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新聞|去舊金山現代美術館看費雪夫婦收藏!

2021-03-01 罐子藝術網

換言之,這不是一項捐贈,SFMOMA並不擁有這一千多件作品;這是一項長期借展。然而,儘管收藏家長期出借作品給博物館的例子屢見不鮮,但期限為一百年──也就是到2116年!──甚至期滿後還可續延25年,則堪稱史無前例。

眾所皆知,美術館與收藏家關係密不可分,某些美術館的成立始於一位收藏家的豐富收藏──例如紐約佛列克美術館(Frick Collection),費城巴恩斯基金會(Barnes Foundation)或洛杉磯布洛德現代美術館(The Broad),其他公立美術館也都需要靠收藏家捐贈作品來擴充館藏。尤其,隨著戰後和當代藝術的市場價格飛漲,今天絕大多數美術館只能對當代藝術品望而興嘆,更多冀望獲藏家捐贈。費雪夫婦出借一百年的這1100件作品,據市場行家估計,總值至少九位數字。

為此,舊金山美術館特別在擴建計畫中預留了展廳,以陳列這批珍貴收藏。耗資頗鉅,由挪威Snøhetta建築事務所設計擴建的十層側樓,加上1995年瑞士建築師Mario Botta的設計的原建築物,新SFMOMA的全部面積為先前的三倍,展廳面積也較先前增加一倍。其中,費雪收藏展廳面積達5500平方公尺,佔擴建後美術館室內面積1.35萬平方公尺的2/5;再加上費雪夫婦關於每十年一次全展費雪收藏,其他時間非費雪收藏的作品不能超過1/4的要求,猶如在舊金山現代美術館當中成立了一座費雪美術館!

「美術館中的美術館」並非罕見特例,例如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的羅伯特.李曼(Robert Lehman)收藏展廳展示其珍藏的2600件14-20世紀歐洲藝術精品,同時按收藏家要求作為一個獨立存在的私人收藏展出,對陳列方式和條件都有嚴格規定。大都會博物館特別增建了一座側廳,仿現李曼先前的居家環境來陳列這些藝術品。然而,相較於大都會博物館的龐大規模,李曼收藏展廳所佔的比例不若費雪展廳在舊金山現代美術館那麼顯著,更何況他那2600件作品全屬遺贈,如今為大都會博物館的財產;費雪收藏展廳的展品則仍屬費雪家族所有。

費雪夫婦為什麼不乾脆直接捐贈?今天,美術館獲收藏家捐贈其一生收藏的例子愈來愈罕見;有財力的收藏家不少傾向於成立私人美術館讓自己的聲名永垂於世。實際上,費雪原先也有在舊金山前軍事基地,今改為國家公園保護區的Presidio區成立私人美術館的想法,後因社區居民激烈反對而作罷,也因此給了SFMOMA洽談合作的契機。此外,或許他們擔心一旦捐贈後,這批收藏未能獲得應有的禮遇--長期存放在倉庫或甚至日後被賣掉(美國美術館可以轉讓藏品),但家族已無權置喙……

