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明日祀灶送神,大掃除迎新年

2021-01-19 廈門日報

臘月二十四,祀灶送神日

文字整理:張洵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祭祀灶君,稱「送神」,即送「灶君公」、「灶王爺」。

灶君公是家裡的守護神。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玉帝會在家家戶戶都派駐監督員以監察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為,這位監督員也就是灶君公了。

灶君公負責掌管各家的灶火,是司飲食之神,晉以後演變為是玉皇大帝派駐人間百姓家中監察善惡的神,每年上天述職一次,匯報該家每人的善惡情況。乃一家之主。

道光《廈門志》提到送神祭灶的時間:「二十四日,祀灶送神」。民間俗語說:「官三民四疍家五」,傳說每年十二月二十四,人們通過祭灶,為灶王爺上天餞行。

「送神早,接神晚」,閩南人認為:由於灶君公是一年一度回天庭述職,應該多用佳餚款待灶君公多拍拍馬屁,希望他能在玉帝面前言好事。

為了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家家戶戶祀灶相當隆重,祭品豐富。而最具特色的屬灶糖灶餅,「年兜年兜,糕餅祭灶」,意在讓灶王爺嘴上抹糖,嘗到甜頭,達到人們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目的,希望灶君公來年回家能帶來福報;為了讓自家神明上天庭述職的同時順便帶滿金銀財寶回家,有些地方還會炒米粉來供奉,以求來年可以財富滾滾來。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古早灶臺越來越少,祭灶儀式也就越來越簡單了。但閩南人會在這日準備些甜食,圖個吉利,也成了小年的食俗。

一般在祭送灶神時,要將灶神正像貼在灶上,兩邊貼上對聯,如「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等。

此外,十二月二十四這天,其他諸神要上天向玉帝朝賀新年,所以各家各戶也要舉行祭供儀式,送諸神上天。

祀灶送神之後,就開始為除夕做準備了,主要是進行大掃除。除塵時,要特別清掃那些平時不易打掃到的地方。如平時神案、神位、香爐等不得擅自移動,只有趁灶王爺及諸神返回天界的幾天裡進行清掃。

朗讀者

張洵,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記者、主持人。

徵集

★《夜讀》欄目每周定期推出「閩南夜話」、「詩歌之夜」、「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

★如果您有適合欄目朗讀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歡迎推薦或投稿給我們。

★如果有適合夜讀欄目的好聲音,也歡迎自薦或推薦,讓好聲音為平淡的生活添彩。

★可以發送音頻作品或原創文學作品至電子郵箱xmrbsbjczs@126.com,請在郵件標題處註明「夜讀+朗讀者姓名」或「夜讀+作者姓名」,並附上自己的個人資料和聯繫方式。

學校、醫院、消防…還有編內崗位!新年必須get這些招聘信息!

