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做起來無聊 但堅持越久意義越大

2020-12-22 她刊讀物

來源:她刊讀物

今日有朋友留言問,有什麼事情做起來比較無聊,但是又非常值得去堅持的呢?

其實這樣的事情有很多,具體事情具體分析,有的適合自己的就該堅持,而不合適的就應早早放棄。

這裡就和大家聊聊我的看法。

1、反省過錯,加深印象

每當我犯傻吃了虧時,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就把「這件是什麼事」以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從頭到腳梳理一遍。

據心理學專家稱,人容易會反覆在同一件、或同一類型的事情上出錯。

有一心理學名稱叫:「建構性記憶」。大概意思是我們會修正、建構自己的記憶,這並不是對過往的真實再現,而是基於當下的重新建構。

有時沒有明白真實含義,經過提醒澄清才知道;有時記得但不願意承認;有時在別人模糊得引導下,歪曲建構了潛意識。

我們對犯錯的強度和頻次沒有很強的概念。甚至我們還會編故事騙自己再去犯錯。

所以,為了避免自己騙自己,就要牢記下來自己犯過的錯,吃過的虧,每日三省吾身。

久而久之,大腦中會形成一種「自我避錯」的保護意識,指引你。

當你身邊站了個包青天,只要你一犯傻就敲你一棒子,是不是踏實多了。

2、整理醫療史和疾病史

這個辦法是一位做醫生的親戚分享給我的。她覺得這樣做意義重大,而且已經保持了多年。

其實非常簡單,當你或者家人感覺不舒服了,那麼把病痛的發展情況給記錄下來。

包括哪年哪月哪天,當時的年齡是多大,體溫變化,體重情況。疼痛的位置,持續多久,如果去醫院了,醫生的診斷結果是什麼,吃了什麼藥,恢復情況是怎樣的。

還有體檢記錄,歷次體檢的結果是怎樣的,哪些指標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這些都會一目了然。

這樣做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狀況就有了大致的了解。

當然,這個健康的記錄,不僅是身體健康的記錄,也包括心理的。

總之,健康記錄這個事兒,收益實在太大了。

生活的美好,就是從一點一滴的細節做起。

3、寫日記了解自己

不知道大家多久沒有寫日記了?

小時候大家應該都有過被強迫寫日記的經歷。那時候,它是我們令人討厭的作業。

幸運的是,我從那時便養成了習慣。

日記是一件非常私密的事情,是與自己的對話,是內心的展現和剖析。

去年有個朋友失戀,就是靠日記走出來的。

失戀十分痛苦的,尤其是一些感情小白,會很容易把它想的太嚴重。

也正是這種痛苦和憂鬱,讓我這位朋友開始通過文字來排解。每天用文字書寫情緒、念想,當然,也有她的釋然。

通過文字,她的情緒得到了很好地釋放,以及有了與自我對話的機會。

後來,她慢慢走出了失戀的痛苦,開始正常生活,而寫日記的習慣,也被保留了下來。

有次她取笑自己說:"要不是有日記,也許我到現在還是個行屍走肉呢",我倆都笑了笑。

日記不僅在心理上可以幫助到我們,在生活上也有非常大作用。

通過日記我會對日程進行一個管理,方法並不複雜,基本就是每天睡前整理一下明天需要做的事。

有時候重要的事情就標註一下,完成一項就打一下勾,會特別有成就感。

慢慢的,你會在日記上了解哪些事項比較簡單,哪些事情複雜從而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

對於一些疑難雜症有了靈感之後也可以記錄下來。等空閒了,泡一杯咖啡,在角落的陽光下一坐,看著日記進行分析、總結,也是一種愜意。

如今,寫日記這個習慣,是我與自己對話的絕佳方式,可以增加對自己的了解。

跟千萬人聊,不如與自己一訴。

4、借閱讀進行輸入與積累

閱讀是輸入知識的過程,但是這種知識不能只是來自各種社交軟體的碎片化知識。

網際網路泛濫成災的時代,對於缺乏批判性思維和足夠積累的人來說,長期輸入大量的碎片化知識會讓人失去判斷和分析的能力,一味的人云亦云。

最好多看優秀的權威的書甚至是文獻,因為越是優秀的書籍其中的思維框架和內在邏輯越是完整。

當然,日常少量接觸一些碎片化知識當然也是好的,比如新聞、短視頻等,但是絕對不能把自己的知識儲備依賴到碎片化的知識上。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4、延遲滿足

人類文明的發展中,出現了兩類人。

一種人,當餓了時他一伸手一個果子,他當時就能快樂,但這種人被淘汰了。

活下來的是我們這群不快樂的人,我們春天種,等上幾個月秋天吃,這個叫延遲滿足感。

為了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延遲滿足比較難做到,因為它違反了人的天性。「延遲滿足感」的反義詞是「即時滿足感」。

而絕大多數人都很喜歡即時滿足感:不用運動,靠節食一個月就可以瘦15斤;7天可以速記10000個英語單詞;15天抖音增粉200萬...

因為這種「即時滿足感」,不少人被收了智商稅,各行業的不良商家也割夠了韭菜。最終的結果呢?體重反彈、單詞全忘、發了一堆網上可以找到的免費教學視頻...

