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 「大灣區發佈」,或
搜索「bayareatimes」 可訂閱哦!
由香港藝術中心和光華新聞文化中心合辦的流動影像節目「日出而作.日入而思:王童電影回顧展」,將於11月17至22日在香港藝術中心古天樂電影院舉行。喜歡王童電影的影迷,不要錯過在大銀幕上重溫喜歡的影片的機會。
圖:主辦方提供
臺灣導演王童為八十年代臺灣新電影的先驅之一,作品獲獎無數及參與過多個國際影展,他合作過的影人包括胡金銓、李翰祥、吳念真、蔡明亮、李屏賓、杜篤之、小野及今村昌平等。王童的作品描繪臺灣滄桑動盪的歷史,刻畫大時代裡平常人顛沛流離、苦中作樂的生存況味。
是次活動為香港首個王童回顧展,選映他的七部經典之作,導演亦將親臨香港跟觀眾交流。
王童憑藉《策馬入林》被冠以「臺灣的黑澤明」之美譽,作品以寫實風格為飛天遁地的武俠類型拓展新視野,為李屏賓的攝影首作,由導演蔡明亮及編劇小野合寫。故事設定在天下大亂的五代十國,當時君主多奢侈頹廢,士風以缺德為榮。因為長年的饑荒,平民貧苦無依,被逼化作土匪作奸犯科。
《策馬入林》海報 圖:主辦方提供
王童最知名的作品為沉痛滄桑的「臺灣近代三部曲」,包括他的經典之作《稻草人》、《香蕉天堂》、《無言的山丘》,是描繪臺灣近代平民百姓的歷史和人情極為重要的鄉土電影代表作,其中《稻》片和《無》片同時囊括金馬獎最佳影片及導演獎。
《稻草人》由攝影大師李屏賓掌鏡,以戲謔的方式呈現臺灣人在日殖時代後期如何委曲求全,刻畫太平洋戰爭時純樸貧農的悲愴窘境。《香蕉天堂》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乘臺灣解嚴,批判國民黨的暴力專政,以黑色幽默訴説戰爭的荒謬和殘酷,勾勒出流落異鄉的外省人以假身份在臺灣求存的痛苦和茫然。《無言的山丘》由重量級藝文界多面手吳念真編劇,嚢括了當年金馬獎的六項殊榮,刻畫日治時期過著屈辱生活的平凡臺灣人,如何無辜鬱憤地出賣勞力、尊嚴和肉體,在希望與絕望的狹縫間掙扎徘徊。
《紅柿子》根據王童的孩提時代經歷創作,追憶一個戰亂中的家庭如何踏實地去張羅生計和規劃未來。飾演外婆的陶述讓人又愛又厭,充滿動人的魅力,賺人熱淚,並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自由門神》改變鄉土風格,創作當代悲喜劇,探討兩代臺灣人在社會轉型期不同的價值觀,如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文化矛盾,刻畫平民百姓不能適應新潮流的尷尬與彆扭,作品也被王童稱為現代版的《策馬入林》。
《紅柿子》劇照 圖:主辦方提供
短片《謝神》曾入選柏林影展電影大觀單元,承續「臺灣近代三部曲」,再度以「兄弟」為主角,講述一對兄弟到山上還願的故事。《風中家族》為王童籌備了五年的愛情史詩鉅作,場景壯觀,佈置炫目。美術出身的王童,從國防部借來中海艦,並親手描繪場景圖,打造四、五十年代的房子,與牯嶺街實景。
《風中家族》劇照 圖:主辦方提供
是次電影回顧展邀得導演於「王童大師班」中,與香港影迷分享其多年來的創作經驗,以及以電影說故事的技巧。
責編:Mok Ung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覺得很棒,請
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