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主流媒體上看到挺多人說電競博彩的,剛巧去年V社大批量封停 CSGO 博彩網站的時候在知乎上收藏過一篇相關文章,在這裡分享給各位水友
來源:知乎
作者:十貳十二
經常能在科普類節目中聽到這麼一句話,「賭博是人類的天性」
可能自從我們的祖先感受到賭博所帶來的多巴胺後,事情就開始變的一發不可收拾了。。。
在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在大陸封禁了所有的賭場,賭博也變成了一項違法的活動。但就像美國歷史上禁酒導致私酒販子大發橫財一樣,國內的私人賭博業就一直沒有消停過,以至於在改革開放後,關於賭博導致家破人亡的事件也屢見不鮮。而在最近幾年,隨著網際網路行業在國內的壯大,將賭博與高新科技結合也已經不是個例。我們只需要點點屏幕,馬上就能開始下一局。
從 「小賭怡情,大賭傷身」 這句古訓中不難看出傳統意義的中國人對於賭博的態度——一方面賭博確實很有意思,一方面賭博也有一定的壞處。
但問題是,每一個賭博的人都認為自己在 「小賭怡情」,只有最後沒辦法收手的時候才算 「大賭傷身」。一個去外地打工的農民工,春節返鄉賭牌輸掉了半年的工資,這是 「小賭」 嗎?幾個大學生在寢室裡面 「鬥牛」「炸雞」,結果輸掉了一個月的生活費,這是 「小賭」 嗎?
和其他成癮行為一樣,我們知道這樣不好,但卻無法停下來。
在電子競技所謂的 「遠古時代」,賭博離普通玩家還比較遙遠,至於職業選手打假賽則更像是一種都市傳說。
在那個年代,電競所背負著的不僅是高額的獎金、巨大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一種民族自豪感——當 Sky 在 WCG 上舉起五星紅旗的時候,他成為了無數中國網癮少年心中的英雄。
人皇 Sky
如果我在十年前告訴你 Sky 那樣的選手會去打加賽買外圍,你首先肯定不買帳,然後覺得我瘋了。
事實上,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電競都處於起步時期的時候,只有電競產業高度發達的韓國有產生假賽和外圍的土壤。我們當年所聽過的那些傳說大多數也都來自韓國,什麼某某選手被禁賽、某某選手被逮捕,大家都樂於相信中國的電競圈是沒有那些烏七八糟的東西,每個選手都在為了冠軍努力拼搏。
值得注意的是,從遠古時代到今天,對於職業選手打假賽買外圍,官方也沒有一個明確的鑑定標準,這就讓以後的比賽有很大的 「操作空間」
你不讓選手本人買,那選手可以找朋友代買;你可以審查那幾個一線隊,但無數個二線隊該怎麼處理?一直以來,只要不是職業選手自己承認自己打了假賽,就算有無數個證據,到頭來也毫無作用。
電子競技博彩業近年來的發展壯大應該和 V 社旗下的兩款遊戲——DOTA2 與 CS:GO 有著密切的關係。10 年 TI1 的百萬獎金吸引了全球所有人的目光,有些人就從中看到了博彩的商機。隨後,12 年發售的 CS:GO 因為比賽比 DOTA2 更加密集,成為了各大博彩網站的寵兒。
同時在那個時間段,網絡支付也進入了一個井噴期——每個人都開始習慣把自己口袋裡的錢放到某個 APP 中,並且在網上將他們消費掉。而在中國,隨著 13 年完美世界正式接手 DOTA2,大批 DOTA1 的玩家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其中就不乏有人進入了博彩行業。
在最早的時候,V 社對於博彩的態度還是比較支持的,理由也非常簡單:博彩簡直是推廣比賽最有效的手段。試問一個對職業圈不是很了解的玩家會支持哪些隊伍呢?肯定是他花錢下注了的隊伍啊!
在筆者看來,博彩網站對於 DOTA2 賽事早期的推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你可以不在乎 B 神每年選哪些人做隊友,你也可以不在乎下面八什麼時候覆出,但是你不能不在乎你到底賠(賺)了多少錢!
