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李敖:不能陪伴女兒長大,他是不是一個好爸爸?

2021-02-22 粒粒西遊記

李敖與女兒李文

文|粒粒

企鵝號|粒粒西遊記

三月,有大師相繼離世。先是霍金,後是李敖。國界不同,學術有別,霍金的離去引發了網絡狂潮,李敖的辭世更似微波蕩漾。

說起來,對於李敖的去世似乎感慨更多一點。可能一是霍金的學說對於我來說太深奧了,迷一樣的宇宙,除了仰望,還是仰望。而李敖,畢竟同為文字工作者,雖他是大師,我連學徒也算不上,卻仍舊同一領域。

提起李敖,一是才,二是狂,三是怪,四是勇氣。什麼勇氣呢,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罵誰就罵誰,想愛哪個就愛哪個,想怎麼活就怎麼活。不害怕麻煩,不搭理評判,不在意眼神,不理會他人,不隨大流,不明哲保身。世人如流,真正能像他一樣活一生的太少,這種勇氣,非常人所能及。

只是,這樣的人必定活得麻煩,罵臺灣當局,深陷囹圄,入獄多年;喜歡美女,風流無比,情事多了,也是一場一場的剪不斷,理還亂。

李敖的長女李文,就是他一段戀情裡的意外,是私生女。當時,他與女友處於分手狀態,女友王尚勤在美國發現懷孕,後來在紐約生下女兒。李敖得女,非常開心,給孩子取名李文。

人不應服從命運,卻不得不相信命運。就像這個叫李文的嬰兒,父母未婚,遠隔重洋,母親在異國求學,很難一個人帶她;父親當時處於非常動亂的局勢,前途難料。雖然,她也在祝福裡出生,卻很難像其他寶寶一樣享受父母的溫暖懷抱。對於一個孩子來言,這是成長中最大的遺憾。

李文先是跟外婆短暫居住,後來被李敖抱回家中,由他的母親代為撫養,之後,奶奶成了李文童年的軸心親人,她也曾分別寄住在姑姑家,小小的人兒,多次往返於美國與臺灣之間。眼界,不可不說開闊;心裡,卻很難說安穩。

李文12歲以前,跟父親李敖在一起的時間加起來不到一周;12歲以後,有幾年共同居住的時間,但李敖又送女兒去了美國讀書。父女一場,血脈雖然相連,卻缺失了彼此生命的參與,親情總是缺少深厚感。

對於李敖來講,尤其那時正當年輕,他不追求穩定,也沒有結婚打算,因此,他給不了女兒李文一個正常的家庭。尤其後來,李敖入獄,一關就是五年多,女兒當時跟奶奶去了美國,父女更是連見一面也是奢望。

對此,李敖心有愧疚。在愛情裡風流倜儻,分手時揮揮手就再見的、很瀟灑的狂人李敖,也有為人父親的柔情,這份柔情,在《坐牢家爸爸給女兒的80封信》一書中灑滿了字裡行間。

這本書信集,收集了李敖在獄中寫給女兒的80封信,大多集中在孩子9-11歲的兩年裡。孩子逐漸長大,父親無法陪伴,心中總是牽掛,李敖又是博學之人,更是對孩子的教育寄予厚望。

當時,李文在美國讀小學,正是人生的閱讀啟蒙階段,中國人,又身在美國,必然面臨的是兩種語言的啟蒙。

對此,李敖有自己的辦法。既然不能親自教導孩子,就用書信來傳達教育。

與其說這些信是家書,不如說是李敖給女兒編寫的特定教材。 書信裡, 所有私事都是在附言裡簡單幾句,李敖也並未流露任何在獄中悲天憫人的情懷,而是用一種趣味橫生的方式,給女兒傳達知識:英語知識,英語文化,中文知識,中文文化,故事典故,人物趣事,歷史,動物,植物,還有各種文學知識等。

李敖的文字極為風趣,活潑,這些信的知識涵蓋非常廣,讀起來卻不覺任何枯燥。甚至,會一篇一篇讀下去,意猶未盡,不到最後一頁不忍心合上書。雖然, 我本人雖也學習英語很多年,但裡面很多語言知識也是新的,又喜歡李敖的幽默,所以一下午的時間,什麼都沒做,非要把這本書信集讀完了才罷休。

書中部份截圖:

