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甘肅平涼,有兩個地方是必須要去的

2021-01-18 麻麻大咖秀

人們去甘肅平涼,有兩個地方是必須要去的,一個是崆峒山,另一個便是柳湖公園。柳湖公園位於平涼崆峒區城廓西北偶,是平涼乃至隴東與聞名遐邇的崆峒山齊名的旅遊景點,它宛如鑲嵌在隴東大地上一顆璀璨明珠,栩栩生輝,閃閃發光。它以柳湖晴雪柳中湖湖中柳的獨特景觀吸引著中外遊客。知道柳湖公園這個名字,是2009年。是因為我遊了崆峒山,寫了一篇遊崆峒山的拙文,引起了一位在平涼博友的關注。博友曾留言問我是不是平涼人,我說不是,但我老家距平涼很近。博友再沒問我什麼。只提醒了我一句去了崆峒山固然是好,但不去柳湖公園是不是有些遺憾?我接著反問他一句柳湖公園真有那麼好嗎?博友說有空去看看就知道了。博友給我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隨著時間的推移,那個似是而非的答案在我的腦海中逐漸演澤成為一個夢。也讓我從那時起,幾乎無時無刻不惦記著它,希望有朝一日,能走進那個讓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今年五月,正值盛夏之際,我利用探親之機再一次來到了平涼,來到了讓我魂牽夢繞許久的柳湖公園。史料記載,柳湖公園始建於北宋熙寧元年(公元1608年),距今有九百多年的的歷史。時任渭州知府蔡挺引暖泉為湖,環湖植柳,建避暑閣於其中,為柳湖之所由肇。;明嘉靖韓藩昭王乃佔柳湖為苑圃,築亭榭樓閣十多處。清乾隆年間闢為百泉書院,後改為高山書院,增建石橋,牌坊及南北學舍。同治十年毀於兵鏃。同治十二年,陝西總督左宗棠修復,更名為流湖書院。1958年闢為公園,1979年柳湖公園正式開放。經了解,柳湖公園面積約199畝,其中湖水面積約56畝。柳湖以暖泉為源,由小巧秀麗的西湖,端莊俊雅的中湖和優雅別致東湖構成,湖與湖之間由引月橋,凌虛橋和渭州橋相連,湖中有觀瀾閣、水雲間、左公亭等觀光亭。是遊人欣賞柳湖的含靈蘊秀、蒼鬱翠雅之詩畫境界的最佳選擇。

打的從柳湖公園的南門下車,進入大門,一個巨大的牌坊映入眼帘,牌坊立柱上楹聯吸引了我的眼球翠暖玉波雨溼四堤煙,柳影碧涼銀絮晴飛三月雪楹聯栩栩如生描繪了柳湖公園的獨特勝景雖然我是五月份來到這裡,已錯過了陽春三月,柳絮如雪,飄灑紛揚的季節。但我想像得到被罩在如煙似霧中柳湖因柳絮而綻放的絢麗色彩。經過牌坊的臺階而下,或者從東坡的林間通道漫步,總感覺兩旁的樹木如誠摯熱情地主人,伸出雙手夾道歡迎我們這些慕名而來的遊客,讓人有種回歸家親切感。在臺階幽徑信步漫遊,柳蔭蔥蘢,遮天蔽日,仿佛這柳湖公園就點綴在綠意蕩漾的懷抱之中。順著南門向西漫步不久,便到柳湖西南角的暖泉。暖泉,是柳湖的源泉。柳湖的勝景,也出於暖泉。暖泉水清見底,萍草漂浮。暖泉的四周,柳岸亭臺,樓閣雅致。

對於暖泉,有人曾經這樣說過如果沒有暖泉,就不會有柳湖,如果沒有柳樹,那柳湖也就失去了它的神韻。可見暖泉在柳湖的地位與重要性,我嘆服這樣精闢而又獨到的見解。暖泉碑是清同治十二(1874年)陝西總督左宗棠駐兵平涼時,重修柳湖,篆書暖泉二字,並親書碑文,刻於石碑,立於暖泉處。文曰平涼高寒,水泉盛冽,此獨以暖稱驗之,隆冬不冰也。權郡守喻君光容(即清同治8-12年時期的平涼知府喻光容)甃為池,以惠斯民,為以此求之。太子太保陝甘總督一等恪靖伯湘陰左宗棠書。順著林蔭小道漫步,不久便到了坡沿。到了坡沿,便到了湖邊。站在湖邊,讓我感到驚奇的是一棵棵柳樹。在其他地方,柳樹都是一副婀娜多姿的身姿。但到了柳湖,卻是另一種身姿。棵棵柳樹顯得蒼勁高大,形態各異。

