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路上梧桐樹走「親戚」回來了

2020-12-26 三秦網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李佳)天亮了,28棵大樹完成了回遷,它們身上包著「棉被」,安安靜靜的站在友誼路南側人行道上,仿佛從未離開過。

西安地鐵5號線即將開通,因地鐵施工被移走的28棵法國梧桐遷回友誼路,12月21日早上10點,記者在西安鐵一中附近人行道看到,梧桐樹已經遷移完成,工人們正在對道路進行最後的打掃。

「梧桐樹這個季節已經進入了休眠期,趁它們睡著,給它們換個床,明天醒來,就適應了。它們相當於走了趟親戚,現在回家了。」現場正在打掃衛生的工人師傅們從長安引鎮的園林基地一路護送它們回來,忙碌了一整夜才安頓妥當。

2016年1月底,西安地鐵五號線友誼路施工區域內的448棵大樹開始「搬家」了。雖然大雪不期而遇,但友誼路段的施工現場依然有條不紊,在切割多餘的樹枝、用吊車將大樹送上車……寄存至長安引鎮的園林基地,待施工結束後原封不動地接「回家」。

這是西安首次以技術示範的標準,對超過30年的大喬木進行大批次的遷移,為了大樹更好生長,同時照顧市民感情,移植前每棵樹和原本的樹坑都有著相對應的編號,希望能在回遷時做到「原坑栽原樹」。在基地養護五年時間裡,樹長勢良好,存活率達到90%以上,這幾年每棵樹胸徑還增長了3-5釐米。12月20日夜,完成回遷的第一棵法桐,編號40,遷走前就生活在鐵一中門口,這次回遷,它回到了原來的位置。

記者現場了解到,樹間距約6米,基本可以做到「原坑栽原樹」,回遷後,這28棵大樹將進入2年的重點養護期,至於其他梧桐樹的搬遷時間,現場施工人員稱,剩餘的樹木,他們會根據地鐵周圍路況施工進度進行移植。預計2年後,友誼路往日的景況就會恢復。

友誼路上的法國梧桐樹對古城西安市民有著不一樣的意義,這裡鬱鬱蔥蔥的梧桐樹已經佇立了60多年,記錄了西安的變遷,和幾代人的成長記憶。梧桐樹今日「回家」,讓不少西安市民感動不已。

市民劉先生說:「僅原樹回原坑這一點,就體現了建設者們對這座城市滿滿的愛,上下班路上最美的風景,最美好的回憶回來了。」

市民董女士說:「:這些樹就移植在我們村,長安區引鎮趙坡塬上村,現在要移走了,還有點捨不得!真是個好舉措!……梧桐樹,請好好在友誼路上生長吧!下次我們友誼路上見!」

