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樂壇5位教父級人物,只有他能讓李宗盛自稱「小李」

2021-01-12 象棋名局

許冠傑,1948年出生,熟悉香港電影輝煌時期的朋友對他肯定都不陌生,除了演戲之外,他在歌曲創作和演唱方面的成就也非常出眾,自從1977年憑藉專輯《半斤八兩》獲得第一屆金唱片獎百年紀念獎以來,他創作了大量經典作品,比如《滄海一聲笑》《財神到》一直流傳至今,被視為現代粵語流行歌曲的教父。

李宗盛,1958年生,單論音樂創造能力,李宗盛絕對是華語樂壇的最強者,許多經典的華語流行歌曲都是出自他的手下,而且好多歌手都是唱他的歌曲走紅,「音樂教父」這個頭銜,他當之無愧。

崔健,1961年生,搖滾界裡程碑式的人物,他在搖滾領域的成就,至今也沒人能夠超越,他的音樂風格多樣,但以搖滾最為突出,有著內地搖滾之王的美稱,堪稱「搖滾教父」。

周傳雄,1969年出生,他的聲線細膩、清澈,非常擅長情歌,曾演唱過《黃昏》、《記事本》等大量經典歌曲,同時也被許多歌手拿來翻唱,而且周傳雄的創作和製作也非常有才華,被稱為「情歌教父」。

羅大佑,1954年出生,他比李宗盛大了四歲,李宗盛在他面前一直自稱「小李」,這既說明了李宗盛的謙虛,也說明了羅大佑在華語樂壇的地位,他是華語流行音樂的先鋒和開拓者,也是人們公認的「流行音樂教父」!

