編輯部協辦的「2017中華優秀文化論壇」在北京召開,第九、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同志向論壇致信祝賀。
  • 人類首個文明「蘇美爾文明」是多麼偉大
    導語:人類在歷史上創造過的奇蹟不計其數,譬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長城,英國的巨石陣還有希臘宙斯神殿。但在這些奇蹟誕生之前已有更古老神秘的文明,這就是今天的主題蘇美爾文明。蘇美爾文明誕生於美索不達米亞,是世界上最早誕生的文明,經過碳14斷代測定蘇美爾的開國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前,在約公元前2000年結束。蘇美爾人發明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已知最古老的蘇美楔形文字石板距今已有56個世紀。
  • 被忽視的世界人類文明,分析比北歐先進的非洲黑人文明的發展
    黑人文明創造的一系列文明成果證明,非洲文明並不落後!在人類文明的發展當中,非洲文明通常被認為是落後的。而在非洲主要發展的文明是黑人文明,以此簡單類推很多人將黑人文明看作是落後文明的象徵,但是在漫長的歷史歲月當中,黑人也有自己極其燦爛輝煌的文明。
  • 從2020年新冠疫情看生命政治與人類文明的再文明化
    從某種意義上講,武漢庚子年的封城壯舉在精神上與亞姆村是一樣的,都是傳遞善良的一次偉大的人類行動,然而遺憾的是,武漢封城的壯舉及其所做出的巨大犧牲,並沒有像當年亞姆村那樣成功地阻止新冠病毒的傳播,反而在全球化背景下迅速流播到全世界,世界各地的人們瞬間進入「新冠時刻」,人類文明面臨二戰以來巨大的新挑戰,同時也為人們重新思考生命、自然及人類文明的可能性提供了新的契機。
  • 西方是世界的中心?看看真正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是誰?
    所謂的西方中心論就是指,認為西方始終主宰人類歷史發展的思想,其論點必然是西方在15世紀和16世紀開闢了新航路,把全世界連成一個整體,向世界各地傳播所謂的先進的西方文明。但是在15世紀之前,夜的各個文明之間真的是封閉的嗎?當然不是。
  • 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究竟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
    設想一下,一萬年以後,我們都已成為歷史,喋喋不休爭論這兩者對錯的人,在一萬年後恐怕沒人會記得,但他們會記得在某一個歷史時段古人一直在爭論這個問題。如果有一位老師在課堂上問自己的學生,為什麼古人會對如此簡單的問題進行爭論?
  • 人類文明的根本價值是什麼?
    今年10月,備受關注的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以表彰其在引導推動國際社會對抗飢餓、維繫和平方面做出的重要貢獻。衛生健康和節約糧食已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推動世界文明進步的國際共識。
  • 驀的世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人類最早的文明》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人類最早的文明驀的世界歷史愛好者地理位置美索不達米亞是古代希臘人對「兩河流域」的稱謂。美索不達米亞地圖就在如此並不優越的土地條件下,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被創造出來,這裡成為人類文明的最早發源地,同時也是古希臘、古羅馬的西方文明的搖籃。
  • 人性二元論——人類文明進階的目的的探索
    由此可見人類是逐漸向著生命的更高階這一方向前進,而這種更高階的生命表現出來的形式就是具有更高的生產力水平和更高的科技水平,而生產力和科技的直觀體現就在人類的文明程度上,文明程度的高低就判斷了人類進化的方向,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不同時期人類的文明水平來判斷生命的進化的階段。那我們人類所說的文明是什麼呢?
  • 如果人類消失,後來誕生的文明怎樣了解人類文明?有三種方式
    隨著時間的流逝,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種種文明也隨之消失不見,我們甚至無法確定,也不能保證人類文明能夠持續多久。說不定人類也會像地球上之前存在過的文明一樣,因為某種不可抗的因素而走向滅亡。有時候我們不禁會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人類不存在這個世界了,地球將會是什麼模樣的呢?那時又會是哪個種族稱霸地球呢?
  •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升華及世界意義
    從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看,生態環境的保護事業由於具有全球性的特質,已經不僅是某個國家面臨的本土任務,而是全球需要一起面對與承擔的共同挑戰與共同責任。然而,當前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仍在進行; 國外部分人「抹黑」中國、「唱衰」中國的聲音此起彼伏。與此同時,國際環境治理進程屢遭挫折。因而,在一定意義上,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也成為證明中國模式和中國力量的重要窗口。
  • 震撼:史前文明證據被曝光 人類不斷走向滅亡的秘密被發現
    從已發現的證據看,史前人類文明曾因各種災變而毀滅,這包括地震、洪水、火山、外來星體(包括隕石,彗星)撞擊、大陸板塊的升降、氣候突變、甚至還有核爆炸等等。數10億年前地球已經存有高度文明,由此可見佛經記載的地球文明因眾生的共業每隔一時段即被毀滅的記述是真實無欺的!
  • 世界共同進步何以可能?——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世界歷史意義
    求解「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這一重大全球性問題的理論藥方,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立足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現實,直面全球治理困境所進行的重大考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是審慎考量後的理論創新。
  • 四大文明是同一個人類文明的不同時期
    蘇美爾文明是第三次人類文明。第一次人類文明(超能力文明)毀於天降大洪水。第二次人類文明(飲食文明)毀於地球磁極翻轉。第三次人類文明(蘇美爾文明)被亞特蘭蒂斯文明(算第四次人類文明)核滅。第五次人類文明就是古埃及文明(古中國文明),延續到了今天。在第一次人類文明之前,並沒有真正的人,只能算是生物智慧機器人!外星人的試驗品!
  • 《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丨文明的共性
    人類社會是「普遍的,因為它是人類的,特別是因為它是一個社會」。「有時候我們與他人一同前進,但更多的時候我們是獨自行進」。然而,「淺顯」的最低道德的確產生於人類共同的狀況,而且「普遍趨向」存在於一切文化之中。文化共存,需要尋求大多數文明的共同點,而不是促進假設中的某個文明的普遍特徵。在多文明的世界裡,建設性的道路是棄絕普世主義,接受多樣性和尋求共同性。
  • 人機大戰背後,人類正由「碳基文明」切換成「矽基文明「!
    假設我們做選擇題時發現這個公式有四個選項,那麼最笨的方法就是把這四個選項都帶進去算一遍,但是依靠這種簡單粗暴的運算,它領先了人類!科技,是推動人類前進的根本動力。200年前,人類所有的財富都是資源化。100年前,人類所有的財富都是機器化,今天,人類所有的財富都是智能化。整
  • 明天,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
    是今年繼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之後,中國舉辦的又一場重要外交活動,是具有標誌意義的國際盛會。    為什麼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這一文明盛會是由習近平主席親自倡議召開的。
  •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文明之一:淺析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人類最早的文明大多起源於距今5000-6000年前,比如中國文明、古埃及文明、瑪雅文明等,其中有一個叫做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古巴比倫文明。和其他古老的文明一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給人類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歷史經驗和文明遺傳,其對後來其他文明的影響不可磨滅,並且至今仍然在影響著世界歷史發展進程。
  • 汲取東方智慧尋求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大公約數」|中日和合文明...
    12月4日,中日和合文明論壇以視頻方式在北京和東京舉行。中日雙方友好人士在雲端相聚,圍繞中日文化交流、文明互鑑為主題加強溝通,共同探討如何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表達了友好交流、增進共識、攜手為亞洲和世界和諧繁榮做貢獻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