相關焦點

  • 罐 展覽|倒數5天 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工藝館【Abbey夫婦日本竹工藝典藏展】 下一站大阪東洋陶瓷博物館
    日本竹工藝收藏歷程收藏資歷超過20年的Diane&Arthur Abbey夫婦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收藏日本竹工藝品。這對居住於紐約的藝術收藏夫婦,首次收藏日本竹工藝是經由美國藝術經紀人Mary Hunt Kahlenberg的引薦介紹。
  • 罐 專欄|{KAYO藝事錄}費舍爾夫婦從「買齊」藝術品到一座博物館──美國西岸SFMoMA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簡稱SFMoMA),幾乎是所有人來美國西岸都不會錯過的景點。事實上,草創期的SFMoMA沒有自己的館藏,也沒有固定的展出場域,僅有在海軍大廈內作為臨時用的展館。
  • 罐 專輯|馬維建導讀 臺灣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無極之美:趙無極回顧展】
    距離最近一次趙無極(1921-2013)在臺灣的美術館展覽,已經有整整21年時間。趙無極生前在臺灣的公家美術館展覽,分別是:1983年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趙無極回顧展】、1993年臺北市立美術館、1996年高雄市立美術館。1998-1999年【趙無極繪畫六十回顧展】只在上海美術館、北京中國美術館、廣州美術館等三個站,並沒有巡迴到臺灣來。
  • 罐 專欄|{Kayo藝事錄}美國本土藝術最大精神堡壘「紐約惠特尼美術館」 將邁入90高齡
    在今天惠特尼美術館與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古根漢美術館(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並列為曼哈頓四大美術館。
  • 罐 專訪|新加坡美術館館長 陳維德Eugene Tan:新加坡是連接東南亞與全球藝術網絡的交叉點
    《亞洲藝術新聞》本期榮幸邀請陳博士分享在他領導下,兩個美術館所實踐的成果、疫情中的應對,以及他對新加坡乃至東南亞地區藝術界的看法。在未來,我們把美術館建築視為我們進行計劃和展覽的場地之一,同時,也將考慮如何利用我們的日常空間(例如:公共空間),並思考不局限於我們博物館建築內策劃及舉辦展覽,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新加坡美術館翻新後示意圖圖片來源:Home & Decor亞洲藝術新聞:SAM目前有多少件當代藝術品收藏?
  • 罐 新聞|搶先看—日本森美術館館長南條史生宣布要退休了!
    現年70歲的南條史生(Fumio Nanjo,1949-),行將於今年12月正式卸下東京森美術館(Mori Art Museum)館長一職;轉為顧問職。2020年1月起;將由森美術館現任副館長暨總策展人片岡真實(Kataoka Mami,1965-)接任館長。
  • 罐 週記|看完這篇 掌握一週全球藝術新聞動態!
    本週國際最勁爆藝術新聞是,受疫情影響國際大型雙年展、三年展紛紛更新推出日期。威尼斯雙年展的場地Arsenale。佳士得拍賣行宣布將於7月10日在紐約、倫敦、巴黎和香港的佳士得國際總部進行一場名為ONE:20世紀全球拍賣的新形式拍賣接力活動,其中包括現代和當代藝術與設計的重要作品。7月10日晚上8點在香港,並將實時移至巴黎、倫敦和紐約的展廳。競標者可通過佳士得的線上實時競標平臺於每個銷售地點在線參與。整個活動大約歷時2個小時,在香港的晚上10點或紐約的上午10點結束。
  • 関西好玩|鳴門漩渦・安藤忠雄・夫婦大楠・貓咪美術館
    出生於大阪的安藤忠雄,說是現代建築設計界的一枚奇才真是一點都不為過。在成為建築設計師之前,他曾是一名職業拳擊手和貨車司機。完全沒有受過任何正統的設計訓練下就成為了專業的設計師!正因如此安藤忠雄還素有「沒文化的日本鬼才」之稱……沒文化,這麼說不覺得很過分麼,倒是先看看人家的設計再說好不好。
  • 「2019亞洲最佳展覽」得獎者|東京森美術館【鹽田千春:顫抖的靈魂】
    鹽田千春(右)接受《亞洲藝術新聞》總編輯鄭乃銘專訪。2019年,超過60萬人,因為鹽田千春而顫抖。東京森美術館【鹽田千春:顫抖的靈魂】Mori Art Museum, TokyoShiota Chiharu:The Soul Trembles2019年最能呈現/詮釋藝術家個人內心勇氣的極致演出這個展覽在《亞洲藝術新聞》與《罐 新聞》所合作的