在 TI4 後,很多 「核彈粉」 變成了所謂的 「B 黑」,「8 路軍」 更是在一夜間橫空出世——這都是拜博彩網站所賜
同樣是在 14 年,許多原本只是隨便玩玩的人開始向 「職業賭徒」 發生轉變。這背後的推手就是直播平臺,原本這些 「賭狗」 之間的交流都在 QQ 群或者微信群進行,信息的傳播非常閉塞。但是在直播平臺,你可以向同時觀看這場比賽的所有人詢問該怎麼下注。
有時候播比賽的主播本身就是一個 「大賭狗」,帶領直播間中的幾百人跟投。在這個時間段,很多本來只關注 DOTA2 的賭徒也把視線向 CS:GO 轉移。
DOTA2 這個遊戲,強隊弱隊之間的差距非常懸殊——譬如說當年中國排名第一的 NB 打排名靠後的 FTD 各隊,就算 Hao 把自己手砍了,NB 吊打 FTD 也是很輕鬆的。
但是 CS:GO 就非常看選手的個人狀態,有時候一槍打飄了,那就真贏不了——譬如 CS:GO 世界排名第一的隊打排名第十的隊,誰輸誰贏還真說不準
(逼急了給你來個0-16)
在那個時候,想要在 CS:GO 上贏一筆小錢還是非常輕鬆的。
筆者就曾親眼見證一個 CS:GO 主播帶著直播間裡的水友吃低保,一局壓 4000 穩贏 320,連續贏了一個晚上。那個時候境外博彩網站還可以 「滾球」,錢來的比現在快的多
在意識到中國人的厲害後,博彩網站全部將 「滾球」 下線,才算是保住了自己的財路。
前面說的都是現金交易,現在我們來提一下 V 社的飾品交易系統,與它衍生出來的菠菜網站。
V 社之所以受到玩家們的推崇,就是因為它的身上還具有網際網路產生之初的 「自由」 精神。這不是筆者在胡說,但凡是一個正常的遊戲公司都做不到像 V 社這樣讓遊戲內的道具自由流通——你能想像 LOL 裡面的皮膚可以直接買賣嗎?
哦,對了,LOL 還要分區。而在 V 社的絕大多數遊戲中,所有的內購道具都能在玩家間互相流動。V 社在自家的 Steam 平臺還推出了 「市場」 功能,方便玩家在其中買賣飾品。
不僅僅如此,V 社在 DOAT2 發售後不久就開放了飾品與第三方網站的接口,而那些 「第三方網站」 其實就是菠菜網站。(插句話,其實最早 DOTA2 中的一個稀有飾品就被稱為 1R、一個菠菜。)玩家們把飾品交易給菠菜網站的機器人,在競猜正確後就能獲得額外的飾品。
終於,到了這篇文章的重點。在 16 年 7 月 14 日,,V 社單方面要求所有菠菜網站停止運作,並且表示 「Steam 平臺不是一個倒賣遊戲飾品換取貨幣的平臺」。
這件事產生了巨大的震動,無數菠菜愛好者湧入 Steam 社區,對 V 社的行為提出了抗議。如果事情往這個方向發展下去,菠菜網站將很快被埋入歷史中。
那之後呢?關於電競的賭博就能全部禁止嗎? 如果你認真從頭看到這裡,相信你也會和筆者得出一樣的結論——不可能!與之相反,大外圍的時代要開始了!
上面這篇文章寫於2016年7月14日,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
電競博彩也確實如文中所說,開啟了屬於自己的大外圍時代
KK從全球碼時代開始玩 Dota2,再到 CSGO 出來之後開始玩 CSGO
可以說不止伴隨了這兩個遊戲成長,也伴隨了這兩個遊戲的菠菜成長
Dota2lounge、CSGOreaper、VPgame等等網站自然。。。也是稍有接觸。。。
講道理這玩意和足球、籃球這類一樣,人有需求是不太可能完全禁掉的
宜疏不宜堵,而且更大程度上取決於玩家自己的態度
說白了就是三個字「自制力」
菠菜這玩意兒,能不碰就儘量不碰,KK身邊不管是現實中還是網絡中,就沒有賺的。。。
偶爾有大比賽了分析一哈小賺點菸錢的還有可能,不過千萬千萬不要給自己挖坑
實在忍不住想玩,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設定一個每月賭資上限,不管贏多少還是輸乾淨了就只玩這麼多,意志堅定點
入坑深了對自己和朋友家庭都沒有好處!
萬惡之源D2L
還有九個小時就是 TI 的淘汰賽了
KK的一個朋友很看好 IG,據我所知他下了價值200刀的 CSGO 飾品
勸也勸不動
祝他好運吧。。。
Dr.K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