據說,類似這樣蒼勁高大的柳樹近五十棵,但大多數在文革的浩劫中被毀。我想,假如沒有那史無前例的文革,那這些蒼勁高大的在柳湖是怎樣一個規模與景象啊!著名作家賈平凹遊了柳湖公園,見了這裡蒼勁高大柳樹曾感嘆道柳湖公園的柳樹剛健而又魁梧,如偉岸而健壯的男子漢,結實而高大的丈夫。名人就是名人,看問題總有自己獨特而又深邃的見解。確實,其它樹與高大的柳樹相比,就渺小了許多。就如魁梧高大的男子與小家碧玉,芊芊少女相比。讓人從心底裡對它產生出一種敬重之感。柳湖公園地勢低,像座落在一個大坑裡,這種感覺從下車進門那刻起就體現得淋漓盡致。這裡的樹總覺得有卯足勁往高長的勢態,尤其是柳樹。你看,這兒的柳樹,在一人高一點的時候便生橫枝,橫枝由小變大,漸漸變粗。讓人好奇它是如何生成現在這個樣子,就如人好奇巨人是怎樣成為巨人的一樣。

面對星羅棋布般虯枝蒼勁,形態各異的柳樹,讓人有種應接不暇地感覺。而坐落於左公亭附近的左公柳,便是其中的代表。左公柳實名為旱柳,是楊柳科,落葉喬木。是為了紀念左宗棠率部栽植三千裡楊柳的功績,後人稱頌其為左公柳。三千裡楊柳是怎樣規模,我無法估。但現在看到這依依的柳樹,就會想到左公柳,就會想到左宗棠。左宗棠率部栽植楊柳的豐功偉績早已載入隴東乃至甘肅的歷史史冊。一代名將的率部植樹,造福後代的壯舉在隴東大地也傳為美談。站在坡沿上往下看,景色各異,處處是綠。這綠,有深綠,有淺綠。深綠綠得深沉,淺綠綠得清新。站在臺階往湖中看,湖光瀲灩。讓人聯想到明代嘉靖八大才子趙時春被貶回古籍平涼後,曾為韓王府的坐上客,經常與韓王談古論今,誦詩作賦。他有一首在觀瀾閣賞雪,感悟柳湖冬季美景的佳作柳湖觀荷帝孫臺榭枕城邊,招客重開錦鏽筵。花底魚遊青障裡,柳塘雲擁碧荷天。清波搖蕩隨風出,絳殿平臨對日鮮。置醴同欣接宴嘗,浴沂何讓嗣群賢。

當然,有首描寫至暮春時節,柳絮輕飄,瀰漫柳湖的柳湖晴雪。更是將柳湖公園的美景渲染到了極致茂柳濃蔭雨裡煙,碧湖倒影水中天。春發翠綠飛晴雪,冬泛清波湧暖泉,昔日藩王為府第,今朝大眾可休閒。和諧盛世添新景,關隴名園展秀顏。站在湖邊,柳樹倒影,水光瀲灩,碧波蕩漾。如果往下走一個臺階,湖似乎有往上走一個臺階的感覺。等走到了最下面的臺階,這種感覺便不存在了。我想,這或許是人的自然幻覺吧?面對這種幻覺,我多少有些不解。此時此刻,讓我又想到賈平凹遊過柳湖公園後的切身體會在湖邊走,總感覺像在繞圈子,總像圍著圈轉。每走一圈,湖邊的柳也圍著圈轉。柳湖公園的柳樹全倒影在水裡,在湖裡。湖裡不是水,而是柳。站在湖邊,感覺湖裡一片柳,湖外一片柳。一片柳在地面,一片柳在湖裡,在水裡。湖裡的柳樹圍著湖一個圈,湖外的柳也圍著湖一個圈。我想,賈老師道出了柳湖公園湖中柳,柳中湖的精髓。如果說柳湖晴雪湖中柳,柳中湖等是柳湖公園的自然景觀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那麼位於柳湖東門的柳湖書院則彰顯著隴東乃至平涼悠久歷史文化。座落於柳湖書院中的平涼市文化館、平涼市圖書館、平涼市畫院,彰顯著了柳湖書院的文化內涵,使這一古代官辦學堂,在新的時代煥發著奪目地色彩。