相關焦點

  • 友誼路的梧桐樹,回家啦!
    移栽的梧桐樹大約有1300棵,經過了5年的精心照顧,它們的成活率不僅達到了90%以上,每年直徑還能長粗1-2公分。 一千多棵樹移走又移回來,這浩大的工程量在全國也是少有的。
  • 闊別五年 西安友誼路千餘棵法國梧桐樹今天「回家」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劉濤瑞 劉欣宇) 友誼路上的法國梧桐樹對古城西安市民有著不一樣的意義,從新中國成立到如今,鬱鬱蔥蔥的梧桐樹已經佇立了60多年,蘊含了幾代人的成長記憶,見證了西安日新月異的發展。
  • 法國梧桐「回家」 西安市民感慨:回憶回來了!
    據了解,友誼路上的法國梧桐樹於20世紀50年代種植,經過數十年的生長,法國梧桐樹樹冠繁密、濃蔭蔽日,曾是友誼路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為附近居民留下了難忘的回憶。因此,友誼路也曾被譽為「西安最美街道」之一。這些梧桐樹對西安市民具有不一樣的意義,不僅是西安變遷的見證者,更是幾代人成長的陪伴者。
  • 友誼專場,關於描寫友誼,表白友情的唯美句子合集
    4、朋友是人生路上最美麗的景色友誼是彼此相連的心弦讓我們用心靈的筆墨點綴著人生路上的風景。  5、最好的感覺就是,即使我們很久沒見面,在各自的世界裡沉澱。也能在見到的一瞬間給彼此一個溫暖的擁抱,然後手挽手地去瘋去玩、去大吃大喝,一如從前。  6、朋友,我們從最小的時候就需要夥伴,這些夥伴陪你成長,陪你歡笑,陪你哭泣,陪你度過痛並快樂的一生。
  • 三年級作文:上學路上的風景
    篇一:上學路上的風景郭玥雯上學的路是我最常走,也是最熟悉的路。我每天要來回走4趟,但是媽媽要來回走8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的身體和知識都在成長,而這條路也記錄著媽媽對我的希望和愛。我們每天匆匆忙忙,就像打仗一樣。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走親戚了?答案就一個字
    文/唯晨往前數二十年,走親戚和過年是一件令人充滿期盼的事情,走親戚是一種熱鬧,過年更是熱鬧非凡。而如今,走親戚和過年卻成了很多人的負擔。也許會有人說,那是因為我們長大了,成年人的世界難免乏味,小孩子們還是喜歡串親戚和過年的。
  • 上海「名人街」,浪漫的法國梧桐樹下,藏著不同風格的老洋房!
    這條路上還有一大特色是兩旁種滿了梧桐樹,這個時候剛好是梧桐落葉的季節,今天突然起風降溫,梧桐葉紛紛飄落,美極了!武康路長1183米,寬12米到16米,整條路呈弧線、大致為南北走向,北起華山路,可見晚清重臣李鴻章的丁香花園,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餘慶路,與宋慶齡故居相望。遊客可先到武康路中段的遊客中心大概了解這條路的歷史,每逢周末節假日還有免費的講解。
  • 「家有梧桐樹,自有鳳凰來」:家裡有這3樣東西,家庭必興旺
    導語"家有梧桐樹 自有富貴來",表現了人們通過梧桐樹來寄託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每個人對於生活總是充滿著憧憬和希望,而美好生活的產生通常需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創造美好的生活不能等,需要我們即刻行動,用行動為美好的生活做好準備。
  • 俗語:沒錢不登親戚門,人窮不走娘家門,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哪怕是逢年過節走親戚,也會被人瞧不起。農村俗語「沒錢不登親戚門,人窮不走娘家門」說得十分在理,雖然有些直白,讓人覺得沒有什麼人情味,但卻說出了活生生的現實,話糙理不糙。你是個窮人,有事沒事天天往親戚家裡跑,人家沒有辦法,必須前來招待你,但是言語之間會透露出一種厭煩的情緒。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所以如果你真的沒有錢的話,還是少走親戚吧。
  • 西安電子城路邊法國梧桐被「搬家」 這些樹木還會回來嗎? 記者實地...
