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4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俗話說「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毒品乃萬惡之源,人間禍害,一旦染上,就如同惡魔纏身。
吸食毒品不僅不能緩解精神壓力,反而會侵蝕人的身心,從而遭受更加漫長的精神折磨。
吸毒前後對比
因為吸毒,他們失去了關心愛護他們的家人。
因為吸毒,他們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一念之差,從「天堂」墜落「地獄」,被毒品折磨得不成樣子。
對每一個吸毒者來說,吸毒都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經歷,而戒毒過程往往也是充滿了痛苦的反覆。
今天,禁毒君要將湛江禁毒人暖心幫扶
成功協助一名戒毒人員「戒癮重生」的經歷
分享給大家
1
決心戒毒,主動求助
20年前,鄧某(化名),因被誤導吸食了白粉,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曾多次戒毒未果,多次被抓,4次強制隔離戒毒。
第一次戒毒後維持了2年,期間認識了女朋友並結婚。可好景不長,鄧某在朋友的誘惑下,因復吸再次被強制隔離戒毒,期間他的父親因為腸癌,不幸離世,他連父親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
出所後,鄧某因心癮難戒,自身定力不夠,又忍不住復吸,還時常逼問妻子要錢甚至偷家裡的錢去買毒品。妻子忍無可忍,決意離婚。
父親的離世,妻子的離開,面對分崩離析的家庭,崩潰無助的鄧某主動來到中華街道社區康復戒毒中心,向禁毒社工發出求助,自我要求籤訂社區戒毒協議書,希望可以挽回家庭。
2
涅槃重生,回歸社會
接案後,社工專注聆聽,表達自己的同理和接納,並給予了及時、必要的鼓勵,增強鄧某的改變動力和信心,建立了信任關係。
起初,鄧某表示「不離婚,才戒毒,反之,我就不戒毒。」的想法,在經過社工的耐心勸導和悉心引導下,鄧某開始轉變觀念,主動配合社工的工作。
社工運用專業知識,經過走訪、談心談話、改善家庭關係、連結資源等方式,讓鄧某獲得了家人的接納與支持,現在他在堂弟開的麻將機店裡幫忙銷售及維修。有了家人的關愛,固定的工作,鄧某總算戒掉了毒癮。
如今,鄧某已3年沒有復吸,還找到了工作,在黑暗中掙扎了20餘年的鄧某獲得了新生。
3
精準幫扶,重建家庭
這3年裡,他通過微信,發了無數次感謝簡訊給社工,感謝社工的監督和幫扶。在他戒掉毒癮的第二年,他成功收穫了另一段愛情。從此,每一次報到尿檢,不再是他一個人,有愛人陪伴,他更加堅定了戒毒的決心。
在一次入戶探訪中,社工發現鄧某夫妻及兒子和母親同住在一套55平方的房子裡,房子只有一個窗和一個門,空氣不流通,光線也不好,常年開燈,一家人擠在一起也很不方便。
於是,社工通過街道、社區了解了申請公租房的條件及程序,知道他符合申請條件,社工按照正常的程序幫助他獲取資源,告知他申請流程並協助其辦理申請資料,最後,成功申請了一套雙人公租房,夫妻恩愛,過上了幸福生活。
4
志願宣傳,加入禁毒行列
鄧某說:「我的『朋友』都不相信我可以戒掉毒癮,連我自己也不相信我竟然能成功戒除毒癮。感謝社工3年來的幫教幫扶,我現在已經成功戒毒,並且有了幸福的家庭,我一定要努力工作,好好生活,回饋社會,還要向身邊的朋友宣傳禁毒知識和政策。」
現在,鄧某經常把他尿檢的照片發給他身邊的朋友,告訴朋友自己已經成功戒毒的喜訊,並且志願參與到禁毒行列中,為更多的人宣傳普及毒品知識。
禁毒社工
禁毒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戒毒人員的確是違法者,但同時也是病人和受害者。在他們接受了應有的懲罰之後,我們也應對其深陷毒品之害的苦痛境遇報以更多的同情、理解和包容,對他們改過自新、回歸社會的熱望施以更多的機會和幫扶,使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大家庭。
來源:湛江禁毒
原標題:《一念之間!從「地獄」回到「天堂」 ,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