小心!中國夫妻出國旅遊拍了幾張照片被監禁!不少國家都有這風險

乘客過年帶白菜蘿蔔上車,大巴司機被罰200元!最新劇情來了

相關焦點

  • 祭灶 送神 迎新年
    「小年」是歡迎春節的開端,從本日起,人們開始連續準備年貨,掃除房間,新年新氣象,表達了中國人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的等候和祝福!甚麼是小年?「小年」也被稱為灶王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民間傳說,每一年臘月二十三,灶王與土地一路上天去通報每個家中一年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所以,人門便以糖餅、年糕、棗、慄、胡桃等祀灶神。
  • 「夜讀」小年到,小團圓,家家戶戶迎新年|10 首小年詩詞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據說一旦被告狀,輕則減壽百天,重則減壽三百天。權力如此廣大,自然有了祭奠的必要,更需請他吃牙糖,希望粘住他的嘴,免得講壞話。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
  • 祀灶科儀
    高功拈香說文:「東廚司命禮元皇,庚申甲子奏上蒼,每日灶前多穢汙,今朝祈禱保安康,」。  提科起步虛:「東廚司命主,賜福消災尊,升天奏上帝,下界化眾生」。  高功舉:「香廚妙供天尊」。桂枝香飄欣壽永,彩燭輝煌答聖恩,年年慶祝邀神會,國泰民安世代興。香供養,香廚妙供天尊」。  高功說文:「伏以,香焚玉爐,酒斟金尊,獻高堂而燭焰輝煌,表丹誠而香雲結彩。神光有感,洞鑑無若。伏願,品居五祀首,位列九陽尊。勘一家善受之災。司九天耳目之神,仰感神光,普照廚所。察人間之故殘,格千真而歆享。
  • 銅盂人要做一件大事:送神上天!你知道多少?
    《風俗通義》中記載所祀小神就有司命這位帝君,他主管和生命有關的事物。《管子。囿蓄》說:「五穀食米,民之司命也。」屈原《楚辭》稱司命帝君主災咎、主壽。在潮汕民間,傳說司命公與各家關係密切,他了解各家全年大事。每個人做了什麼好事、什麼壞事,到了「神上天」這一天,他就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匯報,有什麼說什麼,毫不隱瞞。
  • 初四,迎灶神!
    「灶神」,也稱灶王、灶君、灶王爺,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飲食之神。自人類脫離茹毛飲血,發明火食以後,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灶就逐漸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初四這一天我們還要.不必在大街大巷裡碰面就說「新年好」,但至少接電話的時候,對親友說一句報喜話。這是一種禮貌,也是初四除黴運的年俗。
  • 新年第四天做什麼?這天「扔窮,迎財神,吃折籮」,一個都不能少
    新年第四天做什麼?這天「扔窮,迎財神,吃折籮」,一個都不能少我們都知道,每個節日都有相應的風俗習慣,其中包括春節,在春節這幾天,幾乎每一天都有相應的風俗講究,比如人們在初一的時候要去長輩的家裡拜年,初二是"迎婿日",初三就要開始走親訪友拜年了,這有利於促進人們與親朋好友的感情。
  • 民間祭祀灶王爺的習俗
    祭灶節後各家各戶開始衛生大掃除,二十四日便稱作「掃塵日」,洗澡理髮,以「掃年」、「掃塵」,同時置辦各種過年食品等。《晉書》卷十九《禮志上》中記載,祀灶這一活動最終被確定為國家儀軌最早是確定於漢朝,漢武帝「以李少君故,始祀灶」,並規定「立夏祀灶」。而在更早的《史記·孝武本紀》曾記載載:「是時而李少君亦以祠灶、谷道、卻老方見上,上尊之」。文中是說,李少君曾經把祠灶與辟穀都當做是長生不老的成仙方術進獻給了皇帝。[2]《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為灶神。"
  • 家家戶戶要做一件大事:送神上天....
    這是潮汕人過年前要做的一件大事,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舉行「送神上天」這個儀式。「神上天」這一日,各家各戶都會祭拜灶神。在潮汕地區,這位灶神叫「申面公」,正確的神名是司命帝君,簡稱司命公。今天是潮汕人祭灶的日子,也是咱潮汕人常說的小年。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
  • 大年初四迎神!
    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並施放鞭炮,以示恭迎灶王爺。迎神接神接五路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後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舊時商家春節休假後,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
  • 老泉州人說年俗:臘月廿三過小年 祭灶「送神」
    泉州民俗專家傅孫義說,到了臘月廿三這天,泉州民間會舉行一個重要的儀式——祀灶,也稱「送神」。   【文獻】 祀灶日最早記載於清代《泉州府志》   「祀灶日,泉州人自古以來稱之為『送神』。」泉州師範學院閩南文化生態研究中心主任陳桂炳教授是閩臺區域民俗研究的知名學者,他介紹,對於祀灶日究竟是哪一天,全國各地說法不一。
  • 萊州春節祀神老風情:堂屋中間供祖先!
    首先是「請」(購買)神像,如灶王、財神、菩薩、張仙等畫像;其次是購置祭器和祭物,如蠟臺、香爐、紅燭、香紙等。有的人家的菩薩、財神、張仙的畫像是精製的,紙張好,妥善保存可以連續用幾年,不必一年一年更換,但灶王爺的畫像必須一年一換,因為其上方印個月曆表,俗稱「灶碼頭」,印有「歲次××年」、農曆大小月和二十四節氣、吉日和禁忌等信息。
  • 以前家家戶戶都會祭拜「灶王爺」,現今的人卻對灶王爺知之甚少了
    不過,不論是灶王爺還是灶王婆婆,畢竟,灶君只是主管人間炊事的小神。在我國民間傳說中,我們不難看到這樣的現象,越與民間生活貼近的小神,其行事作風越「接地氣」。不論是灶君還是土地公公,這些小神都喜歡「八卦」,探聽老百姓家裡家長裡短的小事。
  • 小年| 城隍 • 土地 • 灶王爺
    說是守護城池的神也可以,更準確一點,應說是坐鎮一方之神。據《辭海》,最早見於記載的為蕪湖城隍,建於三國吳赤烏二年。北齊慕容儼在郢城建城隍神祠一所。唐代以來郡縣皆祭城隍。後唐清泰元年封城隍為王。宋以後祀城隍習俗更為普遍。明太祖洪武三年正式規定各府州縣的城隍神,並加以祭祀。為什麼歷代這樣重視城隍,以至朱元璋於立國之初就為此特別下了一個紅頭文件?
  • 司命灶君《灶尫(恩)公》生九天東廚司命定福灶君一家之主
    漢朝時為五祀神之一,和司命、行神(道路神)、門神、戶神,同為司察小過的家宅神。晉朝時,灶神開始執行司命的職權,可奪人壽命。晉.葛洪《抱樸子.微旨》:「又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大者奪紀,紀者三百日也;小者奪算,算者三日也。」唐朝時張恩主已專職「東廚司命」,《禮記.月令》的注文中有謂:「祀灶之禮,東面設於灶陘。」說明東廚之名是因方位而來。
  • 二十三,糖瓜粘,小年祭灶神,南北差一天?
    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新年的『彩排』,是春節的一個序曲。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往的傳統灶臺已難覓蹤影,祭灶的習俗也簡化不少。如今的小年,儀式化的「祭灶神」已經很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拜神」、「掃舍」、「吃糖」等相對簡易的禮俗。
  • 正月初四 迎神接福!
    舊歲已去 新年已至 還記得臘月二十三送灶王爺嗎正月初四 我們又要迎灶王爺回民間了
  • 春節進入倒計時,灶王爺上天去述職
    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燕京歲時記》「祭灶」云:二十三日祭灶,古用黃羊,近聞內廷尚用之,民間不見用也。
  • 不管小年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你們送上天的灶王爺,卻是「渣男」
    灶神星君,俗稱「灶王爺」,出生於中國,畢業於天庭,信仰是道教,已婚,主要工作除了掌管人們的飲食之外,還兼職報告人間功過,欽定百姓禍福。玉皇大帝派往世界的特使棗王爺,是神仙系統的基層成員。他與地主地位相同,與人民更為親近。在中國民間傳說中,有一個關於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