    電子城兩旁的法國梧桐樹被挖。西部網訊(記者 張棋)「這樹種了很多年了,每天出門都能看到,都有感情了,這兩天來了不少人在挖樹,一方面是感到捨不得,另一方面是擔心樹還能不能栽回來。」近日,西安雁塔區電子城的居民們發現,自家門前的法國梧桐樹被大面積挖起。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周邊的很多居民跟他有著同樣的擔心。5月6日下午,在雁塔區電子城地鐵修建口附近,記者看到道路兩旁的樹木被全部挖起。這些樹木上都掛著序號牌,標註為「法桐」和「國槐」。兩名正在修整樹木的工作人員說,今天晚上這批樹木將會被搬走,集中養護在統一的地方。
  • 梧桐樹(一)
    (西安書家鐵廬書生作品)梧桐樹
  • 心理學家:親有遠近之分,遇到這三類「親戚」,走為上策
    人活一輩子不可能跟誰都交好,有跟你處的近的,就有跟你處得遠的,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親戚之間的關係不可能維持一輩子,距離遠了,聯繫少了,關係自然就淡了。心理學家:親友遠近之分,遇到這三類「親戚」走為上策。
  • 《怦然心動》:斯人若彩虹,讓靈魂中的梧桐樹常青
    因為一棵梧桐樹,兩個正值青春期的男孩女孩生活交織在一起。細細品味,這也是一部關於成長的影片,它細緻入微的探討了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過的事情,成長中的困惑與憂愁。朱莉認為那棵梧桐樹是上帝賜予的禮物,一棵梧桐樹貫穿影片的始終,讓我們不禁思考:梧桐樹到底象徵著什麼?影片用這棵寓意深刻的梧桐樹吸引著觀眾的目光。而梧桐樹背後的意義,也成為了影片的重要內涵。
  • 走在故鄉的路上作者攝影:鄭文濤
    走在故鄉的路上路邊唱歌的鳥兒樹葉在風中搖曳池塘的荷葉盛開村子裡的人高興地朝我招手村邊田野靜靜地躺在家鄉的懷抱裡一行行田野就像海歸心中的文字代碼一道水埂和田地把農民的希望連在一起走在故鄉的路上這是一個新的面貌筆直的水泥路向前延伸
  • 「過一次節,我明白了:這些親戚最好不要走動,花了錢還傷感情」
    Chapter01同事優優是我很好的一個朋友,過了年回來以後,看到他情緒好像不太對,就和他交談起來了,在談話的時候,我明白了他為何看起來那麼的苦惱,還是因為自己身邊的那些親戚。後來兩個人成功了,回到了家中,家裡的親戚總是以各種理由借錢,兩個人出於情面,也不好意思不借,想著總有一天他們會歸還的,但是卻沒想到借出去的錢就像潑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來了。
  • 「三年不上門,親戚也不親」,啥意思,為何現在農村人不願走親戚
    特別是拜年時,大包小包,一家人提著各種禮品,從外婆家到姑姑家,從姨娘家到老表家,甚至已經出了幾代的親戚,都還在走動。 那時候交通不方便,一天能走一家,就算不錯的。如果家裡親戚多,過兒正月,到二月二龍抬頭,還在拜年走親戚,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而且,那時候不管大人小孩,都喜歡走親戚。
  • 有擔當的人,友誼才能走得長遠
    如果一個人言行不一致,沒有擔當,他未來的路很難走得長遠,他也不會有長久的友誼。公司曾經招過兩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小李和小葉。小李活潑外向,很有眼色,頗受領導重視;小葉話不多,在公司沒什麼存在感,兩人年齡相當,很快成為好友。
  • 過年走親戚,越來越「走場做戲」,屁股沒坐熱就要走,為啥?
    過年走親戚,越來越「走場做戲」,屁股沒坐熱就要走,為啥?林姐讀歷史中國是一個傳統的文化大國,幾千年的歷史傳承下來,很看重家庭,或者家族。有一部電視劇叫做《喬家大院》,老舍也曾寫過一部書叫做《四世同堂》,這都證明了國人對家族的重視程度。
  • 過年了,不走親戚、不準放鞭炮,農民抱怨:年味一年不如一年!
    還有一個現象,就是農村年輕人,也開始都不愛走親戚了。如今過年了,在農村不走親戚,不準放鞭炮,農民也抱怨:年味一年不如一年。更有農民說再過幾年,索性年也別過算了。不得不說,近幾年無論農村還是城市,年味確實是一年不如一年。而導致過年了,農村有親戚不走,鞭炮不讓放,這到底又是咋回事呢?我們聽聽老農是咋說的吧。
  • 有一種友誼叫發小
    每次回家只要有機會就聯繫老毛,有一次,老毛實在沒空,他就臨走前在老毛上班必經的路上等候,和老毛見一面,拉拉家常,敘敘舊。八號因為外甥結婚我們回老家,趕巧他回家來,就聯繫聚一聚,可是因為他要拜訪親戚,結果兩天都錯過了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