這不僅是一個父親寫給女兒的書信,更是一個教育家用一種有趣的方式向孩子打開知識的大門,任何孩子讀到這樣的信,都會覺得學習是快樂的,因此,李敖是一個懂教育的人。雖然,他沒有給女兒一個穩定的家,他沒有陪伴孩子成長,但他懂得用什麼方式可以讓孩子愛上學習,趣味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感興趣了,探索就會主動,學起來也會有勁。所以,學習對李敖而言是一種快樂,他給女兒傳達的也是一種快樂學習的精神。

在獄中,李敖每周只能寄兩次信,除了與母親,還有一些其它不得不溝通的書信以外,他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給女兒寫信,每一封信,都凝結著他對女兒的期望和愛,雖然他在信中很少說愛,除了抬頭:親愛的小文。 他用特有的方式讓女兒愛上學習,這可以說是父親所能給女兒的一份非常珍貴的禮物。

不得不說,李敖是愛女兒的,只是他的愛與常人不大一樣。信裡寥寥數語的私事,給女兒寄錢做為生日禮物,想盡辦法籌錢給她買一架鋼琴,讓女兒代他給奶奶(信中稱姥姥,李文與姑姑家的孩子們一起稱姥姥)買禮物等。 這些,都不能不說是愛的體現。 可以說,李敖做父親,也很努力。

世上的事總是有情不得已,選擇面前,人也往往難以割捨。可能對於這個女兒,李敖的愧疚最多,卻仍舊不能為了她而放棄自己原來的道路,過一種平常人的生活,所以註定,這一場父女之情總是「危機四伏」。

李文曾公開聲明,她與父親是「互相利用」的關係。對於李敖後來的家庭及子女而言,李文更像是一個局外人,她沒有被接納,因此,剩下的只有錢的關係。李敖離世,李文稱要與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就財產繼承問題打官司,言語之冷冰,好似心裡從不曾被溫暖過。清官難斷家務事,誰也無法體會李文的成長之路的心理歷程,所以無法言對錯。只是,夜深人靜時,李文是否也會想起父親在獄中寫的那首《小文十歲生日歌》而想念爸爸、潸然淚下?!

