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偃月刀其實是「掩月刀」,出於宋朝,那麼關羽用的啥武器?

2021-01-07 見史簡談

關羽,東漢末年的蜀國名將。

後來被民間神話,尊為武聖「關公」,與文聖孔子齊名。

他所使用的武器「青龍偃月刀」也伴隨著古典小說名著《三國演義》的傳播而被大眾所知。

但是實際上,歷史上真正的關羽所使用的武器卻並不是「青龍偃月刀」,先不說《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有虛構的成分。

光是青龍偃月刀那「82斤」的重量就不是什麼人都能隨隨便便拿起來的,更別提還用其來過千裡走單騎、五關斬六將了,即便關羽天生神力,可終究也不是超人呀。

再者,按照《武經總要》對「長柄大刀」的記載,「刃前銳利,刀後斜闊,長柄,柄末端有鐏」,關羽的「青龍偃月刀」明顯就正好符合「刀八色」中「掩月刀」的形態特徵。

而「掩月刀」的出現時間是宋朝,明擺著就比東漢時期要晚好幾百年。

這也就意味著「青龍偃月刀」在漢末三國時期壓根就不存在,只是羅貫中為了補充人物形象而已。所以壓根就沒有考慮我們關二爺的老腰是不是真能扛得住這麼重的長柄大刀。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關羽,所使用的到底是什麼武器呢?按常理來講,關羽是三國人物,自然是要從正史《三國志》中去查找,可問題是《三國志》對於關羽所用兵器的具體描述幾乎為零。

但好在還曾記錄了一次「關羽」與敵人大戰的情景描寫,「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大家可以重點注意下其中的「刺」和「斬」這兩個字。

漢末戰場主流兵器

那麼我們首先就得了解下,漢末三國時期可以用來「刺」和「斬」的主流兵器有哪些。

若是結合冶鐵術在西漢初期的高速發展以及東漢時期壁畫上的士兵幾乎人手一把「環首刀」的情況來看,漢末三國時期適合「刺」和「斬」的冷兵器無非就是「漢劍」、「環首刀」這兩種。

畢竟長矛、長戟等類的兵器雖然也能用來「斬擊」,但是其畢竟柄太長,刃又短,通常都是以刺擊為主要攻擊手段。

當然,也不排除關羽使用了兩種兵器,但問題是關羽是在敵人陣營裡面將敵人斬首的,那麼也就意味著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刺」和「斬」兩個動作。

而且這個「斬其首還」不是說第一次「刺擊」沒有擊殺然後再補一刀,而是第一次刺擊就已經擊殺了顏良,至於「斬首」其實是為了將顏良的首級帶回去領軍功的。

如果這麼看的話,那麼關羽所使用的武器其實也就局限在了「漢劍」和「環首刀」這兩種近身短兵器身上。

也只有這兩種兵器能最大化的發揮出關羽騎馬衝鋒的優勢,也就是將顏良刺死然後順勢斬首,大勝而歸。

漢劍與環首刀的具體功能性區別

因此,我們也就只需要繼續搞清楚關羽到底用的是「環首刀」還是「漢劍」就可以。

或許會有人覺得在環首刀出現以後,漢劍就迅速完全退出了戰場,其實不是。

漢劍雖然最後被環首刀取代,但是終漢一代,戰場上其實依舊有「漢劍」的存在,只不過其主要是用作於貴族的裝飾劍或者禮器,所以才被我們忽略了而已。

那麼我們也就可以先來做一個假設,如果關羽用的是環首刀,那麼最適合他騎馬衝鋒的攻擊方式是什麼?

毫無疑問,必然是「劈砍」,否則在衝鋒的高速之下,又是一馬當先,誰又能知道敵人會不會事先有所防備呢?

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環首刀除了騎兵以外,也往往是被用來搭配盾牌使用,方式也正是「劈砍」。

那麼一旦敵人有所防備,關二爺的手還想不想要了?

因為環首刀沒有「護手」,也就是沒有「刀鐔」。

反之,如果用「漢劍」的話,又如「劍」相對刀而言要更為軟韌,又是雙面開刃,所以最適合的攻擊方式就是「刺擊」。

同時還有「護手」來保護關二爺手的安全。

那麼等一擊刺殺顏良以後,再順勢斬首是不是也就變得可行。

另外,在《古今刀劍錄》中也曾明確記載著這樣一段話,「蜀主劉備,以章武元年歲次辛丑採金牛山鐵鑄八劍,各長三尺六寸。一備自服,......一與關羽,一與張飛,一與趙雲。」

也就是所謂的「蜀主八劍」。雖然這本書在後世也有著諸多的質疑之聲,曾被慈禧太后所得的趙雲的那把佩劍現在也不知道在哪,不過以關羽的將領身份,配一把象徵身份且又能實戰的漢劍也是實至名歸。