柳湖書院在柳湖公園的東邊,書院建有大講堂、大成殿,藏書樓、廳堂、上學舍,下學舍、魁星閣等建築。站在東門外,望著柳湖書院的大門牌坊,更顯得氣勢宏偉、古樸風雅。給人以莊嚴而又肅穆的感覺。想像著過去那些前來平涼柳湖書院的學習的各屬學子學習就寢的地方,竟是這般莊嚴肅穆,心中不由得生出許多感慨。曾經的柳湖書院是怎樣在明清時期,在平涼的文化教育,興賢育才方面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也在甘肅文化教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啊!除了以上自然景觀、文化景觀外,當然還有湖心亭、觀瀑亭、花房、西湖映月等新景點,還有遊船小碼頭、兒童樂園、承暉臺等遊樂設施。在遊人遊樂觀光同時。也領略了柳湖的卓越風韻。

柳湖公園還是個娛樂休閒的絕佳場所,無論清晨還是傍晚,健身的人隨處可見。涼亭中歌聲,秦腔聲,二胡電子琴等樂器夾雜著廣播的樂曲聲,以及伴有鳥啼雀唱,將柳湖的清晨渲染得多姿多彩。當然也有漫步曲徑,蕩舟湖中,柳蔭垂釣,花房覓芳的遊客。初次來遊玩遊客賞景拍照留念,盡情享受視覺盛宴。想讓這天賜美景流芳千古,成為心中永久的記憶。清晨柳湖其它地方一番熱鬧景象,那麼柳湖書院卻又是怎樣的呢?只見書院講堂門前,大成殿門前,學舍門前全都站滿了健身的人。仿佛一下從什麼地鑽出來似的。大家在活動腰身的同時,大家一齊打著節拍吆喝著健身口令。我不知道是誰開的頭,也不知從那一天開始這樣晨練陣勢,我無從說起,也不好意思打擾健身者雅興。只知道大家是一樣的表情,一樣節拍,一樣的拍手曲腿。那氣勢,那節奏很難讓人從心中抹去。我想,這也許是柳湖的另一景吧。

大家晨練完了,有的進了秦腔娛樂廳,有的進了舞蹈培訓廳,有的進了鋼琴培訓廳,有的則提著學書畫工具進了書畫室,好像約定俗成似的。讓人感受到有一種濃濃的文化氛圍在此堆積著,凝聚著。我想,地處乾旱地帶的平涼因為有了柳湖,因為有了那蒼勁高大的左公柳,因為有了那水光瀲灩的湖才使有了隴東名城內涵。我知道,柳湖是平涼人的驕傲,平涼人以柳湖而倍感自豪。柳湖這個既有南國之秀,又有北國之雄著名旅遊景點必將成為平涼人向外炫耀的資本。打的回旅館的途中,乘坐了一位老家在甘肅靜寧的士師傅的車,師傅五十來歲,二十年前來平涼,來這裡找過好多工作,但最終選擇開計程車,說的過程臉上流露著滿足。我想這滿足不但來自安逸舒適地生活,更來自於因為柳湖而帶給他們這份幸福。聊起柳湖,談論起柳湖今昔與昨天。健談的師傅一下子來了興趣,那種對柳湖的崇敬,嚮往之情,情有獨鐘的神情,溢於言表。談到近年來,隨著誘人的增多,柳湖的影響力不斷增強,新修了不少亭臺樓閣,擴大了湖面,新添了樹木花草,重修了文革期間荒廢的原先破舊暖泉石碑和荒涼的土臺.對於暖泉亭,蓬萊閣景點也正準備翻建中。他堅信,經過重修翻建,柳湖佳景之一的暖泉景區亭臺樓閣也呈現出昔日的恢弘氣勢。開心的時刻往往是短暫的,不知不覺,在同師傅說說笑笑中來到我所到達旅館。師傅收了我四元錢,說是計價收費。下車時,師傅一句迎你到平涼來做客,歡迎下次再來遊玩柳湖公園!讓我感慨萬千。頓時有種不是一家,勝似一家人的情愫在心中湧動。柳湖一遊結束了,但我還意猶未盡,腦海裡還浮現著柳湖的人文景觀。我想,如果有機會,我還會來柳湖,尤其是陽春三月,柳絮如雪,飄灑紛揚的季節。讓我親眼體會一次如煙似霧的柳湖因柳絮而綻放的絢麗景色。