相關焦點

  • 華語樂壇稱得上是「教父」的4位音樂人,劉歡羅大佑均上榜
    在娛樂界的音樂領域,有一個非常有分量的稱謂,那就是「教父」,這個稱謂的含義是:能唱能譜曲還能作詞,做關鍵的就是創作出來的作品更是令大家傳唱,深入人心。而在華語樂壇中能配得上這個稱謂的人並不多,今天就讓小光帶大家認識一下這是為音樂領域的教父。
  • 華語樂壇流行音樂教父李宗盛大哥
    1986年1月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生命中的精彩》,但是早在1982年,與鄭怡合唱的《結束》成為李宗盛的成名曲被觀眾熟知,也由此開啟了音樂製作生涯。出道近40年,創作了許多經典的歌曲,知名作品有《愛的代價》《真心英雄》《當愛已成往事》《愛如潮水》《讓我歡喜讓我憂》等。有「華語流行音樂教父」和「百萬製作人」之稱。被譽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亞及東南亞最重要的音樂製作人」。
  • 華語樂壇「第一教父」,扔一首不滿意的作品,都能成就過億天王
    華語樂壇「第一教父」,扔一首不滿意的作品,都能成就過億天王。如今的華語樂壇真是越來越衰落了,曾經能和演藝明星平起平坐的歌星,已經被前者給甩開了。原來,這些歌迷發現,當年經典的港臺歌曲,其實很多都翻唱日本樂壇的,為什麼小時候就沒有注意過這一點呢,看來華語樂壇曾經的輝煌,有一部分是日本歌壇的功勞。當然,雖然這一點讓人不免有些遺憾,但華語樂壇還有自己真正的實力派人物的,比如來自臺灣的兩大音樂教父李宗盛和羅大佑。
  • 這幾位中國樂壇教父級人物,誰敢來排個名
    這也能夠理解,畢竟有行業的地方就會有競爭,有競爭自然會有許多的爭議存在,在華語樂壇同樣也存在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中國樂壇教父級的才俊們,首先聲明一點,這是我個人自己心中的人選,其中並不涉及到排名和地位,如果你有什麼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想法,歡迎留言討論,話不多說,我們進入正題。
  • 華語流行音樂教父李宗盛
    」01提起李宗盛,你第一時間會想起什麼。如果你想起他的歌《山丘》,說明你還很年輕,如果你想起林憶蓮,說明你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如果你想起縱貫線,說明你是一個喜歡音樂的人。無論你起初想起什麼,最終你都會想回李宗盛的歌。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但華語樂壇有5位最不可或缺的歌手,他們對華語樂壇的影響深遠,要是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道會怎麼樣?可能沒有發展沒有現在這麼蓬勃吧,今天小編就來為各位盤點一下。
  • 華語樂壇音樂教父李宗盛,音樂才華是否被高估,或被低估?
    在當今的時代,無數的音樂人和媒體人都在唱衰華語樂壇,覺得華語樂壇正處在一個不斷退步的階段,沒有好的音樂出現,又或者是有太多的音樂出現導致音樂沒有門檻,人人都是音樂人,那麼在這個時候網絡上又出現了一些風氣,那就是評價以前的華語樂壇音樂人,是否有足夠分量被拿來這樣崇拜,就比如說李宗盛先生。
  • 毛不易可以繼承音樂教父李宗盛的衣缽嗎?李宗盛:後生可畏
    李宗盛,華語樂壇的音樂教父。寫過非常多的經典歌曲像《真心英雄》《給自己的歌》,《為你心跳》《凡人歌》等,而且捧紅過非常多的歌手,像周華健,林憶蓮,張信哲等,可以說李宗盛捧紅的歌手撐起了華語樂壇的半邊天,是名副其實的華語樂壇流行音樂教父。
  • 這個華語殿堂級樂隊中有兩位教父和一位天王,組建一年就分道揚鑣
    華語樂壇成立至今英才輩出,誕生過數不清的天王、天后,更是有著幾代歌神,但提到在華語流行樂壇當中取得過登峰造極的成就的教父卻鳳毛麟角,能堪當這個名號的人屈指可數。雖然現在的樂壇動不動就把某某某尊稱為教父,但被華語流行樂壇公認的教父目前只有羅大佑和李宗盛,這兩位先後共同締造了上個世紀華語流行樂壇的黃金時代。隨著2000年的到來,華語流行樂壇逐漸進入衰退期,羅大佑和李宗盛這兩位音樂教父也日漸淡出歌壇,不再活躍在公眾的視聽世界裡。
  • 華語樂壇3大宗師級歌手,唱功「平平無奇」,光芒卻掩蓋不了
    儘管如今的好聲音,已經越來越無法給觀眾眼前一亮的新鮮感了,但是在最初的那幾年,好聲音舞臺上那種「最後一名都能碾壓其他選秀節目冠軍」的氣勢,至今想來都是氣勢磅礴的。毫不誇張地說,是好聲音將華語樂壇選秀比賽的檔次,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 流行音樂教父李宗盛,感謝他創作給我們那些好聽的歌曲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舞指飛揚,今天和大家聊侃一下樂壇常青樹,有音樂教父之美稱的李宗盛。說起這位中年大叔,他可不是個簡單的人物。很多港臺流行歌曲都是出自他手。其中,周華健,任賢齊,劉德華等等都曾有過受益,不但如此,他本人唱歌也非常好聽,有著深厚的演唱功底。
