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雅虎和日本軟銀,是阿里巴巴的兩任持股數第一的大股東,都因為投資阿里巴巴賺到盆滿缽滿。
但這兩位金主爸爸的命運,似乎遠沒有阿里巴巴這個「兒子」更好——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一手好牌打稀爛,甚至用「敗家」來形容都不為過。

先說美國雅虎。
雅虎由楊志遠和大衛·費洛創辦於1994年,並於1996年上市,彼時是全美最大的搜尋引擎,日訪問量比所有對手的總和還要多。
但2005年10億美元收購阿里巴巴40%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之後,雅虎的業務卻每況愈下,不僅主業敗給了自己的對手谷歌,各種大手筆的收購也都竹籃打水。
在阿里巴巴上市前,雅虎最高持有阿里巴巴40%的股份和35%的投票權,雅虎總市值440億美元,持有的阿里股份價值就達到了395億美元,雅虎基本上變成了一家空殼公司,以至於2017年,雅虎乾脆更名為「Alitaba(阿里他爸)」。
現如今,被一個個後來者超越的雅虎,在美國已沒落到成為一種「邊緣化」的存在,早已不復昔日榮光。
再說日本軟銀。
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泡沫時,孫正義給馬雲創板的阿里巴巴投資了2000萬美金,這是他最津津樂道的「神來之筆」,軟銀後來追加了對阿里巴巴的投資,一度最多持股阿里巴巴39.6%的股份。
2014年阿里在紐交所上市時,軟銀持有的阿里股份價值翻了大約2900倍,儘管2016年軟銀開始減持阿里,但多次減持後,阿里的股票依然是軟銀持有的價值最高的資產。
但投資阿里巴巴的巨大成功,也讓軟銀和孫正義開始「飄」了,自2017年開始,孫正義宣布了激進的願景基金投資計劃,每年對外投資達到一千億美金,是一個常人難以想像的數字,日本軟銀也成為了世界最大的VC基金,馬雲也受邀成為軟銀集團的第10位董事,參與軟銀的重大事件決策。
但2019年-2020年,孫正義和軟銀的投資事業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滑鐵盧」,大手筆的投資接連失利,全球最大共享空間項目WeWork上市計劃夭折,在Uber、OYO等共享經濟概念明星企業的投資也大幅縮水,整個2019年軟銀錄得124億美元的巨額虧損。進入2020年,隨著疫情肆虐全球,孫正義預計軟銀願景基金所投資的88家公司裡,至少15家將會破產。
現如今,軟銀集團負債額已高達1730億美元,僅這些巨額債務,每天都要支付數千萬美元利息,更大問題是,軟銀最大的金主紛紛縮減對其投資規模,孫正義已經很難再募集到資金,只能出售軟銀集團優質資產紓困,這其中就包括出售阿里巴巴價值140億美元的股份。
軟銀兵敗如山倒的情勢下,馬雲退出軟銀董事會,孫正義退出阿里巴巴董事會,從此山高水長,誰也不再牽連誰,兩人以「雙退」結束了這場一直為人稱道的「資本聯姻」。
總結阿里巴巴的兩任大股東:一個風光不再,一個壯志難酬!事實證明,軟銀和雅虎,誰都不是」Alitaba(阿里他爸)」,而身在中國的阿里巴巴,才是他們真正可以依靠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