所以,如果拋去「關二爺」被神化後的身份,歷史上真正的關羽所用的武器,應該就是「漢劍」無疑了。

【end】

相關焦點

  • 歷史上,關羽用的是長柄刀,並非青龍偃月刀,偃月刀出現在宋朝
    在三國時期,關羽使用的是什麼武器呢?大多數人會說,關羽斬顏良誅文丑,用的是青龍偃月刀啊。這個回答不太準確。關羽劇照關羽用青龍偃月刀,這個觀念來源於小說《三國演義》。《三國演義》裡寫到,劉關張桃園結義後,三人招兵買馬準備投軍報效朝廷,同時劉關張打造了各自的武器,劉備使用雙股劍,張飛打造了丈八蛇矛,關羽則使用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重82斤。其實,偃月刀最早出現在宋朝,據《中國古代兵器》一書記載,宋代的長柄刀有屈刀。偃月刀、眉尖刀、戟刀等數種。關羽不可能用後世才出現的武器。
  • 關羽的專屬武器是青龍偃月刀?並不是!
    關二爺手中的青龍偃月刀就如同他的美髯一樣,一路陪著關羽殺伐決斷:"胯下赤兔千裡馬,手執青龍偃月刀",千裡走單騎,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斬文丑,誅顏良……徵戰沙場,南徵北戰,威震華夏,為蜀漢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在關羽被殺後,青龍偃月刀被東吳將領潘璋奪走,後來,關羽的兒子關興殺潘璋為父報仇,奪回青龍偃月刀。
  • 誰把關羽的武器換成了青龍偃月刀?
    科教授為喜歡《百家講壇》的朋友們送福利了,點擊下方小程序,就可以用「聽」的方式獲取更多內容。之前科教授給大家分析過,關羽的拿手武器不是青龍偃月刀,而是曹操用來賦詩的「槊」。如果關羽沒用過青龍偃月刀,那這個「傳說」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這還得從偃月刀說起。
  • 關羽究竟使用什麼兵器?史書上的一句描述,一語說破真相!
    一刀在手,天下我有!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縱橫天下,所向披靡,溫酒斬華雄、斬顏良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因此,直到今天,這一種造型的刀,還被稱為「關刀」或「關王刀」!那麼,這裡有一個疑問,即:在正史上,關羽真的是使用青龍偃月刀嗎?實際上,青龍偃月刀只是虛構的!
  • Q&A丨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如何成為關羽的標配?
    本       文       約     1448   字閱       讀       需       要4 min三國名將、武聖關羽關雲長跨下赤兔馬、手中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的形象,一直為國人所熟知。當然,關羽的真實武器不會是青龍偃月刀,因為那種武器宋代才出現。
  • 武聖關羽使得刀竟不是青龍偃月刀?
    青龍偃月刀則是小說中關羽使用的武器,書中描述稱「刀長九尺五寸,重八十二斤,刀身上鑲有蟠龍本月的圖案",名為「冷豔鋸」。這種兵器的製造過程也充滿了神秘色彩,相傳,天下第一鐵匠在月圓之夜打造它,完工時,突然風起雲湧,從空中滴下青龍的1780滴鮮血,所以,得青龍偃月刀之名。後來,果真有1780人喪命於這把刀下,圓了術士之說。
  • 關羽的武器真的是青龍偃月刀嗎
    說起三國的名將關羽,大家都耳熟能詳,一身綠裝鎧甲,一把長長的鬍鬚,左手捋著美髯,右手握著青龍偃月刀,被尊稱為武聖,更是忠義的化身,受到萬千人的敬拜。關羽話說關羽的兵器真的是青龍偃月刀嗎?根據史料記載以及出土文物來看,青龍偃月刀在宋代才出現,距關羽所處的三國時期相差近1000年。
  • 歷史上的關於,真的是用「青龍偃月刀」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那麼傳聞中關二爺所用的青龍偃月刀也同樣引人注目。據傳,這青龍偃月刀為鐵所鑄,重達80斤,關公加上大刀,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由此也就有了一句老話——用關公面前耍大刀,來代表自不量力。上世紀70年代,一場大雨在洛陽降下,隨後就出現了一座千年古墓。
  • 五虎將都用啥兵器?關羽青龍偃月刀,張飛丈八蛇矛,趙雲黃忠呢?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那就是「織席販履」之徒。劉備之所以能建立蜀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在劉備手下有著一批精兵良將,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便是五虎上將了。那麼你可知道,五虎上將們都是用的啥兵器呢?關羽:青龍偃月刀其實在歷史上青龍偃月刀,在宋朝才正式出場。主要是練武場鍛鍊臂力所用,至於在東漢末年是否有這樣一件重型兵器其實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性。