相關焦點

  • 甘肅定西、平涼、慶陽9月值得一去的景點
    說起定西在我記憶中好像最有影響的就是定西三寶,土豆、馬鈴薯和洋芋。哈哈哈,自從上學那會就記得這個梗,不過說實話由於地質問題定西的馬鈴薯不說暢銷海內外,但是在國內那可是相當有名氣了。慶陽是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二十萬年前人類就在這裡繁衍生息,七千年前有了早期農耕。
  • 大西北甘肅平涼的天然特色美食,趕緊快來了解!
    導語:地方特色美食是一個地方人民的智慧的結晶,而一個地方的地理條件決定了每個地方會有怎麼樣的特色產物。決定了會有怎麼樣的天然美食!在甘肅平涼其他地方不是沒有蘋果,而是小樹苗在這裡只介紹了靜寧蘋果。比如平涼金果,莊浪蘋果也是很具有特色的哦!
  • 連續兩天,任振鶴在平涼、慶陽調研,去了這些地方……
    省政協副主席、平涼市委書記郭承錄,省政府秘書長李志勳一同調研。任振鶴在平涼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調研省委副書記、代省長任振鶴12月7日下午在平涼市崆峒區調研平涼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建設及運營情況。平涼智能終端光電產業園是平涼市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業強省」戰略,推進全市工業轉型升級,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增長極增長帶,引進扶持的首個集群式全產業鏈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省政協副主席、平涼市委書記郭承錄,省政府秘書長李志勳一同調研。
  • 甘肅| 從A到Z,給你26個愛上平涼的理由!
    甘肅 | 從A到Z,給你26個愛上平涼的理由!(圖片來源:大橘)FFree自由平涼的生活隨性而自由你可以睡到日曬三竿去咥碗餄餎面不論你翻開哪本都能找到打動你的情節也總能讓你付出時間去細細品味
  • 來甘肅旅遊,你一定要去這些地方...
    甘肅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相傳人類始祖伏羲、女媧、黃帝誕生於此,這裡有悠久的歷史遺蹟,有壯麗美的自然景觀。來甘肅感受這裡的人文風情與自然景觀,你會發現甘肅就像藏在中華大地的一塊寶玉,使人抑制不住喜歡的心駐足欣賞。靜下心來往下欣賞,你會發現,原來甘肅那麼美!
  • 甘肅平涼:獻熱血 抗疫情
    ↑2020年3月11日,甘肅平涼公路局職工在獻血車上獻血。CICPHOTO/吳希會 攝↑2020年3月11日,甘肅平涼公路局職工在獻血車上填寫獻血表格。CICPHOTO/吳希會 攝↑2020年3月11日,甘肅平涼公路局職工在獻血車上填寫獻血表格。
  • 走馬上任,甘肅省長連續兩天調研,去了這些地方!
    來源:中國甘肅網 任振鶴在靜寧縣調研蘋果產業發展 省委副書記、代省長任振鶴12月7日下午深入平涼市靜寧縣調研蘋果產業發展。
  • 「紙花流韻」甘肅剪紙藝術展在平涼開幕
    「紙花流韻」甘肅剪紙藝術展在平涼開幕 2020-12-20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啊,去甘肅咥(die)個面!
    最近幾天,風物之旅大部隊正在甘肅平涼這麵食,是從早吃到晚花樣,簡直太多了分量,真是太大了每頓,肚子都撐了你要問口味如何?▲ 平涼雲海。圖/視覺中國千年秦川文化,孕育出不少黃土高原上的美食。位於隴山東麓的甘肅平涼,與陝西毗鄰,是關中西去北上的古道要衝。
  • 甘肅平涼老何一行遊山西洪洞大槐樹 感受孝德文化
    2020年10月6日,雙節長假期間,甘肅平涼老何一行來到山西洪洞大槐樹景區「大槐樹祭祖習俗」感受孝德文化。甘肅平涼老何一行一進大門,說他們就看見照壁上一個紅色的大大的「根」字,根的最後一筆像人的一條腿,筆者查找了一下「根」字源由,這象徵著大槐樹的子孫後代永不停息的腳步,告訴人們不管走多遠都要回家。
  • 國道312線六盤山段道路水毀封閉維修 蘭州靜寧去往平涼慶陽方向...
    新甘肅客戶端平涼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朱宇鯤)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獲悉,近期,涇源轄區連續降雨造成部分路段水浸塌陷和部分靠山路段發生山體滑坡。蘭州、靜寧去往平涼、慶陽、西安方向的車輛需繞行。寧夏交管部門已對水毀路段實施封閉、搶修。事發後,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管理部門迅速展開應急搶險,對水毀道路實施封閉、搶修。涇源縣交警大隊設定繞行線路,並派出六盤山中隊民警指揮過往車輛繞行。目前,繞行道路暢通。G312線封閉、繞行公告。