——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昔日李敖對小女兒的庭訓被翻出 網友狂贊「好父親」
    李敖與小女兒李諶的合照。圖取自李諶的微博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3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李敖18日在榮總病逝,一生風流的他曾有過兩段婚、7次戀愛。小女兒李諶顯少在媒體面前曝光,但偶爾會使用微博發布動態,多次PO出與爸爸的合照。    據報導,李諶在臺灣薇閣高中畢業後,2016年赴美就讀南加大念新聞學系,2017年5月畢業。在微博上還曾分享當時父親李敖病癒與哥哥李勘的合照。但李諶的PO文中最引人注意莫過於她2016的第一條PO文。
  • 李敖:作為文學家,魯迅還不夠格
    撰文:不吹不黑小郎君說起魯迅先生,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樣,都是從小看著他的書和文章長大,《吶喊》、《狂人日記》、《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在我們心中:魯迅是當之無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最近,小郎君閒來無事,看了"狂人"李敖對魯迅先生的評論,感覺十分"意外",李敖曾在節目中說:我認為作為一個文學家,魯迅還不夠資格。What???網絡噴子心中的「男神」你也敢黑?
  • 被李敖罵為「馬屁詩人」,余光中笑臉回應:他的人生不能沒有我
    狂人李敖生於黑龍江哈爾濱的李敖,如他的名字般,與生俱來一種不容侵犯的傲氣。而正是這種骨子裡的狂傲,使他一生都在對別人進行批判,各路作家、政治家、甚至統治者等都未能避開他的筆尖。史上文人都是儒雅君子的形象,而李敖,是個例外,從無滿臉嬌氣,卻總有一身傲骨。
  • 每一個女孩兒都有一個夢想:長大了,會因為做爸爸的女兒而榮幸
    沒有被爸爸愛過的女孩,一生都在尋找爸爸,被爸爸寵愛長大的女孩,一生都在做更好自己。每一個女孩兒心裡都藏著一個夢想:長大了,會因為做爸爸的女兒而榮幸。能發自內心說出這句話的女孩兒,一定有一個被寵女狂魔的爸爸用愛描畫的童年。爸爸們總有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女兒的愛。
  • 王小屯:李敖最後一任女人,為他改變自我,陪伴才子經歷人生謝幕
    風流才子李敖將自己的餘生都歸宿在了小他33歲的王小屯身上,他們的愛情是真正的完美契合,而能夠與李敖旗鼓相當的就是王小屯身上散發出的那股子霸氣。面對自己的女兒和一個大了33歲的人交往,王小屯的父母雖然也是支持李敖的一份子,但還是很反對自己女兒和這麼大的男人交往。之後王小屯便減少了和李敖的交往,但是兩人的情侶關係卻一直存在著。畢業之後,父母希望王小屯能夠回到家鄉去做一個安安穩穩的老師,拗不過父母的意思,王小屯只好照做,暫時放棄了去李敖身邊做助理的想法。
  • 90後爸爸帶女兒騎行4000公裡,悅寶園:爸爸的陪伴對孩子有多重要?
    最近,一位90後爸爸火了,帶著女兒從東莞騎行到拉薩,這可不是一般人的倔強。歷時71天,騎行4000多公裡,一路上用視頻的方式,記錄和女兒經歷的人情世故。  這位爸爸的舉動,把陪伴孩子的親子時光變得恬靜而又美好。
  • 範曾:為何被「狂人」李敖大罵人品差?楊振寧:沒誰像他這樣偉大
    文丨曹鏡明題丨範曾:為何被「狂人」李敖罵人品差?楊振寧:沒有誰像他這樣偉大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範曾的看法!誰是範曾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先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範曾是誰,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什麼?狂人李敖尊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我狂。現今這個文藝市場環境,真的是太過「祥和」,沒什麼真意思。無論是金字塔尖上的行業領袖,還是金字塔下面絕大多數的普通從業者,各有各的交際圈,沉浸在各種商業互吹中,連句實話都沒有。李敖先生的去世,可以說是意味著最後一位時評家的隕落。
  • 554封信,是父親給女兒最好的財富——《爸爸陪著你長大》讀後感
    我的同事和朋友殷雄先生將他剛出版的新書送到我手中,這本《爸爸陪著你長大》自他女兒上小學開始,他堅持每周給女兒寫一封信,一直寫到女兒高中畢業。女兒小學六年期間,共寫了251封;初中三年期間,共寫了149封;高中三年期間,共寫了154封。十二年期間,共寫了554封。
  • 李敖近況曝光,「一切都在倒數」!
