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對於喜歡看籃球比賽的球迷來說,NBA可謂是不可錯過的頂級賽事了,作為籃球界的最高殿堂,可以說是將全世界最為頂級的球員都匯集到了一起,雖然現在的球員少了許多的對抗性戰術,但是依舊是能夠給球迷帶來一場絕佳的視覺盛宴。
而對於眾多的球迷來說,相信在看比賽之餘,也是能夠看到一個十分不解的現象,作為職業球員,專業的訓練和超乎常人的身體天賦,可以說能夠完美應對聯盟的強度,但是為何這些專業的球員,在比賽的時候剛剛打完首節,便是累得氣喘籲籲的呢?而對於這樣的疑問,球員直接表示:站著說話不腰疼,自己來試試便知道了。
或許對於這樣的回應很多球迷會十分的不服氣,但是我們接下來慢慢了解之後,或許大家便是有著更深層次的了解了。
眾所周知,作為一名職業籃球運動員,身體天賦可謂是最基礎的門檻,哪怕剛剛進入聯盟之後無法達到最佳狀態,但是在球隊的專業訓練之下,也是能夠慢慢的增重增脂的,以期望能夠在對抗如此激烈的聯盟中站穩腳步,所以,基本上進入聯盟之後的球員,大部分都是強壯如牛般的存在。
而NBA現在又是不同於之前,已經完全進入到了小球時代的聯盟,除了身體對抗少了許多之外,強度可謂是絲毫未減,攻防轉變的節奏加快,也是導致球員只能被動地去適應,而對於不知何時便是要與隊友展開快攻、防守、擋拆的戰術,球員只能將全部的心神投入到比賽中,高強度的精神緊繃也是會極大的消耗球員的體力。
再加上對於毫無節奏可言的跑動,也是球員體力消耗巨大的一個原因,大家都知道,如果是勻速跑動,掌握好節奏之後,會讓體力進行最小的消耗,但是如果時快時慢的跑動,這樣的節奏可以說是最累人的,所以雖然看上去球員僅僅只是打了十幾分鐘的比賽,但是相對於球迷的觀看程度,親身體會的球員,需要付出的可是實打實的體力。
尤其是在比賽前,運動員一般都是會提前兩個小時進行熱身,雖然不會大量的消耗體力,但是找手感和讓全身肌肉放鬆的熱身訓練也是會讓球員有一定的體力消耗,所以這也是為何我們看到比賽雖然只是剛開始,但是球員身上都是已經出汗了的原因,雙重壓力下,首節結束球員十分疲憊,也是註定的。
這也是為何籃球比賽頻繁換人的本質原因,因為如果真的如同足球比賽一樣,全場只有這3位替補,那麼勢必會讓球員「累死球場」,不同於能夠「偷懶」的足球比賽,籃球場上運動員時刻都要全神貫注且拼盡全力,畢竟對於瞬息萬變的籃球場,剛剛還在籃下進行突破的球員,轉眼間就有可能要回到自家內線進行防守,所以在頻繁換人的背後,也是為了給主力球員換來更多的恢復時間,畢竟球員也是正常人,不可能瞬間恢復所有消耗的體力。
綜合來看,這也是為何NBA球員雖然一個個都是強壯遠超常人的存在,但是在打了十幾分鐘比賽後卻十分累的原因,毫無節奏的運動和全神貫注的高度精神集中,都是讓球員體力極度消耗的根本,雖然球員身體素質都十分好,但是對手同樣不是普通人,所以也不難理解球員會說站著說話不腰疼了!