  • 華語樂壇歷史上最重要的5位歌手,他們的實力無人能夠超越!
    5、張學友在亞洲地區和整個華人社會具有影響力的實力派音樂巨星和著名電影演員,香港樂壇「四大天王」之一,在華語地區享有「歌神」的美譽。論影響力,張學友毫無疑問是港樂中影響力最大的一個,開山鼻祖許冠傑在大陸影響力微乎其微,後來者的陳奕迅,只能算周杰倫時代的註腳,唯有張學友算是港樂中真正充當過華語樂壇第一人的角色的。4、李宗盛他在情歌範疇創作應該無人能出其右,單這點來說,更勝過周羅。後期歌曲格局也開始越來越大。
  • 華語音樂圈前四歌手!李宗盛成情歌大師,她被稱為華語樂壇第一人
    但是,有些歌手是能讓別人永遠的記住他NO.4 情歌之王——李宗盛少年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曲終人不是白說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無論是哪一首,他都幾乎像個心理醫生般成了情歌大師。李宗盛的歌以生活為出發點,用簡練樸實、平易近人的文字捕捉聽者的心靈感受和感情寄託,將濃濃的感情深藏在理性的文字中。他的創作更加接近藝術的本質。
  • 華語樂壇4位「詞聖」人物,方文山只能墊底,第一位讓人心服口服
    華語樂壇4位「詞聖」人物,方文山只能墊底,第一位讓人心服口服一首好的歌曲不僅有好的作曲和好的歌手,它的作詞是非常非常的重要的,如同一首歌的靈魂。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咱們華語樂壇的4位詞聖,拒說方文山只能墊底,第一位絕對讓人心服口服。
  • 為什麼李宗盛被譽為「音樂教父」?很多人忽略了他的這個身份
    提起李宗盛,很多人會想到他的歌手、詞曲作者的身份。他創作了眾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他被譽為「華語樂壇最懂女人心的男人」,他是華語樂壇的「音樂教父」。「音樂教父」李宗盛這些都沒錯,只是大部分人忽略了他另外一個重要的身份—音樂製作人。
  • 華語樂壇作曲實力最強的歌手,第一周杰倫,第二花落誰家?
    《上海灘》、《滄海一聲笑》、《男兒當自強》等非常多經典作品,都是他寫的!羅大佑,華語樂壇教父級別人物,有「臺灣流行音樂教父之稱」。羅大佑的《童年》、《光陰的故事》、《東方之珠》等歌曲,是幾十年來整個樂壇最經典的頂級作品。李宗盛評價,羅大佑是一個時代的標誌,他的音樂創造是無與倫比的。
  • 華語「音樂教父」,只有這幾個人配得上
    在一個領域中,一個人如果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有著一定的地位,就會被人稱為教父,在音樂界當然也有自己的領軍人物,在樂壇有著自己獨特的地位,被稱為「音樂教父」,今天就帶大家看看中國的音樂教父。羅大佑,是當之無愧的「流行音樂教父」,在樂壇沒有人不知道羅大佑這個人物,在樂壇的地位無人可以撼動,估計很多人都是聽著她的歌長大的,當年的一首《童年》,火遍了大街小巷,即使現在聽來,也是朗朗上口,別有一番情調,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那個年代,沒有誰的歌可以做到這樣。
  • 他是李宗盛最大遺憾!31歲英年早逝,王傑因他再也不過生日!
    張雨生是華語樂壇的重量級人物,他的歌曲《大海》、《天天想你》、《一天到晚遊泳的魚》等歌曲至今仍是華語樂壇的經典,天后級人物張惠妹也是他的學生。並且他的經歷也是非常傳奇和勵志,如果不是因為意外英年早逝,張雨生如今肯定是華語樂壇的教父級人物。
  • 音樂教父李宗盛為他的三個女人都寫了哪些歌?
    愛情,一直都是華語樂壇永恆的題材,如果你要將華語樂壇的歌曲分一下類,那麼以愛情主題的作品絕對是其中之最,畢竟愛情的美好是激發歌手創作的動力。那麼說到愛情,你第一個想到的歌手會是誰呢?無疑是我們的流行音樂教父,李宗盛。
  • 李宗盛的5個女人:為什麼他總能把歌寫給最合適的人?
    作為華語樂壇的「音樂教父」,李宗盛的歌不但道出了人生百態,還以一個男人的視角寫透了女人關於愛情的小心思。不僅如此,李宗盛還很善於挖掘優秀的女歌手,他好像總能把歌寫給最適合的那個人。那時候李宗盛連第一張唱片都沒發,只是以製作人的身份幫鄭怡、薛嶽只做了幾張唱片,還遠遠稱不上「樂壇大哥」,比李宗盛大5歲的張艾嘉叫他「小李」,而這一叫就叫了幾十年。張艾嘉很欣賞李宗盛的才華,給他提供了不少大顯身手的機會,而兩人亦師亦友的「曖昧關係」也引起外界廣泛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