  • 被誤解的偃月刀——不但能實戰,還是刀中的王者
    關羽的形象非常經典,尤其他的武器——青龍偃月刀。關羽在歷史上倒未必真用過長柄大刀,更別提偃月刀這種特殊形制的大刀,這是文學作品中對關羽的形象塑造。網絡上流傳一種說法——關羽的偃月刀並不能夠實戰,只是作為一種操練的工具。那麼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嗎?
  • 史書記載三國時期,並沒有青龍偃月刀,那關羽的武器是什麼?
    讀過《三國演義》這部聞名世界著作的人應該都知道,關羽的兵器就是青龍偃月刀,光聽名字就讓人覺得很威猛,只有關羽這樣的英雄才可以使用的兵器,但是事實上,在關羽那個時期,這青龍偃月刀還並沒有出世,甚至連名字都不會有人知道。為什麼這麼說呢?咱們下面看看就知道了。
  • 關羽並不用青龍偃月刀,您知道他的真正武器是什麼?
    關羽到底使什麼武器呢?《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中有關羽單刀赴會的情節。魯肅屯兵益陽,與鎮守江陵的關羽相拒。孫、劉兩家聯兵,不應該搞軍事對抗;但荊州之地存在爭議,不議不行。魯肅誠邀關羽相見,彼此各駐兵馬在百步之外。
  • 關公的青龍偃月刀、張飛的蛇矛,是真實存在的兵刃還是穿越神器?
    而關二爺的冷豔鋸也就是青龍偃月刀、張三爺的丈八點鋼矛也就是蛇矛,咱不妨來掰扯掰扯。首先來看關二的偃月刀。這刀什麼模樣呢?據成書於北宋年間的《武經總要》雲,是刀頭闊長、形似半弦月,背有歧刃、刀身穿孔垂旄,刀頭與柄連接處有龍形吐口,長杆末有鐏。老實說這種兵刃在古代實在稱得上是一件「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劈砍威力巨大。
  • 歷代文學作品中,青龍偃月刀成為關羽及其後人的專屬兵器
    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青龍偃月刀幾乎成了蜀漢大將關羽的專利,以至於後世文學作品中,也只有關羽的親兒子關興、《水滸傳》中的大刀關勝及《說嶽全傳》裡的關勝之子關鈴才用過。且據《水滸傳》稱,關勝是關羽的嫡派子孫,因此,這青龍偃月刀就是關氏的傳家之寶,非關羽後人不能使用。
  • 歷史上關羽的標配可真不是青龍偃月刀
    一部《三國演義》,讓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二爺形象深入人心,這柄重八十二斤的大刀,在關二爺的手中砍翻了華雄,砍翻了顏良,也砍翻了文丑,在過五關斬六將之時,其手下更是無可擋一合之將,美髯長鬚、紅棗臉、赤兔馬、青龍偃月刀這些超炫的標配也成就了關羽的超然入神之處。
  • 真不是青龍偃月刀:歷史上的關羽究竟使用什麼樣的武器?
    關羽在小說《三國演義》中使用的武器是青龍偃月刀。但根據史料記載,青龍偃月刀在唐朝才出現,而且是一種幾乎不在真實戰場上使用的禮儀性武器。那麼歷史上的關羽究竟使用什麼樣的武器呢?
  • 82斤青龍偃月刀,重量一稱大家卻哭笑不得,關羽無辜躺槍
    作為那個時期的明星將領,關羽的裝備也是非常高超的。除了當時天下第一馬的赤兔馬,作為祖籍之外,他還有一把寶刀,那就是重82斤的青龍偃月刀。演義中的青龍偃月刀重達82斤,是出自天下第一鐵匠之手,而且有一個傳說是這樣的,當時鐵匠為了讓鋼具有很好的柔性,極端鋒利,特意選在一個陰氣極重的月圓之夜,以求鍛鍊出最好的刀。
  • 青龍偃月刀這件家喻戶曉的兵器,真的能在實戰中運用嗎?
    青龍偃月刀是偃月刀中的一種,又稱掩月刀。刀頭闊長,形似半弦月,背有歧刃,刀身穿孔垂旄,刀頭與柄連接處有龍形吐口,長杆末有鐏。總的來說他算是特製的偃月刀。(好吧,說差別很大是我孟浪了,不過青龍偃月刀比偃月刀肯定更不適合實戰)。
  • 魯智深的渾鐵禪杖,比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還重,誰能發現其中玄機?
    《明史》記載悍將劉綎的大刀重一百二十斤,《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的英雄好漢,兵器幾乎沒有超過這個分量的: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二斤,魯智深的水磨渾鐵禪杖重六十二斤。但是有出土文物可以為證:鐵匠把魯智深忽悠了,六十二斤的水磨渾鐵禪杖,其實比關羽八十二斤的青龍刀還重。這時候可能有讀者要笑了:你不識數吧?就是小學生也不會認為六十二大於八十二!
  • 關羽死後,赤兔馬和青龍偃月刀去了哪裡?世上竟然有如此巧合之事
    看過三國的朋友們應該都認識關羽,關羽,三國時期的一代名將,五虎將之首,關羽的英雄事跡非常之多,著名的溫酒斬華雄、誅殺顏良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等等非常多。關羽的一生非常精彩,一聽到關羽的名字,就會想起他的兩個標誌性裝備,使用的武器是青龍偃月刀,坐騎是赤兔馬,關羽能有這麼高的成就,這兩件裝備得佔一半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