    (圖/翻攝自李敖臉書、陳文茜微博)陳文茜15日在微博上透露,近來不斷有人問自己李敖的近況,但其實大家都無法說清楚,「醫生不知道、他自己也不知道。惟一明白的是:一切都在倒數。摺一個日子,算一個日子,看一次月亮,算一夜。」隨後,她開始回想起李敖過去的事蹟,做了許多轟轟烈烈的事情,但是如今卻已經說不了話、寫不出字,「以前是統治綁住了他的手,封住了他的嘴。如今是上天,是命運。」
  • 爸爸的一個小舉動,關係女兒一生幸福,明智爸爸要做到以下三點
    父母的第一使命就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家庭環境好,孩子好,家庭環境出了問題,孩子的生活也會出現問題。而在女兒的人生歷程中,受父母和家庭的影響更甚,尤其是受爸爸的影響最大,爸爸的觀念和行為直接關係著女兒擇偶標準和婚姻生活的幸福與否。
  • 「不知不覺就長大了」,女兒曬5到11歲和爸爸合影,變化令人感慨
    女兒曬5歲到11歲和爸爸的合影。六年來,場景不變,成員也不變,卻記錄了最好的時光。爸爸和女兒在家中的走廊上保持同一個姿勢拍照,一拍就是6年,其中的變化令人感慨。爸爸的身材依舊很好,有些令人羨慕的腹肌,照片中的他面帶微笑,溫柔地看著自己的女兒。女兒的披肩長發紮成了馬尾,整個人長高了許多,很有氣質,目光也從最初的仰視逐漸變成平視,都快有爸爸這麼高了。仔細想想,現在人人都有手機,卻很少有爸爸媽媽願意和孩子做一些互動,留下孩子成長的寶貴瞬間。
  • 離婚後獨自撫養女兒長大,拼命工作喪失勞動力,尚雯婕爸爸的愛
    而尚雯婕如此不合群,恐怕與她的原生家庭有關,她家裡並不富裕,從小經歷父母離異,靠喪失勞動力的父親獨養長大,吃了很多苦,也造就了較為冷淡的性格。而身為尚雯婕的父親,尚爸爸獨自撫養女兒長大,一度喪失勞動力,還好女兒十分爭氣買房為他養老。
  • 好爸爸!文章帶倆女兒跳舞,半蹲為小女兒穿衣服,身旁不見馬伊琍
    文章跟馬伊琍官宣離婚之後,兩個人都沒有疏於對女兒的關心和照顧,馬伊琍這幾年事業發展的不錯,大部分時間都在忙工作,文章一直擔任起好爸爸的角色,不管是女兒參加比賽,還是平時的練習
  • 王尚勤高價拍賣李敖書信,遭女兒李文痛批:少在那邊丟臉了!
    王尚勤高價拍賣李敖書信,遭女兒李文痛批:少在那邊丟臉了!在今年,有無數名家大師離我們而去,實在令人感傷。其中,就包括李敖。大家最熟悉李敖的身份當屬作家了,他所寫的《北京法源寺》、《陽痿美國》、《李敖有話說》堪稱經典。
  • 爸爸去武漢後,女兒一下子長大了許多
    張梓盟的爸爸張國民是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自從爸爸隨醫療隊支援武漢,張梓盟好像一下子長大了許多,主動幫媽媽承擔了很多家務。兩個可愛的女兒「他去武漢,我一點也不驚訝」2月9日,作為領隊,張國民帶領承德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前往武漢支援。
  • 陳冠希女兒開掛式長大,完美繼承爸爸高顏值,網友:長大直接出道
    陳冠希的女兒也是這樣,討厭看到被媽媽討厭的臉,但現在逆襲成功,真讓人驚訝。陳冠希五官深邃,帥氣迷人,年輕時是很多人心中的男神。陳冠希出道時,他帥氣迷人的外貌和驚人的演技吸引了很多女性粉絲。流氓帥的他出演了很多經典作品,人們都認為他的未來將是無窮無盡的,是香港電影界的接班人,因此對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 離婚多年後,談起李敖的羞辱,胡因夢釋然:他罵我是因為沒放下我
    那晚,胡因夢一直到凌晨三點才回家,回家後,胡因夢才發現母親坐在客廳裡黑著臉等她,璩詩芳流著眼淚問起胡因夢是不是做了越軌的舉動。 看見女兒沉默,璩詩芳突然大變臉色,拉著她就要去警察局,聲稱她做出醜事要帶她去警局讓警察評理。
  • 唐志中因陪伴妻子待產退出《爸爸回來了2》
    唐志中全家  搜狐娛樂訊 攜一對可愛的女兒香香和蜜蜜現身浙江衛視第二季《爸爸回來了》【觀看】的臺灣著名VJ唐志中,再度有好消息傳來——就在不遠的8月,他的太太小咪將再給家庭添加一名新成員。也正是因為「情況特殊」,9日晚,唐志中在接受全國媒體微信群訪時,十分不舍又遺憾地宣布了一個消息:繼《爸爸回來了》第六期節目之後,他將退出接下來的錄製,「接下來要去陪老婆了,所以可能你們有一段時間不能在電視上看見我。」
  • 汪小菲發文:爸爸真的很想你,你是不是都長大了,昨晚還夢見你一直叫...
    更是把自己和女兒每日的相處稱之為「約會」,看來真的是一段很值得懷念的親子時光呀!也還是由於疫情,汪董和女兒兩個月沒見了,所以發了這篇微博,稱自己的女兒為「我的寶貝」,並寫到:爸爸真的很想你,你是不是都長大了,昨晚還夢見你一直叫我爸爸。做夢都夢到女兒叫自己爸爸,咱們汪董真的是思女心切啊! 不光是發文表示懷念,汪小菲還曬出了和女兒的合照。
  • 李敖家鬥最新戰況 | 兒子亮遺囑拒分財 女兒寫檄文轟後媽
    五月一日,李敖長子李戡飛往英國繼續攻讀他的學業,行前他接受亞洲週刊獨家訪問。一週前的四月二十五日是臺灣文化人李敖八十三歲冥誕,他去世後,他的一些身後事引發社會熱議,是日,李敖家人首度披露李敖立於2017年9月4日的遺囑。 李戡接受專訪時,就社會上一些熱議和誤解,強調了五點:❶我們不否認李文是我父親女兒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