明明需要拼命努力才能達到的目標,但有些人卻只想「一步登天」。

錢鍾書的《圍城》中有這樣一段話:

「有一堆葡萄,樂觀主義者,必是從最壞的一個葡萄開始吃,一直吃到最好的一個葡萄,把希望永遠留在前頭;悲觀主義則相反,越吃葡萄越壞,吃到絕望為止「。

簡言之,讓自己變得不容易被滿足,才能變得不平庸。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習慣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夠擁有,它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去培養。

堅持了,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END-

相關焦點

  • 哪些事做起來無聊,但堅持越久意義越大?
    低級無聊的放縱,只會換取深夜裡沒用的無限懺悔;高級重複才能讓我們獲得如日出般的涅槃重生,輕鬆甩開同齡人。今天這篇文章所說的5個知識點,都屬於高級重複的事情,堅持越久意義越大,親測有用!如果想成為厲害的自律達人,這篇幹到能吃飽的乾貨,千萬別錯過。(鐵木君給你們整理了思維導圖,記得收好~)01.
  • 什麼是無聊的事,但你堅持的時間越長,他的意義就越大?
    問你一個問題:你在業餘時間通常做什麼?對我來說,我通常在業餘時間做一些無聊的事情。然而當我說無聊的事情時,我並不是說拿起你的腳趾數數綿羊或者伸手拿手機沉浸在世界網絡中。我的意思是,短期內是無聊的,但長遠來看是有利可圖的。
  • 希望你,多做點無聊的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鐵木君,ID:tetem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每一個都是你初期做起來覺得無聊,但堅持越久意義越大的。而且更重要的是:看完就能做!01.保持手邊有書注意,我這裡說的並不是保持閱讀。如果你有閱讀的習慣,你肯定知道,書不是無聊的,書很有趣。
  • 無聊的時候學會給自己找點事做,有些事情不過看起來無聊
    人生生就是這樣,不可能一直覺得有意思,相反很多的時候都是無聊的。就比如現在正在看這些文章的你們,肯定是無聊或者閒暇的時候看一看了,當然不是說大家無聊哈。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無聊的,這個時間並不是我們累了。有時候我們會感覺特別無聊,是因為有些事我們厭倦了,不再覺得有意思了。這時候我們想換點新鮮的事做,比如畫畫畫累了,可以聽聽歌,聽累了學著做點點心,或者出去走走看看。生活就是這樣,需要我們去學很多,去看很多,然後去體會,人不能一個勁往下鑽,有些事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
  • Supper Moment:無聊事認真做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文浩)香港樂隊Supper Moment去年11月首踏紅館,一連三場的演唱會大受歡迎,今年7月7日,他們將在佛山嶺南明珠體育館舉行首場內地大型演唱會「Supper Moment Live」。
  • 日子越過越無聊?這裡是平淡、如常又嶄新的每一天
    原創 小北 北京大學出版社7月5日是世界無聊日。你可能想,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無聊的節日?它其實是一項網友自發的活動,發起之後得到廣泛的響應,大家紛紛提名自己覺得「最無聊的事」。
  • 只要你夠無聊,掃把就能立起來:審視無聊
    換句話說,商家不會留給消費者無聊和空白,即便有,也是為了誘發下一次娛樂與消遣——這個下一次,來得越快越好。一面是作為消費者的身份,一面是作為勞動者的身份,二者中的任何一種,都容不下無聊的存在。近代哲學家羅素也曾經提到過,過多的刺激,最終導致的是感受刺激的能力走向終結,反而帶來更多的無聊。
  • 堅持的意義,篩選出不能堅持的人,給能堅持的人以獎勵
    堅持=堅決+持續「堅」,「土」字在下,就是說只有建立在大地上才能堅固。對於人來說,只有腳踏實地才能堅強、穩定。「堅」字還可以引申為「堅決」,就是說做一件事的難易程度不同,需要的努力程度也是不同的,必須能下定決心、不改變、不動搖的踏實的做下去。一件事情越難,就需要越努力越堅決,回報也會越豐厚。
  • 做倔強的小草:是什麼讓我們感覺無聊,談一下情緒的作用
    你真的是因為待在家裡,沒事做而無聊嗎?那你最希望做的事情是什麼呢?有人選擇上班,有人選擇外出旅遊,有人選擇其它的。當你所做出的選擇實現了並且一直在重複,無聊感還是會捲土重來的。工作的時間太久了,每天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感覺好無聊。
  • 復星郭廣昌:堅持做對的事,堅持做難的事,堅持做要時間積累的事
    在演講結束的環節,郭廣昌做了個總結,概括為三個堅持:堅持做對的事:堅守商業常識,回歸產業初心。堅持做難的事:攻克痛點、難點,創造獨特價值。堅持做需要時間積累的事:投資未來,開放合作。這三個堅持,其實不僅僅適用於做企業,對於我們在職場中摸爬滾打的打工者來說,一樣適用。接下來我將從職場的角度來分析下,這「三個堅持」對我們有什麼啟發。
