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是著名古城,又是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搖籃之一,更是辛亥革命首義的地方。許多歷代傑出人物在這裡長眠,留下一個個讓你盪氣迴腸的動人故事。
1、鍾子期
鍾子期(前413年—前354年),戰國時期楚國漢陽(今屬湖北武漢)人,以樵夫為業,通音律。史載,鍾子期曾經在漢江邊遇到撫琴的俞伯牙,感嘆其琴音「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被俞伯牙視為「知音」,知音的典故由此而得。鍾子期墓位於武漢蔡甸區馬鞍山南麓鳳凰咀。
2、魯肅
魯肅(172—217),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出身士族;初率部屬百餘人投奔周瑜,被周瑜推薦給孫權,受到孫權的禮遇;赤壁大戰前,與周瑜一起堅決主戰,並在赤壁大戰的勝利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進一步受到孫權的重用;周瑜死後,孫權在軍事上主要依賴魯肅。魯肅墓位於武漢漢陽區龜山。此外,在湖南岳陽、江蘇鎮江也有魯肅墓。
3、陳友諒
陳友諒(1320—1363),沔陽(今湖北沔陽)人,漁民出身,元末加入紅巾軍;為人剽性狡悍,精於權術,欲達目的不擇手段;元天定二年(1360年)稱帝,國號漢;稱帝後,驕奢淫逸,不思進取,終被朱元璋所滅。陳友諒墓位於武漢武昌區蛇山。
4、熊廷弼
熊廷弼(1569—1625),江夏(今湖北武漢)人,明萬曆三十六年(1598年)進士;歷任保定推官、監察御史、兵部右侍郎、右僉都御史、兵部尚書;兩度經略遼東,功過皆存,終因遼東局勢惡化被朝廷怪罪,處斬,且「傳首九邊」。熊廷弼墓位於武漢江夏區熊廷弼公園內。
5、黎元洪
黎元洪(1864—1928),湖北黃陂人,畢業於北洋水師學堂,曾任北洋水師廣甲號管輪,後追隨張之洞,任新軍協統;武昌起義後,被群龍無首的革命黨強推為湖北軍政府都督;南京臨時政府成立,當選副總統;袁世凱病逝,其依法繼任總統,後被張勳驅逐;1922年復任總統,隨即又被驅逐,1928年在天津病故。黎元洪墓位於武漢洪山區土公山。
6、劉靜庵
劉靜庵(1875—1911),湖北潛江人;1903年加入湖北新軍,成為黎元洪屬下,曾參與刺殺戶部右侍郎鐵良;1906年創立日知會,任總幹事,旋即加入同盟會;1907年因策劃武漢舉事被捕,1911年死於獄中。劉靜庵墓位於武漢洪山區伏虎山。
7、施洋
施洋(1889—1923),湖北竹山人,1917年畢業於湖北私立法政專門學校;1921年赴湖南向毛澤東學習農民運動,並與毛澤東、孔庚(辛亥革命元老)結拜為兄弟;192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2月,作為主要領導者之一,領導京漢鐵路大罷工,遭北洋政府逮捕,被槍殺。施洋墓位於武漢洪山區洪山南麓。
8、李漢俊
李漢俊(1890—1927),湖北潛江人,1918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獲工科學士學位,通曉日、德、法、英四國語言;1920年5月與陳獨秀共同發起「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並組織上海共產黨,任代理書記;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1923年6月中共三大後,自動脫黨,但繼續從事革命活動,保護過大批共產黨人;1927年12月被武漢衛戍區司令胡宗鐸逮捕,遭殺害。李漢俊墓位於武漢洪山區伏虎山。
9、向警予
向警予(1895—1928),湖南漵浦人;家境殷實,8歲時成為全縣第一個入讀新式學校的女學生,立志要當花木蘭一樣的人物;1911年,先後就讀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和周南女校,開始接受革命思想,並通過同學蔡暢結識蔡和森和毛澤東;1919年12月赴法國勤工儉學,並於次年5月與蔡和森結為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侶;1922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在7月召開的中共二大上成為第一位女性中央委員和第一任婦女部長;1925年10月受黨中央派遣,赴蘇聯東方大學學習,1927年3月學成回國;1928年3月20日在武漢法租界被捕,5月1日壯烈犧牲。向警予墓位於武漢漢陽區龜山。
10、郝夢齡
郝夢齡(1898—1937),河北藁城人,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歷任魏益三部營長、團長、馮玉祥部旅長、師長、國民革命軍第54師師長、第九軍軍長;1934年和1937年兩度請求解甲歸田,未獲批准,調任四川陸軍大學;赴四川上任途中,獲知盧溝橋事變爆發,立即返回部隊,請求北上抗日;1937年10月在忻口戰役中身先士卒,衝鋒在前,不慎中彈,壯烈犧牲;戰歿後,追授陸軍上將。郝夢齡墓位於武漢洪山區伏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