  • 甘肅慶陽平涼,農村娃結婚彩禮有多高,聽這三個媒人怎麼說
    慶陽和平涼地處甘肅東部,與陝西鹹陽和寧夏固原等主要接壤,俗稱隴東。隴東特別是慶陽有人稱為中國的杜拜,雖然石油和杜拜有一拼,但是,說到富裕程度,那應該是天上地下的差別。經濟雖然發展一般,但是結婚彩禮這一塊,那在全國都是響噹噹有名氣。
  • 「五一」去哪兒?甘肅人遊甘肅,這些景區和酒店有優惠
    午餐後赴武都遊覽距今有2.5億至3億年歷史,既具北國之雄奇又有南國之靈秀的巖溶地貌的【萬象洞】。遊覽結束後乘火車返回嘉峪關。 D5:早抵嘉峪關 ;結束美好的隴南之旅。 D3:文縣—武都—宕昌;早餐後乘車赴文縣【碧口古鎮】遊玩,碧口鎮李子壩、碧峰溝一帶雨霧繚繞,適宜茶樹生長,也是甘肅境內最早引種茶樹的地方。午餐後返回武都遊覽【萬象洞】,遊覽結束乘車前往宕昌入住酒店。
  • 甘肅平涼官方吹「牛」:從耕地養殖到品牌經濟
    甘肅平涼官方吹「牛」:從耕地養殖到品牌經濟 2020-12-17 21:50:33   當日,甘肅「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平涼專場)在蘭州召開。11月20日,首屆中國牛·優質牛肉專家現場品鑑暨第二屆平涼紅牛節在甘肅平涼開幕。(資料圖) 魏建軍 攝  記者從會議現場獲悉,平涼是原農業部劃定的「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全國肉牛優勢發展區域」,也是傳統的勞務大市。
  • 「旱碼頭」平涼,如何不再「涼」?
    知乎上曾有人講過這樣的親身經歷,去外省讀書,講自己老家在平涼,大家都往西涼、西夏的方向去聯想,還有人問你家那裡騎不騎駱駝——但說到崆峒山,馬上都恍然大悟。類似的尷尬,想必每個在外闖蕩的平涼人都有過體會。
  • 甘肅平涼:培育壯大「牛果菜」 念好致富「產業經」
    (邵蘭 攝)人民網蘭州12月18日電(邵蘭)12月17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平涼專場)。平涼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平涼市委副書記苟永平,平涼市扶貧辦主任李雪雲介紹平涼市脫貧攻堅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甘肅平涼這五種特產,你知道哪幾種?
    原創文\美食家小婷平涼,下轄崆峒區、涇川縣、靈臺縣、崇信縣、華亭市、莊浪縣、靜寧縣,甘肅省地級市,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是古「絲綢之路」必經重鎮,史稱「西出長安第一城」。好了,城市今天就介紹到這裡了,我們今天來講講甘肅平涼這五種特產,你知道哪幾種?一、涇川罐罐蒸饃涇川罐罐蒸饃,是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特產,罐罐蒸饃皮薄層多,酥軟可口,醇香味長,熱柔冷酥,具有長期存放不黴、不餿、不變味之特點,是古時候旅途常備之食物,相傳康熙品嘗後贊曰:「天下扶麥之麥在涇州矣!」
  • 全域旅遊·夜色 | 走,去浪夜平涼!
    全域旅遊·夜色 | 走,去浪夜平涼!一起get一下夜色平涼01當夜幕緩緩降臨平涼褪去白日裡的忙碌和喧囂點亮璀璨的燈火裹挾著夢幻、迷人、熱情和韻律食在平涼05夜晚的平涼比白天更多了些煙火氣一口糊辣羊蹄一杯啤酒平涼的夜晚從來不缺美食
  • 甘肅平涼餄餎面產業園開業迎客 將打造隴上麵食餐飲新名片
    本報訊 7月19日上午,甘肅平涼餄餎面文化產業項目落成開業,這是繼蘭州牛肉拉麵之後具有挖掘潛力的第二張麵條新名片,對促進平涼市乃至甘肅省餐飲業高質量發展、帶動就業助推脫貧攻堅、助推傳統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意義重大。甘肅省商務廳,平涼市政府,省烹飪協會領導出席了開業儀式。
  • 平涼的石窟造像
    甘肅平涼,佛教文化「東進西漸」的「橋頭堡」,途經境內的秦漢古道、絲綢之路、北魏古道架通了東西方佛教文化交流的橋梁。 作為曾經西部重要交通樞紐和佛教從西域入中原「東進」過程中的沿路必經城市,平涼成為最早得聞佛法的地區之一。 甘肅平涼大雲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