  • 罐 專欄|拍賣史上最貴「兔子」到底是誰買的?
    Credit Sylvain Gaboury/Patrick McMullan科恩多年來的藝術收藏保守估計,價值超過10億美元,不少均存放在其座落於世界各地的辦公室。他的藝術品收藏生涯開始於2000年,早期主要收藏印象派的作品,不過很快又轉向了現代藝術。
  • 罐 專欄|美術館為何總在接駁展覽 自己的展覽卻行銷不出去
    如果藝術家的作品夠好、如果美術館的展覽夠酷,但為何亞洲美術館群始終普遍存在接駁國際展,卻無法把美術館自辦展達到內外銷的平行貿易化呢?一位國際資深策展人對於亞洲美術館群的這種慣性說得極中肯:其實不是我們對這位藝術家沒興趣,應該是辦這個展覽的美術館;根本沒想要把這個展覽推銷出去。
  • 罐 拍賣|倒數1天 大阪「KEIBAY和器競賣」 秋拍即將舉槌
    《罐 新聞》搶先在活動開始之前,邀請村田先生談談明治工藝收藏市場,並分享他身為資深收藏家及「和器競賣」特別顧問的心得感想。KEIBAY特別顧問「清水三年坂博物館」創辦人暨館長村田理如先生《罐 新聞》:您自1980年代起致力於收藏研究幕末明治時期的工藝品,並於2000年在京都開設「清水三年坂博物館」,該館以幕末明治時期工藝品之齊全質精而聞名海內外。首先請您談談最初的收藏契機?
  • 罐 新聞|李暉過世了...不會吧!那個小胖子
    李暉跟我的緣分;或許也可以說;李暉跟《CANS藝術新聞》結得很早,他跟《CANS》的感情也是最深;至少在臺灣的藝術媒體裡面。2007年10月,李暉第一次登上《當代藝術新聞》的封面。那個時候,我多數的工作重心是在北京,跟李暉的接觸也是最頻繁。邀請他上雜誌的封面,我記得他笑花了一張臉,一雙眼睛滿滿是開心的表情。
  • 罐 新聞|斥資1億美元的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新館 會是什麼樣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於2016年宣布了擴建計畫,在2018年初啟動,目前已籌集了1億美元的私人捐款(超越了最初設定9,000萬美元的目標),新館計劃於2020年4月完成。
  • 罐 週記|歐美日本藝術機構重新開館日程+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馬蒂斯紀念展】10月登場+臺北誠品新24小時書店正式試營運
    新冠疫情漸緩,全世界的藝術圈正逐漸復甦,《罐 新聞》為各位讀者匯整本週國際藝術圈大事。另外,京都國立近現代美術館也於同日重新開放,成為日本國內首座開館的美術館,當前展覽為【捷克設計 100年之旅】。美術館雲集5700件藏品,種類橫跨西洋、日本近現代藝術、現代藝術、設計,其中更有莫迪裡亞尼〈橫躺著的裸婦〉、馬格利特〈花神的創意〉、賈科梅蒂〈鼻子〉、北野恆富〈納涼〉、吉元治良〈作品〉、今井俊滿〈奇美拉〉、約瑟夫·霍夫曼〈座椅〉…等精彩館藏。另外,大阪中之島美術館公佈首任館長為菅谷富夫(Tomio Sugaya)。
  • 罐 專訪|張平沼先生的藝術收藏故事
    近年來我又陸續收藏了不少破片,而大家所熟悉的收藏界先進日本出光美術館也藏有不少宋瓷破片,關於宋瓷這部份的專研,我已交由次子元賓來主持,現在他對宋瓷研究的興趣更勝於我,這次「宋瓷香會」也是在他的運籌下得以實踐的。
  • Gallery | 三菱一號美術館
    三菱一號美術館       在飛日本前,一天早晨刷微博,無意中看到Chaumet在三菱一號的展訊,還記得以前設計史論課上老師也曾提及,這間由銀行交易室空間改建的美術館,它最初在1894年時由英國建築師Josiah Conder設計建造。
  • 罐生活| 妹島和世-墨田北齋美術館
    作品和建築和環境互相呼應看著浮世繪大師的繪畫發展、人生歷程,細細品味他的作品、他的思想,是本展覽最具魅力之處。與北齋作品互相呼應的是妹島和世精心設計的美術館造型。一進門就可以感受到三角玻璃斜面穿透的衝擊力,絕對令人印象深刻,和外面的市鎮街道氛圍呈現兩極差距。
  • 罐 票選|「2019 亞洲最佳策展人」得獎者-吳超然【於彭:行者‧天上‧人間】
    2019年臺北市立美術館的【於彭:行者‧天上‧人間】,讓亞洲藝術界認識了一個人、重新定義了一個人。認識了一個人,那就是擔任【於彭展】的策展人吳超然,這位美國堪薩斯大學藝術史博士,曾任教於臺北藝術大學、靜宜大學,目前是臺中東海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專長中國近現代藝術史、藝術史學方法論與中國書畫史。重新定義一個人,那就是-於彭(195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