  • 堅持做一件事,最重要的是什麼?
    想要堅持做一件事,我覺得要滿足三點:動力來源,習慣,正反饋。1、動力來源動力來源是我們啟動一件事情最原始的能量來源,沒這個來源,往往開不了頭。人總不能無緣無故做一件事,哪怕是因為無聊,好奇,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或者目標,這就是動力來源。動力來源最常見有兩種:愛好和利益。比如學習,你可能是單純的因為愛好讀書,可能是某一部分感興趣,也有可能想通過學習賺錢。但是為什麼稱之為動力來源,而不是動力呢?
  • 堅持做平板支撐,能夠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你能堅持多久呢?
    剛開始很多人看到這個動作的時候總是認為平板支撐很簡單,但是真的等到自己去做的時候,很多人做這個動作堅持不過30秒就趴下去了,想要做這個動作堅持得越久,你的核心肌肉群也要更強大,不然你是沒有辦法支撐的。不要認為這個動作很簡單,看著簡單做起來就很難了,而且堅持越久的人身體的體能也就更好。
  • 因上班太無聊起訴公司獲賠40萬?無意義的工作真傷人
    太多的信息讓你無聊當你不能集中精力去做某件事時,你就很難對它感興趣。不知道要幹什麼讓你無聊缺乏自我意識的人更容易感到無聊。一個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做什麼,不知道如何描述自己的感受,不知道什麼才能讓自己快樂起來,意味著我們缺乏一種讓自己與世界產生交集的媒介,就會導致更深層次的存在主義無聊。很多公眾號和大V都說:「你要做自己」,但問題是「我也不知道我要做什麼」。
  • 堅持,讓你的努力有意義
    加入百家號快一個月了,收穫了20個粉絲,有了一點點小進步,還是值得鼓勵的,中間有些事,停更了幾天,我沒錯過什麼吧?以後會繼續努力的,堅持寫作會讓你加速輸入,堅持高質量思考,更能鍛鍊你的思維、邏輯能力。堅持的意義以前的我是幹啥事都是三分鐘熱度,到最後啥事也沒幹成,從今年開始,決定認真堅定的做一件事,要麼做,要麼不做,做就要做好,讓自己的努力有意義。
  • Supper Moment:無聊事認真做,也能達成「不可能」
    信息時報記者 徐敏 攝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文浩)香港樂隊Supper Moment去年11月首踏紅館,一連三場的演唱會大受歡迎,今年7月7日,他們將在佛山嶺南明珠體育館舉行首場內地大型演唱會。近日來到廣州宣傳的Supper Moment接受記者採訪,除了分享紅館的難忘經歷之外,還預告樂隊今年會有很多亮點計劃:包括出新歌、紀錄片、首登Summer Sonic音樂節等。
  • 高瓴資本張磊談《價值》:堅持做困難但正確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
    在對話中,張磊表示,作為有價值的創業者,要堅持做困難且正確的事,尤其在危機面前,而不是做別人都做的事。最後,張磊告訴這位CEO,在疫情面前,公司確實很難,但員工更難,這樣意味著員工一年到頭的辛苦都打水漂了,會讓員工對公司失去信任,在危機面前,要做困難且正確的事,而不是別人都做的事,如果在這個時候仍然堅持發年終獎,那你的威信就樹立起來了。
  • 你混得越差,越要繼續做這3件事,堅持下去才有翻身的希望
    俗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很多失意之人認為這句話很符合自己,自己該做的都做了,能不能成功就看「造化」了。其實這種想法是很消極的,畢竟「事在人為」,你混得越差,越要繼續做這3件事,堅持下去才有翻身的希望。
  • 釣魚,不得不說的無聊事
    自去年8月以來,我試著釣釣魚,以排解空餘時間的空虛無聊。可是隨著對釣魚的逐步了解,我發現釣魚也不是什麼好事。當然,也許世上根本就沒有多的好事。現在,釣魚人不少,但是終歸只是小眾運動。相對於旅遊,相對於打麻將,喜歡釣魚的人要少得多。
  • 有一項自己喜歡,並且能夠長期堅持的事,你才能與孤獨相處
    一個人的時候也可以做很多事,一件事,如果非常喜歡,你就總想去做,在感覺孤獨的時候,用這件事來趕走你的孤獨。叔本華曾說:一個精神富有的人,追求的是寧靜和閒暇,亦即爭取得到一種安靜、簡樸和儘量不受騷擾的生活,因為一個人內在越豐富,對外在需求也就越少,別人對他來說就越不重要。
  • 疫情在家無聊?做這四件事就能提升自我!
    所以一起來看電影吧。以下下我準備了幾部個人超級推薦的電影,都是好看同時兼具內容的精品。第一部推薦:《夜行動物》。非常適合嚮往單身,在思考單身意義的年輕同伴。第三部推薦電影:《脫歐:無理之戰》。聽我這麼說大家可能覺得有點無聊,但是!他是由奇異博士的主角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主演的!一流演技的保證。這部片很大程度的還原了英國脫歐期間,脫歐派的選舉團隊,使用了資訊戰,投放精準廣告給用戶的過程。第四部推薦電影:《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